父母照顧兒女是天性,兒女照顧父母是人性

作者:新鲜人  于 2017-8-8 02:1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家庭新闻|已有10评论


王大爺的身材魁梧的兒子,在後面抱著王大爺的腰滿頭大汗,王大爺還在死命的掙扎著。嘴裡叨叨著,要出去。王大爺的兒子有些不耐煩了,費勁的將王大爺拖回家去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向慈祥的王大爺,變得有些任性,記憶力也越來越差,經常出去找不回來。兒子要工作還要操心王大爺,因為他不聽話,別人沒力氣照顧不了他。

漸漸地,王大爺病症加重,就連有沒有吃過飯都記不得。甚至不認識自己的兒子。

兒子照顧起來越來越吃力,經常聽見兒子訓斥老人的聲音,老人像不懂事的孩子不知所措。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天性是一種本能。所以父母愛孩子是不由自主地發自內心的愛。孩子愛父母是人性,而人性是一種道德修養,所以說孩子愛父母是一種被約束的愛。也就是說愛孩子,是每一個為人父母都能做到的事情;而愛父母,特別是年邁的父母,並不是每一個做子女都能做到的。

不管你走多遠,飛多高,父母永遠牽掛著子女。再老的兒女,在父母眼裡都是孩子。父母能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臥床子女,而多個子有的卻不能好好照料年邁體弱的老人。

母愛是細膩,溫柔的;父愛是深沉、厚重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無微不至地付出著。生活的中心就是兒女。希望兒女吃得好,穿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女長大了,父母卻白了頭。經常聽見年輕人抱怨時間過得太慢,希望自己快些長大。可是父母卻希望時間再慢些,這樣孩子就能多陪伴他們一些時日。

可是總有一天,父母會老去,孩子要長大,有自己的家。父母的家依然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孝順的人,會微笑順從父母,會盡贍養之責;而不孝的人,會怒目相向,甚至惡語相加。

其實誰能不養兒,誰又能不老去?將心比心,當你老去的那一天,你的兒女如果忘恩負義,不忠不孝,你是否覺得悲催?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是令人尊重的行為。遠足的兒女要常回家看看,也許你會說我給父母寄錢。可是父母需要的是親情,是團圓。是兒女在身邊的那份安心、安穩。年邁的他們怕有一天,真的老的不認識自己的寶貝。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

善待老就是善待自己,好的家風代代傳;對待老人要細心,更要耐心。孝順老人要做到語言上是小人,行動上是巨人。年輕的兒女們,多為父母付出些,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過個幸福的晚年。他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用行動教會你的兒女將來一樣孝順你吧。

讓我們多創造一些團聚的機會,多給老人一些親情和撫慰吧,常回家看看。

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的明天,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父母照顧兒女天性,兒女照顧父母是人性
王大爺的身材魁梧的兒子,在後面抱著王大爺的腰滿頭大汗,王大爺還在死命的掙扎著。嘴裡叨叨著,要出去。王大爺的兒子有些不耐煩了,費勁的將王大爺拖回家去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向慈祥的王大爺,變得有些任性,記憶力也越來越差,經常出去找不回來。兒子要工作還要操心王大爺,因為他不聽話,別人沒力氣照顧不了他。

漸漸地,王大爺病症加重,就連有沒有吃過飯都記不得。甚至不認識自己的兒子。

兒子照顧起來越來越吃力,經常聽見兒子訓斥老人的聲音,老人像不懂事的孩子不知所措。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天性是一種本能。所以父母愛孩子是不由自主地發自內心的愛。孩子愛父母是人性,而人性是一種道德修養,所以說孩子愛父母是一種被約束的愛。也就是說愛孩子,是每一個為人父母都能做到的事情;而愛父母,特別是年邁的父母,並不是每一個做子女都能做到的。

不管你走多遠,飛多高,父母永遠牽掛著子女。再老的兒女,在父母眼裡都是孩子。父母能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臥床子女,而多個子有的卻不能好好照料年邁體弱的老人。

母愛是細膩,溫柔的;父愛是深沉、厚重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無微不至地付出著。生活的中心就是兒女。希望兒女吃得好,穿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女長大了,父母卻白了頭。經常聽見年輕人抱怨時間過得太慢,希望自己快些長大。可是父母卻希望時間再慢些,這樣孩子就能多陪伴他們一些時日。

可是總有一天,父母會老去,孩子要長大,有自己的家。父母的家依然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孝順的人,會微笑順從父母,會盡贍養之責;而不孝的人,會怒目相向,甚至惡語相加。

其實誰能不養兒,誰又能不老去?將心比心,當你老去的那一天,你的兒女如果忘恩負義,不忠不孝,你是否覺得悲催?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是令人尊重的行為。遠足的兒女要常回家看看,也許你會說我給父母寄錢。可是父母需要的是親情,是團圓。是兒女在身邊的那份安心、安穩。年邁的他們怕有一天,真的老的不認識自己的寶貝。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7 回复 qxw66 2017-8-8 02:38
应该坚持中国传统
10 回复 小辣辣 2017-8-8 02:53
中国人一贯重视孝道。当然美国不同,但不要求抚养父母不等于子女可以不尽孝道!这是两码事!
8 回复 8288 2017-8-8 05:24
贴子部份重复了
8 回复 8288 2017-8-8 05:27
人是動物界的一部份.任何生物都是为繁殖下一代而尽责
9 回复 布信易 2017-8-8 06:33
在当今社会,还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帮助儿女解脱出来
7 回复 新鲜人 2017-8-8 13:02
布信易: 在当今社会,还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帮助儿女解脱出来
美国有很完善的养老系统,已经把养老社会化,但不应该影响子女对父母的爱。这是对人性的考验。
8 回复 新鲜人 2017-8-8 13:07
8288: 贴子部份重复了
谢谢,重复处已删掉!
9 回复 红遍大地 2017-8-8 21:53
现在在美国,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学了美国文化的皮毛。真心实意的孝子似乎不多了。但父母的天性变不了。悲哀!
8 回复 zjd713 2017-8-9 03:35
”孝“,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一部分,下半部分是”子“,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西周开始宣传”孝道“,慢慢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孝“文化。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基础导致了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差别。因为中国比较早就结束了穴居生活,在史前1万年左右就开始了部落形式的农耕,形成中国的重农文化。农业的生产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家庭就是分工、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自然而然家庭成员就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重的群体本位的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和他人,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担有责任,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而此后形成的大一统更将这种”个人-家-国“理念加以升华,几千年来对亲子关系的关注,也就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

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地区(更早时期的埃及农耕文明后来消亡了),地中海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他们远离了农业生产,很早就从事对合作要求不高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而且经常地迁徙和流动,很难以形成一种固定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人与人间的不信任感造就了所谓的”契约精神“,而淡化人与人的情感维系,在这样一种“陌生人”的社会里,很少会考虑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个体本位由此产生,当然现代西方社会也会通过一定的制度去迫使一些人对社会尽责(“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的实现),但不是从根本上,人的内心里自发的,本质上还是利益驱动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所以哪怕现在西方的孩子很小就被教育”你的身体只属于你个人“,由此引发出个体自由的那套理论

现代社会中,西方人延续其文化体系,注重社会养老的制度,把老人抚养子女看成是一种动物界共有的义务、责任,而养老仅仅看成是自然界中”反哺“的一种形式。而中国传统上把孝顺老人看成伦理社会的一部分,由此演化出丰富的”孝文化“,养老,敬老,所谓“善事父母”中的“善”不仅是“态度恭敬”,还应该理解为“于侍奉父母---善”,不仅态度好,而且行动和结果都好,才可以称之为“善”,这个“善于”二字的容量更大、更合适。
9 回复 彩贝一一 2017-8-17 19:37
中华美德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20: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