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也是一条好汉

作者:疯疯颠颠  于 2013-8-16 03:5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43评论

61年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当时毛泽东主席号召人越多越好,以及母亲英雄等口号。不知道避孕。竟然是在不应该的时间让老婆怀了孕。既来之,则安之。自认为自己属于高工资(工资102元)特供阶层。为糖豆干部(特供最低一级是每月供应两斤黄豆一斤糖,当时称糖豆干部)。也许能混得过去。怀孕时妇女的双腿本来就会浮肿,加之当时普遍的浮肿病。老婆的浮肿就特别厉害,走路也喘气。看上去不得不增加一些营养。那时物价飞涨,我的那辆自行车可以买个好价钱。即使旧货市场收购,也不会低于我买新车时的价格。何况有一个同事知道我的老婆需要钱,提高一些营养。主动愿意以较高的价格买下我的自行车(自行车当时没有自行车票是买不到的,即使来了自行车票,也得大伙儿抽签,中标机会也是十几分之一。所以即使旧自行车也很抢手。为了购买市场上的一些干巴巴(就是没有油的饼干)的高价饼干,只能把自己每天上下班用的自行车忍痛割爱。每天改成挤公交车上班。60年代的北京,还没有地铁,公共汽车也不多,人们基本靠走路及自行车上班。挤公交车需要一些本领,在汽车门前时售票员会在后面把乘客往汽车上拼命推,汽车里挤得透不过气来。但总比走路强。所以总是早早的出来,等公共汽车,等上二三辆,看苗头不对,只能撒开大步。 走!!
 
我一个手无缚鸡能力的书生,从家门到学校门的两门干部。实在拼不过那些工人老大哥。往往接连几辆车都挤不上。最后不得不步行。4-5公里,要走一个小时,但也走下来了。总算老婆顺利的生下老二。我也成了挤了10年公共汽车和走路的英雄。
 
到70年代,想再买一辆自行车,可申请要买自行车到抽签自行车票,就等了一年多,老天帮忙,一次就抽到了。谢天谢地。
 

发表评论 评论 (43 个评论)

9 回复 新鲜人 2013-8-16 04:27
60年代敢于买掉自行车,改成和工人老大哥抢坐公交车,的确是一条好汉。61年的北京公交拥挤程度,我是深有体会的。但疯老怕也是被老婆怀孕逼出来的吧??    
9 回复 闲云野鹤一忽悠 2013-8-16 04:55
历历在目,8 堪回首,却又余韵不尽
10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8-16 04:59
新鲜人: 60年代敢于买掉自行车,改成和工人老大哥抢坐公交车,的确是一条好汉。61年的北京公交拥挤程度,我是深有体会的。但疯老怕也是被老婆怀孕逼出来的吧??   ...
是逼出来的,所以71年又重新申请要自行车票。
8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8-16 05:00
闲云野鹤一忽悠: 历历在目,8 堪回首,却又余韵不尽
的确如此。
12 回复 病枕轭 2013-8-16 05:30
我倒是觉着您一走十年可真是不容易~
14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8-16 05:44
病枕轭: 我倒是觉着您一走十年可真是不容易~
卖掉很容易,要新买一辆自行车也需要我不吃不喝好几个月的工资呢,不是不想早买,是无能力购买。从1958年以后,到1978年,20年没有涨过一分钱工资,而子女却一个一个增多。无奈之举(文革前已有三个子女)。双职工,子女都是托儿所及幼儿园里长大的,这托儿费及幼儿园费是不能不缴的。
7 回复 总裁判 2013-8-16 06:15
一架巨大无比的绞肉机。
6 回复 小康人家 2013-8-16 06:46
一个当时已经是副教授的知识分子,活得那么艰难。
8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8-16 07:07
小康人家: 一个当时已经是副教授的知识分子,活得那么艰难。
不晓得当时有哪些人生活不觉得困难。似乎很普遍。1956年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1978年大概就1958年从56元升到62元一次工资(北京标准,有地区差)。
5 回复 小辣辣 2013-8-16 07:53
50年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但不可否认是一个经济上贫困的年代,我家也是从苏州调到北京的,在北京没有底子,没有亲戚。因此也只能住公房,而公房就是筒子楼。虽然邻居都是同事,但难免为了我占了你一块过道,或者你占了一点我的过道而闹不愉快。三年困难时期大家也在食堂吃菜饭。记得所吃野菜是麻齿苋。城里人如此,不知农民是怎么过的。
6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8-16 08:03
小辣辣: 50年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但不可否认是一个经济上贫困的年代,我家也是从苏州调到北京的,在北京没有底子,没有亲戚。因此也只能住公房, ...
我拖儿带女,一家五口,住了20多年的筒子楼。居住面积14平米。
12 回复 温和宝 2013-8-16 08:14
这张照片绝对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那时候的公共汽车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人的服装也不对,那时候人们根本没有羽绒服,那都是八九十年代以后的产物。
6 回复 liuguang 2013-8-16 09:40
楼主好厉害,那个年代大家也都不容易!
10 回复 yulinw 2013-8-16 09:48
   那时候过来的人都很节俭,是苦的怕了。
10 回复 看得开 2013-8-16 10:13
小康人家: 一个当时已经是副教授的知识分子,活得那么艰难。
要感谢猎肉太祖?
11 回复 看得开 2013-8-16 10:14
小辣辣: 50年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但不可否认是一个经济上贫困的年代,我家也是从苏州调到北京的,在北京没有底子,没有亲戚。因此也只能住公房, ...
在广州70年代居住情形也一样
6 回复 看得开 2013-8-16 10:17
温和宝: 这张照片绝对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那时候的公共汽车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人的服装也不对,那时候人们根本没有羽绒服,那都是八九十年代以后的产物。 ...
好细致观察力.  
11 回复 温和宝 2013-8-16 10:25
看得开: 好细致观察力.   
好歹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11 回复 翰山 2013-8-16 10:36
哈哈,挤车要有技巧,黄花鱼溜边才行!
10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8-16 10:37
那个年代,那些当了英雄的母亲不知道是否有奖励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2 09: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