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1)

作者:light12  于 2015-12-20 22:5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1) 时间: 16 12 2015 17:53 

在中国人眼里,伦敦和巴黎之于欧洲犹如北京和上海代表着中国。可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了29年,与两城只隔着大西洋,却没有游过这两大世界名城。妻子听了我的感慨,决定全家三口今年感恩节期间去伦敦和巴黎度假。

其实从美国去伦敦和巴黎并不难,尤其是对于住在东海岸的人来说,飞到伦敦不过6小时,伦敦到巴黎坐高铁是2个小时,所以算得上是来去方便。伦敦和巴黎又都不算铺摊太大,并有便捷的公交系统,因此市内行动也很方便。但是游这两大城市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因为它们加上纽约列于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前三名大城市,而能够仔细观览这些博物馆的展品始终是我的梦想,可我们又没钱来买足够的时间实现梦想。

结果我们在伦敦和巴黎只各待了5天,所以对于它们都只有掠影的印象。在这印象下要记述一点东西,当然只能算得上是“掠影感言”了。如此一来,写出的感受难免过于杂乱,于是就在梳理了自己的各样感受后选定了围绕“内在冲突”(Contradiction)来写。所以我写的就是此行当时以及后来回忆起来的种种感受加上对一些问题的追问,是自己的所见所想,属于一家之偏见。虽然是偏见,但我力求它偏而不伪,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个通过我个人的视角所看到的世界。

一、希思罗断想

我们从波士顿乘英国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出发。英航的这个机组全是男士,个个身高马大,看来都在40以上,行动起来都身手敏捷,说起话来却又像淑女一样轻声细语。不过机上提供的饮食却不像服务那样有特色,大概是英国饮食除了下午茶外本来就没什么特点吧。我睡了一阵,不知觉中飞机就落到了我们此行的首站希思罗(Heathrow)机场。

希思罗曾经是世界最繁忙的大机场,现在的客流量仍然在欧洲排名第一,但希思罗却不是开始就按照伟大构想设计建造的大机场,连希思罗之名也是后来苟合而得。早在1930年,伦敦有个造飞机的名叫Richard Fairey---我且称他为乏力先生---需要有个地方试飞他的产品, 于是花了一万五千英镑在现今大希思罗机场的某地买了150顷(约合700亩)土地,建了一个按当下标准来看极其简易的机场。二战爆发后,英国政府要在伦敦建军用机场,于是选定了乏力建起机场的希斯-罗(Heath Row)镇,在乏力机场的基础上扩建改建,战后又继续扩建改建,并且原来分开的希斯-罗(Heath Row)两个词也合到一块成为一个词(Heathrow),遂有了今日的希思罗国际机场,直到现在还在扩建改建中。现在的希思罗占地3000顷,正好是乏力机场的20倍,但是算起来只有上海浦东机场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希思罗2014年的飞机进出港却达到47万架次,高于上海浦东机场的40万架次。可见希思罗机场的拥挤度和效率都比较高,而浦东机场已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大上海的人口也几乎是大伦敦的三倍。

在伦敦边防检查我们的护照的英国边防官是位年轻女士,例行的问话后,不知为什麽又问道,你们在伦敦打算看什么?我的太太听了回答说,要看的东西很多,请问你是要看我们的行程计划吗?女士听了似乎有点尴尬,不知说什么好。我插话道,要看的实在太多,可我们只能在伦敦待5天。女士笑了,表示同意,祝我们玩得开心,便将我们放行了。

过了边检就是海关,我们走的无申报通道这边有两位女官员,其中一位虽然身着制服,头上却包着黑头巾,是位穆斯林。我们到达伦敦前不久刚发生了ISIS在巴黎发动恐怖袭击,我在机上读报时看到报道说,法国自那以后发生的对于穆斯林妇女的人身攻击事件上升了300%,但我在希思罗机场却看不到任何不同寻常的紧张,排队入境的人里不仅有包着头巾的妇女,还有几位全身黑装包裹只露着两眼的穆斯林妇女。

穆斯林人口在英国约2百70万,占全英人口6千4百万的4%强,其中百分之90以上住在英格兰,这些穆斯林绝大多数来之当年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说起殖民地,当年的巨无霸大英帝国截至1900年时在世界各地拥有的殖民地多达50个,超过其他的主要两大殖民国家法国和德国拥有的殖民地之和(法国有33个,德国有13个)。当时除了被欧洲人征服并殖民的南北美洲大部都已独立建国,90%的非洲、56%的亚洲、98%的波利尼西亚(即如今的新西兰、夏威夷、汤加等太平洋中南诸多岛国)、整个澳大利亚等都是欧洲诸强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拥地最多,占了地球陆地约四分之一。

中国在1900年时还处于满清统治下,如果以满清曾拥有的1300万方领土计,清帝国大约占亚洲陆地的29%。这样算来,除去被殖民了的56%的地域,亚洲剩下的15%未被殖民的地域主要是伊朗、沙特、奥特曼(一半为现在的土耳其)、日本等国;非洲则只剩埃塞俄比亚未被殖民。除了上述有数的这几个主要的未被殖民的国家外,全世界都要么被欧洲强国及美国征服殖民了,要么被欧洲人征服后移民建立了新的国家(如加拿大),或在欧洲帝国持续征服强占下形成不断扩张的帝国(如沙俄帝国)。

英国人和其他欧洲列强所以如此强悍,原因在于他们发动了工业革命开始进入了工业文明,靠着现代工业提供的蒸汽引擎铁甲炮舰领着商船打开通往世界各地的海路,进而征服世界各地。例如,英国第一艘蒸汽引擎驱动的660吨位铁甲舰“复仇女神号”(Nemesis)就是1839年建成下水,1840年来华加入鸦片战争,不仅把满清水师打得一败涂地,还进入扬子江,只用自身的铁甲和扬起的浪头就把靠近的木船解了体。如果你觉得660吨的炮艇就能如此骄横是不可思议,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以后,不少列强的炮艇甚至只要从经费中挤出一点小钱就可雇佣一套汉人班子吃睡在炮舰上,这些没受过教育的赤贫苦力(coolie)不仅负责伺候舰上的大小官兵---包括洗衣、做饭、理发,甚至还担当起舰船工程师的责任负责保养舰艇(R. McKenna),很多外国人因此搞不懂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与中国人的聪明是如何共生不悖的。




上图为1842年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该刊已于2003年停刊)登载的一幅图片,图中的英文说的是:复仇女神号汽船在摧毁中国的作战帆船(东印度公司提供)。这图描述的是1841年的第二次穿鼻海战,东印度公司当时是英方名义参战方。此战是鸦片战争的海上决战,英方出动12条船,除了复仇女神号其他仍然是传统木战船,军队人数1500人;满清水师则出动了15艘战船,全部是传统木战船,水军人数2000人。战斗结果是英方除38人受伤外无其他损失,而满清水师被炸沉11条战船,死亡约600人,受伤近300人。(以上参见维基)

欧洲人乘着工业化的技术强势征服世界的结果之一是把现代国家的概念带到世界各地,如今世界上的196个国家中有171个是在1816年到2000年间建立或重组的。所以在欧洲人征服世界大部分地域之前,现今的各民族虽然早已存在,但并不是按现代国家概念划界在主权国家内生活,而是凭实力占领土地,国家领土自然随国力而消长,没有国际承认的不变界线,当然也就没有如今各国都有的边防(即“边检”和“海关”),人们旅行也没有护照,只要兜里揣上真金白银就可登船上路。所以那时候的人想干啥干啥,没啥规矩恪守;但是能够实现的愿望却有限,不仅因为穷人太多,即使兜里有钱的人,能否买到实现愿望的工具也是问题。

工业革命的发起到如今约250年,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总结而言,这些变化不过是人的自由愈来愈多,同时如何建立规范自由的制度也变得愈来愈复杂。例如跨洋旅行、跨洋通讯、跨洋求学、跨洋贸易、跨国通婚,甚至还可以登陆月球,都是人类日益增加的自由;而每个人受到的管束也既多又复杂,要怀揣着证件才能生活,不仅出生就要登记,死了也要登记,还有生病要登记、上学要登记、结婚要登记、找工作要登记,甚至打个电话自己不知情下就被登记了,这些花样百出的制度(法律)又让人觉得很不自由。

这不,我们飞了6个小时跨过大西洋从波士顿来到伦敦,在英国的伦敦边防登记完毕后来进到机场到达厅,开始我们的伦敦游。我觉得我们的伦敦游其实始于1840年从英国开到中国去的那艘“复仇女神号”,尽管当时派出世界上那第一艘铁甲炮舰的人是要去打赢一场鸦片战争,好继续肮脏的鸦片贸易来赚钱,可是那艘炮舰不仅打败了满清,还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改变了我的祖辈的生活,直到我今天站在希思罗机场,与各色的人尽然有序地摩肩接踵。我们中有的是外出归来----包括移民和非移民;有的则是如我一样的观光客,或留学、或经商,其中是否还混着要来伦敦引爆炸弹破坏秩序的也未可知。

复仇女神号来华20年后又发生了结果仍然是满清大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又过了20年到了1881年,满清终于有了购自英国的两艘蒸汽引擎铁甲舰开始服役于新建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扩建很快,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已有包括定远与镇远两大巡洋舰在内的12艘军舰,外加13艘鱼雷艇和一些炮艇。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北洋海军除了两艘军舰被俘,其余全被实力相当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数次海战中击沉。1840年距今已经有175个年头了,一艘660吨的铁甲炮舰就可以打遍天下的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历史是没法割断的,今天的世界从昨天的世界发展而来。我突然想起了母亲曾经对我说过的关于我的外祖父的几句话:他曾经开过两家布庄,乡下还有地,后来抽起了大烟,把家产败光了。他死的时候我还小,一点不记得他的样子了。……

(待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0-15 02: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