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给罗斯福信的由来

作者:深山兰  于 2015-1-29 04:0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谈天说地|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爱因斯坦, 罗斯福, 信件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爱因斯坦给罗斯福信的由来

 

 

19397月,爱因斯坦接受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的建议,考虑给罗斯福写信。首先,爱氏用德文写了草稿。西拉德根据爱氏草稿,写了两篇英文信稿。爱氏选了较短的一篇,签上自己的名字,于193982日发出(注意:欧洲二战爆发的时间是193991日,德国侵略波兰开始的)。

 

信件的开始,爱氏说:“我从费米和西拉德的手稿里,知道了他们最近的工作。使我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铀元素会变成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最近四个月来,通过约里奥在法国的工作及费米和西拉德在美国的工作,已经有几分把握知道,在大量的铀中建立起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会成为可能,由此,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和大量像镭一样的元素。现在看来,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做到。

 

这种新现象也可用来制造炸弹,并且能够想象——尽管还很不确定——由此可以制造出极有威力的新型炸弹来。只要一个这种类型的炸弹,用船运出去,并且使之在港口爆炸,很可能就会把整个港口连同它周围的一部分地区一起毁掉。但是要在空中运输这种炸弹,很可能会太重。”

 

早在19338月,爱因斯坦给法国的“良心拒服兵役者同盟保卫委员会”秘书的一封信里就声明:“只要德国坚持重新武装,并且系统地教训德国公民准备一场复仇战争,西欧各国不幸地就只好依靠军事的防御。”爱氏对希特勒德国清醒的认识,远高于当时欧洲绝大部分政治家的眼光。所以,他上书罗斯福,完全是为了对付纳粹德国的军事威胁。

 

从信件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和西拉德二人当时的直觉猜测是:如果能制造出来核武器,其重量可能在几十吨或更重。因而,只能用船运到敌方港口,然后引爆。当时飞机的最大载重量不过一两吨。后来的B-24B-29,当时根本没有影,它们最后的载重可达七、八吨。他们二人自然没有足够的知识猜测飞机未来会载多少吨。后来,原子弹是B-29投放到日本的。

 

没有爱因斯坦给罗斯福写信,美国在二战结束时,是否会试图制造原子弹,那都是存在很大疑问的。科学家们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无法制造原子弹,而政治家根本没有任何知识能认识到此点。这个鸿沟,是爱因斯坦给填平的。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09: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