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为哲学和信仰正名

作者:超人族雨艳  于 2014-2-22 20: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信仰见证|已有1评论

关键词:2014, 信仰, 哲学

2014为哲学和信仰正名

 

 

善恶之争,常常在哲学和信仰的制高点上生死鏖战。倡导善信,阻止邪恶势力倒行逆施,是正义事业的永恒任务。

 

把握哲学和信仰的本质,你的生命将会升华。

 

 

1

 

《圣经·创世纪》上说,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一天创造了光明。当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世界彰显雄姿。

 

在人的心灵世界,也有着一轮光芒四射的骄阳,她是哲学,有了她,智慧之窗豁然洞开,万物本质绽放出动人的笑颜。

 

在哲学神话般辉煌的年代,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伟大思想,洞穿宇宙,凌铄千古,直到今天,依然在点化迷蒙的苍生,让愚钝的你茅塞顿开。

 

哲学,因为美丽、隽永,就有了个动听的名字,叫做“爱智慧”,她美妙无比,却高深莫测,在她富丽堂皇的外表下,深深地隐藏着神秘难解的真容。这是关涉人类本质的重大秘密,古人没有发现它,也不可能发现,他们是一群刚刚苏醒、方才开化的智慧生物,睡眼蒙胧、神情迷茫,比大猩猩高明不了多少,即便精神亢奋,也只能在形而上学的地表上歌舞狂欢。

 

只因天真走不了歪路,先哲的脚步自然而然地迈向了神圣的宗教朝觐之道,徜徉于本真的哲学山水之间。可惜肉眼凡胎毕竟悟性不高,当物身贴近神龛,凡心却已远去,哲学被野心驱使,执迷不悟地离开了神圣的境地,从此之后,道路越走越艰难。

 

一批批后来者加入到前人的队伍中,秉承着前辈的舞步和方向,在前辈逝去后继续舞蹈歌唱。但宿命的樊篱早已注定了悲剧结果,后人慢慢觉察到适合古韵的天地越来越小,他们所追求的哲学逐步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哲学的最后探索者几乎彻底迷失了方向。

 

然而哲学的真相是那样地重要,她关系着人的信仰和本质,扭曲了她,人类极易堕落,变成打击正义、崇尚邪恶的魔鬼。这样的恶劣后果,不幸在二十世纪展露无遗,小小地球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同室操戈、骨肉相侵,直到今天,依然能够见到心智昏暗、道德败坏、已经泯灭了人性的暴徒的野蛮行径。

 

哲学在二十世纪的遭遇,如同雄鹰困于鸟笼,不是被书呆子侵占,就是遭到强盗的绑架,成为悬在门楣上、挂在厅堂中向人炫耀的宠物。尽管许多人依然爱哲学、用哲学,人们不顾那些盘踞在大学校园里的哲学家的反对,把哲学概念广泛地引申出去,创造了诸如时尚哲学、管理哲学和足球哲学这样的术语,但是对于那些哲学家来说,哲学的本质问题却更加是个谜。整个二十世纪,哲学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指责,其中最尖锐的批评,来自那个年代的顶尖哲学家们,这些悲观的家伙一本正经地宣布:以往的哲学是一种错误,哲学已经走到了终点。

 

可是,这些终结论者也没有对哲学的本质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倒是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哲学龟缩到了学院昏暗的教室里,变成阴阳怪气的学究;又被强盗利用,成为杀人越货的理由,让人一提起现代哲学,就想到苦涩的滋味。

 

这倒令人想起一则讽刺二战魔头希特勒的笑话:希魔在一次成功演说之后回到家里,得意地哼起了一首叫做《懒汉进行曲》的小调,然而希特勒五音不全,哼错了调子,他的情妇爱娃发现后想要纠正,可顽固的希特勒坚决不认错,二人争了起来,于是爱娃播放唱片,证明的确是希特勒错了,正当爱娃为自己的胜利高兴的时候,强词夺理的希特勒振振有辞地嚷道:“不是我错了,是那个作曲家搞错了!”希魔的这个逻辑着实可笑,曲调原本是作曲家定下的,对于作曲家来说,只有美与丑,没有对与错,倒是哼唱的人会搞错。强盗们爱用希特勒式的逻辑歪曲和糟蹋哲学,而那些想要充当终结者的哲学家们竟也在演绎着这个逻辑。

 

毫无疑问,现代哲学的失败是邪恶哲学横行的重要原因。但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这是哲学发展历程中必经的曲折,它不是哲学走向死亡的标志,而是黎明的预兆。

 

事物的发展总是物极必反,在奇丽的幽谷和险峻的山颠,真理一丝不挂。

 

哲学显露峥嵘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2

 

在揭示谜底之前,先来回顾一下哲学是怎样诞生并走入绝境的。

 

很久以来,人类一直把哲学当作神圣的鼎彝之物,常常刻意掩盖着她创生时的简陋和粗糙。但事实回避不了,远古时期那些思考哲学问题的家伙,不过是比大猩猩更漂亮一点、更会玩弄石头的“人科动物”,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哲学,不可能了解将来会有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分道扬镳,这些“人科动物”只是想活得更好一点才不得不研究世界,想知道世界的真相。这些人走上了认识世界的道路,这是他们自发的选择。但他们不知道,一个巨大的秘密伴随着他们的探索行动、并寓于他们的生活本身,为人类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美好前景。

 

象一次意义重大的绝密行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秘密的花朵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吐露芬芳。

 

为了解决具体问题,必须研究个别情况,分析具体形式;为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规律,轻松地掌握同类事物,就要使认识上升到“形而上”的一般化高度;面对世界的全体,为了从根本上把握行为依据,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满足终极关怀的欲望,就需要进行终极探索,建立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宗教、哲学和科学的萌芽在这样的智慧活动中诞生了。

 

至于对这个活动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号,起初人们并不是很在意。古希腊人动脑筋“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干脆把它叫做“爱智慧”。这个希腊语词后来译成英文,字面上也是“爱智慧”。日本的哲人对它翻译时,几经选择,最终定名为“哲学”,中国人不费力气地把这个名称拿了过来。

 

但是别以为现代人所指的哲学,与古希腊的“爱智慧”是同一回事。在古希腊,“爱智慧”几乎囊括了全体知识,它象一个生殖细胞蕴涵着培育生物器官的一切信息那样,蕴涵着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基本信息,但古人无法得知这个“细胞”将会孕育出何种“生物”,凭着原始动机,他们选择了一个“爱智慧”的总目标——追求世界的真相,从中发现真理。这种目标不是古希腊人特有,世界其他民族也是这样。

 

人们沿着探索世界真相的道路往前走,孜孜不倦地研究包括终极真理在内的一切真相。为了证明关于世界的基本观点,一切可用的方法和证据都用上了,论证越来越深入、具体和精细,证明活动的结果,是证明方法本身以及证明对象的分科日益成型,它的第一个明显后果是宗教、哲学和科学出现分化。起初人们以为,哲学与宗教和科学分离后,留给她的任务就是对世界的形而上学的终极探索。与此相应,产生了一个极为流行的词——“世界观”,其涵义是对世界总的和根本的看法。“世界观”定位于对世界的认识活动上,它的真理标准在对象中,认识的结果自然就有了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传统“世界观”的概念实际上反映和继承了远古以来人类追求世界真相的意识,但遗憾的是,对于哲学,它却暗藏一个人们长期无法认识的陷阱。沿着这样的道路往前走,形势令哲学家越来越痛苦,论证难以给哲学带来辉煌,却不断地分化出科学的具体学科。近代以来的短短几百年间,科学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它的威慑下,西方哲人渐渐感到了终极探索的力不从心,那些让人头大的终极真理,使人怀疑上了自己的“脑袋”,从康德开始,哲学出现了从“形而上学”向“认识论”的转向。

 

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张牙舞爪,威力巨大,把哲学家吓破了胆。哲学工作者惊恐地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创生的“大爆炸”理论等有关终极探索的科学理论,在终极性问题的解释上,比哲学理论更完美、更精妙、更具形象性和贴近实际,相比之下,哲学方法的终极探索几乎变成了痴心妄想,发现世界真相的探索活动,最终没有给哲学留下一席之地!

 

有倔犟者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希望哲学继续瞄准存在于世界上的终极真理,或者继续是某种“认识”意义的关于深奥智慧的论证。一些“反传统”的哲学家把自己死死粘在了生了锈的破铜镜子面前,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那使用过度已经严重谢顶的“脑瓜”,施行起了改头换面的工作。

 

在罗素等人的推动下,哲学“实现”了“语言转向”,并迅速接近了“转向”的终点。当维特根斯坦出现后,哲学看来将要寿终正寝了。好在后来又有人看上了“信息转向”,多少保留了一点希望。但是遗憾的很,这些人毕生的努力充其量是一再退缩和消极防卫,换来的只能是日落西山的余晖。

 

力图“发现”真相的探索带来的是科学化的手段和结果,迅速增加的抽象概念,日益枯燥干瘪的逻辑,更加繁杂而分门别类的学科隔行如隔山,与众人日渐疏远。哲学的旧领域每一次都是被科学化瓦解了,于是哲学家只得吃力地寻找新领域,然后再瓦解,再傻傻地开辟更新的荒野,如此循环,最新的研究是更加专业化的只有少数人能懂的学问。但是那些企图以专业知识和晦涩文字炫耀自己高明的哲学家不久便会发现,人们是用审视怪物的眼光看着自己手舞足蹈地自圆其说,无论条理多么清晰,引经据典多么有力,却始终逃不出死气沉沉的黑白色逻辑世界,反而暴露了一副垂死挣扎的可怜相。

 

许多人作了如下反省:智慧活动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并非哲学的专利,科学更是大行其道;世界如此复杂,真实世界与人的关系那么玄妙,对它的终极探索是吃力不讨好的“干活”,在这方面,科学研究已经使哲学黯然失色。人们惊呼哲学终结了!但确切地讲,是那种想从现实世界发现终极真理的哲学已经终结了。

 

 

 

3

 

自古以来,人类对终极真理一直有着难以自制的热情,任何一个具有深邃洞察力的论说都让人如尝密果、如开天眼,叫人回肠荡气,人们把这样的论说称做富有哲理,这是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哲学理论的多样性和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和连接功能,犹如天上的太阳、星空的北斗和罗盘上的指南针,形象鲜明地讲述着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道理,这一切难道不是在暗示着哲学的价值以及它的研究方法和目的与科学的不同吗?

 

当现代哲学已经变得不得人心,现代人迷失了哲学研究的方向时,为什么不检讨一下,把哲学研究的目的,定位在所谓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化认识活动上,是否存在错误?

 

那些不幸被驴踢了脑袋的哲学家,垂头丧气地走在了“物理学之后”,放大了科学的张狂,他们只会用探索自然的科学标准来衡量哲学,简单地把神话、宗教和机械的物质观当作谬误;他们压根都想不到,如果唯心论和唯物论、有神论和无神论都一样具有哲学的真理价值,那么哲学的本质就不在于他们所看好的那种认识活动上。

 

与其看着哲学家哭丧着脸无可奈何地注视着哲学的黄昏,不如顺应潮流,把目光看得远一点,投向未来,任凭科学驰骋乾坤;或者干脆夸张一点,让科学把雷霆万钧、翻江倒海的自然力量逐一征服,将人类由自然的奴隶彻底变为世界的主人,把许多原本由上帝干的活接过来,让物质世界的材料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服务,使人变得很象上帝,此刻,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思考一下关于世界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距离哲学的本质就已近在咫尺了。

 

对于上帝来说,宇宙的一切具体原理和终极真理不是向自然学来的,正相反,是上帝自己创造的。

 

未来的人类将按照自己的设想改变和重建世界。人类将可能革命性地创造“自我”,进化人类基因和生理结构,产生新的人种。与此相应,对于物质世界也将在微观上设计新结构,宏观上创造新形态,建立奇妙的大千世界。

 

人种将可能发生重大分化,不同种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将出现很大差异。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手脚是多余的,一切美感可以通过制造信息得到,他们设计出来的新人种或许象条八爪鱼,有一个大脑袋和几条小触角,他们把体力活动交给机器完成,当然也可能会和崇尚手脚价值的人种签定劳务合同,各司所长。人类又可能创造出生物精神信息的传输技术,或者创造出“人造灵魂”,经常转换“自我”连接或寄生的不同生物体,甚至将“自我”转换到机器中,今天用“人”身,明天用“兽”身,后天用机器,长生不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未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创造也将是天翻地覆的,人类生活的物质材料和生物圈等外在世界都将对应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人类创造自我和创造世界的具体技术依靠科学,但是决定人类自身发展方向和新的世界构造以及万物关系的学问,不是从自然中可以探索到的,也不是任何一门具体科学能够做到的,她是以人为本的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终极性创造活动,她必须使用最普通的语言符号进行思维和表述。这是什么学科呢?哲学家会雪耻般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除了哲学,舍我其谁?

 

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客观存在的终极真理,而是进行终极创造。自然的终极真理难以企及,而终极创造却是可以实现的,它的结果本身就是真理。这种创造活动的学说不是科学,不是智慧游戏,更不是艺术,她是人类创造生活的根本性学说——哲学。

 

狂妄的现代人常常自以为是地藐视古人的宗教人生观,实际上,相对于无穷世界,人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今人笑古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十分清楚地演示着哲学的本质。对于生活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自然的终极真理,而是创造指导生活的终极原则。

 

人类并非只有了解了世界的真相后才能生活,原始人对自然知之甚少,却能找寻图腾创造生活。古代宗教有许多今天看来十分幼稚的论说,但正是这些宗教创造了灿烂的古文明,使人生活得非常美满而充实,这是生活本质的真相所在。人们研究世界的终极性问题,从原始神话到古代宗教,从机械物质观到物理科学,主观上是在努力寻找世界的终极真理,并且也有深刻的发现,但实际作用都为终极创造服务,是在层岩叠嶂的宇宙中,硬生生敲打出透视和连接世界的孔洞,开拓人间天堂,创造幸福生活。

 

许多人一直误以为宗教世界观是对真理的误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弯路;事实上,这才是先知们对超级智慧生命的创造性解读,体现哲学的真理本身。

 

哲学的创造性探索,虽然也容纳认识自然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但这都是为创造服务的。哲学对世界的创造性穿透和连接,是现象之上的创造活动,她的真理标准是自创性和效用程度的,而不是认识的正确性。

 

其实,这才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和本质所在。

 

传统观点把“形而上学”仅仅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企图透过所谓现象掌握事物本质,发现自然规律,最终掌握世界的终极真理;但这只是科学化的定义,这个作茧自缚的定义使得哲学在近现代科学面前相形见绌,并在二十世纪遭遇逻辑学的狙击,面临走投无路的尴尬境地。

 

当我们把“形而上学”定义为现象之上的创造性学问,把科学理论作为哲学创造的素材,哲学的本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她就是形而上学,是科学之上的、具有创造性本质的超级学说。

 

不论将世界的本源看作神圣力量还是物质的自然,区分哲学真理和谬误不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而在于美与丑、善与恶,一切哲学论说不管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只要是美的、善的和有生活效用的都是真理。这样的理论只有学派间的攻讦,不存在真理的真伪之别。一个学派与另一学派势不两立,论争的鞭笞可能致使双方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

 

任何伟大学说的信徒以为自己的观点反映世界的真相都是值得尊敬的;而对于有无神灵的不同观点,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遭到另一方的猛烈抨击,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深邃的洞见,不论是打碎山石还是穿透了神的身体,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举。

 

哲学家在大地和众神之间思考问题,天经地义。

 

 

 

4

 

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永远不可能彻底掌握世界的真相。

 

人只能依靠有限的知识,建立关于世界的整体观念,组合成“观念结构的世界”,或称“信息结构的世界”,这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精神世界”,而建造它所依靠的基础就是哲学提供的根本性观念。如果没有哲学创造,观念只是一盘散沙,没有“世界”可言。

 

伟大的学说一旦孕育而生,必然会激情四射,奋力跃出人类渺小的机体,向宇宙的纵深全力扩张。于是,世上有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世界以及唯物论世界等等“精神世界”。

 

观念可能与事实不符,但不要紧,只要能建立“精神世界”,完美地创造生活就是真理。从原始图腾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人依靠这类方式已经成功地生活了数万年,今后依然如故。

 

 “精神世界”以正义善良的神圣力量与世俗生活的结合为最完美的形态,因为具有终极决定作用的超凡力量,对于人类社会最具导引力、凝聚力和道德约束力。当法律毁损、残缺或整体垮塌、法治失效时,维护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人的神圣信仰。很显然,神圣力量的存在符合人类社会的要求,如果放弃她,就是取消社会保护屏障的自残行为。

 

宗教是建设“精神世界”的伟大作品,她给人类提供了美妙的生活方式,有了她才有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世界才被装点得绚丽多彩。在古代,宗教几乎是一切深奥思想的源泉,在她的肩膀上,现代文明拔地而起。

 

宗教知识在信徒的观念中属于认识的产物,而从人类认识能力的角度以及构造“精神世界”的方式上讲,则是创造性的。既然是创造,就有时代烙印,需要在文明进程中加以改革,否则必然丧失生命力。近代以来,由于对宗教经典的迂腐直解在科学面前显示出了僵化,使得尼采们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口号,不过这只说明一些人的宗教想象力死亡了,僵硬的头脑当然不会懂得宗教典籍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敬神者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对渺小人类的最生动写照。

 

最近几百年中不断有人宣布,即将通过科学研究完全掌握世界的终结真理;但用不了多久,理想就会化成泡影。对世界的探索“揭起了一层层帷幔,但帷幔之后还有帷幔!”人无法到宇宙创生时的“奇点”去欣赏“大爆炸”的景观,也无法将脑袋探入“基本粒子”看个究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得出根本性结论。

 

科学相对于哲学是中性的。事实上,科学从来没有真正地否定过神圣力量,充其量只否定了宗教典籍的“直解主义”。由古至今,不论人们是否情愿,技术和科学都围绕着人们设定的生活目标发挥作用,都在为人的“精神世界”服务,都要依靠哲学的根基组建“精神世界”,它们最终都是哲学的仆人。

 

世界是个谜,有神论和无神论各有建树、争论不休。主宰这个世界的或许是活力十足的神圣力量,或许是死气沉沉的物质,对于人类,重要的是在哲学探索中创造美好的生活。而选择神圣力量、或选择混沌物质、或者兼容并蓄,是每个人的权利,这是不可强迫的自由。

 

而没有信仰的后果是可怕的,信仰的偏执也是荒唐的,这些会造成人类社会堕落和自残的恶劣结果。

 

如今,文明社会已有如下共识:

 

哲学丰富多彩,文明才更璀璨;信仰更多自由,社会才有和谐。只有宽容善信,人类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6 回复 总裁判 2014-2-22 23:42
假如我能是博导,让我说一句话:此篇博士论文我签字,通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 19: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