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Gates 成了《时代》杂志的编辑

作者:钓鱼城  于 2018-1-22 22: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3评论

日历刚刚翻到2018新的一页。对于过去的2017,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和总结?

今天,中国准备好了要公布201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年增长速度。预先发了消息,似乎去年的增长率已经调好,不高不低,刚好就是6.9%, 这是中央掐指一算,早就预见了的。

下面的各省,各市,各县,各乡,都把这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要多少就多少,不忘初心,从字面上为党分忧,这搬弄数字的活,驾轻就熟, 东拼西凑,忙得热火朝天, 统筹学,统计学在这块发挥到极致。 前几年,东北三省还有内蒙古,为了刷存在感,放卫星,GDP增速搞得不是一般的高,结果被逮住了。近一两年,这几个省的领导同志,负荆请罪,一不小心又把某个季度搞成了负增长。这不有点矫枉过正吗?

变来变去,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没什么意思。既然政府的,国家的统计都如此儿戏,我们又何必老去听他们来告诉不真的事实呢? 智慧告诉我们,对于不能相信的人和事,人得学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去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发生的,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井底之蛙都装上了潜望镜,眼界不再限于头顶上的那块天了。其实,这天涯咫尺的资讯传播速度,哪里仅仅是把坐井观天的青蛙拉到了地平线上来,那简直是把他们送上了埃菲尔铁塔,送上了珠穆朗玛,让他们的视野一望三千里。人现在每天都几乎泡在信息里面了。这么多的四方八面来的消息,大道的,小道的,海一般的量,简直就是信息泥沼,信息污染,让人目不暇接,一陷进去,就不能自拔。

这人啊,不论是从CNN, BBC, NY Times, 还是从环球日报,CCTV,微信,再加上海外的倍可亲,贝壳村等等,大家几乎都是接受同样的信息。天下文章一大抄,大家抄来抄去,除了有些小编抄得走了样,有了些不同之外,日光下,真的是没有什么新鲜事了。唯一有点新鲜的,值得叫卖的,那就是有时人们在灵魂深处打哈欠,掀起脑风暴(brain storming),写出点一家之言,再打上“版权所有,转载必究”的字样,搞得像T台上走着猫步的模特儿,只准看,不准动,你说好笑不好笑。

我有时感到很奇怪。既然这信息的来源都差不多,大家又都收到几乎同样的信息,可为什么乃至同一阶层, 同等认识水平的人也要分出左派,右派,激进派,保守派?为了一丁点的事,双方各执一端,针锋相对。这也许就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跟简单的物理系统的根本不同之处。根据牛顿定律, 理想的经典力学系统,如果输进去的是同样的参数,那么出来的必定是同样的结果,因为物理规律在那里起支配作用。而人类社会,其中的每一分子都是独特的。信息之于人类,就像一个肉类加工厂,输进去的是整猪,输出来的可能是午餐肉,也可能是香肠,排骨,下脚料甚至可以变成狗食猫食。一些习惯于逆向思维的人甚至争辩说,如果输进去的是香肠,出来的就可能是整猪。社会的形态, 就是这么千变万化,令人不可琢磨。池塘里丢进一块石子,荡起的涟漪可是发散的,四面八方的。

原来,人们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判断,带着预设的立场,带着固有的态度,去阅读,去理解,去分析,去接受信息的。同一样事情,同一个事件,他们能读出全然不同的结果来。这就像一本《红楼梦》,鲁迅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德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理解上有如此大的不同,有一句话叫做“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一点也不奇怪了。

要我谈对过去一年的认识,似乎有点马后炮的感觉。发都发生了,再说出来,不是有点狗尾续貂的味道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去年给我的一些负面的感觉(报忧不报喜):

人心涣散,乱象横生;国家纷争,政党纷争,政策纷争,族群和社会面临大的分裂;

强人领袖一个接一个出现,霸道地主导着未来的走向;各种战争的叫嚣,动用核武的危机,使人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大战来临的感觉。

从实业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一行的兴盛造成多行业的坍塌式衰退和大规模的解雇;面临着工资固化,孩子上大学学费上涨,不动产价格飞涨,医疗保险,生命保险成本节节上升的困境,中产阶级正在成为一个日子难过,人数不断缩水的阶层;

经济方面,道琼斯指数接近25,000 点,整个股票市场已经疯狂,可以用危如垒卵来形容,一垮下来,可能会一泻千里。大多数公司都在紧缩开资,降低人工花费,砍掉诸多员工福利,大有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架势;

低廉的油价使得航空公司闷声发财,他们不顾胖子越来越多的事实,在本已狭窄的空间再添加一排座位,让人卡在缝里,有点像困住了手脚的大闸蟹;特斯拉的Model 3全电汽车已预订多达三十多万辆,可去年一年仅仅生产了一千多辆,这个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公司似乎已陷入困境;

根据最新的美国心血管学会所定的高血压标准(正常:80-120),高压120以上属于高血压症状,那么接近美国总人口一半的人,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变成高血压病人。

不管怎样讲,整个态势令人有一种世风日下,前途暗淡,不知未来几何的感觉。

难道当今这时代真的变得如此灰暗,无助,而又令人丧失信心吗?还是我们得眼界有限,过分悲观?

作为著名刊物《时代》(《Time》)杂志一月十五号这一期的责任编辑,比尔盖茨写了一篇编者按。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评价过去的一年的。
            
“阅读当今的新闻可能不会使你感到乐观。有太多不好的事情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发生在美国的飓风;令人恐怖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全球性的核武威胁;缅甸的国内战争危机;叙利亚和也门血腥的屠杀。人们为所有那些身处其中不幸的人们感到心痛;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有幸置身事外的人来说,也会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世界正在分崩离析。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 所有这一切负面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更大尺度上积极和正面的发展的范畴之内的。整个来讲,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过去的一年里正变得更好一点。

“这不是基于一种天真和浪漫的乐观主义态度,而是以事实和资料为根据的。让我们来看一看五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率。从1990 年以来,这个比率已经减掉一半。这意味着,在过去二十五年内,大约一亿二千万儿童的生命得以被拯救。无以计数的家庭避免了丧子之痛。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在1990年代,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穷的状况,而今天仅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处在那种境地。。。妇女正获得应有的权利并积极地发挥着政治作用,现在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国会议员是女性。同时妇女正发出她们愤怒的声音,声讨工作环境种所面临的性侵犯。现在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儿童至少接受了小学教育。在现代工作环境下,相比于他们的爷爷那一代,人们有更少的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死掉或者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我并不愿意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因为生性乐观而对各种悲剧和社会不公视而不见。然而,保持良好的心态能使人认识到世界正在各个方面取得进展,并且不断扩大进展的范畴。另外,如果你看到数以百万记的儿童正在死亡,而感到震惊,你可曾想过,谁能够有效地拯救这些生命?自己能够为此做点什么(这就是为什么Melinda和我开始我们的基金)。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感到世界正在退化,变得越来越不好?我认为这部分来自于新闻内容的取舍。坏的消息让人感到更有戏剧性,而好的消息仅仅令人感到so so,不值得成为新闻。一段大楼失火的视频可能会吸引大量的观看,而人们不会去点击一条”今年失火的大楼的数量比去年少“这样的新闻。人类的本性是:他们往往过分关注会给他们带来威胁的东西;人类的进化过程使得人总是担心那些可能吃掉他们的动物。

“坏的事情继续在发生, 而人们对这些坏的事情到底有多大的忍耐力?这两者之间有一个gap。随着时代的过去,糟糕的事情确实在显著减少,如果我们愿意接受的话。但是有时这减少的速度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这有可能又使人感到事情正变得恶化。

“某种程度上讲,坏的消息得到人们的关注,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想世界变得更好,人需要有一种对世界不满意的态度。但是这有必要用一种向前看的态度来加以平衡。当你看见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人需要把能量用起来使这个进程更加深入。”

看来比尔盖茨的观点跟我的观点有所不同。毕竟是大家,高瞻远瞩。哈哈。他似乎是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去看待进步,而不是着眼于逐年的变化。也就是说,其眼界更宽广。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10 回复 fanlaifuqu 2018-1-22 22:56
人家水平还真是不一样!
6 回复 钓鱼城 2018-1-22 23:39
fanlaifuqu: 人家水平还真是不一样!
同意。看问题得要有点长程性。
6 回复 糖糕儿 2018-3-31 11:04
“所有这一切负面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更大尺度上积极和正面的发展的范畴之内的。整个来讲,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过去的一年里正变得更好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00: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