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在美国的遭遇

作者:心路独舞  于 2014-8-27 09:3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杂文|通用分类:子女教育|已有28评论

关键词: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在美国的遭遇


心路独舞


        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的文章,引起不少轰动,很多读者觉得自己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其实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个观念在不同国家人的眼里可能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孔融让梨”如此,“铁杵磨成针”也如是。


        绝大多数人想必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成语和其背后的故事,它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很显然,这个典故隐喻的是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故事很积极也很正面是吧?不过,在美国学生(十岁左右学中文的孩子们)眼里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质疑最多的是以下几点。

·      要磨针的话为什么要用铁杵呢?为啥不选用更合适的材料?

·      明知铁杵不是最合适做针的材料,却非要拿它去磨针,这种行为根本不是勤奋,应该算钻牛角尖了,甚至可以说是典型的偏执狂了。

·      那么大的一块铁杵都磨去了,只为了得到一根小针,这是浪费资源的行为。


        如果在只有铁杵这个原材料、而又必须制作针这样的前提下,美国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做法,而这些做法也彰显了美国不同于中国的教育思想。

        独舞评语:鼓励每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兴趣和长处。


         很显然,铁杵磨针的成语在美国孩子这里算彻底沦陷了,而这其中蕴含的「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勤奋并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的道理也同时被不少美国大人的质疑。

        多数美国人认为,追求目标时只有勤奋和坚持是不够的,目标还要树立的合理,要有务实精神,而务实才是美国人最推崇的品质和行事原则。 在他们看来,用铁杵去磨针显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达到目标的速度可以有不同,勤奋坚持固然好,但要动脑筋讲究效率,坚持错误的做法会做很多无用功,像用铁杵去磨针就属于低效率的途径。对于懒惰,很多美国人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懒惰有时候并不全意味着失败,这样的故事美国历史上很多,比如懒得去买菜的人发明了电冰箱,懒得走路的人发明了汽车,某些方面的所谓「懒惰」恰恰会激发另一方面的创造力,所以在提倡勤奋的同时也要辩证对待「懒惰」。


        美国的教育十分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挑战权威,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维,要能跳出常规去考虑问题,发挥想象力,鼓励多样性,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在树立目标上尤其要务实是美国人最高的行事原则。


        这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美国教育也有它的缺点和局限,但其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兼收并蓄双方文化的优点,既能勤奋又能有创造性地勤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岂不更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19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5 回复 fanlaifuqu 2014-8-27 09:54
花是送了,回过头来,磨就磨吧!Who 怕 Who!
4 回复 trunkzhao 2014-8-27 10:01
各有千秋,但是应试教育摧残人性,制造废品。
5 回复 fanlaifuqu 2014-8-27 10:12
trunkzhao: 各有千秋,但是应试教育摧残人性,制造废品。
比科举有过之无不及!
6 回复 观光 2014-8-27 10:49
记得很多年前我给只有两岁的外甥女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我以为她根本不会听懂我讲的故事,谁知她听完我讲的故事说:“没得卖吗?我叫我妈妈去买。”我立时无语,一个两岁的小孩都比我们成年人聪明。
4 回复 寂禅 2014-8-27 11:39
实际上成语故事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似的"正确",俺很怀疑历史上真有此事,就像"愚公移山"一样。真要给孩子们讲成语,要强调的是每个故事要强调的重点和突出的精神。如果如此这样全面地"烤问"成语故事,没几个成语故事经得起推敲了。
4 回复 越湖 2014-8-27 11:40
中菜到了国外还得改良呢,成语焉能死板?
4 回复 yulinw 2014-8-27 12:23
   愚公移山也是啊~~
5 回复 xqw63 2014-8-27 12:59
中美观念差别太大了,一种是桎梏的奴才教育,一种是开放的挑战权威教育,很难让老美理解的
3 回复 emuch 2014-8-27 14:10
没什么意思,聪明人是在故事中发现对自己有激励的部分,并因为这份激励而成功,而不去过分关心轻重的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一味挑毛病只是浪费时间。
5 回复 8288 2014-8-27 14:13
   偷懒是科技进歩的动力
6 回复 看得开 2014-8-27 15:09
xqw63: 中美观念差别太大了,一种是桎梏的奴才教育,一种是开放的挑战权威教育,很难让老美理解的
9494, 我在端午节讲屈原的故事给我的黑人同事听,我的同事听完后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去记念一个去自杀的人。
3 回复 专治蛋疼2 2014-8-27 19:55
好像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因为要偷懒才搞成的,但是这些创造发明使别人更懒
6 回复 活水涌泉 2014-8-27 21:00
中国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脱离了历史意义,成语,寓言,童话故事,都失去了美感。
7 回复 xqw63 2014-8-27 21:26
看得开: 9494, 我在端午节讲屈原的故事给我的黑人同事听,我的同事听完后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去记念一个去自杀的人。
  
6 回复 sousuo 2014-8-27 21:35
中国成语90%都是对权谋的歌颂。

然后就是把人往“磨针”的邪路上领,都去磨针吧。
5 回复 eztomcat 2014-8-27 22:12
xqw63: 中美观念差别太大了,一种是桎梏的奴才教育,一种是开放的挑战权威教育,很难让老美理解的
哪一天,中国民主了,是不是语文课都不用上了?
因为中华文化培养的是奴才,民主的崽子,怎么能去上中国语文课,再变成奴才呢?
4 回复 eztomcat 2014-8-27 22:13
emuch: 没什么意思,聪明人是在故事中发现对自己有激励的部分,并因为这份激励而成功,而不去过分关心轻重的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一味挑毛病只是浪
看到了一颗极具智慧的头脑。
5 回复 xqw63 2014-8-28 01:52
eztomcat: 哪一天,中国民主了,是不是语文课都不用上了?
因为中华文化培养的是奴才,民主的崽子,怎么能去上中国语文课,再变成奴才呢?
民主对语文教育必然是冲击,学生课本也不再会是“朱德挖井”这类政治类的文章了
5 回复 mgoo 2014-8-28 02:19
其实整个故事是鼓励人们树立目标后,不断努力,不放弃,最后是会成功的。断章取义的教育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世上没有轻言不努力的成功捷径,很多发明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电冰箱不是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汽车更不是美国发明的,美国至今还没有造出令世人向往的上乘汽车,还在人家后面模仿追赶,本身就说明美国的教育问题。
4 回复 wcat 2014-9-4 23:52
xqw63: 民主对语文教育必然是冲击,学生课本也不再会是“朱德挖井”这类政治类的文章了
有“朱德挖井”这样的文章吗?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心路独舞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揭开美国页岩油田的神秘面纱(组图) [2014/12]
  2. “臭死了”之外的联想 [2014/09]
  3. 回趟国才知道中国物价有多高(组图) [2015/07]
  4. 裸体正成为华人的新宠?(组图) [2014/08]
  5. 走入美国非法移民的家(组图) [2015/01]
  6. 最新数据令人震惊:谁将是下届美国总统? [2015/07]
  7. 牛,俄罗斯妓女太懂性经济学了 [2014/12]
  8. 中国游客的扫货已不是疯狂可以形容的了(组图) [2015/03]
  9. 美国法官对新入籍公民的讲话太震撼了(组图) [2015/03]
  10. 回趟国才知道污染有多严重(组图) [2015/07]
  11.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何以招美国华人痛批? [2015/10]
  12. 芝加哥大学叫停孔子学院风波的背后 [2014/09]
  13. 美国人看中国落后美国多少年? [2014/12]
  14. 假如美国要求大学生抵制春节(组图) [2015/12]
  15. 看美国是怎样对待战死的军人的 [2014/09]
  16. “一套北京房子投资六套休斯顿房子”中的谎言 [2014/07]
  17. 走进美国最昂贵的餐厅 [2014/05]
  18. 浑水煮面暴露出太多的问题了 [2014/08]
  19. 改变了美国越战历史的三张新闻照片 [2014/09]
  20. 美国大学为什么禁止师生恋 [2014/10]
  21. 实拍:排队领取免费食品的美国人 [2014/08]
  22. “铁杵磨成针”在美国的遭遇 [2014/08]
  23. 大月份孕妇赴港旅游遭海关羁留遣返经过 [2014/09]
  24. 支招桑兰:诉谁能得到二十一亿美元? [2014/10]
  25. 我被警察开道护送 [2014/08]
  26. 国人海外遇险,救命的都是谁 [2014/05]
  27. 和中国比,美国的郡政府太可怜了 [2014/06]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8: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