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的快乐

作者:舌尖上的世界  于 2016-10-14 17: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说了也白说|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8评论

关键词:昆德拉, 大众, 胜利, 米兰, 英国

(旧文一篇)

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之前,角马们总要先搞上几次有模有样的出征演练的。大迁徙是在每年的五月份,演练也就因此命名为May Day Parade,地点呢选在一个叫作Red Square的地界上。这里地势开阔可供驰骋,又有山坡可供角马领导们居高检阅。最开始的前奏是小股部队,几十上百匹精壮角马扎堆跑起来,冲冲撞撞穿梭往来扬起阵阵尘土。正在自顾自闷头吃草的大群角马被这个景象吸引,有一些容易受感染的家伙就不由得忘了吃草上膘的正事,说不上什么缘由,也跟着瞎跑了起来。第二轮时有了这些新到的参与者,阵势自然更大情绪也更加澎湃,几轮下来整群角马终于被激励得躁动不安跃跃欲试。领导这时一声“走起”全体角马大众立刻一起发足狂奔,演练也就胜利结束大迁徙这一大规模群众运动正式展开。蹄声隆隆烟尘滚滚,每一匹角马的心中此时只有一个目标:跟着别人跑没错,心里踏实!


米兰·昆德拉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提到kitsch这个德语词。他还拉拉杂杂啰哩啰嗦不厌其烦地,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解释它。原因据他说是因为这个词流传到英国法国以后都被庸俗化,完全失掉了德文的原本涵义,而不把这件事掰扯清楚,他的一套哲学思辨就完全没法展开。Kitsch是什么呢?昆德拉说,kitsch是接踵而至的两颗感动的泪花。第一颗泪花是因为眼前的情景让我好生感动,第二颗泪花呢是因为我觉得能和大家一同感动着可真让人感动!为此我简直要把自己都感动的热泪盈眶了!这第二颗泪花一经迸发,客体也就演化为主体,旁观者演进为参与者,从而到达了kitsch的境界。借用德国人黑格尔'精神掌握群众'的说法,就是群众这时把自己全身心交付给精神去掌握,并且因此而乐在其中了。平心而论,昆德拉的这一套话说得实在有些晦涩,我不知道韩少功先生读懂了没有,反正他是义无返顾地把kitsch按英法的词义译成'媚俗'二字,以举手之劳把中国读者堵在了昆德拉哲学思辨的门外。

昆德拉是人文主义大师,但他肯定不是个动物心理学专家。否则的话他只要描述一下角马事情就可以完全明白,Kitsch这个东西其实无非是演进自社会动物从众心理的这样一种人类情感,直白得很。很多动物都喜欢扎堆儿凑热闹,英文里也有好多好多形容它们扎堆的词,a school of fish,a flock of birds,a herd of wildebeests,a swarm of bees,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中文就比较单调什么都用'一群',一群羊一群鸟一群鱼一群蜜蜂,但形容起人来却会比较生动,'一窝蜂','人海战术'什么的。我想大概是中国文化更着眼于人不大关心自然的缘故吧。

想到昆德拉的kitsch当然是因为刚刚上演过的那场May Day Parade。这回说的不是非洲大草原上角马的May Day Parade,而是普京大帝的红场大阅兵。红场阅兵也和角马大迁徙一样年年都要搞,而今年尤其热闹非常。昆德拉讨论kitsch就是从莫斯科红场May Day Parade这事说起的。当年的捷克是在铁幕后面,红场阅兵这件事属于政治教育一类自然谁也躲不过去人人都要认真学习。但虽是政治学习,平心说它还是相当地有水准,比起唱唱红歌儿念念语录演演八个样板戏来确实有天壤之别。通过炫耀武力来感染人民大众激励斗志强化国家的凝聚力,这种事也只有当年的第三帝国苏修帝国和如今的俄帝国配搞,别人就算了吧,这可是个重体力艺术活儿。

照我看,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问世以后kitsch就具有了两个层次的意义。第一个当然是昆德拉哲学思辩所讨论的'从众的快乐'这一动物本性,第二个层次则是在艺术创作上怎样才能达到'媚俗'的效果以期利用这个动物本性。人类大众有一些低俗的基本需求须要得到满足,艺术家们自然就有义务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顺便摸走他们的钱包,政治家们也就有机会利用大众的这些需求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关于后者昆德拉举了两个kitsch的例子,一个是苏俄的'红场阅兵',另一个是美国政客的'亲民情'。其实还有一个真正'高大上'的例子在,那就是大英帝国的王室秀。Kitsch到了这个水平就成了真功夫,让人不得不服!英国佬一本正经一丝不苟把这出童话剧演了上千年,一点都没演烦,全世界人民看戏也都一直没看烦。前几年的王室婚礼据BBC声称全世界有二十个亿的电视观众!我估摸着几十年的红场大阅兵加起来也比它不过,恐怕只有角马大迁徙能够和它有一拼。灰姑娘从南瓜车上走下来的那一瞬间,全世界好几亿颗激动的泪花在荧光屏前闪烁,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力量!无怪昆德拉说,如果人类真能走向大同,恐怕也不过是因着kitsch的力量吧。

他当然是在挖苦人(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2 回复 绿野仙踪 2016-10-14 20:57
写得真精彩!我得至少读三遍才能充分体会。
两颗接踵而至的感动泪花,   这好像是一种群体效应,我想起十里长安送总理的情绪场了。
说实在的,我原来在国内不太明白,这也太精细了,对我们粗糙的生活来说是奢侈品呢。到了国外我才明白,才对上具体人,在我看来,就是现在虚荣的内容变了。
3 回复 绿野仙踪 2016-10-14 21:01
我在生活中曾遇到两个人,境界高超,勇敢慷慨,就敢一个反对全体,原来我也纳闷他们哪来的勇气,还有类似林昭、张志新那样,后来我觉得应是来自他们的思想,唯真知出大勇,思想认知到了,行动自然就到了。大多数人胆小也因为没有思考。
2 回复 十路 2016-10-15 01:07
窄门

趋光与从众
回复 fanlaifuqu 2016-10-15 02:26
开始以为你是美食家(或许也是),现在知道你观点正确,知识渊博,还能说会道--指写得好!
2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2016-10-15 08:03
绿野仙踪: 写得真精彩!我得至少读三遍才能充分体会。
两颗接踵而至的感动泪花,    这好像是一种群体效应,我想起十里长安送总理的情绪场了。
说实在的,我原来在国
昆德拉他们这些中欧思想者 - '中欧'是他们自己的定义,夹缝在东西世界之间,具有一些特别敏锐的观察力。用一个说法,两拨人拔河角力的时候,中间那根绳子的感受最是刻骨铭心。
2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2016-10-15 08:05
十路: 窄门

趋光与从众
万物皆有关联。
1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2016-10-15 08:08
fanlaifuqu: 开始以为你是美食家(或许也是),现在知道你观点正确,知识渊博,还能说会道--指写得好!
读闲书说废话,其实还是做饭更好玩。
回复 秋收冬藏 2016-10-15 09:46
有些动物喜欢扎堆儿,那是为了生存。鱼儿和鸟儿成群会让扑食者目不暇给,而蚂蚁过河也会抱团,蚁王在中央,最外边的蚂蚁勇烈地牺牲,为了群体。狮子扎堆儿是因为雄狮太懒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12: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