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哭泣的孙杨

作者:秦臻  于 2016-8-9 02:0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31评论

关键词:孙杨

 

我们中国人有句教育男孩子的话,叫做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我不喜欢这句话。如果说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感,如果男人也被当做人,那么为什么男人掉泪被视为可耻? 既然有了泪,说明情绪需要宣泄,谈何“不轻弹”? “轻弹”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泪,或者情绪没有到“有泪”的程度。

很多公众人物,演员,运动员,看似光环无限,其实面对那么多众人的目光,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淹死人的唾沫星子,想一想就感觉累。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不得不压抑自己,不得不注意到万众的眼睛万千的视角。他们如果没有长了一对青蛙眼,看不到所有的视角,那人人都可以挑出他们的毛病。对于公众人物我们或许更应该对一份包容和耐心,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并不了解,所有的印象和喜好,也完全根据他们在公众面前的表现,而他们在公众面前所有的表现又有多少是生活中他们真正的自己呢?当然,有些公众人物跟公众混熟了,话多了,所作所为被曝光的次数多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半真半假的给人们留下印象并且不可更改,因为人们没有机会进入你的生活,看见你的改变。

孙杨作为公众人物,正面负面的消息都有。可是我总是讨厌不起来他,我喜欢他也喜欢宁泽涛,这两个阳光清秀的小伙子。在我看来他们还是孩子,看到他们开心的纯净的笑容,我会由衷的祝他们好运气,看到照片里孙杨脸上的泪水和委屈压抑的表情,我无论如何都感觉心疼。最近关于孙杨哭泣的新闻铺天盖地,我想孙杨本人或许都害怕。那一张孙杨抱着记者痛哭的照片传遍全球, 我之前的想象里,面对压抑委屈落泪的孙杨,人们的心应该也会软了,一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二是因为他一定承受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压力。想起我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那么年轻的时候承受着过重压力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想到这些,我就感觉理解孙杨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人毕竟不是上帝,都会犯错,而凡人犯错,是隐蔽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的,但是孙杨不行,他的每一个错误都会被无公众限放大,都会被无数人细细咀嚼,反复揣测,然后或口吐莲花,或吐不出象牙。

我看过几个评价这次孙杨抱着记者哭泣的网友评论,看完后我真的很难想象,有些人是在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里长大,长大后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遇到过什么样惨烈的,不愉快的经历才能刻薄到那个程度。就在我们这个村里的新闻热点里,看到那么多人恶狠狠的,极其刻薄无良的评论,除了诧异,还是诧异。本来我想找几个毒舌的评价放在我的文字里,可是我实在不想多看一眼。

我也很讨厌所谓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既然你的嘴伤害别人的时候毫无顾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像刀子一样,心又能好到哪去。

孙杨是有他的弱点的,我们也有。同样是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感都是一样的,想一想自己有很大压力的时候表现又是什么样的。记得我老师说过,理解别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做,或许大家都可以善意一点,包容一点,理解一点,平和一点。可是客观的说,孙杨虽然还是个孩子,可是也二十五岁了,他应该学会选择自己的情绪发泄场合,因为他是公众人物,因为他在所有人的评论中,或褒或贬虽然难以避免,但到底可以把贬损的评论降低一点。也是因为个性的不同吧,他宣泄自己压抑的方式跟别人有所不同,可他或许也应该学会明白,在这个体育竞技比赛里,金牌毕竟只有一块,差0.00001秒就有可能失去它,而且我们怎么可能永远只能是金牌而非别的。在人的一生里,永远第一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让自己活得那么辛苦。孙杨有权利宣泄自己作为人的喜怒哀乐,只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都不可能一直任性,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平和,学会慢慢想开很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是很艰难的,因为这样的学习是在控制我们的欲望,而欲望是一种情绪,情绪和理性比在很多时候力量更大。相比之下,同样是运动员,杜丽做的就好很多。所以,孙杨需要的是成熟历练。而我们,给孙杨点时间,让他逐渐成熟起来吧。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时候我们痛恨某个人,某件事,恶狠狠的骂几句宣泄一下愤怒和不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恶狠狠的毒舌行为,这种刻薄无良的待人方式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标签,成为我们的内在本质。如果那些让人心惊胆寒的刻薄话是说的你自己,你会感觉舒服吗。。。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3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9 回复 徐福男儿 2016-8-9 02:18
说得好!
9 回复 总裁判 2016-8-9 02:26
徐福男儿: 说得好!
多哭哭入党申请书容易通过。
9 回复 fanlaifuqu 2016-8-9 03:03
的确还年轻,想想自己那个年纪时。。。。。。
9 回复 十路 2016-8-9 03:05
主要是专制制度造成的统一性,个人情感被放大了,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为国争光或者丢脸,国母的发型和衣着都牵涉到自己的脸面,将一个人的 deed 和 emotion 混为一起(前者是可以规范一部分的,后者是 personal,无标准的或者个人标准,你说可以轻弹,有人说不能轻弹,这是不可能有 norm 的范畴; 就连 bully 都是慢慢形成部分人的 norm,而总有一部分不在乎对人霸凌,或者认为是正确的方式。 倒是discrimination 通过立法才慢慢建立了认同性,也不全是),而个人的这个脸是与国相连的,稍微有点病脖子有点歪的就被人看不起。这是民众无法改变的发泄,除非改变制度,多按照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ism 的教育理念,分清什么是社会伦理道德,什么是个人标准,ethics and morality 之别, 而这种普世价值观是不允许进入教育的,这就是因果关系之一,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现象。哪里会从小教育 empathy 这样的理念,就是要你克服个人情感,nationalism, party 高于个人,that's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conflict.
9 回复 法道济 2016-8-9 03:09
年轻,很小就被镁光灯聚焦,象韦伯、brittney 都有同样的问题,也不光是中国的环境。当然,中国的管理者操弄一些事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9 回复 北京的大平 2016-8-9 06:32
25岁的老孙是没有断奶的表现。当年15,6岁去黑龙江农垦兵团的学生那才是孩子,可他们很坚强。很多人20几岁孤身一人闯北美也一样。中国体制内的人受不了委屈。
7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3
徐福男儿: 说得好!
谢谢!
8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4
总裁判: 多哭哭入党申请书容易通过。
   一说入党我就想笑呐。。。。
9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4
fanlaifuqu: 的确还年轻,想想自己那个年纪时。。。。。。
我二十五的时候更任性,呵呵呵。。。
9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6
十路: 主要是专制制度造成的统一性,个人情感被放大了,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为国争光或者丢脸,国母的发型和衣着都牵涉到自己的脸面,将一个人的 deed 和 emotion 混
您说的真好!国内很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裹挟力量,自身的心理素质,面对的一切,都使得我们很难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9 回复 总裁判 2016-8-9 07:27
秦臻:    一说入党我就想笑呐。。。。
文革时,新党员展示会上,总有人哭,是打了十多年报告未批的积极分子哭,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生动,其实哭者感到很委屈,那么多活都白干了,马屁也白拍了。探其究竟,一般都是出身有问题的积极分子,喜欢哭。
8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7
法道济: 年轻,很小就被镁光灯聚焦,象韦伯、brittney 都有同样的问题,也不光是中国的环境。当然,中国的管理者操弄一些事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的,人所处的环境需要时常变化一下,以适应不同,会使自己变得智慧冷静淡然一点。
10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8
北京的大平: 25岁的老孙是没有断奶的表现。当年15,6岁去黑龙江农垦兵团的学生那才是孩子,可他们很坚强。很多人20几岁孤身一人闯北美也一样。中国体制内的人受不了委屈。
国内夸张的东西太多了。。。
9 回复 秦臻 2016-8-9 07:29
总裁判: 文革时,新党员展示会上,总有人哭,是打了十多年报告未批的积极分子哭,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感人,其实哭者感到很委屈,那么多活都白干了,马屁也白拍了。探其究
呵呵,我爸爸跟我说过些那时候的事,挺逗乐的现在想起来。
10 回复 北京的大平 2016-8-9 08:05
秦臻: 国内夸张的东西太多了。。。
同意
8 回复 十路 2016-8-9 08:22
我又想起了几句话,感觉在你这里发表观点很轻松,尽管我不是都说得对,随时可以被批评,但是没有不敢说的“恐惧”;。

先不谈好与坏,只谈cause-effect。 专制制度规范人言行的哲学思想以如何维持统治为最高原则,所以常常会体现出统一规范人的某种言行道德观(而后来发现不是另一种客观标准)而放任另一种言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有时人们在自由表达时常会说一句,你凭什么管我,就是因为没有在基本标准上到达共识,而有些就是不适合统一规范的范畴);而西方哲学是建立在个人自由最大化并以不侵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为界限这种原则下而到达一部分共识形成社会伦理道德标准,更接近平等性。当然什么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可以探讨,这个界限是在调整中的,比如对少数弱者会给予多一点以弥补先天的不平等。 根据这样的哲学观,外界的不利言行让有些天生不足或者无法通过后天改变特性时就会造成他人感觉痛苦,特别是人多时,有时甚至积累成为仇恨,如果多加理解和包容来处理,尽量不去说也不至于要损失个人太多的利益,不要去侮辱欺负残疾人就比较容易到达共识,也经过了一段调整和适应期,要求business 增加 handicap access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人们就形成了习惯。正如你说的多给予这位年轻人一点个人表达情感方式的自由,本不应该以个人的标准去judge他人,规范他人。只是这样的价值观与专制政治的教育的目的相克而不容易被推广。 专制制度需要统一人的情感更好的为统治服务。

人类的文明还是得建立在基本的哲学观上。
10 回复 Akissmyass 2016-8-9 08:29
Rio 不相信眼泪。
8 回复 秦臻 2016-8-9 08:41
十路: 我又想起了几句话,感觉在你这里发表观点很轻松,尽管我不是都说得对,随时可以被批评,但是没有不敢说的“恐惧”;。

先不谈好与坏,只谈cause-effect。 专制制
很欢迎您来我这里说话,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多一种视野,也多一份见识。不需要因为旁人跟我们的想法不一致而感觉奇怪甚至视不同之人为异己。在国内的言论氛围里,说话需要小心谨慎,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个体的看法。

专制制度借各种手段宣扬的东西,作为教育的主流,应该都是为了专制的利益的。那种压抑人天性和思维的手段势必导致夸张的极左极右,人们说话做事首先考虑的非出自自由和平等,而是出于利害和利益。在那样的情况下,靠大众的理解无疑是美好的愿望,因为大众的说辞做法又何尝不也是出自私利,根据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判断别人。就像我也如此,我对孙杨的态度和别人对孙杨的态度不一样,不也是出自各自内心的是非标准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公众人物正是这样,即使在自由独立的北美,人们的独立和自由也一样是相对的。环境裹挟着人,人们就不得不考虑,只是相对宽松公平的环境或许可以让人们多一点宣泄的可能吧。
8 回复 秦臻 2016-8-9 08:42
Akissmyass: Rio 不相信眼泪。
有道理。
8 回复 十路 2016-8-9 08:45
秦臻: 很欢迎您来我这里说话,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多一种视野,也多一份见识。不需要因为旁人跟我们的想法不一致而感觉奇怪甚至视不同
对,你可以看到一个方向。 教育起到的作用可能让人在道德言行的规范上会有更多的共识。 年轻一代就越来越多的人比较注重言行道德方面,是自觉的,因为懂得了为什么要规范的因果规律,而不是靠 hypocritical or completely forceful way, 提倡尊重人和包容心,是通过各种教育传递了知识,是知识改变了人的言行,即西方哲学家们一致认同的 --- 知识即美德,而知识的本身要通过超越个人和政治的一种客观方法来检验获取。 在这样的文明基础上去讨论其它的不同性,言论自由就更有意义。

人们首先想要的是言论自由,慢慢的才会从言论自由的过程中去看到如何交流效果更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真正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及理由(或从某种 authoritative figure 那里得到或从自己观察效果并找到因果关系而得知 )。

东西哲学观会在不同的制度下存在 incompatibility。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2: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