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经济

作者:苏诚忠  于 2016-12-24 16:1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这几天,有太多的消息讨论雾霾。其实,解决的办法还是改变观念。有人羡慕澳洲的蓝天。但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21日(201610月)清晨,居民在漫天大雾中醒来,发现悉尼东部空气质量已达到危险级别。在澳洲,只要有一点雾霾,立刻变成房地产商的炒作新闻;为什么那么点新闻就能让人们搬迁,而北京这么大雾霾却没能调动大家的兴趣呢?一句话,没看到好处。悉尼的炒家已经在远郊建造好最新型的住宅。他们的愿望就是让人们搬来搬去。他们业已说动市政府将CBD搬迁到西部23公里的Parramatta(通县距北京22公里)。政府无权强迫百姓去哪里,但是有权修建新铁路、医院、学校、高速公路以及政府机关搬迁。所有的这些事情做好了。不必谁动员,房地产商自然有办法。澳洲的人口密度远比中国小。而解决的方法依然是疏散。

人们不愿意迁出北京的原因还是所谓的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对中国来说,最棘手的要算医疗,更确切地说是医生。在澳洲,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医闹’,因为穷人看病免费,富人看病买保险,而医生也有事故保险。出了事情,富人的保险公司与医生的保险公司解决。穷人则有免费律师专门打这种官司。中国本来医生就少,出了事故,自己解决。为了一个官司打上十年八年,损失的是患者整体。因此,如果中国医生的收入无法支付自己的事故保险,那么,政府就应该为每位医生买保险,让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面,不好吗?这就等于无形中得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生,还节省了对付医闹的开支。此外,迷信的心理,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那里的医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病情。而小医院门可罗雀。时间一长,有时间思考、查资料的小医院就会出现医术高明的医生。因此,在澳洲经验丰富的医生不在大医院,那里仅是医生的实习场。取得经验的GP都是自己开诊所;需要的时候,被大医院聘请去会诊。GP既然在大医院实习过数年,他们就知道你是否需要那里的设备并替你挂号。医院和诊所不附设药房,买药在各地药店。中国将医院分成等级的做法,源自一种无知;认为等级高的医院,医生的水平就高。一旦出了事故,心理落差变成了愤怒。其实,医生都希望病人治愈。有经验的医生不是小学生,没有等级之分。对患者来说,任何人看病都有风险,不理解医生的无奈,就只能坏事。

中国人炫富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想一想晋代的石崇,为了炫富,在门前挂了五十里的丝帐就明白什么是愚昧了。美国人炫富可以上太空,做慈善,或者像川普这样的跑到政治圈玩票。还有一种炫富,可能比这些东西享有更长的荣誉,那就是造房子。澳洲人专门选择岩间崖顶建房,这些地方不能种庄稼,因此,不占耕地;虽然澳洲的耕地多的用不完。由于,房主人在一所优秀建筑中表达的内容,往往超过纪念碑、摩崖和著作,而只有在特殊的地点才能造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房子。因此,这种地区的房子特别贵。目前,都在几千万澳元,折合人民币就得上亿。悉尼歌剧院对面一个区的房子,家家都有升降电梯。法律规定,升降电梯的使用寿命不得超过二十年,也就是说一部二、三十万澳元的电梯每年折旧就是一万多。但是,他们毫不吝惜,就是想流芳百世。中国的中西部有很多无法耕种的岩石山,又有高铁,加上逐渐出现的私人飞机,如果能够将这些地区变成高档住宅区,那么商机是无限的。澳洲人工很贵,尤其是请人到这种地方做清洁,种花、种菜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在大都市边缘寻找岩石区。中国则不然,这样做反而带动山沟的经济,且万一发生战争,这些地区最安全。香港也是如此,总督住山顶,富人住山腰,最没钱的住平原。中国古人做不到这一点,只好把各种山石搬到平原的家中。甚至,米万钟为一块巨石倾家荡产。

北京人应该想一想,该不该与全国人民共同分享医疗和教育资源,而不再呼吸雾霾。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16: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