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纷争何时了?

作者:苏诚忠  于 2017-9-9 17: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中印的心结在缺少面子。那么,这个面子到什么地方了呢?它被西方国家拿走了。越是穷国、弱国就越需要面子来支撑。就像人一样,阿Q如果没有自我安慰的本领,他就没办法生活。相反,挣足了面子的人,常常要做一些吃亏的事情以换取自己与别人心理上的平衡。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 ),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发兵救燕,讨伐山戎,直至孤竹国才班师回朝。燕庄王感激不尽,送齐桓公入了齐国国境。齐桓公认为,按照周礼,诸侯相送不应当出境,便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给燕国,命其复修召公之政,奉职于周朝。诸侯闻知此事后,对齐桓公愈加敬服。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个字,齐桓公有条件命令燕庄公。才把土地让给他。

Q心态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从封建主义,过度到资本主义的转型。如果是封建主义,像齐桓公,土地归我所有。我想怎么处置,别人管不着。那么,谁也不会说三道四。麻烦就出在,过度时期,作为政治术语,土地是人民的,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对土地拥有处置权,却要有人做出决定,怎么办?只能寸土必争。这就使喜欢无事生非的爱国贼们,有条件绑架决策者的意志。为了息事宁人,只好绕过这些人,秘密交易。但只要爱国贼依然猖獗,那么,再秘密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也会被披露出来。

如何走出阿Q心态?也许,德、英、法三国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在历史上,这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直到二战以后,他们明白了,战争获得的土地,远没有建设与发明创造带来的利益多。换句话说就是:斗利不斗气才能使所有的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类似中国的化干戈为玉帛。双方都刻意淡化土地的作用,而强调经济利益相互渗透,以及文化交流。但儒家文化的等级划分,以及各为其家的思想造成东亚地区,为一点小事攀比成风。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就是为斗气杀人。这个少年两个字说得好。凡是斗气的,都有未成年的成分。不想做巨婴国就要先学会别斗气。除此以外共产思想,使得中国的经济利益,无法与别国相互渗透,文化上也不可能真正交流。只能是隔着玻璃窗,进行对比。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世人把它解读为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这个解释,本人实在不敢恭维,比较,君子不器。就会发现,用合群勾结来解释不够恰当。所以,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君子考虑得周到却不和人攀比,小人喜欢和人攀比,但考虑得不周到。在小事上面斤斤计较的人,很难考虑到全局。表现在现代中国,就是从民间到学界,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关心的那个小问题和别人比较。你要是敢不当巨婴,一定遭到封杀。最明显的就是军事问题。我们不断的看到,媒体上出现,中国的飞机如何领先世界,中国的坦克如何所向无敌。中国的航母如何超前,中国的导弹一枝独秀等报道。言外之意就是,打印度小菜一碟。这其实是给决策者制造压力,唯恐天下不乱。不是爱国贼是什么?科技使得生活水平高速发展,同时,破坏生活的能力也大幅提高。只有穷疯了的国家才希望打仗。因为,打一仗,大家从新洗牌,变得平等。

上面说过,近代解决领土纷争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靠提高本国科技水平,获得自尊。提高自身水平是根本,妖魔化别人是愚蠢,想靠动武来炫耀是奇笨。即使是已经成为霸主的齐桓公,在对待楚国的态度上,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印两国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从发明创造上面找到出路。当新成果多到不必再和任何国家攀比时,心态自然平衡。那么,领土纠纷问题就会逐渐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被两国人民遗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 08: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