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统治的覆灭往往都是no zuo no die

作者:公子沈  于 2017-8-3 16: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公子犯堂的上一篇文章讲到,秦始皇的大一统把中国带向了中央集权的独财专治时期,卷入了历朝历代不断循环更替的漩涡中。

在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朝“罢黜百家”之后,自由的思想与言论受到禁锢和管制,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的春秋战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秦始皇刚死没多久,大秦帝国就受到了作恶多端的报应和诅咒,早早就吃下了自己种的恶果,成了仅仅维持了14年统治就灭亡的短命鬼。

上一篇文章发出去后,有人留言抬杠,说始皇根本没有坑儒。我在此多说明几句。

虽然《史记》确实写了“坑术士”,术士与儒生并不等同,可是不论《秦律》里对儒生满门抄斩的《挟书令》(敢有挟书者族),还是《战国策序》里的“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不论《史记》里提到的“六艺从此绝矣”,还是扶苏反对他老爸对儒生“重法绳之”,全都证明了“焚书坑儒”的说法没有太大问题。

按照逻辑推理,这是秦始皇的一箭双雕:既教训了欺骗和诽谤他的术士,同时又借机教训了儒生。他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就像李斯说的:“别黑白而定一尊”。

再说,就算某一次坑杀的受害者里面儒生比例不高甚至不在,也没有人会因此否认秦始皇的暴君本性、否认他钳梏文化和思想、否认他迫害知识分子的历史事实,更无法反驳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出的理论。

难道非要我把“焚书坑儒”这个词改成“焚书害儒”,书呆子们才满意?

正所谓,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有的人学了一点皮毛,抓住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跑过来质疑我。

好了,回到本文的主题:

秦朝为什么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在红二代胡亥当政时期就亡国了?

这里面关于经济政策、政治体制、社会权力结构等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项是,秦朝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没有任何执政经验。

秦始皇每次出巡时,最喜欢炫耀的政治资本就是平六国、定天下,他以为马上得天下,也可以马上治天下,还能照原样继续威猛下去。

当年商鞅的变法有点像战时经济的味道,令秦国短期内富国强兵,成为了凶猛的虎狼之师,一统天下。

可是到了和平年代,秦始皇却仍然依靠战时的统治方式去运作,“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可以说,秦朝统一后继续横征暴敛、严刑峻法,没有给大家一点喘息的机会。“天下苦秦久矣”,不仅底层人民不满,连秦始皇身边的官僚和贵族也都非常不爽。

打个比方说,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打土豪、分田地,对于夺权事业很有帮助,因为你要依靠和煽动最底层的人民群众来推翻当时的统治阶级。

但是,建国之后你自己就是统治阶级了,你需要发展社会经济,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并信任官僚体制,允许开放、自由、和谐、创新的社会和官场风气,不能再搞什么神经兮兮的上纲上线了。

历史上所有与这一方向背道而驰的行为,“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最终都会导致民怨沸腾,冲击权力金字塔。

另外,那些为当权者的暴政摇旗呐喊之徒,恐怕还没有等人民起来反抗,就已经被“走狗蒸”了。

例如丞相李斯,给皇帝出了加强严刑峻法的馊主意,最后自己死得最惨,被五刑、腰斩、夷三族。

根据李斯自己制订的《大秦律》,他先被脸上刺字、然后割掉鼻子、斩掉脚趾、痛打一顿、施行腰斩,每一个步骤都让你生不如死。最后,把他的身体被砍成两半,任由上半身在地上痛苦挣扎。等他终于咽气之后,再砍头、碎尸。

如果李斯早知道他最后会有这样的下场,全家老小也都会因他而被全部屠杀,不知当初他是否还会制订如此严苛残忍的律法。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历史上的暴政但没有亡国的例子也很多,为什么大秦王朝就承受不了?

首先,秦刚刚统一天下,社会经济的权力结构并不稳固。毕竟秦国从一个地方诸侯突然变为一个大帝国,一口气吞下了这么多的领土和人口,有点消化不良。

各地方诸侯势力虽然名义上归顺,但是心里对秦王朝并不完全心悦诚服,对大一统的理念也不是很感冒,还有很多人惦记着再次实现民族独立,恢复诸侯并立的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起义时只有“数百之众”,用竹子立起一个小破棋子,居然就能“天下云集响应”,赵国、楚国、齐国纷纷宣布独立复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煽动力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在贵族和中产阶级被消灭或打压的时代。

其次,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也是一个昏君+暴君的角色。他的昏庸和暴政简直就是起义军的神助攻,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胡亥疯狂奴役人民,肆意诛杀大臣、皇子、将军,后来又听信奸臣赵高,不问朝政,最后还是被他最信任的赵高害死,死有余辜。

在政权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胡亥居然说:“拥有天下,不就是为了能为所欲为吗?”(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

这句名言成了后世混账当权者的座右铭,不过他们不会像胡亥这么笨,把内心实话给讲了出来。

一个没有见识和水平的人,往往容易依靠自己的情感做出各种判断,所以更倾向于听信身边小人的谗言。

我们痛恨皇帝身边的赵高,也不要忽略了胡亥的负面作用。没有胡亥的愚笨,哪有赵高的得宠?

“清君侧”只会出现在昏君当政的时期。

班固对这段历史有一句评论说:“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不作就不会死。用这句话来概括大秦帝国的灭亡,再好不过了。


公子沈

2017年7月31日

注:据传言10月份之后个人公众号可能不保,请读者加我微信:gongzishen2016,获取文章更新地址,以防万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公子沈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 04: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