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三)

作者:1988sw  于 2017-7-30 00: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话说交通(上)
        交通是中国的骄傲,交通是中国人的自豪,交通也是上海市民的烦恼,
        我记得当年上海人叫城市街道为马路,南京路,淮海路叫大马路,上街叫蕩马路。那时街上汽车很少,如果没有公交车辆通行的街道,就是人们走路,骑自行车的马路,好多冷清的街道就是我们小孩的运动场;踢足球,奔跑,斗鸡(一种男孩游戏)放风筝等千花百样的玩耍场所。
        那时一般街上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过街的人行横道线,人们在街上说走就走,但是人会让车(自行车),车也会让人。要上大街,要在十字路口才可见到 红绿灯,才有交通警手拿红白双色警棍指挥交通,才在街口沿着横道线过马路。
        当年市内公共交通分: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三类,当然还有高级领导坐的轿车和一般人平时不乘的出租车及人力三轮车。价格最便宜的是有轨电车,票价是三分、六分、九分…一般以4 个车站为一节收费,70年代起上海拆除了所有有轨电车,留下两根辫子翘在顶上的电车,票价为4、7、10、1角三分,还有五分一节的公共汽车,买张两角的车票好乘到老远的上海市郊。
        上海人除了有月票的外,好多人为省几分钱都会先走一站再上车或者下车走一站到家,那时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观念。月票是工作单位给职工的福利,当年是六元一张一个月,定人(贴照片)不限量市内通行。那个时代,上下班高峰时段车很挤,尤其改革开放初期,从市区开望市郊工业区的车辆,时常有人吊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门上不让开动,出现车上车下乘客互相动武,还有为挤公交车而在车箱内吵架,虽人多动不了手,而长篇大段骂臭话脏不可论。那个时段那个车被称作"英雄车"。总之,那个年代人们虽并不需要锻炼养生但是大家仍是选择短距离走走为好
        六十年代,脚踏车在沪还是高贵之物,文化大革命中造反队,红卫兵用抢获的自行车成立飞虎队。七十年代,自行车大为普及,中国成为自行车的海洋。八十年代,上海出现了私家车,第一次看到,听到皇城来的官家子弟在南京路外滩横冲直闯。九十年代,上海路上汽车多的蚁爬,亲眼目睹黑色奥迪不顾红绿灯,不管逆向行驶在大街上开霸王车,我惊呼怎么了?旁人说“那车牌是两位数小号的市级领导车”,我问为什么不亮警灯、警报器,旁人答"那就显得不亲民了”。今天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车水马龙,人行道装上护栏把人与街分开,地铁密佈大上海,政府关心人们的最后一公里而广设公共自行车,而交通堵塞日益利害,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汽车泛滥,个人的方便使社会承担加剧,市民抱怨:行人说没路可走,骑车人讲没路可行,开车者叫没得路可开车,雾霾笼罩上海,烟熏鼻眼,热烤人身。城市在扩大,家庭在缩小,网上朋友圈五湖四海,离线越发冷清孤独。交通发达并没有增加亲朋好友间的来往。
        今年政府决定大治交通,先罚开车,扣分罚款和拘役,后整行人,教育罚款加公示。整顿是必要的,被教育是痛苦的,三十年的折腾才知道幸福是相对的。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1988sw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5 03: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