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孔丘

作者:McLean  于 2014-4-24 13: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6评论

关键词:孔教误国愚民

    孔子生于春秋后期。恰逢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儒家等百家争鸣,学术言论最开明,思想最自由的时代。
 
    孔子曾师从郯子,学古琴于师襄,访乐于苌弘,问礼于老子,但对他影响最为深刻的恐怕要算季札了,所谓“季札观乐”,“季札让国”说的便是此君。孔子对礼乐的了解多受益于季札,所获皮毛而已。孔子向师襄学古琴,一曲终了,孔子解琴曲:“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竟让师襄佩服得五体投地,足见季札的德行何等之高。
 
    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他:“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仅此一面,老子就看出孔子骄气多欲,好高骛远的品质。孔子求学并非从一而终,而是师从诸贤,但多自学而就,天份之高,皆望其项背而叹。

    孔子活着时就有“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的美誉。这归功于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子路。第一个把他当作圣贤的便是子路,子路认为他的老师远胜于尧舜。而这位负米求学的子路却是众所周知的莽汉,除了为孔子驾车和打架外,并无任何出彩的言行(六十多岁跟人拌嘴斗殴,被打死并剁为肉酱,以致孔子从此不再吃肉酱)。如此莽汉,孔子却称赞他可以“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师生之间互相吹捧到了无须掩饰的肉麻境界。但这并不妨碍子路成为"孔门十哲"之一,可见,彼时"哲"并不怎么值钱,含金量不高。孔子门徒三千,有出息的七十二人,号称"七十二贤",子路也是其中之一。

    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组成的一个重点。克己,就是做人要有约束,那么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即恢复秩序。所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这个道理。问题在于孔子自己也不知道何为“周礼”。因为,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商的礼制我能说个大概,但因杞国和宋国留下来的文献不够,所以难以证实,如果有文献的话,就可以证实了。然后,子又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意是,周朝参照并沿袭夏商的礼制,周朝礼制是可从夏商礼制中推知而得,因此我要遵循周代的礼制。天哪,自己还没弄清“周礼”是什么,便决定要“复礼”了。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精神又去了哪里?诸如此类不负责任的言论此起彼伏,怎么能得到列侯的赏识并委以重任呢?

    孔子周游列国一十四年,目的是游说列侯国君给他官做。官瘾之大,令人发指。他倒是做过官,还做得不小,但却是一个地道的恶吏。他五十六岁时一度为鲁国的大司寇(执掌刑律)。当官第七天就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把一个叫少正卯的大夫给杀掉了。少正卯是当时德行威望极高大贤,孔子的三千弟子曾不止一次全体投靠到他的门下(仅颜回一人不曾有跳槽记录),以致孔门“三盈三虚”。孔子办学绝非义举,是要收学费的(没钱的学子也可以用咸肉咸鱼大米代替)。少正卯几次三番夺人饭碗,于是便“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了。曾经有人问道于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错,孔子正是如此“以直报怨”的,连瓜田李下的嫌疑都顾不上,以“乱政”的名义,直接诛杀他的竞争对手,对于他毕生鼓吹的“仁”何其不是种讽刺!不过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孔子一生求官而不得的原因----滥用屠刀的“圣人”,谁敢用?!孔子的学生入仕的也不少见,而列侯们宁可启用他的学生也不愿封他一官半职,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学》以及《孝经》为曾子所著,《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著,《春秋》为鲁国史官所著,《论语》为孔子门生和再传弟子所著,《诗经》为周朝的史官搜集编辑而成,至于“孔子删诗”更是无稽之谈,《诗经》成册时,孔子才八岁。《易》与孔子毫无关系,因为,子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可见孔子到老对
《易》的研究尚未做到文辞义理兼备的程度,《易》怎么可能由孔子修著的呢?儒家学者把光环不顾一切地套在孔子的头上,无非是想证实孔子思想的权威性,以便证实鼓吹孔子学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这,正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悲哀----“独尊儒术”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和科学家了。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先秦列侯们皆以法家之说为强国之本。汉以后也找不到一位开国帝王尊崇儒术的例子(假如王莽篡位,新朝不算是一个朝代的话)。原因是孔子思想不利于强国,仅适用于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统治,而且必须是天下内忧外患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文景之治”采用的是道家黄老之术,国家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汉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就是说,国库里的钱太多以至于生锈粘在一起无法统计,粮食多到消费不掉只好任其霉烂。文景时期实现了真正的治世,强而民富,奠定了汉武帝将一个朝代推向顶峰的基础。于是才有汉武帝“巡游郊祀”,“封禅泰山”的荒唐之举。其时,儒生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应当“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武帝欣然接受。因为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精髓----“愚民思想”与武帝“维稳”的诉求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后经儒家子弟持之以恒的推波助澜,终于出现不但“独尊儒术”,还变本加厉出现更为变态的“罢黜百家”。从此,中国进入一个比“欧洲中世纪宗教黑暗”更黑暗,更可怕,更漫长的时期。不幸的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唤醒了整个欧洲,光明重现,而中国却依旧沉睡在儒教暗无天日的酱缸里,直到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方如梦初醒,惊见吾国吾民已“积弱百年”,急需图强。“积弱百年”?不,洒家认为早已“积弱千年”了!
 
    近些年,孔子和他的学说在各类媒体行情见长,孔子其人及其学说被“国学大师”们无限拔高,孔教正大行其道。鉴于历史,洒家深感忧虑,因为孔教不仅不是强国之灵丹妙药,而是实实在在的弱帮之策,误国之道,弘扬不得。

    此洒家一家之言,村夫诳语,然非戏说,如鲠在喉久矣
,不吐不快。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1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5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4 22:37
黄老之争,儒家必胜,讲出世无为的和积极入世的,消极防守的怎能赢积极进攻的呢?秦汉是儒家争势的时期,皇帝觉得有趣了才有科研经费才有戏当院士,才能80配个黄花小蜜,这个时期的进儒门的是聪明人;隋唐以后,八股一开,天下才俊尽入夜壶中,这个时期是没有选择;晚清开国至今,则成为自卑与自大的双重遮羞布,面对选择却只选愚蠢。错不在儒教,错在用之之人。
3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4 22:58
当然,本猪对儒教是不敢兴趣,作为一门思想,多元观点中的一种观点,其应该存在。但是正如您文中所说,当其成为一种钳制思想的工具时,其黑暗度堪比中世纪。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儒教最大的恶果就是其“积极”的干预世俗事务的思想,极大的摧毁了其他思想的生存空间。这点与基督教造成中世纪的黑暗是雷同的。试想,如果是黄老之术作为主流思想存在,估计其他的学术也不至于摧毁殆尽。对比当下世界更是如此,越是自以为正义且自以为需代神布福的宗教,其造成的恐怖越为可怕,因为思想不同者即是邪恶就有消灭的必要。反之,我们看佛教这类内省的宗教教徒,干涉他人的极端行为就很少。但是很多人认为当代文明的输出也是这样,这是需要更正的,当代文明的输出是另外一个概念,从形式上其与宗教很像,但本质上现代文明输出的恰恰是颠覆千年黑暗的思想,就是理性,自由与法制,内省的宗教是通过自我约束而不干涉他人,现代文明是通过规则来限制干涉他人。可悲的是,人类文明已经突破了蒙昧时代,但正如亨廷顿所预见的,不同思维水平代表的不同文明阶段的冲突无可避免。所以您所说的最后一段,确确实实。
补:儒教的“克己复礼”,谈的多是个人修养而非世俗事务,这与老庄,佛教避世的思想完全不同。
4 回复 总裁判 2014-4-24 23:55
猪家有个戒: 当然,本猪对儒教是不敢兴趣,作为一门思想,多元观点中的一种观点,其应该存在。但是正如您文中所说,当其成为一种钳制思想的工具时,其黑暗度堪比中世纪。所以
当代孔学是统战部管的,学院仅仅是摆个摊位而已。
3 回复 McLean 2014-4-25 00:17
猪家有个戒: 当然,本猪对儒教是不敢兴趣,作为一门思想,多元观点中的一种观点,其应该存在。但是正如您文中所说,当其成为一种钳制思想的工具时,其黑暗度堪比中世纪。所以
谢谢指教,受益不浅。
4 回复 McLean 2014-4-25 00:36
猪家有个戒: 黄老之争,儒家必胜,讲出世无为的和积极入世的,消极防守的怎能赢积极进攻的呢?秦汉是儒家争势的时期,皇帝觉得有趣了才有科研经费才有戏当院士,才能80配个黄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3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5 00:42
McLean: 谢谢指教,受益不浅。
   您言重了,实在担当不起,能有人兴趣爱好同探讨实为乐事。
4 回复 chico 2014-4-25 00:50
百家争鸣虽好,可是那个人愿意生活在乱世呢?
3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5 01:46
chico: 百家争鸣虽好,可是那个人愿意生活在乱世呢?
您错了。正是因为有了思想上的百家,才能找到避免了现实乱世的办法;反之正是因为丢弃了多元思想的实验,才让现实付出摸索惨重的代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应该发生的,万事皆要支付成本,不管愿不愿意。只不过高不高明就看谁能控制成本而达到一样的利润。
3 回复 chico 2014-4-25 02:23
猪家有个戒: 您错了。正是因为有了思想上的百家,才能找到避免了现实乱世的办法;反之正是因为丢弃了多元思想的实验,才让现实付出摸索惨重的代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应该发生
你对了。
3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5 02:36
chico: 你对了。
无所谓对错,一时手快,有冒犯见谅,乐在思想PK。
3 回复 chico 2014-4-25 02:44
猪家有个戒: 无所谓对错,一时手快,有冒犯见谅,乐在思想PK。
你的观点我也同意。

从春秋,到战国是乱世,大家探索摆脱乱世的方法。因此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果法家笑道最后,奠定了中国政治行政体制 。
3 回复 McLean 2014-4-25 02:58
chico: 你的观点我也同意。

从春秋,到战国是乱世,大家探索摆脱乱世的方法。因此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果法家笑道最后,奠定了中国政治行政体制 。
春秋无义战,当今世界又何尝不是。国界消失之前,国强民富才是根本。
4 回复 猪家有个戒 2014-4-25 03:00
chico: 你的观点我也同意。

从春秋,到战国是乱世,大家探索摆脱乱世的方法。因此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果法家笑道最后,奠定了中国政治行政体制 。
是啊,但是法家贡献的是里子,门生多无好下场;儒家贡献的是面子,门生捞的是实利。这个道理就好比干脏活的迟早要脏手,送礼的到那都讨好一样吧。老祖宗不是不聪明,聪明劲全用错了地方。
2 回复 McLean 2014-4-25 03:07
猪家有个戒: 是啊,但是法家贡献的是里子,门生多无好下场;儒家贡献的是面子,门生捞的是实利。这个道理就好比干脏活的迟早要脏手,送礼的到那都讨好一样吧。老祖宗不是不聪
确实如此
3 回复 紫牛创造 2014-4-29 18:08
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传统遗毒侵害的结果。

中国人不读书也是好事,因为很多书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说儒家书,宣扬的都是封建思想、传统的遗毒。
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培养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进,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闰土,更多的杨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脑     … 残,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动物,更多的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养出来这么多相互残害的货色,对人民百害无一利,对封建统治者最好,这一些货色不会造…反!

说来说去都是老问题,儒毒不除,国难不己,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为什么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这个周期律中,必然也就要陷入到兴衰更替时间极短的另一个周期律中。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儒家学说的本质才造成的。  

  孔子尽管被儒家传人尊为是鼻祖,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又被后世的许多人美誉为是平民教育的首创者,但是儒家学说的源头与核心内容却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礼》,而《周礼》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维护王朝统治的纲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为其增添了“成仁”,孟子为其增添了“取义”,还是后世那些名儒、耆宿为之增添了多少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容,然而儒家学说都始终没有跳出为统治阶级效命的范畴,其根本的性质仍然是一种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所宣扬的仍然是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加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  

任何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为皇权加官权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为皇权加官权服务的根本途径,就只能是愚昧和麻醉被统治者,通过对被统治者进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达到接受、甚至是顺从地接受统治者的统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为了皇帝服务的虚伪君子的代名词!满嘴满篇仁义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赌,天天呼唤礼义廉耻,时时不忘坑蒙拐骗

一两句说不清楚,有些词发不上来,详情可百度 新浪博客 文有第一
http://***/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透过虚伪看本质,儒家能代表先进文化吗?儒家能给中华民族带来富裕繁荣吗?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竞赛中成功、胜利吗?纵观历史,答案都是否定的。
     儒家思想的精华在于用“礼”来模糊人权,糟蹋人权。将社会分成严密的有利于封建专制的等级奴隶式思想制度。 将法律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乃至边缘化,让生存在等级社会中 最底层的人沦为“礼教的奴隶”。
儒家礼法治理下的社会,法律性同虚设,司法依附行政,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腐朽和无序,动乱一触即发,可万历十五年,一切都显得盛世安详,丝毫意识不到三十年后即将发生的一切。开朝的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陈腐没落积重难返,如何避开这个被诅咒的历史怪圈?只在于我们是否有尝试的信念。只在于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尝试的勇气。
3 回复 McLean 2014-4-30 03:13
紫牛创造: 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传统遗毒侵害的结果。

中国人不读书也是好事,因为很多书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说儒家书,宣扬的都是封建思想、传统的遗毒。
儒家式教育最大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去研究未尝不可,作为治国之本实为大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21: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