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的另类读书之一

作者:评评灌灌  于 2016-7-30 04:4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5评论

关键词:另类

文革期间,当然是指1966年夏至1976年秋这十年,官方早已有定义,民间基本认同,虽然也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意见。本文按官方定义。

 
另类读书者,是说在那段日子里,非主流的读书,那段日子的主流读书是怎样的?毛泽东的著作,还有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及地方党报,一些歌颂文革或符合当时主旋律的书(包括一些小说),还有就是某些时段的红卫兵小报或造反派的报纸上及相关的读物。这些均不是我这个帖子要写的书籍的阅读。也不涉及地下出版物,我所写的是文革前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或者文革期间官方出版的内部资料或书籍。

   
时间上久远了,记忆上难免模糊而且可能会出错,另外,当年的触及有限,加上有工作要忙,所写下的只能是一些记忆的片断。

   
首先想到的是美国作家德莱塞先生的大作《天才》。这本书,我是67年夏天读到的,是从同科室的一个同事那儿借来的,她是文革前从厂的工会的图书室借出来的。大概是文革了,图书室关门了,她不能归还了,于是这本书就留在她手上了。文革已进行一年多了,一些同事之间已相当了解,又是技术岗位,总有些方便,于是就可借到书看。与当时的大局对比,能读到这本书在那个时代是不容易的。
 

天才这个本书可在下面这个链接读到


http://www.ty2016.net/book/Dreiser_02/


   
当代的年青人也许早就失去了读这类书的兴趣了吧。

   
我那时读到的感觉是什麽?很复杂的心情吧,凄凉还是失望,均有些吧,好在那时我是个年青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书就对生活失去希望的,

  
很奇怪,小说里那个歌唱家张宁(?)的那种把世事看透的那种精明后面的凄凉,那种对美的追求及认为美是瞬间就消逝的某种人生感叹总会在某个时间里穿过时空走进我的思索中。这些思绪,不可能向任何人透露。

我住在集体宿舍,和几个老工人在一个住所。老工人们对于我的读书是理解而且同情的,我也不会妨碍任何人,在休息天抓紧时间读完,就归还给同事了。
,,,,,


    现在读读这些美国的或是英法作家的书,很平常的事。那时可不行。根据时间,地点,读书人的身份以及其它种种因素,是可能会给读书的人或传递的人惹来麻烦的,有时可能就是涉及人生安危的大麻烦。因为这些书已打上毒草的标记。那末,相互传书的人要信得过,读完书的人也要少废话,如万一被积极分子告发,则不得出卖上家,得自己承担一切后果。而且可以这样说:毒草呐,要批判,是吧,那就得先看,是不是?

    
在那些日子里,工厂里的很多人已学得聪敏啦,自1967夏天后就没在本厂听说过因读书而出事的事例。现在回忆起来,这种地下读书的人在厂里还是有的,不是很多,一些年青的技术人员,还有工人中一些高中毕业生。我不在那些人的圈子里,但是,他们其中的有些人对我已有所了解,他们知道我不会去哪儿报告,也不会去哪儿宣传。

     1971年后的林彪事件以后的某天,我去模具工装车间的技术办公室找模具工装的设计师,他不在。偶然见到一个女技术员L在给工装设计师的助手-女技术员M传书,啊,“约翰 克里斯多夫”。

   
我见到了,就笑笑,装做不大懂的样子,她们也对我笑笑,装做很随便的样子。那个年龄较小的L送完书后走了,年长的M见房间内没别人了说:“明人面前不说假话啊,你都见到啦,你回到你的部门就不要说,好吧?”

  
我说:“这个自然,放心,你们怎么读这本书了呢?”

   M
回答:“小L不仅仅是读了,而且是读完后痛哭了,说安多纳德就是她的写照。”


   在那个工厂里,要是喜欢或愿意读德莱赛和罗曼罗兰的小说的职工们,他们的家大多在城市,父母有文化或在以前比较有钱,但是49年后,家庭大多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或小资 产阶级吧,大多是家庭这些原因而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他们本人大多为高中毕业生,中文课的底子其实是相当地好。他们大多是在1964年前后(文革前)进厂,大多成为生产线上的工人,其中的少数因努力及某些机遇能做基层的技术工作,成为同时进厂的年青人的被羡慕对 象。

 
另外,厂里也分配到几批中专及技校毕业生,他们也喜欢读书,与上述的高中毕业生比,所读的可能会比较主旋律些吧。

 那末,工人们呢,中年和老年工人的多数限于文化程度及家庭负担等因素,恐怕说不上工余还能读什么小说及别的书的吧。


  
工厂里有些车间里也有小学及初中文化的青工,他们也是会读些这样或那样的闲书的啊。我见到过他们传递些缺封面或缺页的小说,听他们的闲聊,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东周列国等是受到欢迎的,,,,。而且还有连环画(小人书)在被偷偷传着看,

  
一次,我在某车间,看到一个青工在边上作换班休息,坐在地上,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本小人书,看着看着,自己笑起来了。正好休息时间到了,他一把将书装进口袋,上工位干活去了,林彪事件以后,偷偷读些闲书的现象在厂里的青工之间也比较平常了,只要不在众人面前嚷嚷,当然也就是这些中国的小说书及小人书之类。

 

 

   我在那些岁月里,是有些幸运,能读到一些常人所读不到的国家出版机构所出的某些书籍,加上,还是能读到鲁迅以及某些回忆录。有空时再写.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9 回复 fanlaifuqu 2016-7-30 04:51
这些都是甘露啊,又有点危险,就更刺激了!
8 回复 评评灌灌 2016-7-30 04:53
fanlaifuqu: 这些都是甘露啊,又有点危险,就更刺激了!
那时读这些书时,如被某些人看到的话,确实是危险的!
7 回复 评评灌灌 2016-7-30 05:01
ZT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93062

怎么评价德莱赛的《“天才”》这本书?
从小就一直喜欢这本书,德莱赛写过很多著名的书,如《美国的悲剧》揭示了金融危机的 到来。《嘉莉妹妹》也是极其有名。1915年出版了《天才》,这是德莱塞自己最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也作为德莱赛的自传来写,作为德莱赛的5本最重 要的著作之一,却并不知名。画家尤金的成名历程,和身边的姑娘们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主万,西海译本)。没事的时候经常翻出来 看,感叹其中的细节,恢弘的纽约和芝加哥的社会画卷,喜欢一本书,被它的气质如影随形的感染着。看过的对这本书给个中肯评价

Lola Chang养花 观鸟 教汉语
2 人赞同
我读过德莱塞的几部作品,而《“天才”》中尤金•威特拉这个人物形象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小的时候也有学画的经历,所以读到他的故事 便觉得格外亲切动人。后来我生了一场大病,足足病了两年之久,我的爸爸就说不要画了吧,走艺术这条路对你太艰辛了。尤金放弃了艺术转而投身商业,归根到底 也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的“天才”表现在他能够栩栩如生地刻画城市平民的生活景象,作品奔放动情,透着直逼人心的巨大冲击力;然而这类作品不符合资本主义 社会的商业口味,尤金的才华得不到肯定,被迫从事商业绘画。
  生活有时是残酷的,尤其对一个才华横溢、举止脱俗的年轻人,它强迫后者听命于 它,强行将其拖入常轨。德莱塞在《“天才”》中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或是事实:尤金出于对美的直觉和热爱,走上了艺术之路;而由于贫困所迫,他不得不放下了 艺术的画笔。他生活的那个社会对他是苛刻的,他娶了与自己不相称的女人,放弃了真实的艺术,跌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黑洞中。德莱塞努力表现出当时社会中 资产阶级对美好人性的摧残与泯灭,他用悲观主义的语调谱写着时代的悲歌。
  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情况又能改变多少呢?
  我的家在 西湖边上。我在家的时候,晚饭后会和妈妈一起去湖边散步。从曲院风荷出发,走过苏堤,最后沿北山路返回是我们的老路线。可自从“印象西湖”开始湖上演出 后,我们非但不能惬意地享受完整的西湖美景,原先的路程也被迫加长了,原因是出于演出需要,“印象西湖”剧组在场地周围搭建了帷幕和栏杆。我并不针对“印 象西湖”这个演出本身,但它的确带来了种种问题。西湖从来对来往的游人没有任何限制,走在岸边的树荫下,一转头便是水光潋滟的湖水,这种自由美好的景致让 我们一再为之动容;可因为这个演出,西湖竟然也变成了铁笼子。再者,演出看似是为了加强所有人心中西湖的美,可多数人见到它高昂的票价就望而却步了,到了 最后,看演出的无非小部分达官显贵;也有一些外地游客会买票去看,可这样一来,西湖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估计就要大打折扣了——看来天堂也逃不脱金钱的诱惑 啊。
  艺术和金钱的矛盾似乎在任何社会都难以调合。相比免费的博物馆、展览中心和图书馆,年轻人更愿意欣赏“金钱”艺术。我也会买票去剧院、 音乐节,在那些拥挤的场合里,年轻人衣着光鲜,彷佛重点不是欣赏艺术,而是参加时尚派对,我常常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炽热的熔炉中,下一秒就要窒息。而在鲜 有人问津的美术馆或图书馆,我便拥有了一个广大的空间。常有人抱怨年轻人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陶冶艺术的情操;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而是年轻人缺 乏对艺术的判断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喜欢热潮。那些迎合商业口味、追逐经济效益的艺术形式或作品通常会受到社会的推捧。这种扭曲的价值观 对年轻人造成巨大的影响。我念的高中是全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然而周围很多品学兼优的同学的阅读品位都是有问题的;他们对日韩漫画趋之若鹜,对言情小说 爱不释手,却连席勒、塞尚或达利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也没有阅读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海明威的经历。同样的,我在音乐节上遇到的同僚们,又有多少听过肖邦、 舒伯特或是勃拉姆斯的作品呢。有很多时候我都怀疑我们这个时代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培养成了浮躁浅薄、争权夺利的傻瓜;他们跌入了尤金的黑洞,却连尤金一半 的才华都不具备。
  当安琪拉劝说已经在商场上崭露头角的尤金回归艺术创作时,尤金说他并不像从前那样喜爱艺术了,他说:“我过得太好了,我对 生活知道得比过去多得多。靠着绘画,我上哪儿可以每年赚一万二呢?”他在物质生活上尝到了甜头,还没有发觉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危险。时代的信仰发生了扭曲, 尤金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当一个时代将追求经济发展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宗旨,它留下的后患将是无穷无尽的。生活的确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 能,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但这建立在对生活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否则生活会无情地击碎我们的梦想,正如它对待尤金一般。我在欧洲上暑课的时候,深 深被那儿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西欧和北欧的国家在经济上都十分优越,而它们的艺术成就更是令人望尘莫及。且不说一些举世闻名的博物馆、艺术中心和大教堂门口 排起的长队,就算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也无时不刻被打动着。在西欧,尤其是法国,地铁车厢里常会突然跳上街头艺人,拉响手风琴或是小提琴,迅速抹去人们心 头的疲惫;北欧的人口稀少,通常一节地铁的车厢里只有两三个年轻人,他们无一不在认真阅读手中捧着的书本。我观察过,这些书基本上是各个领域大师的经典之 作,这尤为使我感慨。我认为,年轻人或许做不到博学,但一定要有宽广的眼界和胸怀;阅读经典并不需要我们具备高等的艺术修养或鉴赏能力,它也不会使人迅速 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惊人的智慧,但是它帮助我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成为一个高雅的人。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 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尤金•威特拉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牺牲了他的“天才”。而我们这个时代也开始显现出种种可怕的迹象,人们迎合快餐文化、追逐商业利益,这不仅会摧残一个又一个的尤金,还会摧毁整个社会对 艺术的欣赏。尤金最后在遭受重创后回归了艺术生活,那么谁来给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重创呢?
9 回复 法道济 2016-7-30 12:32
我小时候能看书时是评法批儒,喜欢看哲学与研究杂志,上边介绍了许多法家儒家的学说。张衡,桑弘羊,李斯等都被认为是法家,也看小说,不过没看什么英法小说,都是新儿女英雄传,一类的
7 回复 评评灌灌 2016-7-31 01:46
法道济: 我小时候能看书时是评法批儒,喜欢看哲学与研究杂志,上边介绍了许多法家儒家的学说。张衡,桑弘羊,李斯等都被认为是法家,也看小说,不过没看什么英法小说,都
那大概是70年代初及中期吧,是的,那时到新华书店去看看新书的话,也就是法先生所说的那些书啦。

大概是1978年后,书籍的种类多起来了。

到了八十年代,外国小说,在书店里多起来了,图书馆里想借的话,也不难了。读这些书的话,也没政治上犯错误的危险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07: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