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倍可亲 返回首页

唐贝勒的个人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468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记录

School Tax 一项新的税制,反对者认为,利用提高物业税使得一部分独立屋的居民难以负担,迁离市区。土地再开发成高层公寓,达到高密度居住区。近些年来,高级住宅区里,公寓型住宅逐渐增多,过去有人说高级住宅区的标准之一就是独立屋间的间隔要足够的大,数年过后渐渐改变。人口密度增大,道路压力增大,公共交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 唐贝勒: 随着人口增加医疗、教育等方面需求也是越来越紧迫,现行政策和标准,也是三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 (5-12 14:59)
  • 浮平: 【高级住宅区的标准之一就是独立屋间的间隔要足够的大,数年过后渐渐改变。人口密度增大,道路压力增大,公共交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5-12 15:38)
  • 浮平: 所以独立屋需要付更高的税。 (5-12 15:38)
  • 浮平: 包括更高的 school tax。 (5-12 15:39)
  • 唐贝勒: 这样做,先使得一部分中产家庭被迫搬离,逐步建立高密度居住结构。 (5-12 15:44)
  • 浮平: 前面提到的论点是,巴黎,纽约都是高密度城市,并非只有发展中国家的密度高。 (5-12 15:44)
  • 浮平: 可以直接谈local 城市朝密度高发展的趋势如何解决一些问题,哪些是具体好的办法,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做得好的地方都可以借鉴,所以需要具体,而不需要抽象的分发达和发展。 (5-12 15:46)
  • 浮平: 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房更是天价,楼市暴涨,照样是高楼居住,中产搬迁到小城市,没有看到什么优越性。 (5-12 15:49)
  • 唐贝勒: 享受过的人很难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不便,其他地区不了解,但亚洲的地区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5-12 15:51)
  • 唐贝勒: 因此,这里也有可能变天价。您似乎没有看懂我的微博。 (5-12 15:54)
  • 浮平: 价格是市场决定。 (5-12 15:58)
  • 唐贝勒: 向高密度居住区发展是一种趋势。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经验教训和方式。 (5-12 15:47)
  • 浮平: 那就更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比如巴黎,是如何 stabilize 密度和高楼的平衡。 (5-12 15:51)
  • 浮平: 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剩,城乡差别过大,当然无可奈何的要高楼化,流动人口过多,上一篇就提到了这个根本原因之一。 (5-12 15:55)
  • 唐贝勒: 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一无是处,发达国家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5-12 15:57)
  • 浮平: New incentive to recruit doctors to rural communities (5-12 16:00)
  • 浮平: 民主国家用 incentive,专制国家靠驱赶? (5-12 16:00)
  • 浮平: 您想解决具体问题就得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具体方法 (5-12 16:01)
  • 唐贝勒: 很多时候手段不同,目标相同,结果一致。 (5-12 16:02)
  • 浮平: 发达发展国家都有密度问题,哪种方式您赞成,你不赞成直接说出来不就行了吗? (5-12 16:03)
  • 浮平: 扯一件具体密度事情就抽象的要民主国家学专制独裁,结果又没有讲出来值得学习的特点,不是成了白搭,所以反过来搞得自己生气。 (5-12 16:06)
  • 浮平: 对手段的衡量是根据各自的价值观,是非观而定。手段不同,结果也一样会不同。 (5-12 16:10)
  • 浮平: 比如,天寒地冻驱赶低端人口的手段就会遭到广泛的批判,因为违背人性,人权,虽然暂时达到了部分目的,但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5-12 16:12)
  • 浮平: 如果您的家人和孩子被这种手段对待,您一定就能体会到结果不同。 (5-12 16:13)
  • 浮平: 无底线的牺牲低层百姓利益为权贵阶层服务的手段就不会被民主社会采纳。 (5-12 16:31)
  • 唐贝勒: 可惜了,您不是白人,欧美优先也要改变! (5-13 01:53)
  • 唐贝勒: 您这种带有强烈怨气又无见识的井底之蛙,只有在这里才有机会发挥。可怜呀!还是一句话自己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会觉得你有多么的少见多怪! (5-13 01:58)
  • 唐贝勒: 您没病吧?看来您对于中国的仇视与怨恨再加上无知,难以面对现实生活。看来一些白人的无知加傲慢也会传染吗?亚洲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学?非要向欧美学?崇洋媚外我还以为是笑话,你确实是一种典范! (5-13 01:49)
  • 浮平: 种族,肤色,发达,发展,中国,外国,亚洲,美洲,您都想遍了,喊遍了,也没说出一句要人家学你什么 (5-13 02:53)
  • 浮平: 要喊着要人家学习自己不容易哈 (5-13 02:56)
  • 浮平: 不一定非得编织一箩筐的帽子去逼人家 10nm 去学 mu m 的resolution 吧? (5-13 02:59)
  • 浮平: 别急哈,按照您说的,人家不听您的话,井底之蛙,乡下人格局小,尽管您是从专制社会的大城市来,在民主社会也只有用讲理说服的办法要人家向你学习。 (5-13 03:12)
  • 浮平: 急也没有用啊,我可以帮您的忙,看看哪些是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知识,慢慢梳理一下 (5-13 03:13)
  • 唐贝勒: 您对各种各种社会的常识实在有限,不可能一一列举,每一方面都有很多可借鉴的。譬如天车或地铁的设计,多少节车厢?多少个进出口?可增加客运人数的潜力?,,,您还要学习呀,否则只会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了 (5-13 03:15)
  • 浮平: 也许是俺的经历不同,听到周边西人对中华民族的赞扬声多于批评,有时提出具体事情的建议比较容易被采纳,所以,未能更设身处地的去体验您遇到的 frustration。 (5-13 03:20)
  • 浮平: 对对对,俺也应该多学习,不怕笑话,您这样说出来了要西人学习的地方,即使俺被笑话一下也值得啊。 (5-13 03:22)
  • 浮平: 100多年前发明的和设计的地铁积累了各种经验教训,欧洲早年的高铁也超过了时速300公里, (5-13 03:25)
  • 浮平: 所以啊,现代化城市就是这样逐步在处理人口密度问题上发展进步的,确实需要考虑流量,准时准点,安全卫生等等。 (5-13 03:26)
  • 浮平: 搞 urban 设计的专家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一定需要多从各国地铁现状,交通现状,资源能力,城市需求等多方面研究考察,设计计划。 (5-13 03:27)
  • 浮平: 比如,下雨积涝,地铁成灾都是需要重视的教训。 (5-13 03:32)
  • 唐贝勒: 中国的高铁体系,可以引以为豪的成功! (5-13 03:51)
  • 浮平: 多感激发明者,别光顾着豪 (5-13 06:34)
  • 浮平: 如果发明互联网的天天在人前人后豪7豪8的,会不会很烦人。 不过没关系,it's tolerable。 (5-13 06:39)
  • 唐贝勒: 对于有成就的人们当然自豪和敬重,对于祖国的成功我当然欣慰高兴了! (5-13 08:21)
  • 浮平: 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13 10:22)
  • 浮平: 坐过的,见过的,早知道,有感受,与其他人豪不豪无关,豪多了,朝自己怀里作揖搞多了,除了 annoy 没多少其它的内容。例子已经举过了 (5-13 10:43)
  • 浮平: 互联网 benefit 全人类也没见人天天豪,天天嚷嚷要人家向自己学习,人家学不学是人家的事,因为人家有选择。道理就这么简单,成年人想思考为什么就继续,不想思考就算了 (5-13 10:45)
  • 浮平: 豪惯了豪多了,还嫌不够,还要 emphasize 自己的emotion,诋毁他人的情感,以理性探讨中也是将个人情感放大取而代之。 (5-13 10:49)
  • 唐贝勒: 我也没啥可骄傲,只为社会进步而高兴! (5-13 10:49)
  • 唐贝勒: 您的理性就是仇恨吧? (5-13 10:50)
  • 浮平: 在专制社会人们只有无限表达赞美的条件,私情也好,公情也好,容易泛情,有时滥情,比如诋毁他人情感,难以听到他人的真实反馈,在民主社会,表达自由,因此反馈也会更多。 (5-13 10:53)
  • 浮平: 慢慢的就明白了一些道理,知道随意烦请滥情去评论他人的情感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有思考就有提高。知道公开言论的权力和选择,懂得约束自己的重要性。 (5-13 10:54)
  • 浮平: 更不会将他人的谦让忍让作为纵容己欲的方便。 (5-13 10:55)
  • 浮平: 不断改变侵犯他人的恶习和文化,说窄一点为自己好,说宽一点为自己想赞美的国家好,民族好。比喊一百遍厉害了,我的这,我的那更管用。 (5-13 10:57)
  • 浮平: 更正:烦请应为泛情 (5-13 10:59)
  • 浮平: 您在关心和参与社区市政的过程,您有没有看见加拿大人批评政府,批评政策,表达不同意见,请任何人讲出具体要求学习什么是仇恨加拿大? (5-13 11:02)
  • 浮平: 有没有反问人家学也好,不学也好,讲出理由来,而反问人家的理性就等于仇恨? (5-13 11:03)
  • 浮平: 人家不需要你的高铁就是仇恨吗? (5-13 11:04)
  • 浮平: 人家不明白您的建议,不采纳您的意见就是仇恨吗? (5-13 11:05)
  • 浮平: 人家不跟着您一天到晚的豪七豪八就是仇恨吗? (5-13 11:06)
  • 浮平: 文明进步是一个慢慢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5-13 11:08)
  • 浮平: 从主观向客观迈出一步的过程。 (5-13 11:14)
  • 唐贝勒: 难道还要怎样清楚?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 (5-13 11:15)
  • 浮平: 专制制度为什么残害过心理学家,您思考过这个原因没有? (5-13 11:18)
  • 浮平: 当把自己的emotion先放在一边,就可以比较客观的去思考这个与您个人无关的话题。 (5-13 11:20)
  • 唐贝勒: 越来越远离主题!什么制度与我无关,凭本事吃饭,凭良心做事! (5-13 11:22)
  • 浮平: 但是您思考社会问题是好事,除了吃饭之外,人也会思考和参与。 (5-13 11:23)
  • 唐贝勒: 请您麻烦您再看一下我的微博,有什么不妥的吗?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却被扭曲到漫无边际的地步! (5-13 11:13)
  • 浮平: 妥与不妥随着探讨的一步步深入可以留给参与讨论者去思考,看到了反馈才会引起思考,最终还是自己通过言论的反馈效果去判断。 (5-13 11:15)
  • 浮平: 您认为妥的可以不断重复,您认为不妥的可以慢慢克服。 (5-13 11:16)
  • 唐贝勒: 死缠烂打,胡搅蛮缠,借题发挥,充满了怨与恨!人生如梦,想开了就好。开开心心 (5-13 11:19)
  • 浮平: 您慢慢思考,有时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之后再回头系统的看自己的言论也许会从认知上不同。 (5-13 11:22)
  • 唐贝勒: 我们的认知不同,是很久的事儿啦!我只是想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国好我高兴,失败我心痛,只次而已 (5-13 11:28)
  • 浮平: 您改善周边也好,提建议也好,被否定也好,被采纳也好,都与您个人爱谁不爱谁无关。将个人情感带入了一项具体事件的理性探讨中常常会离开理由而进入情绪化之中, (5-13 11:34)
  • 浮平: 而这种情绪的发泄更对您的建议不利,反过来也许增加了您自己的心痛但改变不了客观,仅仅剩下 negative emotion。 (5-13 11:36)
  • 浮平: 常听到一句话:don't take it personal, 意思是在讨论公事时不断提高将个人情感 set aside 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细致,让听众了解,逐步从理性理由 (5-13 11:41)
  • 浮平: 层面达到部分共识, (5-13 11:41)
  • 浮平: 而不会让自己的 emotion 变成 attacking 的动力。 (5-13 11:42)
  • 浮平: 特别是让 decision makers 听懂您的观点,增加说服力。 (5-13 11:43)
  • 浮平: 在不是 decision makers 的听众面前,也许可以当成 rehearsal? (5-13 11:45)
  • 唐贝勒: 您在说自己吗! (5-13 11:46)
  • 唐贝勒: 您每天都在发泄怨恨的吧! (5-13 11:47)
  • 浮平: 每天都发现有批评的内容。 (5-13 11:48)
  • 唐贝勒: 您这是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啦! (5-13 11:50)
  • 唐贝勒: 您关注中国,我关心我的周围,两股道上跑火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5-13 11:52)
  • 浮平: 特别是看到专制教育的直接效果时,更感觉有必要表达出观点。 (5-13 11:52)
  • 浮平: 您可能转圈时有意无意转到了一起,所以更有趣。 (5-13 11:54)
  • 唐贝勒: 一种奴性的延续,只敢批评没危险的地方,不敢批评周围! (5-13 11:54)
  • 唐贝勒: 正想说您的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那边的教育所成。 (5-13 11:55)
  • 浮平: 专制教育和文化比较容易生产出一串串主观辞藻作为 judging and attacking 之用,最缺乏的就是论理的客观依据,比如小人啊,君子啊。 (5-13 11:59)
  • 浮平: 这个论点也很有趣,哪里是危险的地方,哪里是没危险的地方? (5-13 12:01)
  • 唐贝勒: 北京人讲话儿,话糙理不糙!狡辩说明不了问题。 (5-13 12:04)
  • 唐贝勒: 没影响的多说几句,有影响的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5-13 12:06)
  • 浮平: 您是在说您这儿没危险所以常挨批评?如果是,想想看,帽子一个接一个,脖子都快压断了还不危险? (5-13 12:10)
  • 浮平: 天天批评专制还不危险?五毛成千上万,现在又听说渗透泛滥。 (5-13 12:12)
  • 浮平: 特别是那些见了批评就感觉是仇恨,是境外敌对势力的思维方式。 (5-13 12:15)
  • 浮平: 每个在公众场合发表观点的都可以批评自己认为需要批评的问题,但批评的目的若是让被批评者看到内容,看到理由成分,意义就不同于发泄个人情绪了。 (5-13 12:18)
  • 浮平: 北京人也好,南京人也好,能分清批评与发泄的区别就是认知上的另一个层次。 (5-13 12:21)
  • 浮平: 在民主社会,观点的糙与不糙是在言行的伦理道德层面;理与情是在道理的主客观方式层面。 (5-13 12:23)
  • 唐贝勒: 别胡搅蛮缠啦!您如何打压别人,都是无用的! (5-13 13:18)
  • 唐贝勒: 简直就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5-13 13:19)
  • 浮平: 每次非理性的 attack 人都给您指出来。 (5-13 13:26)
  • 唐贝勒: 以为这样就可以不让别人说话吗?胡搅蛮缠自以为是的疯子!明者自明!你的仇恨怨气阻挡不了历史的走向! (5-13 13:24)
  • 浮平: 非理性的 attack 起不到好的作用。但这个效果需要有人给您反馈。 (5-13 13:27)
  • 浮平: 每次您在公共场合的言论中,哪些属于非理性的主观攻击,谩骂都需要指出。 (5-13 13:30)
  • 浮平: 慢慢的,也许一段时间后回头再看看,就可以分辨出您哪些观点开始有一定的理性成分,一旦看到不同观点的理由之后,想否定而无法继续自己的理由和依据时,便进入非理性的攻击。 (5-13 13:32)
  • 浮平: 比如,“不让别人说话” 这类思维基本是无依据的主观臆断。然后就进入气急败坏的攻击了。 (5-13 13:34)
  • 唐贝勒: 因为您的非理性的胡搅蛮缠而引起的。这里是微博,可以自言自语,可以发表一下感触,没伤害过任何人!就事论事的参与欢迎,借题发挥胡搅蛮缠无理取闹只能自取其辱!休想在次称霸,打压不同意见! (5-13 13:34)
  • 浮平: 这些就与您每次发表的一个观点所需要提供的依据,论据毫无关联。 (5-13 13:35)
  • 浮平: 于是又发表一个新的 attack 的主观观点,又缺乏依据,论据。形成攻击式的 pattern。 (5-13 13:35)
  • 浮平: 您公开发表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有反驳有批评,有询问依据,有不同看法。 (5-13 13:37)
  • 浮平: 如果您不欢迎在您的微博下发表不同观点,也可以拉黑,但是我依然可以另发新的微博来回复您的观点,这个叫做平等,而不是霸凌。 (5-13 13:38)
  • 浮平: 这些概念都可以通过交流一步步弄清楚,也许可以达到部分共识。 (5-13 13:38)
  • 浮平: 如果您感觉哪一句话是打压,是霸凌,可以举例说明。 (5-13 13:41)
  • 浮平: 网络上引用言论还是很方便的。 (5-13 13:41)
  • 浮平: 借题发挥并非是负面的,主要看发挥是否有依据,有逻辑,有意义。 (5-13 13:43)
  • 浮平: 就事论事主要是不随意攻击讨论者的人格和动机。 (5-13 13:44)
  • 唐贝勒: 我从未干涉过您,您的微博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在我的微博里只要不是胡搅蛮缠就可以!远离主题硬往自己喜欢的方向拽,就有欺人的感觉! (5-13 13:45)
  • 浮平: 您每一句新的观点都会被询问,质问,这正是沿着观点的逻辑深入。被“拽”如理性探讨和逻辑深入为什么就成了“欺人”呢? (5-13 13:48)
  • 浮平: 到底哪一句询问您感觉是“欺人”呢,能否举例说明。 (5-13 13:50)
  • 浮平: 如果您在家里发表观点,那么就只会被家人询问质问。 (5-13 13:51)
  • 浮平: 本人在此发表的任何一个观点也一样的会被人质问,反对,批评啊,这是平等关系,没有谁有不被质问和批评的特权。 (5-13 13:52)
  • 浮平: 就连您罗列了一大堆帽子,什么仇恨啊,疯子啊,本人都让您发泄了,让您攻击了,还感觉您被欺负了? (5-13 13:54)
  • 浮平: defend your point, but not defensive and attractive。   (5-13 13:58)
  • 唐贝勒: 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还是故意的呢?我所表达的微博信息是一种新的事件新的现象,质询也好咨询也罢,别扯太远,即便是市政府也在学习中,谈论研究过程中。谈论这里的一项税收,与中国制度无关!中国我的祖国,希望它能 (5-13 14:00)
  • 浮平: 与您提出的抽象观点很近,只是更具体了一点,社会问题自然与制度有关。 (5-13 14:02)
  • 唐贝勒: 强大!国人幸福快乐!而且是在完善中发展中进步中! (5-13 14:02)
  • 浮平: 提到制度就反感?但您的社会问题又不可能不涉及到制度,这是客观存在。 (5-13 14:03)
  • 浮平: 强大更应该不怕被提啊,怎么会出现自信的矛盾呢? (5-13 14:03)
  • 浮平: 要号召别人学习就更不要怕提具体学习什么啊,为什么要反感,要否认呢? (5-13 14:04)
  • 浮平: 这个反感情绪到底从何而来?是个人的情理不分吗? (5-13 14:05)
  • 唐贝勒: 您那么喜欢谈论中国,尽量谈,不过我不感兴趣,也不了解,从未关注过。 (5-13 14:09)
  • 唐贝勒: 年年回家,年年感受不同,年年看到新事物,年年有变化! (5-13 14:11)
  • 浮平: 不敢兴趣还那么在意人家不学? (5-13 14:11)
  • 浮平: 不学就骂骂咧咧的? (5-13 14:12)
  • 浮平: 不谈还豪来豪去的,这不自相矛盾吗? (5-13 14:12)
  • 唐贝勒: 那天有机会,我把您的咨询内容转达给政府部门 (5-13 14:13)
  • 浮平: 只想听好话,听半句批评就抡起仇恨的棒槌还不感兴趣? (5-13 14:14)
  • 唐贝勒: 作为华人自豪!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跟不上,没空关心关注!没矛盾啊! (5-13 14:15)
  • 浮平: 只想听好话,就容易把芯听没了。连这句话一起转达 (5-13 14:15)
  • 浮平: 代表个人也好,代表政府也好,多听批评,看到自己的差距,特别是客观思维方式上的差距有好处。 (5-13 14:16)
  • 浮平: 减少仇恨猜疑,减少无意义的阴谋论也有好处。 (5-13 14:17)
  • 唐贝勒: 您恨也好仇也好,批评也好,跟我的微博有关系吗?您想发泄一下,我就大人大量让您发泄呗。咱惹不起吧! (5-13 14:18)
  • 浮平: 能从“发泄”的角度理解平等概念也是一种进步。 (5-13 14:19)
  • 浮平: 专制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某些官样气十足,代表真理搞习惯了,主观臆断搞习惯了,被质疑,被询问,被批驳就傻眼了,容易犯横。 (5-13 14:22)
  • 浮平: 到海外华人媒体的论坛上多发表几次观点,慢慢就能体验什么是平等,什么是讲理。强势无用。 (5-13 14:23)
  • 唐贝勒: 那些与您观点一致的,您都不会死缠烂打吧?对于我这种人就不太喜欢不愿看到我的微博出现,一有机会就可以死缠烂打!高高实在是高! (5-13 14:23)
  • 浮平: 每次都是您在论理的过程中先攻击人 (5-13 14:29)
  • 唐贝勒: 华人媒体,不好意思不值一看,光标题就是很吓人。浪费时间。用手机写新见闻新感想的微博,或自言自语,足矣! (5-13 14:29)
  • 唐贝勒: 您为什么每次都要转移我的话题呢?转移话题之后一通乱发挥!难道这就叫平等?尊重他人吗? (5-13 14:32)
  • 浮平: 等boring之后再寻找跃迁。 (5-13 14:32)
  • 唐贝勒: 大有不让别人说话的势头! (5-13 14:33)
  • 浮平: "乱“是您的抽象形容词,感性词。如果要理性化,第一,引入具体例子;第二,定义乱与不乱的标准。 (5-13 14:34)
  • 浮平: “大有不让别人说话的势头!” 这也是感性句,同上。 (5-13 14:34)
  • 浮平: 在专制制度下,权力者的这种感性言论就可能成为定他人言论罪的依据。 (5-13 14:35)
  • 浮平: 向文明进步,向公正法治靠近,必须首先从认知提高,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层面的跃升。 (5-13 14:37)
  • 唐贝勒: 转移话题,借题发挥,强迫微博博主进入您喜欢的话题,是否也是一种欺凌? (5-13 14:38)
  • 浮平: 有克制感性的能力,将此客观化,理性化。 (5-13 14:38)
  • 浮平: “转移话题,借题发挥,” 依然是主观和感性的言论,还是不能具体化,有依据化。 (5-13 14:40)
  • 唐贝勒: 双重标准,反中的人再怎么不文明,也看不到您的正义! (5-13 14:41)
  • 浮平: 您只要能给出一条依据,哪一句话是转移了您发出的观点而没有道理的发挥,我会再根据您的依据而深入分析,这就叫做逻辑分析。 (5-13 14:42)
  • 浮平: 什么是“反中”?您依然是抽象的,个人主观定义的内容。 (5-13 14:43)
  • 浮平: 哪个人,哪一句话,如果是网络言论,都会有链接,都可以具体。 (5-13 14:43)
  • 唐贝勒: School  Tax 新的税收,居民的反应! (5-13 14:46)
  • 浮平: 您可以比较一下,谁在网络上骂过浮平是疯子的,按照您的定义是反共的反中的网友,浮平像对待您一样的忍让和客气过? (5-13 14:47)
  • 浮平: 很好嘛,下文呢?您不是提到密度吗,问题吗? (5-13 14:49)
  • 浮平: 给您提供密度参考数据,这样的发挥也离题吗? (5-13 14:50)
  • 唐贝勒: 您可以选择不看我的微博,也可以就事论事谈论,但非要把我的微博话题转移到我不了解的不关心的中国上,是对于我的不尊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我不喜欢这样做,您却依旧咄咄欺人非要按您的思路谈论下去。 (5-13 14:56)
  • 浮平: 那我提出参考巴黎对密度和高楼的平衡,没提中国,您干嘛要反感不学亚洲而学欧洲,不学发展中国家,要学发达国家? (5-13 15:04)
  • 浮平: 是人家按照逻辑深入却咄咄逼人,还是自己心口不一, 有苦难言? (5-13 15:07)
  • 浮平: 情感纠结是感觉“逼人”的原因? (5-13 15:08)
  • 唐贝勒: 我不了解的事情不去评论,我只是说我了解的事情。我在中国,日本有较长的时间生活工作,相对的了解。亚裔人口比例高于也是个人考量的因素,况且我只是有感而发的想法而已,对于亚洲我是有感情的!首先考律到的是熟悉 (5-13 15:15)
  • 唐贝勒: 的地方。您熟悉法国吗?您为什么强调学法国呢? (5-13 15:16)
  • 浮平: 熟不熟悉都可以了解啊。 (5-13 15:18)
  • 唐贝勒: 苦?苦大仇深您吧!我没那么多的烦恼与痛苦。 (5-13 15:18)
  • 唐贝勒: 我不会向您那样,不了解不熟悉,不乱说! (5-13 15:19)
  • 浮平: 您说不提中国,结果憋了一肚子想说中国,您熟悉的地方,这不是矛盾情结吗产生的反感吗?问您的目的就是要您说出具体内容来啊。 (5-13 15:21)
  • 浮平: 网络上的数据您认为是乱说?可以指正啊。 (5-13 15:21)
  • 浮平: 熟悉的就一定代表了真理?不可能片面吗? (5-13 15:22)
  • 唐贝勒: 中国的地铁从一号线到现在的十几号线,不段改进,安全,载客量……甚至有些环节超过日本。 (5-13 15:23)
  • 浮平: 【苦?苦大仇深您吧!我没那么多的烦恼与痛苦。】这句话又是开了小差。 (5-13 15:23)
  • 浮平: 广州排名第九,巴黎第四,东京第八。香港第一。 (5-13 15:27)
  • 唐贝勒: 您可以这样纠缠,但还会有人能理解时态,过去式! (5-13 15:27)
  • 唐贝勒: 对呀,我的原话是亚洲啊! (5-13 15:28)
  • 浮平: 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平等与人交流,喜欢将自己的主观观点放在高人一等,代表真理,所以人家提出参考观点就马上进入否定和攻击的 mode。 (5-13 15:28)
  • 浮平: 提出的巴黎和纽约都在前十名,有什么不可呢?相近的社会制度,最大的密度之一的巴黎,怎么不可以学习呢,有必要反感吗? (5-13 15:30)
  • 浮平: 您提出亚洲时没有提出地铁,反问你具体学习什么,讲出来不是很好吗,先产生反感的原因应该您自己现在知道了吧。 (5-13 15:31)
  • 浮平: 当您提出了地铁,我就提出巴黎和纽约,不正好深入吗。 (5-13 15:32)
  • 浮平: 您可以进一步说明香港的地铁,日本的地铁更好的因素。 (5-13 15:32)
  • 唐贝勒: 您要是这样认为,那是您的权利。我从未想过要说服别人,您却不同。我到觉得您挺有自知之明,不过还是有一点点可商榷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问题说成他人的问题。 (5-13 15:34)
  • 浮平: 我熟悉巴黎和纽约的地铁,您熟悉中国和日本的地铁,加起来不就可以对比了吗,更完整吗,有必要情绪对立吗? (5-13 15:35)
  • 浮平: 您每次看到不同意见首先攻击对方啊,这点是不是事实呢? (5-13 15:35)
  • 浮平: 如果我提出巴黎时,您完全可以说,我看到的日本地铁有如下好处。。。。 (5-13 15:36)
  • 浮平: 也许我还会找出更多的质疑。 (5-13 15:37)
  • 浮平: 当你引用中国最新地铁时,我也会找出毛病。 (5-13 15:38)
  • 浮平: 比如,下雨漏水的报道。 (5-13 15:38)
  • 浮平: 正视事实,遵循逻辑,就不至于要互相攻击什么仇恨啊,苦大仇深啊,这些才是真正的跑题,情绪化,超越不了内心的小九九 (5-13 15:39)
  • 浮平: 找出问题是为了避免问题,如果这是决策参考的讨论(假设),不是正需要提出问题,对比利弊,防范重错。 (5-13 15:41)
  • 唐贝勒: 首先香港只有数次,了解不够。北京东京地铁的特点太多信息太大,也不能在此谈论清楚。简而言之适合大城市的公共通勤的交通环境,且安全,准时,清洁,且有一定的潜力应对人口再增加。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利用。当然也 (5-13 15:44)
  • 浮平: 另外,地铁技术日渐成熟,并非是具体哪个国家的技术加设计有绝对优势的问题,而是您所在的城市是否考虑修地铁,为什么需要,为什么不需要,有很多其它因素存在。 (5-13 15:45)
  • 唐贝勒: 那纽约地铁好像不太好吧?据介绍 (5-13 15:46)
  • 浮平: 至于学不学亚洲城市 handle 人口密度问题并非是一个抽象简单的概念问题,还有其它条件限制。 (5-13 15:47)
  • 浮平: 纽约地铁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 (5-13 15:49)
  • 唐贝勒: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目前还未有定论。之前的却是一大败笔!数十亿投资,建了一个完全不能应付需求,两节车厢,无法加多车厢,站台不够长。多数车站只有一个进出口,,, (5-13 15:52)
  • 唐贝勒: 改善还是要的吧? (5-13 15:54)
  • 浮平: 比较成熟的城市一般不可能大幅度改变,所以只能加加减减。 (5-13 16:00)
  • 浮平: 土地权,搬迁权,税收决策权等等,都限制了交通改变的范围程度。 (5-13 16:02)
  • 浮平: 您想象的学习亚洲是愿望,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集权国家本身存在制度的不同性,当然不可能有同样的规划格局。 (5-13 16:04)
  • 唐贝勒: 不是我想像的,是大家公认的失败!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失败就是失败,不同制度有不同的失败。不是这一方就是那一方。理解就好。一个家庭有两个人的也有二十人的,管理方法是不同的。矛盾多少也不同。 (5-13 16:16)
  • 唐贝勒: 那就是议员们的工作,需要改进的就要改进。 (5-13 16:18)
  • 唐贝勒: 社会发展了,成熟也会成为不成熟,需要改进。 (5-13 16:22)
  • 浮平: 民主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允许改进,平等发表观点而设计的。而专制制度并非会让你这样不在决策内的去批评。 (5-13 16:25)
  • 浮平: 也许您在某项具体建议上有创意,有经验,有见识,所以才需要用讲理的方式让人家听得见,听得懂。说明民主制度让优秀建议被采纳的机会更多。 (5-13 16:26)
  • 浮平: 否则,如果全球在半个世纪前就随便让专制强势推广大办钢铁·,亩产万斤,那就没今天的高科技了。 (5-13 16:27)
  • 浮平: 那么,岂止是一个小项目上的“失败”,可能人类文明早就终结了。 (5-13 16:29)
  • 浮平: 到哪里去学地铁学高铁啊? (5-13 16:30)
  • 唐贝勒: 执政党不同,走向不同。这一届答应通过,开始准备了,政党轮替被换下去了,只好再等下一次了。偏左偏右,执政方向可能大不相同! (5-13 16:31)
  • 唐贝勒: 现在看来却是欣欣向荣有活力的国度!尽管还不完美。 (5-13 16:34)
  • 唐贝勒: 地铁应该在文革中开始的。 (5-13 16:35)
  • 唐贝勒: 现在的中国也在改进啊!变化也是很大的啊!学习西方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应付十几亿人口,面临的困难巨大啊! (5-13 16:39)
  • 浮平: 所以要帮助它解决困难。 (5-13 20:15)
  • 浮平: 【执政党不同,走向不同。这一届答应通过,开始准备了,政党轮替被换下去了,只好再等下一次了。偏左偏右,执政方向可能大不相同!】这是好事。 (5-13 20:19)
  • 浮平: 说明项目本身存在问题,与民众的要求有距离,需要调整。 (5-13 20:20)
  • 浮平: 一竿子推到底的专制行事法就会最终遇到不可调和的巨大困难。 (5-13 20:21)
  • 唐贝勒: 有谁能让每个人都支持吗?项目本身也是解决某一些方面的问题,也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民众个人的需求不同,选择不同。举例有上学的孩子和孩子都毕业了的家长们所需求不同吧?也不是因为选举失败说明执政党就是违背民 (5-14 03:01)
  • 浮平: 既然牵涉到各自的利益,就说明不是非白即黑的伦理道德底线规范范畴,所以调整的方法才会让每个人有平等表达愿望的权利,再让每次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方案胜出。 (5-14 03:06)
  • 浮平: 民主制度让民众对此方法得到了高度共识,并用于基层决策与民众生活有关的事项方面,自觉性高的和谐和秩序就是这样产生的。 (5-14 03:09)
  • 浮平: 比如,您的建议和愿望可以通过演说,竞选,选举代表您意见和利益者去表达,去参与。 (5-14 03:10)
  • 浮平: 而不是您事先有特权去将您的建议视为真理而贯彻执行。 (5-14 03:11)
  • 唐贝勒: 因此有些法例或计划将不能实现。统一认识达成共识,不太可能。我都会有例子,但手机打字是在麻烦,我想在您身边也会遇到这样问题。 (5-14 03:13)
  • 浮平: 您和其它居民是平等关系,首先只代表您自己,再去通过一个民主的 process 去争取代表他人。人人都得遵守这样一种平等的方式来达到想按照自己方式办事的目的。 (5-14 03:14)
  • 浮平: 民主方式可以让每一次与民生相关事项都达到多数人共识的结果,其中包括了专制决策中也代表了多数人意愿的那一部分,但杜绝了只代表少数人意愿的另一部分。 (5-14 03:16)
  • 浮平: 因此,民主制度并不影响想代表多数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5-14 03:16)
  • 浮平: 所以,民主社会不可能出现一个中小城市决策者贪污十亿被判死刑,严重影响了多数人利益的事件。 (5-14 03:19)
  • 唐贝勒: 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理想化的结果,我在这里三十多年,不断地观察社会,有很多朋友在执政与反对两党,有条件咨询他们。在我的微博里提到的人口密度高,是一个过程,新来的与久居的需求不同,对于一个发展项目态度很可能 (5-14 03:40)
  • 浮平: 这个问题有点重复了。正因为如此,才不需要以个人为标准的主观理想化。 (5-14 04:41)
  • 浮平: 与民生有关的决策,民主方式的 consistent 共识度最大。 (5-14 04:42)
  • 唐贝勒: 其实未必如此,人与人的需求不同差异较大 (5-14 04:58)
  • 浮平: 所以才不能勉强他人与自己的需求相同。 (5-14 05:05)
  • 浮平: 每个人所表达出来的各自需求就是最真实的代表,谁需要你代表表达他的需求,也不受方式的影响。 (5-14 05:07)
  • 唐贝勒: 这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有些需要多数人的妥协,有些需要少数人的克制,在多数人未能接受理解这一方式时就需要时间去找出答案,同一时间是需要一种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 (5-14 05:31)
  • 浮平: 理解是通过教育而提高认知,这与解决目前问题不相矛盾。 (5-14 06:01)
  • 唐贝勒: 是通过时间来证明或培养,取得多数认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时期中解决目前的问题不能用不成熟的方法啦。因此矛盾还是相当的严重! (5-14 07:36)
  • 浮平: 与多数人的生活有关但又不是多数人赞同的决策常常后果更严重。 (5-14 07:50)
  • 浮平: 因为你本身就不知道决策对错,不代表真理,且需要证明,那么无共识不是增加了矛盾吗? (5-14 07:52)
  • 唐贝勒: 决策的对与错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用某一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代表就无解!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固定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5-14 08:00)
  • 唐贝勒: 我?您想说什么? (5-14 08:02)
  • 浮平: 还是那句话,就是因为你不知道所以才不能勉强。而方法则是可以最佳。如果你代表了多数,方法不影响你的决策,如果代表不了,多数人就不满意,合作差,勉强性强,于是手段升级。 (5-14 08:03)
  • 浮平: 禁止人讲话,包括您现在的建议也好,牢骚也好,都得 shut up,不得妄议。自信差,on fear all the time。 (5-14 08:05)
  • 浮平: 这些都是事实,而不是假设。 (5-14 08:05)
  • 唐贝勒: 您是有点情绪化了吧?开始攻击人吗?事实是问题出来了,解决方案个有主张,无法在一种方法上达成共识!不应轻易否定每一种方式,从而不放弃任何可以解决问题的渠道。 (5-14 08:49)
  • 唐贝勒: 这样才会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吧! (5-14 08:50)
  • 浮平: 哪里攻击人? (5-14 08:55)
  • 唐贝勒: 您这左一个不知道,右一个禁止讲话,再加上一个发牢骚,,, (5-14 09:00)
  • 浮平: 这就是通过举例体验一下专制和民主制度在发表意见上的区别。 (5-14 09:47)
  • 唐贝勒: 讲不出道理来了,就开始不讲理了。不想跟你讨论,不代表不知道,谈论了吧…… (5-14 08:55)
  • 浮平: (5-14 08:56)
  • 唐贝勒: 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成果,哈哈,不过也可能创微博二人对话历史记录啦! (5-14 09:04)
  • 浮平: 已经很满足了,要谢谢您 (5-14 09:47)
  • 浮平: 这说明我们都喜欢不辞辛劳的将观点表达清楚,更用行动在 enjoy 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啊,所以不应该有价值观的矛盾嘛。 (5-14 09:55)
  • 唐贝勒: 辛苦了!周末快乐!现在开始去听音乐会啦,母亲节快乐 (5-14 10:51)
2018-5-12 14:47 回复|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3-2013 Backch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