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低“五四”抬高孔子,走入了恶俗低下的极端形态

作者:weileguojia  于 2008-1-29 00: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光明观察

司 振龙/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原所长资中筠先生在“岭南大讲坛”发表演讲,驳斥了近期以来把“五四”同“文革”混为一谈的荒谬说法,重新评价了“五 四”卓越的历史地位,并明确表示“我一直是‘五四’精神的坚决捍卫者”。资先生之语,可谓“启人心智,发人深思”。(1月21日,北京日报)
对“五 四”反思,并非时人首发其轫,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开始,并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成为国内学人学术争论、观点碰撞的焦点之一。它打破对“五四”全盘 肯定的神话,引入了继承传统文化的崭新语境,使得我们对“五四”的认识更加全面,即不仅肯定了它积极的历史价值、卓越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对我们长期规避 的它消极、“激进破坏性”的一面有了清醒的认识。

反思“五四”是必要的,认识到其消极的一面也是必要的,然而,这条路似乎越走越 窄,直至今天脱离了基本的学术定性,显示出恶俗而低下的极端形态:将“五四”与“文革”相提并论,意欲欣欣然弃“五四”而后快,一副愚昧无知、无知无畏的 丑陋模样跃然纸上。倘若放眼时事,这一点虽荒谬却不难“理解”。如果说,我们早期的反思还是遵循着理性、客观、公允的学术自律的话,“‘五四’‘文革’等 同论”则是时下“复古病态”感染的产物。

综观2007年,以孔子儒家为标签的古代“商品”价位的暴涨,似乎是国内一大文化“胜 景”。有人主张把孔子抬上“奥运会”,有人主张把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或“读书节”,有人主张“对待孔子,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当某学者不经意说了一句 “孔子是私生子”的大实话,立即招来非理性的群殴,评论界还有人借机打出了“清理门户”的旗帜。诸如拜孔祭孔之类更是不胜枚举。

宣 称“五四”等同于“文革”,怀里揣着的正是“复古”,尤其是“光复儒家”这个“小算盘”。诸君以对“五四”的诋毁为卑劣手段,吞噬历史真相,无视学理规 范,乃至对基本常识都“不知所云,只懂得厚着脸皮,蒙着眼罩,挖空了心思,一心只想回到“拖着小辫的时代”去,最好时光能倒流到“圣人健在”的“黄金时 代”,俨然“五四”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也仰赖“圣人”,科学民主的思潮“古已有之”,穷形尽相、怪论百出,令人瞠目结舌。

新 年伊始,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反对“复古”,反对“历史倒车”,声称“并非什么一热就是好东西”,算是为去年来甚嚣尘上的“复古调子” 注射了一针“解毒剂”。资中筠先生驳斥“‘五四’‘文革’等同论”正是这理性思潮的继续,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真学者高风亮节的学术人格,其忧国忧民与时代 携手共进的名士姿态令人赞叹。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能否客观地评价“五四”历史不仅关乎当下思潮的聊待固本清源,也关乎中国人中国人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未 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13 13: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