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不管的貧民區(走進九龍城寨之二) [2009/03]
- 裡頭有個地方叫華界(走進九龍城寨之一) [2009/03]
- 城寨歷史事件簿(走進九龍城寨之六,完) [2009/03]
- 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父親傳略之二) [2009/01]
- 踏雪尋狐 [2009/01]
- ESL同學各具民族性格(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十五) [2009/01]
- 憤青們,你們願意放棄使用洋名字嗎? [2008/11]
- 華界的晚上塑造我的思想(走進九龍城寨之四) [2009/03]
- 把電視機從九樓扔到街上(走進九龍城寨之三) [2009/03]
- 曹魏人民共和國Vs蜀漢民國——香港人曾經這樣看兩岸 [2009/01]
- 買小生意比找工容易(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十二) [2009/01]
- zt: 袁腾飞评毛语录 [2010/05]
- 沒有李光耀就沒有現代新加坡(漫步80年代新加坡之四) [2009/02]
- 中國情懷深入骨髓(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八) [2008/12]
- 走進古典音樂殿堂的英格蘭國歌 [2009/07]
- 廣州市容破破爛爛(香港仔1969年初返大陸之五) [2009/05]
- 外婆是纏足受害者 [2009/04]
- 特別要為被屠殺士兵唱挽歌(南京南京之七,完) [2009/05]
- 哈 哈 哈? 這就是美國! [2009/07]
- 人生滿意的程度 [2009/07]
- 捨她移民乃我餘生之痛(懷念母親之七) [2009/03]
- 從擔挑黨到八分錢一台電視機(國門重開見聞錄之序幕,下) [2009/09]
- 赤貧(感覺故鄉之二) [2009/07]
- 紀念勇士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 [2009/04]
- 豬流感——再一個末日徵兆? [2009/04]
- 剪刀石頭布(從愛開始之九,完) [2009/07]
移民後更熱愛故鄉(回憶初到貴境時之二十一,完)
初來乍到,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覺一切新鮮。我睜開眼睛,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新鮮事物,那一年半載是人生很特別的日子。
初到貴境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走上街頭,少見警察,氣氛好寬鬆。其實不是沒有警察,只是警察多開車,沒有四目相投的機會。以前在香港,警察巡邏街頭,盯視四周的每一個人,上下打量,時刻在找尋目標人物。我不怪責他們,這是他們的任務,卻是我的感覺不好,好像走到街上也給管著。
在這個新地方,就是沒人管,實在太好。以前在中國人的地方就是不舒暢,不管你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只要你對上還有長輩,都要管你。在中國文化的地方,對祖宗定下的東西,好的難留,壞的卻容易發揚光大,總有熱心人對我指指點點,因爲我老是不符合旁人的期望。
就是這一點,就把我逼出移民傾向來,要過舒暢的生活,不用強迫自己做不喜歡做的事。
於是我來到了這個新國家。
在我之前的移民,他們大致已經安頓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重過安定的生活。而我,作為新移民,時刻想到,人總得在荏苒時光中找個著落,需要定時工作,需要定時休息,這樣活著才有意思。所以我在這個新天地尋覓工作,急於求職,為此不耐煩。我不但充滿銳氣,更要在兩個女兒面前作榜樣。
這頭數個月,在日間我把原居地香港抛諸腦後,但是來到晚上,香港的畫像在我的腦海澎湃。
越是接近九七,香港人越是瘋狂,拼命掙錢,為回歸後難以預知的將來做準備,經濟因此空前繁榮。香港經濟繁榮,一度令人刮目相看,香港人心也就越趨亢奮,自以為天下第一,自我膨脹到了極點。香港人變得自閉,“走過萬里路,心不出家門”,這是香港人的寫照。
人在畫圖中,不覺畫圖之美;人在畫圖外,方知畫圖之美。香港經濟繁榮,百業騰飛的同時,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文化畸形發展,民風再不純樸,使人窒息。及至抽身離別,午夜起床,憑窗擧頭,朗月清風,心緒重返香港,看到的是另一幅圖畫。
回憶當飛機離開啓德機場的時候,我心情多麽沉重、多麽歉意,一直想哭,但是男子漢怎可人前落淚。
香港是養育我的地方,不論不滿還是愜意,我仍是喝香港的水、呼吸香港的空氣長大的,在我身上有抹不掉的香港痕跡。
不願意對香港的事物、感覺變得模糊,於是我把可以記得的地方、所曾遇到的人物和事件,巨細無遺,盡量記下來。當筆頭在紙上疾寫的時候,猛然發覺,我擁抱大中華,原來也很香港,香港畢竟是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