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不管的貧民區(走進九龍城寨之二) [2009/03]
- 裡頭有個地方叫華界(走進九龍城寨之一) [2009/03]
- 城寨歷史事件簿(走進九龍城寨之六,完) [2009/03]
- 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父親傳略之二) [2009/01]
- 踏雪尋狐 [2009/01]
- ESL同學各具民族性格(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十五) [2009/01]
- 憤青們,你們願意放棄使用洋名字嗎? [2008/11]
- 華界的晚上塑造我的思想(走進九龍城寨之四) [2009/03]
- 把電視機從九樓扔到街上(走進九龍城寨之三) [2009/03]
- 曹魏人民共和國Vs蜀漢民國——香港人曾經這樣看兩岸 [2009/01]
- 買小生意比找工容易(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十二) [2009/01]
- zt: 袁腾飞评毛语录 [2010/05]
- 沒有李光耀就沒有現代新加坡(漫步80年代新加坡之四) [2009/02]
- 中國情懷深入骨髓(回憶初到貴境時之八) [2008/12]
- 走進古典音樂殿堂的英格蘭國歌 [2009/07]
- 廣州市容破破爛爛(香港仔1969年初返大陸之五) [2009/05]
- 外婆是纏足受害者 [2009/04]
- 特別要為被屠殺士兵唱挽歌(南京南京之七,完) [2009/05]
- 哈 哈 哈? 這就是美國! [2009/07]
- 人生滿意的程度 [2009/07]
- 捨她移民乃我餘生之痛(懷念母親之七) [2009/03]
- 從擔挑黨到八分錢一台電視機(國門重開見聞錄之序幕,下) [2009/09]
- 赤貧(感覺故鄉之二) [2009/07]
- 紀念勇士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 [2009/04]
- 豬流感——再一個末日徵兆? [2009/04]
- 剪刀石頭布(從愛開始之九,完) [2009/07]
冒險家搭上了公安(國門重開見聞錄之潘多拉魔盒,四)
每次來到廣州,成天圍攏在冒險家Joe身旁打轉的人很多,但是很明顯,他與一對王氏兄弟的態度最爲親切。
原來Joe和他們也是結拜兄弟,因爲最能為他做貢獻的就是這對王氏兄弟,他們的單位都是市公安局交通大隊。
這兄弟倆是1949年南下幹部的下一代,在廣州長大,不懂說一句廣東話。
Joe通過這王氏兄弟,成為廣州市公安局採購設備的中間商,重頭戲是在廣州海珠廣場旁的舊廣交會内舉辦公安設備展覽會。
展覽會的主要展品是約十台自美國進口的佳士拿汽車,包括麵包車和一般的房車。這根本不是警車,只不過是掛個名,作為展品,以警車名義報關進口而已。
此外還有一批很普通的個人電腦,購自香港的黃金商場,與公安設備切題的展品是一具購自美國的警用紅藍色警燈(Light bar),就是在警車車頂上常見的那種閃燈,其他的是幾件手銬、幾具購自日本的無線電步話機,還有香港人慣稱為雪糕筒的塗上反光漆的橡膠交通路錐。
這些展品沒有產品介紹的文字,很隨便地擺在桌上,一盞紅黃綠交通燈則放置於會場的一旁。今天看起來,這樣的展覽會令人發笑,可是當年就是這樣。
我以前服務過的公司,也曾經在北京虎坊橋辦過一次展覽,展出的不是實物,所謂展品不過是樣本,我還以爲樣本就是實物(Sample),卻原來是一些產品介紹的印刷品(flyer)而已。
我説服老闆Joe,讓我把展品擺放得專業一些,把會場重新佈置。我也為這個展覽設計了一個logo,在最後時刻自香港訂造運來這個巨大的logo,懸掛在會場的正中央,讓這個展覽會看起來像模像樣一點。
我只能力求把展覽辦得好一點而已,這展覽會實在很簡陋、粗糙,沒有場刊,但這些都不重要。
其實我的想法很不切合當時的國情,因為買賣雙方心中都明白,展覽結束之後,展品會留下,價格早就談妥,肯定會讓買賣雙方都滿意。當年許多買賣交易,都是利用展覽會這種形式。
在展覽會開幕前的幾天,Joe的身旁出現了一個人,他叫Mark。
Mark也是個大老粗,自稱澳洲華僑,但家人仍住香港的公共屋邨。趁著我回香港辦理公事之便,奉Joe之命,我曾來到Mark的家為他拿禦寒衣服到廣州。我猜測,Mark可能是個開雜碎店的老闆,賺了點錢回來。
在展覽會開幕的前夕,Joe突然宣佈,Mark已經成爲這家公司的老闆。原來Joe早已由於囊空如洗,不得不向另一位冒險家Mark求救。
可是,Mark只把Joe與公安的關係接過來,卻對Joe以前當老闆時候的賬目一概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