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街头的宣传画
--回国观感三
一
如果问我这次回国最直观的感受是啥,我会告诉你是街头的变化。
其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街头一直都在变化。八十年代初我们还依稀可以看到各大城市街头墙上一些文革留下的宣传画与口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墙上的口号逐步消失----有些被粉刷美化,有些被个体户、骗子等小广告取代;另外,大街上也开始矗立起国外企业广告牌。至于近十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地标广告、各大楼墙上、街头广告牌上的高清屏幕广告则是五光十色、令人目眩。
前几年如果你想看看党的宣传画,呵呵,对不起,大城市寸土寸金的,都被商业化了,想看党的宣传只能本着“礼失求诸野”的精神在边远山区才可以看到,而且是文革版。但这趟回国,我又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街头看到这类似的宣传画。
政府宣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头一次留意这个“核心价值观”是浏览到北美著名博主阿妞不牛的一篇博文。阿妞以她惯有的诙谐描写了武汉市为争当全国文明城市而发起的宣传运动。例如,居委会的老太太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家里是否有人可以背诵那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成功背诵出,赠送一袋“雕牌洗衣粉”,雕字同音刁,刁字形同习,而洗衣粉可洗衣,能否洗脑不知,到习大帝的宣传是一定可以洗脑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阿妞不牛是也。
这趟回国,武汉是停留的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于是,我比较留心观察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在武汉乃至全国的宣传活动。
二
我读了这二十四字的价值观,很震撼。因为这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所有精华。比如我们海外大多数华人包括民运活动家们鼓吹的民主、自由,目前的国内外宪政派们正倡导的公正、法治,晚清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喊出的时代强音:富强、文明的中国,还有当下国学大师们宣讲的诚信、友善与和谐……。总之,这二十四个字囊括了所有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心声:一个富强民主的中国,一个公平法治的社会,一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
当然,在激动之余,我也为执政党捏一把汗,这玩意能兑现吧?我们各级政府愿意逐步实现这些理念吗? 万一境外的敌对势力与境内的异己分子们利用这二十四个字来“打着红旗反红旗”,宣传部门与维稳部门的工作量会增大,维稳经费也可能暴增呀?
三
那么,如何理解这二十四个字,我除了在田间街头注意观察外,也花些时间在政府的网站上学习,反正在国内期间也上不了万维贝壳村这样的反动网站,就连平时使用的谷歌电邮也无法打开,索性铁心研读一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上,我看到了对这二十四个字的详细解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12个词,共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从国家层面,我们追求一个富强的中国----不再受帝国主义和其他霸权主义的欺负;民主的中国----我的理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文明的中国----对外实行睦邻友好、文明协商处理外交事务;和谐的中国----对内人民安居乐业,人与人、人与政府和谐友好。
从社会层面,我们追求一个民众拥有广泛自由的社会,比如自由外出打工、求学与投资等,有相对的言论自由,比如有歌颂党和政府的自由,也有善意批评党和政府的自由—是否善意由各级党和政府决定;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比如家家户户都有孩子上学、年轻人就业的平等,至于奥威尔所戏言的【有些动物比另一些动物更平等】的现象将会在改革中逐步消除;一个公正的社会:如果人与人之间有纠纷、个人与企业有争拗、民众与政府部门或者官员有冲突,都可以得到公正的解决,弱势的一方不用担心被强者欺负;一个法治的社会:所有问题,如果不能够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那么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裁决。
对于公民的要求,首先要爱国,爱国当然是我们现行的由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但没有强令要求爱党,这个是看得见的进步;敬业,不用解释;诚信与友善,这个贯通古今、畅行中外,无论是宗教界还是世俗社会,这些都是统一的,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但上面是我的臆想妄断,标准答案可以参见中央文明办给出的贝贝晶晶图说24字价值观。
四
如果从上面所了解的这二十四字的价值观,如果贯彻执行下去,想来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大有裨益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完全的功利主义者,将这些人类文明进步的口号纳入自己的口袋是为了掌握宣传上的主动,于是在各大街头宣传解释这些价值观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可以钩唤我们文革回忆的说道,比如【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共产党好、百姓乐】【社会主义好、百子乐中华】这样一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现代版宣传画。
这类讴歌共产党的宣传画在北京街头四处可见,比如西苑公交枢纽,碍于摊点杂乱未能现场拍摄
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习总等新一代领导人似乎希望重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合适的元素来装点现行的价值观与中国梦。比如我在北京中关村一带看到海淀区政府贴出的一组廉政反贪宣传画中,廉洁干部案例全部取材于古代清官,从春秋到明清都有,比如子罕辞玉、清代的三尺巷等。奇怪的是没有一两个共产党干部,看样子党内清廉的干部严重缺货,习大大心忧啊。
海淀区的廉政宣传画—吴言摄,其他清官画因摊点杂乱未能拍摄效果好的照片另外,揉入更多的孝道文化元素,比如我们小时候禁止的传统戏曲宝莲灯,也揉进了图解价值观的宣传中,甚至还看到有“百善孝为先”的宣传画,让我有些隔世之感,习大帝该不会哪天如古代的皇帝们一样【朕以孝治天下】吧?!
宝莲灯—文革时无论小人书还是戏曲均被禁,我们只能在纳凉时避开居委会领导听外婆讲述
【百善孝为先】,差点要加上【万恶淫为首】,看样子中纪委的报告屡屡出现偷情二字不是偶然的
对于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我想,大多数中国人是举双手赞成的。但如果将孝道的宣传上升到一种法律责任,成为对政府养老的一个重要补充,那么这个宣传的动机就受人质疑,效果也难以预料。至于开始尊孔、背诵弟子规等等举动,我个人非常反感的。我想,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阻碍文明进步的东西是应该被摒弃的,儒家的三纲,很难与现代文明找到结合点。 中国的进步有赖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而不是靠一帮熟谙弟子规的儒家徒孙们来建设的。这里,我想起资中筠先生的回忆:她曾经在民国时期读过小学,日伪时期上小学和中学,最大的差别在于,民国时期的教材告诉中国人如何做一个公民,自己有什么权力;日本人来后在教材中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忠君的那一套东西。我们现在不容许提公民社会,大力宣传忠孝,这不是和日本人在1937年-1945年时期对平津地区的良民教育思路一个样吗?
当然,这些宣传画中也有不少中国文化的精髓,比如【君子和而不同】等。我在想,如果习近平和刘晓波有不同意见,可否求同存异,别把人家弄到东北的监狱蹲着、老婆也被监视居住呢? 如果这个做不到,对于同是红二代的薄熙来,可否给他机会,让四哥在中国的某个地市建一个红色特区呢,为中国的改革闯出一条新路?我在武汉期间与好友闲聊中半开玩笑地讲出了这个想法,这位学历史出身的好友也玩笑地问我:“你知道唐太宗怎么评价隋炀帝吗?”
我摇头不知,请教他。他说告诉我,唐太宗曾整理亡国之君隋炀帝的手迹时大吃一惊,原来隋炀帝宣讲的比尧舜帝所说的一点儿也不逊色呀?!问题是,如果【讲尧舜之言,行桀纣之实……】那会……我顿时无言。
五
听说武汉为了评选上全国文明城市,各级领导都蛮拼的,有些出租车公司将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成标牌放在了出租车前台上,而且据说所有的司机要求能够背诵。于是,我决定检验一下宣传效果,在前往武汉高铁站的途中,戏问司机师傅能否背诵下来。
“那冒得问题啥,您有么奖励?”
“加十块钱如何?”
“可得,我现在开始!”
“等等!”我狡黠地将前台的二十四字价值观牌翻过来。“您现在可以了”
“文明、富强、和谐、平等……爱国、民主、独立……”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凑齐这二十四字,最后的结果还是有遗漏。在等绿灯前,我请他翻开铭牌核对正确答案,他有些遗憾道:“输了输了。不好意思,忘记了公正,多了独立。对对,冒得独立。”
我开玩笑说,其实你说的有道理,做人要是冒得独立,那来的社会公正呢?!
他哈哈大笑。到站后,我给他整数钞,告诉他不用找零了(大概有七八块),他死活不让,一定要找回给我,嘴中嚷着“那么样行呢?!我们要公正、公正”。我感叹他的质朴,只好接过零钱,和他互道新春快乐,我也默默祝福这座首义名城的父老乡亲们能够一直生活在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六
唠唠叨叨这么多,我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总体看法是正面的,虽有朋友提醒注意【讲尧舜之言,行桀纣之实……】,但能够在字面上承认这些人类文明成果,总比当年文革期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或“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那种无知加无赖的流氓习气要好的多,是否能既【讲尧舜之言】,也【行尧舜之实】,其实不光是各级政府与领导人的事情,也有赖于每一个中国人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争取、去践行。
唯一的隐忧是,在大街上(相当多的地方是良好的商业广告位置)开展这种类似文革时期的宣传,总给人以不详的联想。要知道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虽然坚持党的领导是不言而喻的,对敌对分子也是要无情镇压的,但过去这些从不拿到台面上谈,大家都听邓小平南巡时的讲话【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或者如江总所言:【闷声发大财】。即使是保守的胡温时期也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现在习大帝的时代某些人将这些东东“旗帜鲜明”地宣讲出来,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我不知道,只能祈祷天佑中华了。
注:如博主的一贯声明,所有照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