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穷死和毕加索富死的真正原因

作者:达世奇  于 2016-3-26 16:5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杂文|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7评论

关键词:毕加索

                       梵高穷死和毕加索富死的真正原因                             

 

(梵高作品)

 

在微信上看到几次同类文章,拿梵高与毕加索比较,两人在艺术史上的成就相仿。前者是穷死,后者是富死,文章称是毕加索推销有力,而梵高不能把自己的艺术拆解给观众。我认为,是作者对艺术史发展无知。

梵高生于1853年,死于1890年。毕加索生于1881年,死于1973年。身前的艺术活动相差20多年,却是不同的时代。就好像1970年在文革时期,你说要入A股,买中国银行的股票,别人不把你当成神经病才怪呢。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莫奈(1840—1926)和雷诺阿(1841---1919)等印象主义在首次巴黎沙龙落选画展中,被骂声包围,与梵高学画可谓是同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的思维和鉴赏处于写实时期。特别是初学绘画,每个人都有一个追求造型外观准确的过程。梵高的人物造型就像其他学生,会将他的精神扭曲特质,误认为是初学者的不准确。

艺术发展到印象主义就成了近代与古典,浪漫,现实主义的分水岭,新旧两股势力搏斗激烈。莫奈,雷诺阿等刚刚把造型简化粗略,广大观众还没有吞咽消化,梵高就把生土豆式的人物推给观众,当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初学者的生涩。

(梵高作品)

另一方面,学生画油画追求色感的自然贴切,初学者不能抓住色调和谐,有大红大绿的,会被视为拙劣。莫奈和雷诺阿之辈逐渐说服了观众,当眯起眼睛看他们的作品,色彩并置又混合在一起,确实会感受到外光明暗的真实。但是梵高的颜色如同他的扭曲造型,疯狂强烈的蓝黄涂抹,被误认为是色感的偏差。

(莫纳作品)

后印象主义的成就,对后来的艺术发展的功勋是:塞尚启发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高更影响了原始绘画和象征主义,修拉的点彩与后来的光效应似乎有些关系。梵高的影响最直接与开拓,他的造型扭曲和色彩的疯狂,可以说直接促成表现主义,德国蓝色骑士可能还是他的学生。但是梵高的超前,就像一张文革时毫无价值的巨额股票,人们看似一张废纸,不知道将来会高额兑现。

    梵高的弟弟经营画廊生意,全部收购梵高的作品,只能20法郎少量卖出几幅,不能说梵高没有市场机会。后来,弟弟见大哥的画没什么出路,就停止收购。梵高弟弟是画商,等于经纪人,对梵高的作品一定会向顾客介绍。连弟弟都不能拆解哥哥的艺术,说明哥哥自己靠本能作画,并不能向弟弟解释画中的奥秘。也就是说,梵高画了一堆“垃圾”,这是大家的共识,包括他的弟弟。

(高更作品)

梵高与高更讨论艺术,物以类聚。当时梵高邀请不少画家,只有高更一人来。讨论变成了争执,争什么?估计不赴约的画家都认为梵高的画是垃圾,没什么可讨论的,其中包括印象主义领军人物。那么高更也一定对梵高的作品有不同看法,虽然赴约,但总要说出些毛病,引起两个人争执,结果搞得梵大哥精神病发作,割下自己的耳朵送人。

如果梵高是与安格尔(新古典大师1780—1867),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1798---1863),库尔贝(现实主义1819—1877)在一起讨论,局面将会大不一样。整个巴黎会轰动,然后大家抢购梵高的“垃圾”。

高更虽然与梵高差不多级别,但是他半路出家,突然离婚抛妻弃子,跑到法属塔西提岛,重新娶妻建立家庭,专门画土著岛民,手上没有几个钱能做到吗? 所以,画家不管最终是否成功,在他创作经历中的经济来源是重要的。在这个重要问题上,高更比梵高福气好一些,有钱。

(柯罗作品)

印象派之前的巴比松画派柯罗(1796—1875),住在大别墅里。一直不卖画,自己留着。平时遇有困难的画友,邀来别墅了免费吃住,就是因为柯罗家里殷实富裕。柯罗最后大器晚成,实际上是他到了晚年才把画推向了市场,一举成功,说明画的质量是成败的关键。

其实梵高不用什么拆解自己的艺术,也不用推销,只要自己好好多活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画家。因为后来的艺术市场拍卖纪录,梵高成了世界上售价最高的画家。

短命,是梵高穷死的真正原因,他没有能熬到时代的转变。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年轻时从西班牙去了法国,画了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是追随后印象派的。当时法国对新艺术的观念已经扭转。审美标准是,大凡创作前所未有的视觉形式,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作品。这个审美观念一直发展延至今日,所以后来在美国,一个杜尚的小便池会变成世界名作。

年轻的毕加索出手不凡,第一个画展就与近50岁的马蒂斯(1869—1954)联合开展。这是什么概念?说得夸张一些,等于是达芬奇复活,要与我达世奇开联合画展。

(马蒂斯作品)

马蒂斯被称为野兽派,又称是法国表现主义。造型进一步简化变型,色彩更偏离光影自然,走向主观装饰性,晚年进入抽象。马蒂斯在造型与色彩上已摆平了巴黎的观众。观众对毕加索的出现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随时去热情迎接他任何出乎意料的创新作品。

毕加索确实推销有方,对他眼下卖画是得些好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崇尚创新。 

(毕加索作品)  


在这个时期,表现主义成为主流,柴姆苏丁,科纳,莫迪利安尼等等;未来主义有巴拉,薄邱尼,赛佛里尼等等;如走马灯一样轰轰烈烈在艺术舞台上高调亮相。但是这些画家在开创自己风格后,基本沿着这一条路走下去,如同莫奈,雷诺阿,德加,高更和梵高那样终其一生画着同一种风格。毕加索是第一个在风格上改变,又再改变的艺术家。他在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成功之后,开创立体主义。在中年之后,他融入超现实与象征主义,又在晚年简化造型与落笔,变成立体派的表现主义。他的艺术领域从绘画扩展到雕塑和陶瓷,相比同时代的画家有更多的创意,因此被观众热捧,赞叹他的创造力无穷。

是这个时代,一个观众热衷于看到新鲜热辣创新作品的审美潮流,将毕加索推向高峰。

这里有一个梵高时代错位的活化石,我展示如下。

(达世奇30年前作品:冲走的小船)

我有一次出国前的经历。30年前去江南水乡采风,创作了《冲走的小船》 和《池塘》。我与老同学袁顺,姜建中去拜访一个上海的美术杂志。一位编辑见了我的作品,问我是不是北方人?江南水乡应该是山清水秀,潇洒飘逸,吴侬细语,我这样画是个错误。江南水乡,应该像吴冠中那样的油画作品。

艺术创作表现真实的自己感受,而不是一个大家的客观共识。这就是梵高的创作精神,一种超前的艺术境界。梵高超越了传统的摹写自然和人云亦云,所以当时不被法国社会所接受。

(达世奇30年前作品:池塘)

我的创作也是如此,不在乎水乡外观,而是表现文革结束后的社会悲情,正如一度流传的伤痕文学。

千万人为江南水乡拍照留影,写生绘画,再多几个没什么意思。是我借用了水乡,表现一些人群那个社会时代首创后的压抑。

30多年过去了,我没有一个画商弟弟收购我的作品,这两幅在动荡中毁失,但有幸留着照片,在网上发表被普遍认同。

成功的秘诀是长寿,梵高不幸,柯罗有福,毕加索长命,他们都死了,可是我还活着。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8 回复 wwang33 2016-3-26 20:08
学习了。
9 回复 ChineseInvest88 2016-3-26 23:20
长知识了!
现代的画家一幅好的作品都会重复画几十幅,不会像过去一样会失传。
再者,重复原创作品可以合理价格多卖,画家现世可以有经济回报。

当然,做为画的收藏者,总是希望画家西去,这样就绝版了。
9 回复 bobzhou 2016-3-27 03:25
写得好,希望多出好文,多上头条。
见到先生在网上谈过,文艺作品上不了主页头条。确实是编辑的短见。
尤其是有些网挂着文字头的招牌,真正有质量的文艺作品上不去,尽是乌七八糟的东西放头条。
8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6-3-27 05:39
好文章。读了几遍。。。仍就感到可再读。。。我个人认为分析得很到位。。。欣赏愉悦~~谢谢!
8 回复 真言 2016-3-27 06:34
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基本宣告了传统写实绘画艺术的死亡。装饰的画风表达极度的抽象,是在与写实摄影做最后的挣扎。电子媒体和手机相机的出现,又把传统的摄影艺术挤到了边缘。技术的发展使得平凡的个人成为创作的主体。超强能力的个人艺术家成为了古董。当今的微信微博把大部头的文学创作基本消灭了。
9 回复 兰黛 2016-3-27 12:13
毕加索的作品从蓝色时期到粉红色初期,他的画都不被看好,画卖不岀去。最开始的发际主要有犹太收藏家收藏他的画、绘画才能及出色的商业谈判能力以及画商的赞助的原因。当毕加索“亚威农少女”问世后,马蒂斯也不认可,认为亚“威农少女”是对现代艺术的亵渎和嘲弄。毕加索作品也是经历过一段时期才被接受的。
11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6:55
wwang33: 学习了。
谢谢参与
7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6:58
ChineseInvest88: 长知识了!
现代的画家一幅好的作品都会重复画几十幅,不会像过去一样会失传。
再者,重复原创作品可以合理价格多卖,画家现世可以有经济回报。

当然,做为画的
谢谢参与。通常成熟画家是画系列,不应该是重复,如果太类似,应该是商业考虑。现代艺术有大成就者,即使是系列,也每个作品各有独立内容。
11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7:00
bobzhou: 写得好,希望多出好文,多上头条。
见到先生在网上谈过,文艺作品上不了主页头条。确实是编辑的短见。
尤其是有些网挂着文字头的招牌,真正有质量的文艺作品上不
谢谢参与和评论。评论过去的大师没问题,现代活着的,有名气的,会有些顾忌。
8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7:01
sissycampbell: 好文章。读了几遍。。。仍就感到可再读。。。我个人认为分析得很到位。。。欣赏愉悦~~谢谢!
谢谢参与和评论。我会继续发表新作。
9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7:08
真言: 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基本宣告了传统写实绘画艺术的死亡。装饰的画风表达极度的抽象,是在与写实摄影做最后的挣扎。电子媒体和手机相机的出现,又把传统的摄影
是有这样的苗子,但是最后操作的是人。如果一个会操纵现代科技手段的去搞艺术,另一个有相同科技手段的情况下,还是要看谁的艺术水准更高。一个好的效果被我抓住,有更深立意和更能打动观众,另一个操纵者可能忽略发放过,可能认为没有意义。这好像机会从人的身边溜走,看谁能抓住。
5 回复 达世奇 2016-3-27 17:27
兰黛: 毕加索的作品从蓝色时期到粉红色初期,他的画都不被看好,画卖不岀去。最开始的发际主要有犹太收藏家收藏他的画、绘画才能及出色的商业谈判能力以及画商的赞助的
从一个无名小辈到被社会重视,这个过程总要有的。一个新的作品出现,每个人都会有适应过程,这是微观。但是马蒂斯50岁时与年轻的毕加索开联合画展是事实。对某画提出意见,甚至不喜欢,并不是不认可一个新的视觉诞生。说实话,毕加索的分析立体主义我也不喜欢。但是最重要的是,一个新的艺术视觉形式产生,人们首先是赞叹。不管市场怎样,社会观众是以集体反对,还是令人惊奇的关注,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对新艺术的接受,是当时社会的心态转变。未来主义的乱,相信也不会被人喜欢。但是创造历史的人,只要他等着,总会得到历史的承认,特别是西方社会具有充分应变和融合的能力,所以在印象派之后创新意识,已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不喜欢不要紧,但是认可和佩服,就像战场上的棋逢对手。不管谁买了他的第一幅,好作品一定成功,好像梵高,除非作品本身没有价值。
7 回复 兰黛 2016-3-27 20:22
达世奇: 从一个无名小辈到被社会重视,这个过程总要有的。一个新的作品出现,每个人都会有适应过程,这是微观。但是马蒂斯50岁时与年轻的毕加索开联合画展是事实。对某画
以上达世奇先生说的有道理。
在1906年,他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马蒂斯并成为他的偶像。在绘画方面,当时马蒂斯比毕加索更标新立异,正是马蒂斯的“喜悦生活”这幅画,使得毕加索受了鼓舞,不久毕加索有了“亚威农少女”的问世,这幅画催生了立体主义的诞生。除了毕加索一生中其他方面,就绘画方面我很欣赏佩服毕加索。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要想画的像、画的精确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对传统绘画形式的的变革与创新。
9 回复 ChineseInvest88 2016-3-27 23:27
你说的对,重复一幅画是商业行为。其实就是用原画家的手复制同一幅画。比如说一幅二百万美元的画,普通收藏者买不起,画家的画也没有几幅值这个价钱。于是二百万的画,被原创画家复制了二百幅,这样,会有200个收藏粉丝各位才需一万元买画,而画家也早日出名,享受作品经济成果。
10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6-3-28 03:09
达世奇: 谢谢参与和评论。我会继续发表新作。
谢谢分享,期待!
7 回复 颜瞳瞳 2016-3-28 10:38
“艺术创作表现真实的自己感受,而不是一个大家的客观共识。这就是梵高的创作精神,一种超前的艺术境界。梵高超越了传统的摹写自然和人云亦云”------写得太好了!看了你的另几篇博文,实在是喜欢,把你的博客收藏在文件夹里了。谢谢!
8 回复 达世奇 2016-3-28 13:17
颜瞳瞳: “艺术创作表现真实的自己感受,而不是一个大家的客观共识。这就是梵高的创作精神,一种超前的艺术境界。梵高超越了传统的摹写自然和人云亦云”------写得太好了
谢谢参与和评论
11 回复 达世奇 2016-3-28 13:18
兰黛: 以上达世奇先生说的有道理。
在1906年,他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马蒂斯并成为他的偶像。在绘画方面,当时马蒂斯比毕加索更标新立异,正是马蒂斯的“喜悦生活”这
谢谢行家参与
7 回复 达世奇 2016-3-28 13:41
ChineseInvest88: 你说的对,重复一幅画是商业行为。其实就是用原画家的手复制同一幅画。比如说一幅二百万美元的画,普通收藏者买不起,画家的画也没有几幅值这个价钱。于是二百万
道理是对的,但是一个真正艺术家不会这样做。因为画第二幅相同的作品时,已失去兴趣。如果是我的话,满脑子都是新的创作,完成了之前的作品。马上充满热情和欲望,要表达新的构思,进入新创作的状态。去画200福相同是不可能的,10幅都做不到。除非周围人要饿死了,要我画200幅急救,人命关天要做善事,忍痛断臂之苦,当作搬砖头,才有可能。但这种事不可能发生。
9 回复 兰黛 2016-3-28 19:20
达世奇: 谢谢行家参与
读你的文章受益,感觉是一个真正的行家在谈论西洋美术史上的几位大师,期待你更多的精彩博文。谢谢你的分享!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2 12: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