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共有60象,其顺序用六旬甲子为序,如第一象甲子,第二象乙丑。。。等。
每一象由四部分组成:
卦
象(图)
谶(chèn,预言、预兆)
颂(诗歌)
这四者的综合寓意,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或未来的某一个或几个改朝换代的大事件。如何解译,历来是见仁见智。
问题:
推背图第三十七象庚子益,是说第37象庚子所对应的是风雷益卦。然而,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八宫顺序演绎出的64卦,第37卦并不是益卦,而是天雷无妄卦。无妄卦在《推背图》中却是被放在了第8象。从第8象开始至第37象,象位与卦位就发生错离。这种错位是否故意为之,有待探讨。
本文将第37卦与第37象放回到一起,然后重新解判。
第三十七象 庚子(全文)
卦:
震下乾上无妄
推背圖第37象
讖曰:
漢水茫茫 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 和衷與共
頌曰:
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凶還半吉
金聖歎:「此象雖有元首出現,而一時未易平治,亦一亂也。」
第三十七象庚子无妄新解(武统台湾)
卦解:
【天雷无妄】
震下乾上,“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此卦指出了“天命不祐”无妄之灾,道出了“飞来横祸”的原因和如何守正安常,秉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理念,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象解:
象图(见上)中是一个妖魔厉鬼,夜叉模样的在水中托着或扼着一个人头。那妖魔浑身肌肉,显得力大无穷,人则显得毫无招架之功。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象为国之凶象,鬼怪为祸,人蚁遭殃,而且毫无还手之力,即将被溺水而亡。
谶解:
【漢水茫茫】
汉指汉室。茫同亡。汉家江山亡。本句用汉水的景象代表汉家江山已如逝水,茫然消失。也解释了象中的人是汉人,而水中妖魔则是番邦,蛮夷,贼子等。
【不統繼統】
不统,分支,支流,分裂,割据。
继统,继续回归统一。汉家江山亡了,后继者统一江山。但不是汉室(前朝)中人。
本句用汉水的支流与主流的关系,揭示了改朝换代,最终走向统一的现实。“汉水”并入“长江”后,就改换了名称,就是最好的比喻。
【南北不分】
南北不分的地方在秦岭,它是汉水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主龙脉之一。本句由水引出了山。水终逝去,山却永存,南北统一于此。
【和衷與共】
和衷就是“统”。和即合。合要有一个中心。黄河,长江,汉水,渭水这些南北的水系都“拥戴”着秦岭,把它“合住”,这就是和衷。“与共”就是在一起。水和山在一起,这就是统一,是阴阳之道。
颂解:
【水清終有竭】
水清是双意,即指明朝,也指清朝。
首先,水至清则明,即指明朝。竭就是干枯,亡的意思。水中明亡,自然暗指台湾。明汉人统治的最后一块陆地最终也失陷了。这就是“终有竭”。
其次,水清的“清”又指清朝。这里明和清最终在水战中了断,清朝统一中国,如汉水汇入长江一般,“继统”了。
【倒戈逢八月】
倒戈的意思接近止戈,止戈即是一个“武”字。连上谶语中的“汉水茫茫”的“漢”字和“茫”(亡)字,加上“统”字,就是武统台湾,前朝(漢明)灭亡。时间是发生在八月。
1683年7月,施琅率领清军于澎湖海战击溃了刘国轩的水师主力。9月5日,明鄭旧臣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郑克塽向施琅投降。这就是所谓的“倒戈”。
10月3日(农历八月十三,干支历酉月(八月)),施琅率大军从澎湖抵达台湾鹿耳门接受明将投降。
【海內竟無王】
海内,即九州全境,就是全中国境内。
競,逐也。可以理解为中原逐鹿,战争。
海内战后没有漢家江山了,自然没有汉人的皇帝。李淳风和袁天罡如果活到后世,也不会把异族皇帝称为自己的“王”。所以海内竟无王,意指亡国而中国无“漢”王。竟也作“竟然”解,是感叹,意外,不能相信的感觉。
现在我们知道,象图中这些信息和它们的关系了:人头(明),妖魔(清),水(战场)。明最终被清扼杀在水战中。
【半凶還半吉】;
半凶半吉是回到卦上做结论。无妄卦是飞来横祸之象,守正安常之意。“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虽有亡国之象,无妄之灾,但老百姓还要过日子。应该秉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理念避开灾祸。当然,既然有“无妄之灾”,也当有“无妄之福”。这就是半凶还半吉。
推论:
《推背图》用六旬甲子序列,就给出了一种宿命论和循环往复的可能。就像易经术数中,一种卦象可以判断不同事物一样。
比如同是37象,过去一般是用来解释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和民国建立(在此不做赘述)。本文做的解,用作清朝武统台湾。
那么现而今,台湾的情形和300多年前何其相似。如果使用上解,是否会意味着庚子年“八月”有“武统”发生的可能?读者也可以自己判断,历史将给出答案!
第三十七象庚子无妄它解 (庚子大灾)
在《推背图》中,象和干支有没有关系呢?干支是否能代表当年所发生的事情呢?还是以第37象为例,我们不妨解来看看:
卦解:
无妄之灾。不用解释了。庚子年难道不是无妄之灾吗!(参考上例)
知道了“无妄之灾”,就能领会到,人遭受“天谴”,自然是妖魔横行,如影随形,到处肆虐。庚子逢无妄,遇此灾,人已经是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这副图也许就是当下如妖魔般的新冠状病毒在世界横行的真实写照(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临死时,就是溺水而亡的感觉)。这个象还不够形象吗!(人头代表人类,妖魔代表新冠状病毒,而水代表了在全世界肆虐泛滥)
此象在水中,所以暗喻了水患。
谶解:
【漢水茫茫】
漢水,暗指武汉,本次疫情的爆发地。
象中有水,谶中也有水,漢水茫茫,四字都带水。茫在此可同亡,因水而亡,水被妖魔利用,既有瘟疫,又逢水灾,茫茫一片,无处逃脱。
【不統繼統】:
本句描述了汉水的状态。“不统”指支流,“继统”指主流。
为什么要描述汉水的状态?这是在昭示阴阳法则。有分有合,有主有次。风水轮流转。一切本都有既定的格局和顺序。
然而遭遇天灾,大水因此连成了片。这也和目前瘟疫在世界肆虐何其相似。
【南北不分】
汉水源自秦岭,此处描述的是在陕西和湖北接壤附近的汉水中上游,水面宽阔而渺茫,也是在秦岭的余脉上。
众所周知,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所以身在秦岭处就“南北不分”了。
于是到第三句,从水引出了山,而这个山不是普通的山,它划分南北,北携黄河,南牵长江,是划分中国南北的一条主龙脉。
秦岭又称终南山,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象钟南山。不会是巧合吧!
水中生祸了,妖魔逞凶,南北皆然。大水茫茫,水患无边,唯有南北交界处的终南山龙脉是最安全,且有高人钟南山指点趋吉避凶。
【和衷與共】
和衷就是“统”。和即合,合要有一个中心。黄河,长江,汉水,渭水这些南北的水系都“拥戴”着秦岭。这就是和衷。“与共”就是在一起。山水相连,是风水的定律,也是阴阳的规律。
山高水低,阴阳分离。有水患当然是上山啊!归隐山林,紧靠龙脉,与世隔绝,方能共度时艰。
读到此,我们知道,妖魔把人拖入水中溺死。水就是“危邦,乱邦”。尤其是在无妄之灾盛行的时期,这个水就是“庚子”。庚为金,子为水,金生水,水患至极。
颂解:
【水清終有竭】
还是谈水,即庚子。竭:尽,干涸,亡,败,灭。水干了,人就不会被妖魔溺水而亡了。本句指要挨过庚子年的水患方能得救。
注意:此处强调了水清水才干枯。洪水时泥沙翻滚,如黄龙奔涌;水退去,不再流动了,泥沙沉入水底方清。所以这里强调了水患终究会过去,但是有一个过程。
【倒戈逢八月】
倒戈的意思接近止戈,止戈即是一个“武”字。连上谶语中的“漢水”的“漢”字,就点出了地点“武汉”。武汉是起点,也是终点。倒戈有结束的意思。农历八月大概就是阳历九月到十月的时间段。以疫情起,以水患终。
【海內竟無王】;
海内,中国境内。也可以扩展理解为全球有人类居住的陆地。
競,逐也。中原逐鹿。也可以广义理解为世界竞逐,动乱,战争。
病毒和大水之后,妖魔当道,世界格局破裂,秩序大乱,争端纷起(包括战争)。在新秩序和格局重新建立之前,再没有一个领头“王”,中国无尊无皇,世界无王无霸主!
水中有灾,陆上有战乱。人类祸不单行,犹如遭遇世界大战!这就是庚子年的写照。
【半凶還半吉】
阴阳转换,吉凶兼有。无论世界怎样动荡和变化,暴风雨过后,最终还会趋于平衡。
“无妄之灾”,“无妄之福”,“无妄之疾”,“无妄之药”,“无妄之行”。。。天命有正也有变,君子守正,没有妄想,没有妄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避开灾祸,逢凶化吉。
(全文完)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