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却说翊儿牵着冬梅、揹着秋鸣从南门入城,见有食肆茶楼客店的地方,就去询问有无见过刚从吴地来卖茶叶的杨姓商人投宿或卖茶叶?寻访了半天回答都是不知此人,寻访舅舅更是毫无踪迹。期待的奇迹没出现,三人却没有了在南津渡找不着人时的恐慌,这一路的风风雨雨、人生起落,让大家成熟了起来,不放弃希望,却也积极面对现实。他们在洛阳大街小巷走着走着,突见背街一处深宅大院正在为其逝去的老爷举丧,三人也饿了,便停下脚步向把门的几个大人走去。刚摆出讨饭的架势,那几个大人便轰开了,“去去去,要饭也不看地方,我们忙老爷子的事都忙不过来,谁还有心管你们的事呵,快走开!快走开!”
“叔叔、伯伯行行好,就算是为你家老爷积福行善吧!我们饿了一天啦!”冬梅被他们推开,嘴里仍不放弃的乞讨道,就在眼看没门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喂!小孩过来,过来!”一边说、一边向三人招手:“来来来,我可以让你们吃够,不过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能有什么条件?是不是去厨房帮忙洗碗唷,翊儿毫不迟疑就点了头。“条件很简单,吃饱了,喝足了,你们得到灵堂前装扮孝子贤孙,有人来拜祭时,跟着领头的大人一齐哀哭,声音越大越有赏,要哭出眼泪不但给吃,还给钱,怎么样?”翊儿还是头一遭听有这样的工作,装扮孝子贤孙哭丧。回头看冬梅,冬梅也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新奇,新奇,不管怎么样能填饱肚子,先答应下来再说啦。
大户人家办丧事与小户人家不同,与翊儿、冬梅随舅舅安葬冬梅父母又更是不一样。这一天翊儿、冬梅、秋鸣还真都哭出了伤心的眼泪,因为他们由此及彼,不约而同都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啊。三人入夜回到窝棚把哭丧的事儿跟大伙一说,大家都觉开了眼界,重阳道:“洛阳是天子脚下,办事的气派自与我们小镇农村不一样。”“管家说还要更多的人去帮助哭丧,说规模小了显不出主人的孝心,而主人正被洛阳中正推举为孝廉,这可是大事。听此,我把你们几个都报了名,明天六个人一齐去,好不好?”
“有吃有喝还有钱拿,当然好哪,我去,我去!”马隆争着表态。“夏哥,你还不知道我们靠着的这堵夯土墙是干什么的吧?里面可是蜀国名将关羽的坟哩!”竹海神秘地插嘴道。原来他今天就在窝棚附近转,一边要饭、一边观察周围情形,熟悉附近村庄的道路,对偌大一圈夯土墙里面竟无人居住自然好奇。他绕围墙走了一圈,发现南边有一栅栏式门,那门虽锁着,可底下离地有二、三尺高,竹海毫不困难就钻了进去,除了见到一个青砖砌边的大坟头,两行柏树,其它甚么建筑都没有,坟头墓碑刻着‘汉寿亭侯关羽之墓’。马隆道:“夏哥,你回来之前,我们三人正在议论可不可以从这土墙下凿个洞钻进去,那可是练习射箭和打狗棒的好地方,”“真的!这关羽可是蜀主刘备的结拜弟兄,要说三国鼎立蜀先亡的原因,可就是从他被杀开始发生的,他是蜀国人被吴所杀,人怎么埋在魏国了呢,奇怪、奇怪!”“听说关羽很有本事,我们在他坟头练本领,是不是可以借点光唷?”“好好好,咱们现在就动手,这孤零零的关羽有我们陪他,他应高兴才是!”几个小孩七嘴八舌为此兴奋起来。
关羽算来已逝去四十几年了,当年震动魏蜀吴的大事,随着同时代人的逝去或凋零,除了一些老人还记得,早已成了历史的一丝痕迹,为许多四、五十岁以下的人忘得干干净净,尤其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后,掂记着关羽的人更是寥寥。关羽的墓在这里虽还不至于成了无人过问的荒丘野塚,却也长年无人整理,不知是谁用一把大锁将门锁住后,那锁便几十年如一日,再未有人去开过。那一圈修建时匆匆夯筑的土墙,在风雨的侵蚀下,也是坑坑凹凹斑驳游离,翊儿几人一动手,很容易就将那早已不结实的土墙开了个洞。由于洞挖的太容易,便一不做二不休,又将它弄成了一人多高的门,白天找些农村丢弃的秸秆、树枝掩住,晚上搬开进去就可练箭、练棒,只可惜关羽的坟头作了马隆射箭的靶子,翊儿说关羽在地下一定恨死马隆啦。几人兴高采烈找了个好地方,说得给地方取个名字今后好找,翊道:“这林子既有关羽的坟,那就叫关林吧,这可与别的林子区别开啦!”大家听了都说行,既简单又好记。
第二天他们从办丧的成家回来,个个又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昨天翊儿三人哭的眼泪横飞,每人只得赏两个小钱。今日成家老爷不知何故特别高兴,每人赏了五个小钱,比第一天还多。马隆:“夏哥,今日冬梅妹可是立了大功,不是她想出的方法,我除了干嚎,哪有一滴眼泪呵,想起来都教人笑死了。”“夏哥,你知道为甚么吗?我听成家大公子跟那管家说,亏了我们几兄弟妹哭的逼真,不然被中正派来考察的人,就见不到那一家大小哭天喊地的凄怆举哀情形,他回去报告说这一家大小都是孝子,老爷当孝廉是名符其实。成家老爷终于被推举为孝廉,所以才高兴的多赏了给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