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记忆中的“粮食保管员”

作者:澳洲雪梨子  于 2020-8-22 16:1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读书札记|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2评论


莫言记忆中的“粮食保管员”

 

雪梨子

 

读莫言的文字,感觉他对小时候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印象深刻,曾多次在小说、散文和演讲中提及。不仅是他,全村人也都对粮食保管员敬如神灵。比方小说中有老师认为某个学生有些傲气,便问你爹是粮食保管员?

 

“粮食保管员”,也称“仓库保管员”,这个岗位如放在今天,估计和小区保安差不了多少。但对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村孩子莫言来说,这类保管员可是“神一般”的人物—因他们离社会最紧缺的粮食很近,可以飞扬跋扈,横行乡里。莫言曾在日本福冈的一次演说中讲过这样的一段往事:

 

莫言和村里的一群小孩为了从村粮食保管员手中得到一块小豆饼,都围着这个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莫言也跟着学,孩子们都学得很像,导致胜负难分,保管员便将那块豆饼远远地掷出,孩子们如狗争食一样地蜂拥而上……(大意)

 

莫言讲这件事,并非刻意渲染这个村粮食保管员的骄横,而是重点强调他父亲和爷爷得知此事后对他的教育:做人要懂得廉耻

 

晚生幸运,躲过了莫言经历的那段困难时期,童年时社会已进步到了圣人所说的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理想阶段;我也没农村生活的经历,无缘被粮食保管员戏弄。但彼时的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粮食供应还是定量的,有时会吃不饱。在我的记忆中,也有类似粮食保管员这“神一般”的人物,那就是父亲单位食堂的炊事员。

 

炊事员可是个崇高的职业啊!我们每天诵读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中,毛主席就专门提到炊事员: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但对于我来说,敬畏炊事员的原因还是惊叹于他们打饭菜时的手型,那手腕抖动的一招一式,如舞台上花旦的水袖技法,变幻莫测。碰到普通职工,他们的用勺大抵平和,不偏不倚;遇到厂长和有权势者的亲友,他们极有心地将大锅菜中最有价值的几块肥肉捞到、满满一大勺打到对方的饭盒里;若是碰到他讨厌的人或单位里正在改造的“五类分子”及子女,那么,他们的手腕会稍微一抖,便可将你的这顿饭从刚够吃变成只能吃个半饱……所以,到父亲单位食堂打饭,每次排队到我根前,年少但已初具城府的我就会用银铃般的声音天真可爱地叫“王叔叔”或“刘阿姨”……

 

莫言曾为了吃一块豆饼小时候不知廉耻,我为能从大锅饭中多捞一点而失去童真童趣……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想状况下,为何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这个疑问在我大学毕业后才有了些眉目。一位在市图书馆工作的文友借我一本书,是南斯拉夫铁托的副手吉拉斯撰写,书名《新阶级,改革开放前出版的,扉页上印有“内部参考”的字样。具体细节已忘,但有段论述令人玩味,至今记得大意:公有制是大家共同所有、共同享用,人人平等,领导也不例外。但领导对公共财产有分配权,这就意味着他有优先的使用权

这对我是醍醐灌顶呀! 常言道:人赤裸裸地来,最后赤裸裸地去,金银玉帛不能带走分文。因此,人生的差别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有权分配和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完全没有必要克勤克俭、省吃俭用、绞尽脑汁、锐意创新成为资本大家,那样人家会说你无商不奸,可能成为革命的对象,被公私合营,或者接受“混改”;做一个两袖清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多好啊!生前掌握着公共财物的分配权,可尽情享受;死后还可将自己仅有的稿费存款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或宋庆龄基金会,“不带走一片云彩”,还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念叨你、感恩你的高风亮节。

 

所以,一定要谋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岗位越高,意味着你可为更多的人服务,你的价值就更大,人生就更风光。……最不济,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也要争当一个粮食保管员或炊事员。

可惜,我读懂这本书时已太晚,思想固化。如老家的幽默段子伢是个好伢,就是胚子坏了”,而失去“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但我懂得那么多人对这些岗位汲汲以求的原因。

 

注释

① 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我的文学历程--2006年9月第十七届亚洲文化大奖福冈市民论坛的讲演”

② 该书的网络版可搜寻到,百度也有介绍。

 

2019.08.20-27撰首发

2020.07.22墙外存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3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2 回复 亦云 2020-8-23 05:30
大学食堂有个炊事员,一个眼睛有点问题,打饭时故意把勺子抖一下,因此,在那个炊事员那里排队的学生很少,另外一位炊事员打饭一板一眼,特别是在打鱼的时候,尽可能保证每一份饭里鱼的数量相同,尽管那个炊事员打饭慢慢腾腾,学生都喜欢站队耐心等待。
3 回复 Polar_bear 2020-8-23 05:31
所言極是!民主其實就是管住權與利罷了。公有制絕對管不住的,古今中外的歷史發展都證明了這一點。這篇文字寫得好啊⋯⋯
2 回复 倦人无回 2020-8-23 06:25
小时候的志向是长大后当杀猪匠,天天吃肉
2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3 07:00
亦云: 大学食堂有个炊事员,一个眼睛有点问题,打饭时故意把勺子抖一下,因此,在那个炊事员那里排队的学生很少,另外一位炊事员打饭一板一眼,特别是在打鱼的时候,尽
谢谢分享。我也想到大学食堂的事,我们都喜欢排到两个姊妹的队,她俩长的真好看,又善良,对男生的起哄围观从不恼怒,最多含羞一笑。都四十年了,愿大家一切安好
2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3 07:01
Polar_bear: 所言極是!民主其實就是管住權與利罷了。公有制絕對管不住的,古今中外的歷史發展都證明了這一點。這篇文字寫得好啊⋯⋯
谢谢鼓励。
4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3 07:06
倦人无回: 小时候的志向是长大后当杀猪匠,天天吃肉
我最羡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吃特供、住大房子,有勤务兵和保姆服务,生病住高干病房,却又一无所有、两袖清风,身后就将所有储蓄全捐赠给贫困地区,不带走一片云彩,为墙民仰慕......这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呀
4 回复 ccacer7921 2020-8-23 16:15
好!大家回忆吧。我在大学时期太早了,以致刚刚被社会崇拜,所以同时产生羡慕、嫉妒、恨者。我有一段非常解恨的经历,尽管不涉及本人,本人只是个旁观鼓掌者!一位到了谈婚论嫁年龄段的女助厨(就是负责前台打饭菜的),生怕别人瞧不起,故摆出一幅冷眼对所有人不肖一顾的神情,以显示自己高高在上的矫情,对不显示崇拜的同学绝对残酷无情。 其实哪可能有崇拜的?只是为了汤里能多有一、两片菜叶而已!自然绝大多数同学都成了被虐的对象!一次一同学因被过于虐待,跟她抗争了起来,她又显出她的 “ 高傲 ”,来了一句 “ 看你那德性! ”,不想我那哥们同学立马回敬一句,“ 我有你那好德性不也来打菜了吗! ”, 听了这句本蠢女气的勺子一摔跑去后厨大哭起来,只见饭厅里响起一片喝彩和雷动掌声!从此这段佳话流传于校间!痛快!痛快!大家一致感觉!后,这女助厨再出现时绝对没了以前的张狂,甚至不敢抬头看打饭对象!可以理解,大多数人都在怀着恶意和幸灾乐祸地欣赏她的表情!
3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3 17:01
ccacer7921: 好!大家回忆吧。我在大学时期太早了,以致刚刚被社会崇拜,所以同时产生羡慕、嫉妒、恨者。我有一段非常解恨的经历,尽管不涉及本人,本人只是个旁观鼓掌者!一
谢谢前辈光临并分享往事。
3 回复 successful 2020-8-24 01:19
我没有看过莫言的书. 你的介绍所讲的确是当年饥饿真实. 1959年到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 但实际上是1958年到1964年, 这是从饥饿的开始到结束一共6年, 从1964年人们才真正意义上的吃饱饭. 我是有亲身体会,长达几年的饥饿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一个最简单的感受就是当你在饥饿的时候远望前面天空是灰色, 其实当时的天空是浅蓝色的. 在你眼前会放出一个,慢慢又一个土黄色的烟球, 你的眼睛时时会看不清, 你会行走不稳 ,跌跌撞撞......
2 回复 NO_meansNO 2020-8-24 05:20
从“你爹是粮食保管员”到“我爸是李刚”,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还是那个封闭社会,特权社会,悲哀!
2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4 08:01
successful: 我没有看过莫言的书. 你的介绍所讲的确是当年饥饿真实. 1959年到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 但实际上是1958年到1964年, 这是从饥饿的开始到结束一共6年, 从1964年人们
谢谢给大家分享亲历。
2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8-24 08:05
NO_meansNO: 从“你爹是粮食保管员”到“我爸是李刚”,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还是那个封闭社会,特权社会,悲哀!
谢谢分享。初稿中的确有类比「我爸是李刚」,但考虑在墙内发布,「自我审查」将之删了
不过,此文也没存活两月而"被多人举报"而河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2 13: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