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然评老舍后人

作者:澳洲雪梨子  于 2020-12-15 08:0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读书札记|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9评论


马悦然与《另一种乡愁》

 

雪梨子

 

据报道,著名的汉学家、瑞典文学院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马悦然先生已于前天(2019.10.17)去世。这是世界汉学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汉语作家的重大损失。

 

我们知道,马悦然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中唯一精通中文的人,他生前一直致力于汉语作家获奖。遗憾的是,汉语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与瑞典文的历来甚少。按马悦然的说法:如果上个世纪20年代有人能够翻译《彷徨》、《呐喊》,鲁迅早就得奖了。但鲁迅的作品只到30年代末才有人译成捷克文,等外文出版社推出杨宪益的英译本,已经是70年代了,鲁迅已不在人世。而诺贝尔奖是不颁给已去世的人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悦然全力推动颁奖给沈从文。他在游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几乎要成功的1988年,突然接到了沈从文先生去世的噩耗!……他还不死心,希望诺奖能够破例将文学奖授予当年去世的作家……

 

这么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人,理应得到全体国人的理解与尊重!对他的离世,深感悲痛与惋惜。

 

据说他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名著如《道德经》《诗经》和《水浒传》《西游记》等与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比如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高行健,就得益于他的翻译与推荐。不过,我只读过马悦然先生的一本书:散文集《另一种乡愁》

 

该书于2004年在国内的三联书店发行,我第一时间就购买捧读,对他古雅的白话文体惊艳不已,也暗生惭愧人家一个老外,将中文写出了太史公的文风、陶渊明的清新、李太白的气势与民国白话文的拙朴,还兼有四川人的幽默……而吾侪擅长的却是那些口号式的文革体,愧对祖宗圣贤呀。

 

不过,让我更吃惊的是。马悦然文章里还有一种西人内心的正直,或者说嫉恶如仇的华夏古风。这些是我读三联版的《另一种乡愁》中未能体察到的。大约是2012年的某个旅途中,我在香港转机时在机场书店看到这本另一种乡愁》,随手翻阅,感觉书中的某些文字很生疏。是我当时书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还是马齿徒增、记忆减退?这本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的。为证明自己是否患上老年痴呆,我咬牙购买一本港台出版的书都比较贵

 

回到澳洲家里对比国内版看,发现的确是有些删节,比如在标题为我不是曹禺,我是老舍,且不一一”的文章中,联合文学版如是道(用红蓝字体):

 

……一九五八年五月,北京闹献心运动”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看郭沫若先生领导在反右派斗争中被打倒的北京知识分子上天安门广场把红纸做的心献给午门楼上党的领导人物。为了避免这种使人作呕的把戏,我躲在香山饭店……

 

而红色字体的文字在国内三联版中全部消失了。

 

这篇文章回忆他和老舍先生的交往,文末写到:

 

他(老舍的儿子舒乙—雪按)告诉了我们政府将把他父亲的住宅建成一个纪念馆。他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他自己和他母亲在文革时听从党的命令,跟做丈夫和父亲的划清界线!

 

对于文革中没有追随自己的良知和亲情而顺从权势的舒乙母子,马悦然对他们毫无忏悔之意是愤愤不平。可惜这些红色字体的文字在国内三联版中也给删除了。

 

还有很多,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一文中,马悦然指出了大同社会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有相似之处,都是主张消除私有制的乌托邦幻想。他的总结非常精辟,恕我不能摘录……

 

曾经在峨眉山报国寺当过九个月和尚的马悦然先生有着四川人的诙谐风趣。这些都在他的汉语文字中体现出来,比如我们有段时间风行这样的网络语言“被自杀”“被怀孕”“被离婚”等,人家马老在本世纪初就使用了,他称1949年的成都为“被解放”。

 

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的《另一种乡愁》,如果没有,读过国内版的也不错,至少可以窥视马悦然的中文风格与对中国文化的见解。

 

我以为,中国人读马悦然的汉语文字,将是对这位刚去世的汉学家最好的纪念。

 

马悦然先生千古!

 

 

2019.10.19-20于悉尼

 

 


如果后人只看这个视频就会以为老舍与胡絜青是真的“生死之恋” ,赵清阁女士不存在于老舍中年后的生活中。


后记前几天在油管上看阳光卫视系列节目百年婚恋21集老舍子女讲述老舍与胡絜青的生死之恋剧中自然将老舍被红卫兵揭发其与赵清阁的婚外恋的情况略去还添加了一些老舍挨打后回家的桥段显示老舍自杀的前一天家人待他很好很关心这样的公然撒谎令人恶心老舍与胡絜青抗战前生过三个孩子曾定有“生死之恋”但老舍后来的婚外恋也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这直接影响到他文革受辱后家人对他的态度本来老舍先生的文字一流婚姻出轨毫不影响他的文学地位而赵清阁女士也是老舍生活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历史存在老舍子女为父母隐是可以理解的文革后对其父自杀不公开忏悔也勉强过得去毕竟是家事但一边用老舍先生的名望赚钱还一边造假圆谎隐瞒老舍先生含恨自杀的部分死因却是令人恶心呕吐的!!这让我想起曾读过马悦然另一种乡愁》(港台版中有关老舍先生及后人的评论今将马悦然逝世后急就的悼文重发除纪念马悦然先生外也表达我对某些伪造历史的人的鄙视

 

雪梨子2020.12.1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6 回复 慈林 2020-12-15 12:34
老舍出軌,對家人傷害極大,對他冷淡,情理之中。至於后来家人利用他的名氣謀利,也可理解。可謂:此一時,彼一時。
3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12-15 13:20
慈林: 老舍出軌,對家人傷害極大,對他冷淡,情理之中。至於后来家人利用他的名氣謀利,也可理解。可謂:此一時,彼一時。
平手
6 回复 绿野仙踪 2020-12-15 17:29
真相在细节之中…
太多人只控诉自己作为受害人的一面,而略去害人者的一面,这样对历史的认知流于浅薄。
4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12-15 18:56
绿野仙踪: 真相在细节之中…
太多人只控诉自己作为受害人的一面,而略去害人者的一面,这样对历史的认知流于浅薄。
谢谢披阅、分享、赐教
3 回复 nierdaye 2020-12-20 20:41
说实话,这个翻译过程因为cencorship 而取舍或者避讳内容,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史学研究方面,严重误导。

没有言论、出版、思想自由,不会有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
3 回复 nierdaye 2020-12-20 20:43
慈林: 老舍出軌,對家人傷害極大,對他冷淡,情理之中。至於后来家人利用他的名氣謀利,也可理解。可謂:此一時,彼一時。
另外,就是时代的压迫感。利用家人、朋友的孤立,批判,揭发来打击惩罚摧残人的思想和意志,磨灭人的信念,转变个人思想。这些可比蒋委员长和军统厉害多了。
2 回复 nierdaye 2020-12-20 20:44
绿野仙踪: 真相在细节之中…
太多人只控诉自己作为受害人的一面,而略去害人者的一面,这样对历史的认知流于浅薄。
国内不少翻译的国外出版物,往往会略去一些细节。对比阅读,很无奈。
3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12-20 20:50
nierdaye: 说实话,这个翻译过程因为cencorship 而取舍或者避讳内容,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史学研究方面,严重误导。

没有言论、出版、思想自由,不会有伟大的思想家、艺
马悦然的这本书是用汉语写作的。
3 回复 绿野仙踪 2020-12-21 03:33
nierdaye: 国内不少翻译的国外出版物,往往会略去一些细节。对比阅读,很无奈。
这就象把成年人当未成年一般,时间久了,真的很少人才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2 13: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