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Unknown 于 2018-9-25 15:07 编辑
-
左: 戰國早期 蟠虺紋豆, 中-銅-000931
禮器
豆, 蓋與腹呈圓球體, 蓋附圓捉手、子母口、環耳, 柄為高圈足. 蓋、腹均以弦紋為介, 分飾數組蟠虺紋. 足飾蕉葉紋,內填獸面紋,捉手飾幾何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610
-
春秋 曾子簠(fǔ, 祭祀稻粱器具), 中-銅-000410
禮器
附蓋方簋, 動物形鈕、方口、折壁、圈足, 口沿有小獸首, 足側鏤空為几字型. 蓋以鏤空飾幾何紋、八卦,腹飾蟠虺紋. 器底有銘四行.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088
-
戰國 素敦, 故-銅-001951
食器
敦為黍稷之器, 全器上下相合, 若分開則為兩個對稱的飯碗. 此敦具有南方楚國器制特色. 平素無紋, 與器身銲接的環耳及器足, 小圓環一端作短鉤狀, 小圓環足一端則作長倒鉤狀, 配合長橢圓形器身, 全器顯得修長而具有動感.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872
-
春秋中期 子犯龢鐘, 購-銅-000090
敲擊樂器. 為甬鐘形式, 上部為泥心長柄, 柄近鐘體處飾一周重環紋並有一用以穿掛懸鉤的環. 鐘體呈二瓦相合狀, 即宋代沈括於《夢溪筆談》中所稱之合瓦式. 鐘口朝下成弧曲狀, 鐘內壁有調音槽. 鐘面鉦部的中央一面鑄有銘文, 一面平素無紋. 鉦部兩側各有三排長乳釘狀枚, 兩面共有三十六枚. 枚間篆部飾S形夔紋, 鼓部中央飾一對相向的變形夔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84
-
-
-
朱雀形席鎮, 贈-銅-000333
陳設
銅質鎏金朱雀形鎮, 朱雀鳥呈收翅歇息姿勢, 雀鳥回轉頸部, 鳥首置於背上, 整體器形近似橢圓形, 造型圓潤可愛. 雀鳥眼眶以陰刻方式表現, 鳥喙短銳而渾圓有力, 造型寫實; 雀鳥頭上有一撮羽冠向後垂在頸上. 雀鳥軀幹渾圓, 背部呈弧形, 長頸向後回轉, 鳥首擱在背上, 似在歇息又似回首凝望; 兩翼收起貼於軀幹兩側, 以線條勾勒出羽翼的波摺層次. 尾羽緊貼身軀, 略呈火焰形並以陰線刻劃鳥羽花紋. 桌椅普遍使用之前人們席地而坐, 席四角需有壓鎮之物以免吹移掀起. 戰國、漢墓中常有四個一組的銅獸鎮出土, 即具此種席鎮功能, 以漢代最盛. 宋代以後文人常取獸形鎮為鎮紙之用.
牛席鎮找不到, 来一个相同功能的鸟充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708441
-
戰國 獸紋杖首, 購-銅-000059
杖首上共有四隻獸, 左獸回首張嘴, 作戲球狀, 中央一獸亦回首, 與左獸相對, 右獸則伸長頸部、張嘴, 身上另有一隻小蛇張嘴咬住其下方及耳. 杖首兩面之獸身皆有紋飾, 銎部有一圓穿孔, 孔的兩側飾三角紋, 三角紋下飾一圈繩紋. 器面滿覆斑斕的綠色、藍色銅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53
-
-
戰國 獸首盉, 故-銅-002271
附鈕蓋、環鈕、獸形提樑、短頸、斜肩、獸形流、圓腹、獸形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94
-
-
官玺, 姓名玺, 箴言玺, 吉言玺.
-
-
-
西周中期 遹簋, 中-銅-000090
食器
器身平口, 腹旁兩獸首耳銜環, 圈足之下另有三足, 器身外表飾瓦紋, 三足上端飾獸面.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68
-
-
清 掐絲琺瑯角端, 中-琺-000881
陳設
長29.3公分 寬24.5公分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8105
-
-
-
清 百寶嵌山水人物圖插屏(二件), 購-雜-000010
紫檀木家具
長134.1公分 高125.8公分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70229
-
这套紫檀家具是恭王府原件, 日本人山中定次郎购置后部分在美国拍卖.
http://www.pgm.org.cn:8088/newgw ... d08073ad63e7f.shtml 臺北故宮收藏的恭王府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