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与2的关系

作者:kylelong  于 2013-5-30 06:2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哲学哲理|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1 + 1 2的关系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生被老师们当作“接受器”,反复训练着:1+1=2,1+2=3……到了高中或大学课程时,除了部分学生知道10进制之外,大部分学生还是计算着比1+1=2难千倍的数学题。

 

然而,随着10进制概念的引入,数学哲学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因为1 + 1 不一定就肯定等于2

 

对于不了解哲学的人,往往神话哲学,说哲学是最高科学,是所有科学之上的科学,这是不客观和实际的。说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不尽然的,数学中的有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哲学。同样的,哲学中的方法论也对研究数学又所启迪和帮助。因此,数学和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互补和转化的,因为客观事物之间也是可以互补和转化的。

 

那么,数学哲学是如何分析1 + 1 2的关系的呢?

 

首先,必须弄清楚1+1≠2,假如没有给定一个确定的进制。在信息时代,如果还有人认为1+1永远等于2,那就落伍了。

 

西方的学生自由散漫,有时间与空间去创造,他们永远自信,永远活泼,课堂热烈的讨论,深入的探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在中国,课堂上,只可以听见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义正词严的训斥。看下边是端正坐着,洗耳恭听的学生,死一般的沉寂,大家却一致赞赏:“老师多么认真,学生多么专心”。中国的学生勤奋刻苦,可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学生自由散漫却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这个结论有些极端。

 

为什么?因为西方的学生认为1+1可以不等于2。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部在悬崖边缘上前轮悬空的汽车。如果这时来了一只蝴蝶,停歇在汽车上。本来是1+1=2,结果就可能是1+1= 0

 

其次,11 > 2,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协同效应,即:“两个元素相互协作作用,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在食品营养学上,两种食品的恰当配方,其营养功效很可能大于单一食品的营养功效;在大数据时代,将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很可能产生11远大远于2的价值;在基金和股票投入方面,两个混合的投资利润,很可能远远大于两个单一的投资利润。

 

集体的力量,或者说团队精神是巨大的。一个团队,可以彻底克服以往那种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被动工作局面,使团队拧成“一股绳”,大大地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进取性、竞争性,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达到了112的效果。

 

    再次,我们来看看11 < 2。中国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3个和尚没水喝。这就是“112”的情况,明摆着是有人没有竭尽全力,“滥竽充数”。这说明人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单枪匹马地做事情,可能就会竭尽全力;到了一个集体,则把责任悄然分解到其他人身上。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集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并概括为“社会浪费”。

 

  人的潜力极限需要刺激,而最长效、最管用的刺激手段,莫过于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激励机制。责任越具体,人的潜力发挥得越充分,耍滑头的人越少,用真劲的人发展的空间越大。

 

最后一个问题,是1+1=3。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问题与1+1≠1,或者11 > 2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因为这是一个精确的准确的答案。这个结论不仅在数学上是成立的,在遗传学、细胞学、地理学、物理学、天体学等学科,也是成立的。

 

1+1=3,有人会觉得是“避孕套”的广告。假如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这个结论还是不成立。其实,1+1=3的关键,在于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的结果,并不在人们用常规思维(或惯性思维)去分析所获得的期待结论之内,而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意外”。假如这种事件的几率大得足够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这就不是一种“意外”,而是一种必然。

 

综上所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纵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可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几率。如果从哲学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你将会获得强大的力量,预测某一事件未来的可能结局,有充分的信心去面对现实的一切问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0 回复 arznith 2013-5-30 15:16
如果能够可能,那么就一定可能,这就是宇宙赋予人类的自由度。

和自由度相关的是有序性,这两者的关系特别奇特,一方面是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带来更大的有序性,更大的有序性可以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是更大的自由度带来更大的混乱,更大的混乱带来更大的极权蒙昧和暴力。而造成这两面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自欺欺人!

任何的数和数的运算,都是普通现象的翻译,而任何翻译的准确度都会有天然的失真,取舍之间,是不是客观而自律,是不是承前启后而不用强,这是大学问,也是大道德。

特别是在翻译已经被严重扭曲失真的情况下,能不能吾独养浩然之气,甚至虽万千人吾往矣,这问题的回答是界定一个人是否是男人,甚至是否是人的唯一标准。
4 回复 kylelong 2013-5-31 00:11
arznith: 如果能够可能,那么就一定可能,这就是宇宙赋予人类的自由度。

和自由度相关的是有序性,这两者的关系特别奇特,一方面是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带来更大的有序性,更 ...
自由度和有序性,都是相对的。

人类发展历史上,很多人建立或发现的所谓的“规律”或“法则”,实则是一种暂时的或有限的或区域内的现象,或者是假象,永恒的是宇宙。

准确度,标准或道德,只不过是人类某个阶层,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而设立的一个框框,而这个框框又与人类社会发展当时所处的那个时间,地点,水平相关。

世界没有唯一标准,只有多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12: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