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情感、利益

作者:kylelong  于 2016-8-25 08: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学习探讨|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3评论

关键词:情感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情感(emotion)。有些人说植物和动物也有“情感”,其实,这是非常牵强附会的,植物与动物的“情感”,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的意识存在,完全无法与人类的情感相提并论,因为人类的情感被提升到一种“永恒”和“永生”的水平。

 

最近里约奥运期间,有两大热门事件,都与情感相关。一个是王宝强离婚事件,另一个是郎平执教女排获得金牌事件。虽然都与情感相关联,但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与本文探讨内容相关的,是这些情感的纠缠都与利益相关。也就是说,人性的价值(value of human nature),在情感与利益发生冲突时,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但与此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普遍性(universality)。

 

我们回忆一下“三转一响”的年代,那个时候的物质缺乏,但人们之间的情感是非常纯真的。以至于现在只要有与那个年代相关的商品或商家出现,就会有一大批怀旧的朋友去购买、去欣赏、去品味,而实际上是去回味那个年代的故事。因为这些商品(或者说是物品)记载着人们过去的情感,承载着人们过去的经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些商家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来开发这个市场,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实际利益)。一句话:情感与利益的关系,是一个人的人性价值体现,也是商品价值中很重要的方面。

 

剥离人性价值来谈人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的存在与生存,必定是具有价值的,否则,那就与动物或僵尸没有多大区别。人性的价值,首先是信任价值(trust value)和情感价值(emotional value),其次才是思想价值(thought value)和创造价值(creation value)。有价值的存在,就会有利益(benefit)的存在,即使这种利益不一定就是物质利益或金钱利益,无形的利益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存在。比如某某人获得了“某某学家”、“某某学者”的称号,这是具有价值的,虽然暂时没有任何物质利益或金钱利益,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TA的家庭或家族,会因此而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或金钱利益。

 

现在来谈谈商品价值与情感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 = 物品价值(生产价值+使用价值+流通价值)+ 广告价值。在传统的生意模式中(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商品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是广告消费。强调依靠广告的社会活动,是非常低端的、无赖的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消费往往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在现代的生意模式中(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很多商家(比如类似“知青餐馆”的商家)将广告价值转变成为情感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提升的社会活动,才是理性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消费往往具有重复消费与较强的忠诚度。

 

人是社会的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情感(包括家庭与家族),是人们幸福生活所不能割裂的纽带关系。正是这种情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与购物方面,有着某种倾向性、趋向性与驱使性。比如买保险或旅游,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大家都比较倾向购买同一家保险公司或旅游公司的服务,即使另一家保险公司或旅游公司的服务差不多,价格优势也差不多。又比如同学聚会去餐馆、或购买礼品,或者大家购房之后的装修,自己很难选择哪一家公司,但同学之间就会相互借鉴别人的经验,往往会选择同一家公司。这时候的广告效应就很难起作用,情感价值就相当重要了。于是,就出现了分享经济。

 

情感价值的存在,很多情况下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一旦情感价值被利益化了(不一定是商业化),就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包括金钱、财产、商品等)。假如这种利益分配是平衡的,情感价值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是和谐的;假如不平衡,情感价值与个体利益有了冲突,就好比本文开头的例子,矛盾就会产生。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些关于情感与利益关系的一般规律:

 

1, 情感价值是人性价值中最基本、最崇高的价值;

2, 情感价值的存在感,取决于当事人参与价值体现的程度;

3, 忽视情感价值的存在,是对人性价值的蔑视或无视;

4, 情感价值的利益化,是商品经济转化为分享经济的分水岭;

5, 情感价值不等于金钱或可见的财产,是特殊的个人利益体现;

6, 商品经济中,广告价值代替了情感价值,情感价值被广告商剥削了;

7, 分享经济中,情感价值直接体现出来了,当事人自己赚取了情感价值;

8, 认可了情感价值的利益化,实则是人性价值的体现或醒悟;

9, 拒绝了情感价值的利益化,则是对人性价值的忽视或不悟;

10, 将情感价值利益化无限扩大,破坏了利益平衡,人性就会受到威胁。

 

朋友,在商业社会,你是希望一直被商业剥削?还是希望体现自我价值?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7 回复 十路 2016-8-25 09:53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龙老师,我只是讲出个人看法,不管与文章是否完全相同,只是出于探讨,如果惹您生气,我就退去。

信任和情感都可以存在,如果一定要加入利益在商业模式中就不同了,有一种是不与利益相关的传统商业模式,而且是尽量分开;另一种是传销的拓展,即这种分享经济模式。

后者可能能被部分人接受,因为有其弊端。

比如,我可以介绍分享给我的朋友某种商品,出自对我的信任人家可能有兴趣,但如果我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当然,朋友的定义本身很广,中国人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朋友,见过面,吃了一餐饭,一起想做件事,交换过名片,都可以称为朋友,那就没有什么好定义朋友了,就是生意伙伴,或者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生意合作伙伴。如果是同学间,免不了利弊都有,有时是可怕的,千万别瞎利用这种信任关系。弄得好,叫做有福同享,分享经济,弄得不好一传十十传百,信誉都搞坏了。这些故事我听过不少,实际上是老方式,我只是实话实说。
6 回复 kylelong 2016-8-25 11:11
十路: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龙老师,我只是讲出个人看法,不管与文章是否完全相同,只是出于探讨,如果惹您生气,我就退去。

信任和情感都可以存在,如果一定要加入
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会有弊端和局限性。

无论什么样的朋友,也都会有信誉的好坏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因为选择了某一种商业模式或一类朋友,就可以避免的。
8 回复 十路 2016-8-25 21:52
kylelong: 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会有弊端和局限性。

无论什么样的朋友,也都会有信誉的好坏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因为选择了某一种商业模式或一类
确实如此,有利有弊,可“利用“的朋友同学关系也很多。

“你到底能干什么?” 是这里刚发的文章。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20: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