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危机,百年一遇的机遇----谈如何把风险转化为财富

作者:李贺增  于 2008-11-2 04: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理财顾问|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4评论

关键词: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地股市犹如自由落体,在风暴中心的美国,道琼斯指数象海啸中的滔天巨浪,连续两周在上下300-900点之间翻滚,指数屡创新低。许多投资者包括笔者的一些朋友已毫无信心可言。鉴于这种情况,作为专业理财顾问,我在此谈一下多年的投资经验与心得,希望给广大的投资者朋友们一点鼓舞和信心。

 

投资既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科学,也是一门有关人的思维和心理活动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哲学甚至神学的角度来看待投资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人性的特点进行分析把握。因此,本文将谈三个问题:投资理念,投资心态以及如何把风险转化为财富。

 

投资理念 

 

 

只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导致正确的投资行为,从而产生正确的投资结果。大家都知道美国人乔治?索罗斯是世界著名投资家。而事实上,他首先是一位哲学家。早在大学时代,索罗斯就提出了基于证伪主义哲学的反身性(Reflexivity)原理。该原理的大意是:参与者的思想和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索罗斯正是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到了有人类思维参与的历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地把反身性原理应用在投资过程中。而事实上,反身性原理与量子力学中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具有相通性。这也许是为什么大师索罗斯命名其基金为“量子基金”的缘由。根据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对粒子动量的测量限制了对粒子位置的测量,反过来也是如此。很多观测量也同样受到测不准原理的限制。 这些原理就是指导索罗斯投资行为的最高准则。所以确切地说,索罗斯的成功不仅仅是其投资方法的成功,更是指导其投资的哲学理念的成功。

 

索罗斯靠投资理念取胜,巴菲特亦然。可以说正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才使巴菲特走向了神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在商家促销时购物,感恩节前‘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狂潮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在股市和基金市场,人们似乎不愿意购买打折的证卷。而巴菲特却与一般人的思维背道而驰,真正把日常生活中的朴素真理应用到股市当中来。把哲学中“度”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巴菲特的名言就是:在别人贪婪时我感到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要贪婪。世界上有许多自称为“巴菲特”门徒的投资者,但真正效仿“巴菲特”投资行为的投资者却寥寥无几。可谓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者居多。有个想法并不难,难的是付诸实施。有能力看到机会的人不多,而有胆量抓住机会的人就更少。所以仔细想想,富人永远是少数就非常符合逻辑了。诚然普通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判断投资,不应该盲目效仿“股神”的投资行为。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效仿“股神”近期的投资行为不可能取得短期收益。投资者要从自身的客观情况出发,在严格的风险控制前提下进行投资,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收益特征的项目,全面衡量长期业绩表现, 行业前景等因素,在注重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以稳健收益的累积效应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既要保证投资的稳定性,又要兼顾投资的获利性,始终强调稳健与收益并存。

 

 

投资心态 

 

 

投资首先要规避风险,但不等于投资没有风险。目前主要西方国家资金市场信心危机,世界金融市场正在遭遇一场决堤式崩溃。如何克服恐惧、坦然面对市场成为广大投资者的首要问题。既然我们控制不了市场,我们就要主动调节我们的心态,有时甚至要有一种"塞翁失马,焉知祸富"的豁达。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投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投资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可否认投资就是为了赚钱,投资不赚钱就失去了投资的真正意义。但投资需要一种境界,需要一种做人的境界。做事先做人,投资也不例外。人做不好,投资也很难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先哲,他晚年归隐深山。后来他的夫人去世了,他的一些朋友心情沉重地前来吊唁,却看见他神态自若,击鼓而歌,众人很不理解,他却说,源于自然,最后回归自然,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有什么好悲伤的呢?可见,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态和境界去对待,其影响和结果有荧火与日月之别。

投资境界就好象一座财富山峰。境界低下的人永远停留在山脚下,一些人经过努力攀登,来到半山腰。而能达到山顶欣赏无限风光的人少之又少。很难想象一个心胸狭隘、患得患失之人能登上财富的高峰。在全球恐慌时期,你需要的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人生态度。尽管目前股票和基金市场尸横遍野。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尺度来看待今天的金融危机,毫无疑问百年一遇的危机恰恰是百年一遇的机遇。寒冬过后,必将迎来新的投资“绿洲”! 

 

 

如何把风险转化为财富 

 

 

但问题是如何调整好心态,把风险转化为财富呢?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中,作者比格斯先生给出了他父母双亲的例子: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的父亲由于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他母亲未来的生活有所依托,就为他母亲在股市中选择了一个成长型股票投资组合。无论股市如何风云变换,而他的母亲只管像抱着摇钱树一样抱着她的股票。尽管在长达32年漫长的投资过程中,美国股市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而他母亲这套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回报却高达平均每年17%。以至于到后来,这些股票每年的红利比当初买入股票用的钱还多。正如《老子》所言"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目前,世界各地股市仿佛世界末日一般。索罗斯先生说美国经济还没有找到“避风的港湾”,格林斯潘先生说此次金融风暴为“百年一遇”。恐慌是人性的弱点。但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许多投资者担心此次金融危机会引起类似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虽然我们没有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教授的危机预言能力,但是因为这次危机的社会背景,历史成因,目前生产力所处的水平以及各国政府的态度与80年前截然不同。因此不太可能重蹈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覆辙。历史将见证这种杯弓蛇影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否则,我们真的需要重读爱因思坦留给子孙后代的话了:假如你们的行为不比我们现在或过去的行为更公正、更平和、思想不能更理性的话,那么你们就等着被魔鬼带走吧。 

 

 

显然,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大洗牌,是世界财富重新分配的重大过程。袖手旁观还是踏波逐浪,独领风骚,敏锐的投资者一定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当中来。''''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如影相随同时出现。因此百年一遇的危机也正是百年一遇的机遇。能见证百年一遇的危机,能拥有百年一遇的机遇不也是一种幸运吗?妢娩时的阵痛正是为了诞生一个伟大的新生命。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本文作者为理财顾问李贺增 Ken Li。本文仅供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交流电话:647-832-1568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0 回复 daomeidan 2008-11-2 04:37
机遇隐藏在危机之中
0 回复 hahahajj 2008-11-2 09:21
现在买了,做20-30年的长期投资,应该不会算错吧?
0 回复 zhanglianzhu 2008-11-3 00:00
solos,baffet 是两个大骗子。他们真正赚钱的途径是没公布的。尤其是起步发家的过程,都是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公布的你又学不来。
现在他们就靠他们的神话效应来赚钱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22: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