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男爵(七)

作者:Brigade  于 2019-3-8 07: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转文|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文/陆幸生

十、意大利的美地奇家族

孟德斯鸠于1728年的4月5日告别了纸醉金迷而又充满学术气氛的巴黎,踏上他的欧洲之行,开始自己对于欧洲政治体制的考察。他的第一站是文艺复兴的发源之地意大利。他考察的重点是古罗马奴隶制时代的共和体制,最终的落脚点是传统体制和现代君主立宪体制交融的英国。这次考察结合自己长期对于人类政治体制的演变和未来走向的思考,最终产生的思想结晶体现在他的两本专著中:《罗马体制盛衰论》和《论法的精神》之中。

这是一个早春季节,巴黎上空萦绕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景物有些朦胧,志向和目标却是明确的。一切都显得生气勃勃,这是一个万像甦生的季节,他更是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带上仆人踏上求学考察的旅程。此行他已经不是一个乡下土头土脑的贵族乡绅庄园主。而是满腹经纶谈吐高雅的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巴黎社交界名流。更何况他还怀揣着多封达官贵人、学者同仁的引荐信,这些都是他进入教廷、宫廷和主教、贵族们举杯交欢,和知识界学者名流交流学习,进入上流社会沙龙的名片。

况且他在登程之际就有他的至交、在欧洲各国宫廷中声名显赫的贝里克公爵的侄子、受英王乔治二世委任前往维也纳担任大使的沃尔德格雷夫伯爵陪同。

他旅途第一站是便是东北紧邻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对于奥地利来说也许他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一帝国是哈布斯堡王族的所在地,也是奥匈帝国的皇帝驻陛之地,此时,正由查理六世统治,奥地利可以说和法国宿敌,查理六世曾经和路易十四进行了十多年的“西班牙王位争夺战”,最终以法国战胜告终,西拔牙王位落入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之手,年轻的公爵摇身一变成为西班牙的菲利普五世,但是从此失去了法国王位继承权,从血统上说,他是法王路易十五的亲叔叔。

西班牙王位争夺战,双方打得焦头烂额,路易十四王朝因为战争也陷入深深的财政危机,帝国开始走向没落。直到女王玛利亚•特蕾莎成为奥地利女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女王,将自己的女儿安东瓦内特嫁给了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两国关系开始好转,而帝国已经彻底走向了没落,表面上依然光鲜靓丽,骨子里已经腐朽脆弱,内瓤子已经霉变没落了,而贵族们依然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在歌舞盛宴、文恬武嬉、纸醉金迷中享受特权挥霍昏睡,不知王朝覆灭将至,可谓娱乐至死方休。这就是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清新者,当然也是思想上的掘墓人。

孟德斯鸠在鞍马劳顿二十多天后,进入维也纳。他首先觐见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这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和权力均大大缩水,仅剩空泛的名头和几个不大藩属蕞尔小国因此被伏尔泰讥讽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孟德斯鸠几次与欧伦亲王和施塔伦堡元帅进行了会谈。据说谈话的内容涉及到新教也即所谓詹森教教义,由此可见这里的统治者比颁布可恶的“克雷芒通谕”的罗马教廷和对新教赶尽杀绝的路易十四要开明许多。

詹森教在法国又称为胡格若教,这是因为孟德斯鸠所在的色贡达家族早年曾经追随纳瓦拉旺多姆公爵安托内瓦•德•波旁而安托内瓦的妻子则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妹妹的女儿让娜•达尔布雷是法国宫廷内的叛逆者,她是坚定的胡格若教教徒,凯瑟琳出于保护其小姑女儿安全的需要,干脆就将她嫁到了胡格若教的大本营纳瓦拉王国,法国公主的外嫁也给波旁家族带来了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这是后来法王亨利四世开创波旁王朝的血统来源。因为法国以吉斯家族为首的基督教顽固派势力不断坐大,出于更加深远的政治考虑,是为了防范权臣吉斯公爵的不断膨胀权势,凯瑟琳顺水推舟将自己的小姑子的女儿嫁给纳瓦拉国王,成为王后,作为权力平衡的需要。后来懦弱的安托内瓦去世,让娜•达尔布雷成为强悍的女王,她就是后来开创波旁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的母亲被后世称为胡安娜的女王。

孟德斯鸠的曾祖父就是纳瓦拉王后的侍臣,被女王封为二等持剑贵族,得到“孟德斯鸠”的封地和伯爵称号。在法国三十六年天主教和胡格若教的“宗教战争”中,曾祖父的两个兄弟牺牲在战场上。直到亨利四世(纳瓦拉王子亨利)于1589年继承法国王位,才改宗天主教,颁布《南特诏令》宣布宗教和解,随着主子的改宗,孟德斯鸠的先祖们也改宗天主教,而孟德斯鸠的妻子依然还是一名新教徒。而且在孟德斯鸠伯父任波尔多高等法院代理院长期间竟然废除了臭名昭著的歧视新教法令“克雷芒通谕”,公然与罗马教廷和王权相对抗。这和色贡达家族早年信奉的胡格若教有相当关系,显然孟德斯鸠家族是主张宗教融合的。而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的宗教战争对于法兰西民族的摧残,所造成的灾难是空前的,也给色贡达家族本身带来亲人丧生的悲痛。因此宗教问题始终是孟德斯鸠关注的重点。

1728年6月26日,他开始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意大利之行。孟德斯鸠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这个古老而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的美丽国家。威尼斯、米兰、都灵、热雅那、比萨、弗洛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几乎每一座美丽的古城都依然回荡着人文主义运动的呐喊。可以说这是孟德斯鸠长达3年的旅程之中最富有成果、最具浪漫气息的一段行程。他最感兴趣的是艺术之城文艺复兴的起源之地弗洛伦萨,在那里他整整待了六个星期。

在弗洛伦萨,如果稍加留意,时不时能够看到这样几个字母:Mediei。美第奇,这是一个在弗洛伦萨抹不去的家族名称,是13 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由于王族之间的政治联姻这个家族的势力曾经延伸到法国。

从1434年开始,四十五岁的柯西莫•德•美迪奇担任佛罗伦萨最高行政官。乔凡尼•迪比奇•德•美第奇与科西莫•德•美第奇是家族财富与文化的奠基人,美第奇家族从银行业起家,逐渐获取政治地位,14到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

这个家族诞生了四位教皇(庇护四世、利奥十世、克莱门特七世、利奥十一世)、两位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玛丽•德•美第奇),也经历过三次政治放逐。而且这两位法国王后,在夫君去世后,都曾经成为王国真正的掌控者,在法国历史上都留下饱受争议的业绩和并不光彩的名声。可以说这两位王后都和孟德斯鸠家族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尽管这两位有着美迪奇家族血统的王后都是作为政治联姻牺牲品嫁入法国不同的王族,作为王后和国王在情感上泛善可陈,王后并不受性欲滥觞的夫君待见,但是都凭着不凡的政治智慧纵横卑阖于阴谋层出的宫廷,运用母国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君王权术在基督教和新教纷争中左右平衡首鼠两端,在夹缝中求生存保权位。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杀开一条血路,冲上权力顶峰,凯瑟琳手握权柄24年,玛丽辅佐她的夫君亨利以波旁王朝替代了瓦卢瓦王朝,她和凯瑟琳一起改写了法国的历史,强悍的玛丽王后在亨利四世被刺后又进入到路易十三王朝支持她的小儿子斯加东亲王和路易十三争王位;与权臣黎世留进行过殊死的拼搏,直至权斗失败被流放,终究也不失为宫廷权斗中的强悍角色。

如今孟德斯鸠走在弗洛伦萨大街上,感受着当年美迪奇家族的赫赫权势以及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贡献,城中为数不多的几座恢宏的大教堂,有四座曾经是这个家族的礼拜堂;当年弗洛伦萨共和国的国政厅,其实就是这个家族的宅院;举世闻名的乌菲兹美术馆几乎收藏了西方美术史半数的名画,原本也就是这个家族的事务所;在这座城市里有许多豪宅,或者说可供参观的私人宅邸和公共建筑,几乎都与这个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家族势力,长久地笼罩着一座城市,对它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化的进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奇观。不了解美迪奇,就很难了解弗洛伦萨。因为这个家族确实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强大支持者、刺激者、推动者。

十四世纪从弗洛伦萨青石铺就的小巷中率先走出了但丁、薄伽丘和彼得拉克,分别以《神曲》、《十日谈》和一批惊世骇俗的抒情诗,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垄断的黑暗天空,欧洲文艺复兴石破天惊在这里如礼花升上天空,紧接着从文学领域拓展到建筑、美术领域。这个运动最终都诞生了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美术作品和壮丽建筑。

美迪奇家族作为这座城市和公国的执政者,为文艺复兴大旗的高扬,拓展了腾挪的广阔空间,在文学、绘画、雕塑和建筑的资金上给与慷慨的支持,对于囊中羞涩的艺术家而言,十分欣赏艺术的美迪奇家族往往会施与援手,不仅购买他们的作品,而且还会花钱资助极具天赋的艺术家。

孟德斯鸠在弗洛伦萨显得兴趣怏然,他赞美了那里的大教堂和新圣母大教堂,盛赞杰出的建筑师乔托设计的钟楼为欧洲最好的哥特式建筑。他在行家的引导下仔细参观了美术馆,极其认真地做了笔记,把弗洛伦萨的艺术珍品详细记录了下来。弗洛伦萨的雕塑最使他倾倒和着迷,他经常日复一日地驻足于塑像旁,认真观察,悉心研究,全身心品味其中之美。在这座艺术之城,孟德斯鸠整整呆了6个星期。

在这六个星期中,他游走在当年美迪奇家族精美的建筑中,欣赏着家族美术馆珍藏的名画,了解着这个家族的往事和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和弗洛伦萨美迪奇家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法国学者当然了解当年美迪奇家族的公主,作为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政治版图上的一枚棋子,被远嫁到法国成为弗朗西斯一世家老二亨利的王妃,这是一桩长远的政治投资,渗透着教皇叔叔和法国达成政治外交联盟的企图。以致于为了这桩联姻,教皇红口白牙做出了天价妆奁和领土的承诺,在凯瑟琳婚后完全没有兑现,但是当时对于政治野心极大的弗朗西斯一世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满足了他领土扩张的一厢情愿。

凯瑟琳是家中独女,既有美地奇家族的关系,又有继承弗洛伦萨公国的资格。亨利王子排行老二,最不受父亲待见的花花王子,本来卡瑟琳的新郎绝无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但是克莱门特还是开出慷慨的附加条件力促这桩婚事。凯瑟琳的陪嫁有六座意大利城市,包括比萨这样的大城市。克莱门特甚至秘密表示,他一定会帮助弗朗索瓦一世夺回富有的米兰,而且承诺将乌尔比诺公爵的名号赠与这对新人。此外还有一笔十万金埃居和大量珠宝作为嫁妆。当然,当这桩婚姻成为事实之后,教皇叔叔在一年之后去世,那些承诺完全成为一纸空文毫无兑现的可能,从此这位嫁入法国宫廷的大公国公主备受冷落。但是她工于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在备受夫君冷落中,在绝望中求生存。

她的遭遇博得了国王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同情,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这位公主给与鼓励,(这个名字和亨利一样在王室很盛行,凯瑟琳的小女儿玛戈也是玛格丽特命名的)在凯瑟琳一直没有怀孕的艰难岁月中玛格丽特鼓励她:

“美第奇家族的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生下后代,上帝一定会赐给王妃子嗣。不要去管那些说坏话的人,到那时国王和我会分享您的快乐。”

这位公主的在王室内部是主张改革天主教并倾向胡格若教的,她的女儿让娜•达尔布雷更加激进,后来成为拉瓦拉国王的王后,成为坚定的胡格若教领袖,她诞生了法国波旁王朝一代雄主了亨利四世。也许是为了报答这位王妹的患难之情,或者干脆就是为了防范吉斯家族的篡权野心,凯瑟琳将小女儿玛格丽特(玛戈王后)许配给了让娜的儿子亨利,使得亨利登上法国王位又增加了厚重的砝码。

在法国宫廷期间意大利的凯瑟琳一直和弗朗索瓦一世关系亲密,以致外间传说这位意大利公主是老公公的情妇。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老公公和儿媳妇的爬灰。在法国宫廷混乱的性关系中,这种事司空见惯。弗朗索瓦一世是个筋骨强健,身材魁梧的壮汉,政治野心和情欲都很旺盛。对于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而言,法国皇帝除了路易十六之外,没有一位不是采花高手,包括弗朗索瓦的王子亨利,他似乎对于王子妃和老爷子婚外鬼混的流言蜚语完全不放在心上,也许是摄于老爷子国王权威,也许是他在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凯瑟琳这个人,一门心思放在其他心爱的女人身上,正如奈杰尔•考索恩在《大独裁者性生活》中提示说:

强人总是精力旺盛,当然也包括性欲。如果再有绝对的权力,身边绝对围绕成群的女人,于是绝对权力者,绝对风流、荒唐、淫乱。

淫乱对于法国宫廷亦或是其他王室包括中国宫廷几乎都不算回事,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何况女人也只不过帝王手中玩物而已。诚如曹雪芹借焦大之口骂公爵府那些个男盗女娼的狗男女,只有门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叔子。而弗朗索瓦一世和儿媳妇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凯瑟琳和弗朗索瓦一世情感关系的连接点就是他们共同感兴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话题。美国著名女作家南希•戈德斯通在《玛戈王后与波旁王朝的崛起》一书中这样描绘凯瑟琳和她的老公公弗朗索瓦一世的关系(喻乐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9月版第9页):

1515年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关注意大利,当时他年仅二十一岁,刚刚成为国王,他不揣浅陋地率军穿过皮埃蒙特,横跨提契诺河,在马里尼亚打了一场恶战之后,占领了米兰,这场战役被时人称为“巨人之战”。意大利震撼了年轻的弗朗索瓦:文艺复兴熠熠放光;艺术家和工匠手中的作品闪耀着青蓝色的光芒,穿戴着远东的丝绸,装点着金银和光滑的大理石;各大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式样新颖的建筑层出不穷,在法国闻所未闻;人文主义者讨论着古希腊的智慧,而学者带来了君士但丁堡沦陷后抢救出来的手稿。法国国王很快明白,意大利风云激荡正是法国所急需的,他决心要奋起直追。

凯瑟琳的机会来了。她会说意大利语,知道弗洛伦萨亲戚们的消息,和当地的艺术家常常有联系。她和她的公公都喜欢财富、盛宴,她常对国王说起罗马教廷的情况,说起罗马赏心乐事,说起罗马的山珍海味,这令国王非常开心。国王想要缔造一个意大利帝国,想要将意大利的宗教文化和学术带给法国,凯瑟琳表示非常支持。国王有时举行冗长的网球赛,凯瑟琳也衷心拥护。自然凯瑟琳也和国王一起骑马。

国王开始对她有了好感,开始称呼她为“我的女儿”。最终他将出身平庸的的凯瑟琳纳入“小可爱”的之列。这种殊荣表示,弗朗索瓦同意将她接纳为宫廷一员,并将她纳入自己的保护伞下。因为凯瑟琳需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帮助,国王的青睐对她而言是一桩幸事。而到了1536年炎热的8月,也就是她婚后的第三年,这变得尤为有利;他丈夫的兄长,也就是王储,在一次激烈的网球赛后喝了一杯冰水,突然倒地不醒。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王储就此昏迷,八天之后薨逝。亨利成了王位继承人。

小可爱就是这位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国王,养在后宫的一群美丽姑娘,随时陪同他游乐嬉戏满足性欲的美女集团。对于王储被毒杀这桩宫廷疑案,大部分人认为是出自于凯瑟琳苦心孤诣谋划,因为递上这杯冰水的侍从是凯瑟琳从意大利带来的随从。尽管验尸结果表明没有证据表明这家伙谋害了太子,这名侍从还是被搜查并被逮捕。在他的行李中发现了记录毒品的文字,最终他受尽酷刑至死。卡瑟琳也受到怀疑,因为她把刺客带到了宫中,大家还知道她笃信占星术,而且和法国最著名所谓语言大师诺查丹玛斯打得火热,似乎有蛊惑太子之类奇怪的行为。在此关键时刻,她和国王搞好关系的效果凸显,国王并不相信这些指控。这样他的丈夫王家老二,自然递升为王储,她就成为了王储妃,今后就有可能成为王后和王太后,历史的发展果然按照凯瑟琳的意向轨迹运行着,尽管走完这段路关隘重重,荆棘丛生,但是她意志坚定地排除阻力,一往无前。这就是意大利美迪奇家族的凯瑟琳。谋求上位,不择手段,当上太子妃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她还面临着为王家诞生子嗣问题,和太子的移情别恋两大难题,这在宫廷似乎司空见惯,但在凯瑟琳却是保住身家性命和正统地位,攀上权位的大问题,因为入得王宫三年来,她还未见怀孕的迹象,人们甚至怀疑她患有不孕症。

相貌平平的凯瑟琳在1533年10月几乎是赤条条地嫁入法国王室,开始就不受王子待见,这位公主为了自保,在法国宫廷一直低眉顺眼,几乎讨好王室的每一个成员,甚至忍辱负重去巴结王子的情妇黛安•德•普瓦捷。她借助黛安的拉皮条才接受王储亨利(后来的亨利二世)恩赐的雨露,怀上龙种,而且在十二年之间一口气生了十名子女,存活七名。打破了王储妃不孕的谣言,显示了美迪奇家族强大的生育能力,其中有三位儿子成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为王家后代的接续立下汗马功劳,总算保住太子妃和王后的位子,后来成为权倾朝野的王太后。

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后,为了对付野心勃勃的吉斯家族和报复国王情妇黛安埋下伏笔,为自己实际操控权力铺平道路。她苦心孤诣地将自己心爱的小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嫁给了纳瓦拉王子亨利,造就了后来波旁王朝的一代雄主亨利四世的横空出世。但是,这场人造婚姻后来重复了凯瑟琳的情感悲剧,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大名鼎鼎的玛戈皇后被亨利四世休弃,另娶了一位来自意大利梅迪奇家的公主玛丽。

然而,作为处于深宫长期被冷落的凯瑟琳眼光也有极大局限性,她只能从女人目光和阅历去感受宫廷一切,尤其是对内外关系的处理,在当上太后以后,她受到法国巫师半人半鬼半仙半妖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蛊惑,以自己作为王室政治筹码的婚姻为经验,把自己子女的婚姻当筹码,乱点鸳鸯谱。当上太后以后,她异想天开,1564年早春,她率领浩浩荡荡的王家车队,从巴黎到西班牙边境几乎穿越法国长途跋涉,沿途劳民伤财,大事铺张,尽显王家奢华,行程两年,目的竟然是为了请她的大女婿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向32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推出她那14岁的二儿子查理九世。原因是诺查丹玛斯建议说“国王应当迎娶这位英格兰女王”,伊利莎白一世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门荒唐的婚事。

孟德斯鸠的足迹,继续按照计划向罗马进发。在出访意大利期间他逗留时间最长的是罗马。从1729年1月19日到4月18日,他一直住在罗马。其后他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访问后,又返回罗马住了两个月。他对罗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建筑艺术,而更多则是宗教和历史,在宗教史中他更多了解的是天主教叛逆新教詹森教派的兴起和发展历史,借助罗马教廷珍藏的许多珍贵典籍,他对罗马帝国的史前历史尤其是政治法律史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五年后写出《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在罗马几乎与教皇以下的枢机主教都有接触,尤其是对于意大利新教教派詹森派的领袖有着亲密的交往,这一教派与受激进加尔文教影响的法国詹森教派比较相对温和,不像后者那样直言不讳,锋芒毕露,他们不主张限制教皇的权力,因而得到枢机主教团有影响人物的支持。孟德斯鸠在罗马时新教的头面人物都不在,他与三位助手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其中尼科里尼是他最推心置腹的朋友,直至他逝世前几个星期,孟德斯鸠还向他表示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另一位叫塞拉蒂,孟德斯鸠与他关系亲密,乃至在《论法的精神》尚未完稿,就允许他先睹为快。同样这两位神父对孟德斯鸠的情谊也终生不渝,不仅好友在世时如此,死后他们依然照旧。在孟德斯鸠去世十周年纪念日时,他们找到了孟的儿子,请允许他们捐款塑造一尊孟德斯鸠塑像,献给波尔多科学院。由此可见,当罗马的新教运动在酝酿之时,孟德斯鸠就与之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而新教运动在当时的法国是作为异端思想绝对予以禁止的。在孟德斯鸠一生中最乐意结交的是使他能够增长知识的人。

2018年10月21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9: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