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科学家/哲学家: 笛卡尔,斯宾诺莎, 牛顿,莱布尼兹

作者:Brigade  于 2020-7-31 08:0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原创|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评论

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6-1650), 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我们中学就接触了笛卡尔坐标,但是到了法国才知道其法语名字,看到法语或英语Cartesian又糊涂了,明明是说笛卡尔,怎么又不说descartesian? 他的拉丁名字是Renatus Cartesius ,那个时代拉丁语在欧洲盛行,因此就成了Cartesian了。
笛卡尔还是令人糊涂,虽然我们知道他说了“我思故我在”,可是经常听到他的名字听到别人引用他的哲学,中国人几乎没学什么笛卡尔哲学。
因此写笛卡尔还是有难度的。
可是,我不妨来点笛卡尔精神,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说的就是哲学,我说的就是感受。
比如说笛卡尔坐标,这个很伟大,是联系欧几里德几何与现代数学的桥梁,可是,数学不算是笛卡尔的主业。当时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发明多么重要。但是没有它就没有微积分了,定义所有的天体还要用什么天蝎座之类的概念来定义方位。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应该是中学哲学老师批判唯心主义讲到的。后来也没有完全搞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认为,从书面上讲,也是有道理的,仿佛个体的存在要以个性才能显示出来。
根据法国的传记作家 Adrien Baillet所描述,1619年11月10日到11日那个晚上,笛卡尔住在巴伐利亚的多瑙河畔城堡里(Neuburg an der Donau),天很冷,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生炉取暖,他做了三个梦,他以为是神启,开创一个新哲学。梦醒之后,他创造了解析几何,产生想法把数学方法用于哲学。从这些梦启( vision),他得出结论,对于他来说,科学追求将证明是真智慧的追求,并且是一生工作的核心部分。他也清晰地看到,所有的真理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发现基本真理并且继续逻辑推理,就会打开所有的科学之路。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个基础真理:其名言“我思故我在”(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语Cogito, ergo sum)。
这个法语说法最早出现在他的“方法论”一书中,后来拉丁语说法出现在“哲学原理”一书中。笛卡儿自己的解释大致是“我们怀疑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怀疑我们的存在”,这有些绕口。法国另一诗人 Antoine Léonard Thomas说得更直接一些:我怀疑,我思,故我在。因此说,这话的意思是,怀疑,思考最后找到真理。笛卡尔在“方法论”第四部分第一段中说了怀疑一切重新论证的理由,最后说道:注意到这个真理,我思故我在,如此牢不可破,任何怀疑的理由不管多么冠冕堂皇,也无法撼动它,我断定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看做我寻求的哲学的第一原理。
说道前面的梦,有的说法是他经历了脑炸症状(exploding head syndrome),我感觉是炉子取暖造成他缺氧,导致多梦,梦中大脑把曾经思考的问题胡乱联系,完成了逻辑推理很难完成的跳跃。大脑似乎有这样的能力,当你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梦会直接跳跃到结论,给你答案,让你解脱,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不就是让做梦者明白梦所表达的真实欲望吗?

笛卡尔心物二元论(Cartesian dualism)

说了这么多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人学古希腊古罗马的一切,但是当时的教育引导他们信两个东西,一信耶稣,二信亚理斯多德。所以可以看到,在西班牙,在1550年的巴利亚多利德辩论,神学家Sepúlveda为西班牙殖民者奴役杀害美洲印第安人辩解的理由是,亚理斯多德说低劣民族被奴役是应该的。在意大利,布鲁诺伽利略被罗马宗教审判所判罪,因为圣经和亚理斯多德说太阳绕着地球转,说反了就是异端罪。
亚理斯多德认为灵魂和肉体是一体的,而柏拉图认为是分离的。现在来了怀疑一切的笛卡尔,那么当时被视为正统的亚理斯多德就值得怀疑。那么,灵魂(精神)和肉体就是分离的。他怎么证明的我不探究了,当时自然也有很多人反对。典型的,他认为动物是没有灵魂的,只是机器。这也没有什么依据。可以说他没有爱心,不喜欢动物,所以才会认为动物一点灵魂都没有。哪怕今天比较人和动物,我们仍然倾向于相信,人和动物的本质性追求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什么大国竞争,难道不是类似于动物争地盘吗?
当然,这再次证明,笛卡尔是哲学家,自己想出一个结论,别人就得争论证明几十年。而思想可以天马行空,有时想出笛卡尔坐标,有时想出心物二元论。如果你认为心物二元论不好,那么试试想出笛卡尔坐标这样看上去简单但是又开天辟地的东西来吧。
为什么笛卡尔成为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之一?这样错误的二元论也能导致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辩,最后唯物战胜违心。
笛卡尔也支持先天知识论(innate knowledge),认为通过上帝神力所有的人生来就具备知识。这种说法对吗?生来就会吃奶算是知识吗?人类通过进化生来具备某些本能算不算知识呢?我相信人类确实具有初级记忆遗传能力,比如婴儿见到凶神恶煞式人物会感到恐惧,但是,可以相信,这是进化结果。先天知识论(先验论?)的支持者John Locke (1632–1704)后来与经验论 (empiricism)者相争。

灵魂的热情

虽然笛卡尔心物二元论是把灵魂和肉体是分割开的。可是能分割到这样程度吗:喂,你的灵魂挺好,今天你休息一下,先把它借给我用一下。嗯,这是我的发挥。可是他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灵与肉是怎样相联系的。因此继续讨论灵魂是不可避免的。灵魂的热情是笛卡尔写的一篇论文,献给瑞典女王,讨论人的热情,灵魂,心理。
显然,笛卡尔涉猎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现代中国人,你上中学,老师讲政治,会把形而上学简单地批判一番。可是什么是形而上学,这是让人挠头的事情,仿佛是讨论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属于一种胡思乱想的玄学。而马克思主义是最伟大的,是一个金苹果,我们抱着它啃就是了,不必知道果树是怎么来的,不必思考怎么栽种一棵苹果树。所以,毫不奇怪,中国没有哲学家,也很难产生一流的科学家。
笛卡尔就是这样的人,像他那个时代的中等贵族和苦行僧一样,学了很多亚理斯多德的东西,不管是物理还是形而上学。而亚理斯多德又是这样的人,把已知的未知的世界尽自己所能都写一写。

亚理斯多德写了很多书,其中14卷,后人整理成集,叫做《形而上学》。所以亚理斯多德也不知道什么是形而上学,可以说他讨论了物理,那么这样14卷非物理的内容就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形而上学》探讨了哲学对象和研究范围;对一些哲学术语做了释义;分析批判了以前的哲学家思想,重点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阐明了作者的实体、质料和形式等理论。   《形而上学》阐发了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有时称为智慧,有时称为‘第一哲学’,其任务是描述实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征,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则。”
“全书的第1、2卷回顾了以前的哲学家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发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讨论哲学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学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关于哲学研究的问题。第5卷对30个哲学术语分别列出了定义及内容。”
“第7卷解释了实体学说。第8、9卷提出了实体的意义,讨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范畴及其辩证关系。第10卷介绍整体、连接、同一以及相关概念。第11卷对该书的前部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第12卷讲了宇宙的总因,提出了神学思想。第13、14卷集中批评了数论派和理念论。”

“《形而上学》是对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性总结,它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哲学教科书。它创立了以本体论、四因论、潜能和现实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教会神学中,《形而上学》和亚里士多德其他著作的绝对权威,仅次于《圣经》。”

因此可以说笛卡尔试图成为17世纪的亚理斯多德。

在“灵魂的热情”一书中笛卡尔讨论了当时的普遍信念-人体含有动物精神。这些动物精神据信是光和流体在大脑和肌肉之间的神经系统快速循环移动,起到对感觉的暗喻作用。这些动物精神据信影响人的灵魂,或者灵魂的热情。笛卡尔划分了六种基本热情:惊奇(好奇),爱,恨,欲望,欢乐和忧伤。他认为,所有这些热情代表了不同原始精神的组合,促使灵魂愿意或者想要某些行动。他认为大脑连接着灵魂和身体,甚至指明松果体是一个连接器。松果体的动态导致了不同的动物精神。他认为松果体的动态是建立在上帝的意愿的基础上的,但是人想要和喜欢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因为体内流淌的动物精神可能扭曲松果体的指令,因此人类不得不学习如何控制他们的热情。
我算饶有兴趣译完这段英文介绍,因为可评的话题不少。不管怎样定义动物精神,我现在也认为人有动物精神,人本来就是动物,是从动物演化出来的高级动物。相对而言,中国的儒学,什么君权父权压抑着人的精神,人的精神缺失了,动物精神就丧失了,因此成了被奴役被攻击的对象。现在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几个世纪以前的西方人,学了笛卡尔这段理论,他们会光大还是抑制动物精神呢?
笛卡尔思维,或者说笛卡尔方法,代表了典型的法国式思维:假设重于推论。他的结论是他无法证明的,尽管他试图证明,因此是假设。但是他提出了这个那个结论或者假设,自己无法证明,总有人会证明其对错。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人几乎千年不变,接受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哪怕是错的,地是平的,人是用心思考的,诸如此类的假设,久而久之,在中国人那里就是定论,没有人在质疑,没有人“我思故我在”。
所以,笛卡尔这样错误百出的一本书,却成就了灵魂是科学的研究对象之功。巴普洛夫可以研究动物条件反射,佛洛伊德可以研究心理学,20世纪的Alan Turing 高级计算机科学是建立在笛卡尔所影响的数学生物学基础上的。并且,就当时的认知和科学水平来说,笛卡尔相当正确,用现代话来说,大脑跟肌肉之间通过神经传递信号,他的学说基本上包含了这些元素,他当时虽然没有搞清楚,后人可以根据这样的框架想法去试探。

笛卡尔论道德

笛卡尔看上去并不愿意论述道德。他在给Pierre Chanut一封信中写到:
我习惯于拒绝书写和道德有关的想法,这是真的,这有两个理由:没有比这更好的材料坏人能够从中更容易找到借口来歪曲攻击,此其一,我相信制定他人道德规则这种事是当权者或者其授权人的事,此其二。

这段话我喜欢。说明笛卡尔并不屑于同人争辩。此外,我说过儒家道德极其虚伪,因为它本来是讲帝王将相应该拥有这样那样美德,孔子赞美什么舜的道德如何之好,难道我们也像舜那样尊敬老人,我们就可以做舜帝李帝王帝吗?中国封建统治者自己不遵守孔子为他们制定的道德规范,却用来约束人民,是一种多么虚伪无耻的做法。这并非说我们平民不该有道德,而是说我们基本上无法缺德,社会约束太严厉了。在当今中国,情况不一样,当权者无法无天也无德,社会也自然道德沦丧,道德失去感召力。

笛卡尔与波西米亚公主伊丽莎白和瑞典女王的通信中还是谈了一些有关道德的看法,看上去是一种自我要求:
第一公理:入乡随俗,尊重当地宗教。
第二公理:果断,一旦决定就要坚决执行。
第三公理:自我约束,战胜自我而不是让偶然战胜自己。
他也试图找到达到极致美好-心灵内部的欢乐的公式:
清晰认识美好,也就是,知道上帝。(我估计笛卡尔不再年轻,但是作为理性主义者,他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爱上帝,做大王,是欧洲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意志。生活中经常面对问题要解决,而认知不是完整的,只要事情没有证明我们是错的,就应该坚持。
控制热情。知道区别我们所能与所不能。严格地说,只有个人意志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笛卡尔主义的最重要美德是大度。
因此,笛卡尔道德观至少没有什么三从四德之类的裹脚布。

科学

我是看一段评论一段。因此很高兴看到这段介绍同我前面的评论比较一致,尤其是我特别关注了一下形而上学。
在笛卡尔思想中,科学与哲学经常是一个促进另一个,既然他的方法着眼于容许一个人很好驾驭其理性并且在科学中寻求真理,从而使得我们更加智慧与灵活兼备,并且保证我们不仅知道,就某种形式来说而且掌握和拥有自然和自我(这句话真长)。这就是他的系统的终集,所有的方法都从属于这个终集。
对于笛卡尔来说,形而上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他形象描述人类知识的关系概念:
因此整个哲学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从树干分化出的树杈是其他科学,其中可归纳为三个主枝,医学,力学和道德。我再把最高最完美的道德扩展一下,假设完全知道其他科学,道德是智慧的最高程度。然而,不是在树根,也不是在树干采水果,仅仅是在树枝之端才能采到水果,因此哲学的主要用处取决于我们仅仅最后学到的那部分。


宗教

比较多的中国人知道牛顿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认为这挺荒唐的。可是笛卡尔确实写了六篇沉思录,其中两篇要证明上帝的存在。他也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在他之前也有不少学者这样做。与此有关的,有一门学问,叫做本体论(Ontology),又译存在论,是形而上学的基本分支,本体论主要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
笛卡尔采用本体论方法证明好上帝的存在。因为上帝是好的,所以笛卡尔就信任他的感觉为他带来的现实估量,因为上帝给他带来运转的思想和感觉系统,上帝也无意欺骗他。这听起来天真可爱,跟唐吉诃德差不多,可是建立在这样假设基础上,笛卡尔最终奠定了这样的可能性:基于推理和认知,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可能的。
笛卡尔自认为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沉思录的一个目的是维护天主教信仰。但是,理性推理神的存在,反倒有可能导致人们怀疑,毕竟,纵然是笛卡尔的推理,也不能证明都是正确的。可以不可以这样说:”上帝是好的,因此基于我的感觉我的推理也是好的,那么我就是好的”?按照这样逻辑,人类可以思想大解放了。帕斯卡认为笛卡尔的观点是理性的机械的,并责备他是自然神论观(deism):“我不能原谅笛卡尔;在他所有的哲学中,笛卡尔尽力废弃上帝,但是笛卡尔不能避免指明上帝轻弹神指便让世界动了起来;此后,他就不再需要上帝了。” 帕斯卡这段评论真精辟。天主教于1663年把笛卡尔的书列为禁书。

总的来说,笛卡尔可以说是现代数学的奠基人,更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这样一个才华伟人,是耶稣会学院毕业的,上大学学的是宗教法和民法。所以,那个时代的神学教育,也算是全面教育吧,非常成功。
中国人常常喜欢这样问,为什么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信仰宗教?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因为中世纪以来,宗教教育机构培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哪怕布鲁诺也是这样,不管他最后信仰不信仰宗教,但是却接受了完整的修道院式教育。研究Bartolome de Las Casas, 蒙田(Montaigne),  斯宾诺莎这些犹太人,会发现,其祖辈都因在西班牙面临被迫害而改信天主教,或者被驱离西班牙。在此之前,犹太人没有机会在基督教世界有施展才华。斯宾诺莎在新教的荷兰,有更大的自由度,他被驱离犹太教,不必再信教,但是也成为一代哲人。那么,现在的犹太人,成功跟信教有什么关系呢?注意他们从小读私立学校,学圣经。以后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

我再次强调一下中国教育多么失败,我们中学时,接触到方法论这样概念,这个概念也是很空虚,没有介绍有什么方法。显然,笛卡尔的方法论就是现代方法论的鼻祖。可是他的方法论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像欧几里德几何那样,先建立简单的公理,然后进行推理,得到新原理或者结论。所以,这是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思维过程。而中国那种方法,不说文史哲方面,单单是数理方面,总是老师给出结论,浪费了很多时间来论证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新东西需要你论证吗?可以说,我们写的文章,就是有意无意之中在论证。而笛卡尔那里,显然,他在读书过程中,有太多怀疑,所以到后来就成了一个怀疑一切重新论证的哲学家。

to continue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3 回复 澳洲雪梨子 2020-7-31 09:09
有质量的倍可亲日志,少见,不由得赞一个!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8: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