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门当户对

作者:笙箫难默  于 2012-4-29 06: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移民生活|已有38评论

关键词:婚姻, 移民第二代

      古時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当,很适合通婚结亲。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況下來說,确实有其合理性。古人认为,门当户对是古代婚姻嫁娶的衡量标准;婚姻不仅是一对新人结合,也是男女双方所承袭的父母家庭的家庭氛围、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夫妻好合的基础在於双方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性、以及社会理念方面的一致或相近。如果价值观相同,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婚姻生活会相对稳定;反之,很容易造成夫妻间的冲突。

      其实,“门当户对”的这种婚姻观念,是从建筑学中延伸而出的。《說文解字》上說:“门,闻也,从二户;户,护也,半门曰户。”所以,“门当”与“户对”其实是古代民居建筑中大门的组成部分。 “门当”,原指大宅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有的抱鼓石坐落於门础上。因鼓声洪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门当”的形狀有圆形与方形之分,文官家宅用方形,武官府邸为圆形。

     “户对”, 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是将安装门扇上轴所用连楹固定在上栏的构件,取双数,故名“户对”。又因形似妇女头上的发簪,也称为“门簪”。

     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典型的样式為圆形短柱,每根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雕刻图案多以四季花卉為主,也有写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平安等吉祥文字,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為主題的图案。

    “户对”的多少与宅院主人官品职位的高低有关。古時三品以下官宦人家的门上有两个户对,三品的有四个,二品的有六个,一品的是八个,只有皇帝的皇宫才能有九个,取“九鼎之尊”之意。

     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学的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並称。“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而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高低。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外,还是宅第主人身分、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

     古人重视门第等级观念,在婚姻大事上更是如此。古时候媒人在说媒前都要先观察一下这家人的门当纹饰、形状和“户对”数量。如果“门当”镌刻花卉图案,表明该宅第为经商世家;如果为素面无花卉图案,则为官宦府第。如果门前的“门当”是一個方形上立一瑞兽,那这家就是文官,文官一般在门口雕一对方形书箱和砚台,再在书箱上立一瑞兽,作镇宅之用。武官家宅门前自然立一对战鼓,就是圆形。所以媒人找有相同数量“户对”的家庭去说媒才容易成功,不然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了。

     现在“门当户对”已经不仅仅是古代婚姻嫁娶的一种衡量标准了,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婚嫁的男女双方身分和家境相近或般配。

     四九年以后,门当户对的说法虽然已经废除了,但实际上红五类的还是愿意找红五类的家庭结亲,对“家庭有问题”或者社会关系复杂的家庭都是避而远之的。当然这主要还是为了避祸,不受牵连。这导致了农村许多出身地主家庭的儿子们到了适婚年龄却都没有对象,如果两家都是地主家庭,又都有女儿的话,还能换亲解决婚姻问题。否则就只能打光棍儿了。社会地位相近的家庭结合在那个年代仍然是人们心目中择偶的标准之一。

     如今我们身在国外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华人,第二代也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大家凑到一起的时候孩子们的婚嫁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那么“门当户对”对我们还适用吗?婚姻还是不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呢?其实我们的华人圈里,大家的境遇都很相近,可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能彼此交往的很少很少,在美国华人的基数就这么大,机会有限,就只能在华人圈外发展了。那么门当户对,就更不能强求了。常常听到友人这个感叹,儿子交了个不会说中国话的女朋友,将来怎么相处啊?那个唠叨女儿和一个黄头发的人都同居八年了,还没有结婚的动静,怎么办呢?现在我的大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将来能领一个有华人传统的女孩儿进门儿,那就是万幸了。门当户对,恐怕想都不要想了。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2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8 个评论)

4 回复 总裁判 2012-4-29 07:38
有道理啊,门当户对。所以现在只能保留一些观念对对,因为各家各户门户都讲不清个规范,道不明种样式,找不到原则啦。
5 回复 云间鹤 2012-4-29 08:26
我觉得如果把“门”“户”只用于男女双方的教育和生活经历,这门当户对的观念可能还可能成立。试想,如果两家家长和财力及社会地位相似,可两个人,一个没上大学,一个博士毕业,走到一起,可能也不会太久!
7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08:47
总裁判: 有道理啊,门当户对。所以现在只能保留一些观念对对,因为各家各户门户都讲不清个规范,道不明种样式,找不到原则啦。 ...
是啊,是说不清啦。现在纠结的是我们这样的算是什么“门”“户”呀?
6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08:52
云间鹤: 我觉得如果把“门”“户”只用于男女双方的教育和生活经历,这门当户对的观念可能还可能成立。试想,如果两家家长和财力及社会地位相似,可两个人,一个没上大学 ...
门当户对最近的解释就是不只是家庭相当,还要当事人背景相当,有相同的价值观才算门当户对。只讲财力和社会地位,肯定不够了。尤其是现如今的社会,地位和财力是不能反映出家学渊源的,所以从文化传统上看,只是地位和财力相近的不一定就是门当户对。
6 回复 总裁判 2012-4-29 09:27
笙箫难默: 是啊,是说不清啦。现在纠结的是我们这样的算是什么“门”“户”呀?
你住镇屋,我住地库,还不算严重,问题是大耗司住的都是我们的儿女,我们的媳妇女婿中还有洋人。媳妇她爸爸早年唐人街里洗碗打杂一辈子,女婿自己是跟班开赌场的才发了点小财。不说了,搞不懂了,要么是门当户对错了,要么是这个时代脱了节了。
7 回复 总裁判 2012-4-29 09:30
笙箫难默: 门当户对最近的解释就是不只是家庭相当,还要当事人背景相当,有相同的价值观才算门当户对。只讲财力和社会地位,肯定不够了。尤其是现如今的社会,地位和财力是 ...
是的,你讲的在点子上。
8 回复 麦燕萍 2012-4-29 10:12
同意。
8 回复 真爱华 2012-4-29 10:54
物以类聚,人也一样。
7 回复 黄笑吾 2012-4-29 11:40
云间鹤: 我觉得如果把“门”“户”只用于男女双方的教育和生活经历,这门当户对的观念可能还可能成立。试想,如果两家家长和财力及社会地位相似,可两个人,一个没上大学 ...
有两个博士,刚刚结婚三个月,女方发现男方挤牙膏的方式和自己不同,争论无效后,离婚!这又何解?
5 回复 黄笑吾 2012-4-29 11:42
笙箫难默: 门当户对最近的解释就是不只是家庭相当,还要当事人背景相当,有相同的价值观才算门当户对。只讲财力和社会地位,肯定不够了。尤其是现如今的社会,地位和财力是 ...
最好双方啥都一样,连喜不喜欢做爱都一样, 才是门当户对呢!
6 回复 ahsungzee 2012-4-29 14:15
LZ应该解放自己,多为自己着想,同时相信自己的儿女!这样才能父慈子孝母欢女笑合家快乐!
5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2-4-29 19:45
儿孙自有儿孙福, 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听进去大人话的---
5 回复 rongrongrong 2012-4-29 21:01
感同身受
8 回复 yulinw 2012-4-29 23:05
   反正管不了,不如乐观其成算了~~
17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43
总裁判: 你住镇屋,我住地库,还不算严重,问题是大耗司住的都是我们的儿女,我们的媳妇女婿中还有洋人。媳妇她爸爸早年唐人街里洗碗打杂一辈子,女婿自己是跟班开赌场的 ...
确实是乱了
7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43
总裁判: 是的,你讲的在点子上。
  
6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46
黄笑吾: 最好双方啥都一样,连喜不喜欢做爱都一样, 才是门当户对呢!
那有点太难了,呵呵
5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49
麦燕萍: 同意。
咱们“门户"相当了
6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50
真爱华: 物以类聚,人也一样。
也有可能聚错了类,累一辈子。。。
6 回复 笙箫难默 2012-4-29 23:51
黄笑吾: 有两个博士,刚刚结婚三个月,女方发现男方挤牙膏的方式和自己不同,争论无效后,离婚!这又何解?
书呆子。。。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7 07: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