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和梅琛堡夫人的忘年友情(上)日月星

作者:light12  于 2015-4-29 13: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2评论

罗曼•罗兰和梅琛堡夫人的忘年友情(上)日月星    时间: 27 4 2015 22:44  

 

 

作者:日月星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

前不久,这儿的电视二台播放了由François Villiers导演的八集电视连续集《约翰•克里斯朵夫》(Jean Christophe),我一集未漏地全部看完。不禁回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青年》曾批判过《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宣扬小布尔乔亚个性奋斗的代表作,还提及该书情节动人,文辞优美,所以对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年人的毒害性更大。不知为什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一种偷吃禁果般的诱惑力,我跑遍上海各个图书馆想把这本书借出来一睹为快,结果自然是空手而归。“文革”期间,记不得通过什么地下渠道居然借到了全套《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把这部一百三十万字的巨著囫囵吞枣地啃完了。那时我还没有褪去“惨绿年华记忆真”的青涩,喜欢用激情、理想、躁动、挣扎、彷徨之类字眼形容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后的感受。八十年代初,我在四川北路新华书店购买了傅雷先生翻译的四卷本《约翰•克里斯朵夫》,已没有兴趣和时间从头到尾看一遍,只是偶尔翻翻。看到克利斯朵夫在给葛拉齐亚的信上说:“你瞧,我老了,不会再咬人了,牙齿钝了。”,人到中年的我隐隐感受到沧桑的凄涩。时隔半个多世纪,在荧屏上看到Klaus Brandauer 饰演的老年克利斯朵夫从隐居的瑞士山坳中回到喧嚣繁华的巴黎,平和地注视着周围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我从他微笑的眼神中感受到清明与安详。剧情在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的《晨曲》中慢慢结束,清溪在田园里流淌,小鸟在晨曦中鸣叫,清新而优美的长笛声舒缓地演绎了未曾告白的画外音:“他已经走过燃烧的荆棘。他到达了彼岸。”

《约翰•克里斯朵夫》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也因此获得1913年度的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瑞典学院授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

罗兰•罗兰希望对一切人都要公正,他同情战争中的法国受难者,也同样怜悯战争中的德国受难者,在“爱国者”的唾骂声中他几乎成了法兰西民族的罪人。迫于法国政府的反对,直到1916年11月15日罗兰才收到瑞典学院寄给他荣膺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正式通知。

傅雷先生曾说过:“在卷四与卷五中占着一大半篇幅的,是德法两个民族的比较研究”。书中有一段情节很动人。一个法国来的戏班子在克利斯朵夫生活的莱茵河畔小城演出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犹太青年曼海姆恶作剧般地把自己父亲的合作股东葛罗纳篷家包厢的票子送给了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前去观剧时见售票房挂着“客满”的牌子,不少人都懊丧地退回去。一位个子娇小的姑娘,穿着朴素的黑衣服,一张瘦瘦的脸非常秀气,舍不得就走,带着艳羡的神情看着进剧场的人。克利斯朵夫被她的神情打动,不假思索的问她:“你没买到票吗?”她脸一红回答说“没有,先生。”克利斯朵夫告诉她自己手中有一个包厢的票子,打算邀请她一起去。姑娘羞怯地谢绝了,难为情的克利斯朵夫也跟着道歉,同时又继续邀请。克利斯朵夫的神气那么善良,那么坦白,姑娘被他真诚的态度感动,最终接受了邀请。前些日子,性格真诚、行为独立、精神自由的克利斯朵夫因抨击德国音乐界的虚伪几乎得罪了整个小城的民众。看到他带了一个陌生女子混在漂亮的包厢客人中,剧场里的人都大惊小怪地议论纷纷。戏班子的头号女星已年逾六旬,居然出演汉姆雷特 ------ 克里斯朵夫奉莎士比亚为生命中的灵泉 ------ 望着扮成玩具娃娃似的不雌不雄的老妇人,怒不可遏的克利斯朵夫破口大骂。此举招致前来捧女角儿的所有观众一片嘘骂,与克利斯朵夫坐在同一包厢的那位姑娘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有关他们两人的谣言迅速传遍整个小城,我行我素的克利斯朵夫对此却毫不知情。嗣后,他曾在教堂里看到姑娘跪在侧面的小祭堂里一心一意祷告,脸上的表情痛苦而紧张。他很想上前和她打个招呼或说几句话,但她没有看见他。不久,克利斯朵夫在一个小站乘火车,停靠在对面的一节三等车厢里坐着那位姑娘,戴着一顶旅行便帽,身边是一口旧提箱。姑娘也望见了他,两人都楞了一楞,不声不响行了礼,一齐把低下头去。列车开动前的几秒钟,两人又抬起头面对面望着。咫尺 ------ 天涯。车子离开了,眼看着她的列车消失在黑夜里,他却不知他们就此永远分开。时隔很久,克利斯朵夫才从曼海姆口中得悉那位姑娘正是包厢主人 ------ 庸俗势利的犹太富商葛罗纳篷家中的法国女教师,可怜的法国姑娘成了克利斯朵夫的替罪羊被主人解雇了。克利斯朵夫难过到极点,竭力寻访女孩子的踪迹,想写信向她道歉。可是人海茫茫,谁也不知道她的事,向哪里去打听呢?这事成了克利斯朵夫心中永远的痛。数年后,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音乐会上遇见一个叫奥里维的法国青年,他的脸上长着一双清朗明确的法国式眼睛,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朴实的气息。克利斯朵夫“认得”那双眼睛,好像在另外一张脸上见过似的。两人一见如故,感情十分融洽,冥冥中克利斯朵夫意识到“我有了一个朋友了”。得知奥里维就是那位法国女教师的弟弟后,他们两人成了终身的朋友。但两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一个浪漫,一个现实,一个富于幻想,一个付诸行动。罗曼•罗兰的诤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认为,奥里维是法国文化的精华,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德国力量的代表。智者被强者提高,强者被智者净化。这种相互的喜悦对两个民族来说是一种象征。他们共同构筑了一个最高的理想,把西方文化的两页翅膀联系在一起,让欧洲精神自由地翱翔于血淋淋的历史之上。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在罗曼•罗兰声誉尚不昭著时,已是他的异国知音。他认为罗兰的作品是“为整个欧洲的团结服务的”;罗兰本人“在关键时刻代表着欧洲的良知,代表着一种对爱的彼此了解以及对获得这种了解的真诚愿望。”

现实生活中的法国青年罗兰却是在和一位比他大整整五十岁的德国老妇人的交往中才逐步认识并进而深入了解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情绪和民族精神的。她就是被罗兰称为“我精神上的忠实伴侣;我的第二个母亲”的理想主义者玛尔维达•封•梅琛葆夫人。

玛尔维达•封•梅琛葆 ( Malwida von Meysenbug,1816 - 1903)出生于黑森州卡塞尔,是诗人歌德的族裔,李华列埃家族( Rivalier Familie )的后代,父亲被册封为梅琛葆男爵 ( Baron von Meysenbug )。这位“口中含着银调羹降生在卡塞尔最漂亮的城堡中”的贵族小姐终身服膺理想主义,致力博爱与和平。她是十个孩子中的第九个,有两位哥哥都位极人臣,一位曾出任奥匈帝国首相,另一位则是巴登公国卡尔斯鲁厄[1]的最高枢密院顾问官。玛尔维达是这个豪门中唯一的叛逆者,青年时期的她不顾家庭的反对和阻扰去汉堡参加了一个自由的公社,结识了不少共和主义者。她支持欧洲1848年的三月革命 [2],此举终于导致她和自己的家庭彻底决裂,遂移居英国靠教书和翻译谋生。她从小接受极其良好的教育,本人天性善良、意志坚强、气质高贵、思想敏锐、修养完美,对文学和艺术的鉴赏力很高,结交了不少那个时代的天才和优秀杰出的人物,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意大利爱国志士玛志尼以及被称为“瞬间就能征服一个男人灵魂的女性”的俄罗斯传奇姑娘莎乐美等都是她的至交友好。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上述几位精英人物。

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天才,也是最有争议的历史狂人。请看尼采1888年出版的自传《瞧!这个人》(拉丁文:Ecce Homo)前三章的标题分别是:“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为什么我这么聪明?”、“为什么我写出这么好的书?”,可见这是一位多么孤独、高傲而冷峻的思想者。自传中记述的是尼采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而不是尼采个人的生平。

德国音乐家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是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上承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下传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后浪漫主义歌剧潮流。因为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以色列国内有一道非正式的禁令,从不上演瓦格纳的作品,包括家喻户晓的《婚礼进行曲》(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曲》Lohengrin,1850中的一支曲子),代之以犹太裔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Liszt Ferenc,1811-1886)是一位音乐神童,九岁就公开演奏,他将钢琴技巧发展到无与伦比的程度,音乐交响诗的形式由他创造。欧洲的国王和贵族们都对李斯特脱帽致敬,从此音乐家的地位开始迅速提升。力争从奥匈帝国独立的匈牙利人将李斯特看作民族英雄(其实他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则是奥地利人),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时,都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晚年的李斯特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荣耀是贝多芬聆听了他的演奏并亲吻了他的额头。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Ге́рцен,1812-1870)的父亲出身于俄罗斯最古老的雅科夫列夫(Яковлева)贵族之家,母亲则是一个德国书记官16岁的女儿。作为私生子,不能继承父姓,钟爱他的父亲给他取赫尔岑(Ге́рцен)为姓,这是德语“心”(Herz)的谐音(俄语Ге́рцен读音为盖尔岑,德语Herz读音为赫茨,中文译作赫尔岑,真是神来之笔!)。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念高中的笔者不惜跷课,偷偷溜到学校附近的永安电影院去看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偷东西的喜鹊》。据说剧中有他自己父母的影子。他的长篇回忆录《往事与随想》记述了从十二月党人起义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事件。他是和别林斯基齐名的进步思想界的领袖,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都曾阅读过他的大量书籍受到他的思想影响。

意大利爱国志士玛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受奥地利帝国奴役,玛志尼创立“少年意大利党”,创办《少年意大利报》,发动和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意大利的独立统一事业。戊戌事败,梁启超先生痛定思痛,琢磨出“少年强则国家强”之理,遂奋笔为“少年中国说”鼓与呼:“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梅琛葆夫人的那位女性至交莎乐美(Луиза Густавовна Саломе,1861-1937)不是爱尔兰才子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笔下捧着被希律王砍下的施洗者约翰的头颅忘情地亲吻的那个美艳而古怪的女精灵,而是沙皇的联军统帅古士塔夫将军(Густава Саломе)宠爱的小女儿。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赞誉她为“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 。为她独特的魅力、天资和气质倾倒的天才风云人物有“哲学狂人”尼采、“最勇敢最冷静的思想家”保罗•雷、“欧洲诗坛最耀眼的那颗星”里尔克以及“破译波斯古文圣手”的语言学家安德烈亚斯等。有一帧传世甚广的照片:被绳索绑住胳臂的尼采和保罗•雷拉着大车,莎乐美跪在车上,她手里拿着的是一根鞭子。这帧照片莫非是对尼采那句惊世骇俗的名言“你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记带上鞭子!”(出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第十八节,Du gehst zu Frauen? Vergiss die Peitsche nicht! Also sprach Zarathustra,Teil eins,XVIII )的反讽?

注释

[1] 巴登公国(Dukedom Baden)起源于12世纪,属于宰林根王朝(Zähringen),首府为卡尔斯鲁厄。经过若干次分裂后于1771年重新统一, 1806年升为大公国, 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一战结束后,君主制被推翻,末代大公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1857-1928)退位。

[2] 1848年革命发生于欧洲,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首先发起地点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整个欧洲,仅俄罗斯帝国、大不列颠及荷兰未受影响。此次所有革命行动虽均以失败收场,但是却造成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德国及意大利统一运动。唯一的例外是法国的二月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腓立普一世(Louis-Philippe I,1773-1850)。


(未完待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1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5-4-30 05:50
喜欢这篇文章,期待下集!
0 回复 light12 2015-5-2 19:28
sissycampbell: 喜欢这篇文章,期待下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17: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