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市一中》16——17

作者:YXJ1999  于 2011-1-24 11: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4评论

    16

 

    庭院的一角,一丛美人蕉,一垒太湖石,几株在晨风中轻轻摇摆的笔竹。庭院中间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下有石桌石凳。老宋校长白衫白裤,长髯飘逸,很投入的打太极。

    李若水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对眼前的一切由衷的赞叹。田野里浮起薄薄的轻雾,远处的村庄绿树修竹掩映着白墙黑瓦,袅袅的炊烟从容舒缓,像写意画。

    李若水生怕惊醒吴天度夫妇的早梦或者打扰他们的干柴烈火,蹑手蹑脚地从二楼下来,跟老校长打了招呼,说想到村子里走走。老校长收好拳脚,说行啊,我陪你,披了件外套,出得门去。

    农村人的蔬菜地整饬得棱角分明,青菜深绿碧青,白萝卜胖乎乎水灵灵,小半个身子挤出土外。这种原生态,在菜场从未见过,李若水孩子似的忍不住:我想拔一棵看看。老校长说没关系的,回头我跟主人说一声就行了。李若水拔了一个半大的,用手帕纸擦了又擦——这手帕纸还是徐晓娜昨天塞到他口袋的,这粗心大意的毛病,怎么也该不了,上课的时候,要擤鼻子就乱摸口袋,总有坐在前排的女生,悄悄的把纸巾推上讲台,李若水就歉意的笑笑。

    走在新铺成的水泥大道上,呼吸着潮湿清新带着泥土香味的空气,真让人陶醉。楼房已经很普遍了,新建的楼房则很洋气,墙砖外贴,回廊围腰,檐牙高翘。朝霞映照之下,铝合金的阳台不锈钢的扶手,营造出霓虹的扑朔迷离。透过黑漆的栅栏,可以看到偌大的庭院,比城里的别墅还别墅。

    李若水笑道,在城里这一套房子,我们夫妻俩一辈子不吃不喝,只能买一个角落。

    老校长说,那你就住到乡下来啊,何必挤在城里巴掌大的地方——别看这华丽的外表,你看到这里还缺了什么?

    李若水想了想,就是太安静了。幽静本来是一种美,但众人聚居的地方太幽了,就让人窒息。

    老校长说,缺少声音。不要说老牛的哞哞,即使鸡鸣狗吠,也很稀少。你看这些富丽堂皇的楼房,大部分都铁将军把门,都是空巢。人呢,有能力的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乡下就剩下老弱病残,华丽的外壳,没有了人气,就像一幅图画,无论背景如何美丽,没有人的活动,就死气沉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配上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特别灵动,没有后两句,就是凄美。

    前面是两三排平房,周围楼房挤压,鸡立鹤群。门楼上,“宋庄小学”四个阴文大字,红漆已经褪色斑驳。老宋校长说,这就是我们夫妻俩工作了四十年的地方。

    一条大道,两排梧桐。大道上落叶衰草,梧桐缺乏修剪,枝杈全无章法蓬草一般。瓦楞中几支狗尾巴草在晨风中颤抖。窗棂歪斜,玻璃残缺。篮球架一块板子斜挂着,水泥浇注的乒乓球台积着不少鸟粪。两只麻雀歪着头,盯着门口的两位不速之客,眼睛里有些恼怒。

    我在这里,听孩子们的读书声,听了四十年,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是世界上最优美的音乐,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宋校长仿佛在自言自语。这也难怪。现在出生的孩子本来就少了,有权有钱的,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里的重点小学。也不怪这里的家长啊。教育投资总向城市倾斜,优秀的教师要确保城市。乡下的小学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当然就一天天萎缩。孩子读书,是家长最大希望所在,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没权没钱的,砸锅卖铁绞尽脑汁也要挤到城里去,那里的小学,一个班动辄六七十个学生,而乡下,就让自生自灭。老校长顿了顿,说,小学没了,我退休的工资分文不少,但心里,就像没了根似的,精神灵魂没有着落。现在农村小学全没了,都集中到镇上。多大的孩子,要赶十里八里去读书,风里雨里,烈日霜露,谁受得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加上太多的车祸,哪个家长放心。可青壮年打工走了,接送孩子总是爷爷奶奶去啊,还得送午饭。有的老人家不会骑自行车,蹬个破三轮,驮着年幼的孩子,佝偻着腰风雨无阻,看到总让人心酸。

    李若水说,宋校长,我懂了。农村看起来诗情画意,但缺少了教育这根支柱,就没有生气,必然颓败塌陷。年轻人不愿回农村,不惜借上一屁股债,做一辈子房奴,也要挣上城里巴掌大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城市的繁荣,是以农村的萧条为代价的,而教育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指挥棒,断了教育就是断了农村的生命线,就是断奶,孩子们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老校长说,也不尽然,还有医疗资源。我儿子不断打电话,让我们老两口去南京生活,怕我们年纪大了,一旦生个大病急病,就傻了眼。你看到的,我的楼房大院,看起来很漂亮生活很舒适,我们一走,不又成了一个华丽的空壳?

    李若水说,不会吧,你即使走了,女儿女婿还可以住的,怎么会是空巢呢?
   
宋校长说,不瞒你说,女儿女婿削尖脑袋往城里钻呢,哪还有心思住乡下。他们要调进城,不知跟我说了多少回,老太婆也跟我较劲,好像我不肯帮忙。你想想,我这一辈子都不愿意看人的脸色,你让我拎着大包小包,揣上一大把钞票,涎着老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打死我也不干。现在,女婿总算进城了——也不知哪位好心人帮的忙。

    李若水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功,事实上他也没有帮上什么忙,至于戴林算不算,他也说不清。就安慰道,总算解决了一个,总比没有好。

    老校长苦笑道,走了一个更麻烦,女儿进城更坚决。女婿进城用了八年时间,一个抗日战争,女儿说不定还得加一个解放战争——那得心力交瘁,脱一层皮,而且是一个未知数。

 

    17

    学校的空气突然紧张起来。

    刘玉松表面很镇静很轻松,可他明显缺乏道行,功夫不深,修炼不够,那种轻松太脸谱化了,微笑太僵硬。这种微笑极具感染力,或者说很有传染性,于是乎,皮笑肉不笑、似笑非笑,就在校园里到处流淌着。按说,教育局组织的视导,他被视导过好多次,也参与视导过别人,经历了不少世面的他也算驾轻就熟,为什么这次老是犯嘀咕。

    过去的视导,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不是主角,而这一次,是他全面主政后教育局对他的全面检查。尽管大家都叫他校长,但他清楚的知道,他这校长仍然是副的,是以副校长的身份代理正校长工作,如果视导过了关,考验期一过顺理成章就转正了,如果出了纰漏,就难说了。想想自己四十挂零的年纪,过了这个村恐怕难有这个店了,多少年的努力绝不能在视导的风浪中翻了船。

    更让他犯嘀咕的是,这次带队的是戴林,是意料之中的,王局长当面说过。可是,督导室的黄云校长怎么也来了?市一中是戴林主任蹲点的地方,他带队当然有极大的优势,谁也不愿意将自己蹲点的学校说得一无是处,谁愿意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黄云就不同了,资历够深,性格捉摸不透。他是新江中学的前校长,新江中学和新江市一中历来面和心不和,骨子里面的文人相轻,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事情不知干了多少年了。黄云在视导组是是什么角色?是戴林为了避嫌的主动请求?是王局长的刻意安排?

    刘玉松把自己犯嘀咕的事跟李若水嘀咕了,李若水说,随他吧,谁也不是他肚里的蛔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小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至于公婆的好恶,小媳妇也无力左右。李若水马上想起唐人朱庆馀的那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时此刻,学校的领导跟那些上京赶考去见主考大人的举子,忐忑不安得何等相似。

    刘玉松说,我也这么想的,我们的准备够充分了,只要内部没有人乘机作乱就行。李若水笑了:我的天啊,这么愁还不把人愁死了,老天爷也只合了一半的人缘。那些挨批的教职员工,挨训的捣蛋学生,到时候出来冒个泡,或者一串泡泡,谁也挡不住。即使有人捣乱,视导组也得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

    视导动员报告大会一结束,各种座谈会就接踵而至。说是座谈,跟学生就名如其实,每个班抽三五个,跟老师,就是一一对谈,颇有地下党单线联系的味道,完全的背对背,谁也不知道谁说了什么。视导组的成员来自各校的骨干,大部分是后备干部,有的城府很深,有的居高临下,不一而足。紧接着就是对各科各室各教研组的检查,大家埋在一堆计划报表报告备课笔记作业簿本练习测试中。刘玉松李若水等人做了一天的汇报,回答了很多问题,基本上捋出了头绪。戴林抓的是教育管理这一块,有务虚的味道,黄云抓的是教学活动,这一块有务实的倾向,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

    秋冬之交的阳光暖洋洋的,慵懒地抚慰大地。在操场一角,戴林主任叼着香烟,悠闲的吞云吐雾。全面听课一铺开,各科各线精干人马,忙听课忙交换意见,忙得屁颠屁颠,而负责务虚的戴林,就有了超脱和闲暇。

    刘玉松看戴林一个人在,就急忙凑过去,微笑着说,戴主任,在考虑军国大事啊?

    戴林说,不啊,在考虑一地鸡毛——你们学校的老师,男女关系怎么样?

    刘玉松一头露水,男女关系?紧张?暧昧?如果是指紧张,那么,同性教师应该多一些,如果指暧昧,那主要就是指异性。刘玉松自认为脑子还没进水,神经还没短路,反应还算灵敏,总算捋出头绪。他真的是指教师之间?会不会敲山震虎?会不会有人制造出一个我的绯闻?绯闻这东西,放在明星头上,是光环,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手段,别人制造求之不得,没人制造就自导自演自产自销。但绯闻一旦套到知识分子头上,校长头上,就不是那么好玩的了,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甩不掉,对于在仕途中拼搏的人更具杀伤力。

    刘玉松喜欢不喜欢漂亮女人,那是一定的,他不是圣人,即使圣人也有喜欢漂亮女人的权利,只要他是个真男人。但他自制力很强,看到漂亮女人,绝不会像小痞子一般下三滥地盯住人家,看一眼也算饱饱眼福可以回味无穷,何必看两眼三眼形成审美疲劳。他有色心绝无色胆,从不会主动去约人家。约他的也是有的,一个是齐英。齐英约他被他回绝了,后来她姨夫——一个面场上的熟人约他,他去了,三个人在一起,也就是喝喝茶。后来姨夫接到电话,说有急事走了,齐英说了一大堆车轱辘话,无非是生意难做,多少人说她的坏话,她现在特孤独特寂寞特需要找人倾诉找人安慰。他只是默默的听,并不插话,说到敏感话题,他就打哈哈想方设法转移话题。齐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放电,他就装,装一个不谙风情的少年。齐英无招可使就直截了当露骨亲昵,刘玉松就借口学校事情多起身走人,齐英跟着出来了,也算两人肩并肩走出茶室的。什么人看到了添枝加叶添油加醋,还是齐英自己在学校制造舆论,说她自己跟校长的关系不一般?

    另一个是杨扬。杨扬跟自己接触频繁,单独谈话也多,但总是工作话题,即使开玩笑也是适可而止不越雷池。冷笑话黄段子也是喝酒时常说的大路货,大家心领神会无需刨根问底。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刘玉松因事去晚到放映大厅电影已经开场,昏暗中刘玉松找不见人摸不着北,杨扬叫他时他还犹豫了一下,杨扬说,你真以为女人是老虎啊。刘玉松坐下后,才发现是很靠后的座位,隔了几排都没有人。银幕上男女主人公亲昵的时候,杨扬的头也自然的靠在他肩上,他闻到发乳的香味,还有紫罗兰香水的味道,淡淡的,却沁人心脾。是谁看片中还眼观八方,昏暗中有火眼金睛?

    刘玉松骑着思想的野马或天马行空或左冲右突,平时自认为运行速度超快现在却感到cpu转速太慢机子老卡力不从心。

    戴林看他面有难色,就笑:无风不起浪啊,既然人家说到这方面的事情,我总得问问你——如果我对你不信任,我就不问你了,你啊,有这个色心,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色胆。

    那是说谁呢?是谁说的呢?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绯闻偏偏就是一阵风,没有形状没有味道没有色彩看不见摸不着,却流淌着一地暧昧。刘玉松又开始在心中嘀咕。

    一次,杨扬在报廊橱窗前发呆,看到刘玉松,就笑着叫他,说这里有新大陆。刘玉松看看,还不是宗教授送的那张华文报纸,上面有市一中师生的照片,学校为了宣传,挂在那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刘玉松也看过好多遍,也没有看见什么不妥,杨扬怎么就有了福尔摩斯的新发现。杨扬确实有独到的视点视角,她完全省略了洪露露的笑容魏书贤的虎牙,忽略了两老师脸上的阳光,独独看出了史玉芬的肆无忌惮和李若水的开怀大笑。看到刘玉松犯糊涂,就开始提玄钩要发微见著循循善诱:你也不想想啊,这女人想钱想疯了,节假日补课补疯了,怎么还有闲情逸致跑到滨江公园来吹江风?她既不是吴天度班上的科任老师,学校也没有她的分工,她到这里来发什么羊癫疯?你知道不知道啊,她老公在外面包二奶啦,即使她不完全知情,凭女人的嗅觉、敏感和夫妻生活的体验,她能没有感受吗?这个报复心特强的女人,她会举手投降不给他老公一顶绿帽子?何况这女人闹饥荒了,旱情严重,太干渴了,需要雨露滋润,而李大主任,正柔情似水,他不叫若水吗,好像老天爷早有预感给了他老子给儿子起名的灵感。经过杨扬的指点,刘玉松心里咯噔一下,皱了皱眉,还是淡淡的说,没影儿的事,纯属歌德巴赫猜想,连歌德巴赫都算不上。他家徐晓娜也是大美人呢。杨扬不依不饶:吃惯了大鱼大肉,尝点儿青菜萝卜,喜欢换口味也大有人在——何况有人犯饥渴呢,兔子急了,就敢吃窝边草的,不怕把老窝露出来。刘玉松叫她不要胡思乱想,杨扬说,跟你逗着玩呢,你这人怎么就吃不消逗啊,搞得庄严肃穆。

    杨扬还说过什么?哦,是吴天度和曹芳的干柴烈火远水近火,说过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传到戴林那儿的风浪,是这些吗,抑或不是?是杨扬的醋醋罐罐嫉妒心理小鸡肚肠,还是万林森没遮没拦没轻没重的臭嘴?这戴主任,说话总是云遮雾绕,让别人做丈二的和尚。

    看刘玉松发呆,戴林就说: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这是中国式的提醒。还有一个西方民谣式告诫,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初始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灭亡。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最后他笑笑,事情也许是没影儿的,即使有,也没有那么严重,我只是随便说说,你姑妄听之。

    王一鸣从操场那端跑过来,蹭刘玉松的香烟:两位领导在商量大事呢?戴林笑说:在说你呢,学生座谈会对体育老师的评价最高赞美最多,我们听着就眼红,你是不是该请客了?

    王一鸣说,即使我们工作做得好,也是校长英明领导的结果,我们不能贪天之功,功劳是校长的,所以请客也是校长请。

    刘玉松说,你们得了好处就别卖乖了,语数英理化生老师的作业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改作业也把自己改的喘不过气来,吃苦不讨好啊,学生特别恨他们,当然就特别喜欢体育老师,差点儿喊万岁了。

    王一鸣说,刘校,你只看到强盗吃肉就没有看到强盗受罪,早操、课间操、晚活动,还得带运动队,那一样不把我们累死啊,还有要命的运动会。你们一个个白面书生,我们天天风吹日晒,像从山上下来的。

    戴林说,你自己承认啦,是强盗,是山上下来的。三个人哈哈大笑。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平凡往事 2011-1-25 00:22
写的非常好,欣赏了!
1 回复 浪花朵朵 2011-1-25 01:20
期待下集!
2 回复 珍曼 2011-1-25 02:35
   好极了...
1 回复 BL_518 2011-6-9 07:44
精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0 00: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