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作者:三Y老豆  于 2013-10-10 11: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流水杂记|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191评论

  近日,纽约摩托车事件成了个热门话题,因事件中牵涉到的主角是华人,而引起了很多华人的特别关注。在论及这场冲突的争论时,一些人又以中国式的思维愤愤不平地将该事件上升到种族歧视的高度,以此想获得更多人对该华人的同情怜悯。其实,这起交通事故是源起于美国摩托车文化,与种族歧视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次纽约摩托车事件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应,主要是因为摩托车手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交通事故而引起了公愤。其次,大规模的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确实对一些不善于开车的驾驶人士产生了一些影响,大众也希望用法规对此做出限制。对于“路虎”SUV驾驶者在明知撞倒摩托车手时,还强行从其身上碾压过去的行为,相信司法随后也回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对此摩托车事件,无论各人对摩托车党的看法有何等的偏见,最后法庭对双方都会作出公证的裁决。

  我想要说的是,移民为了要更好地适应在美国生活,首先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接纳当地的文化,甚至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与自己理念不相同的事情,以这样自信的姿态示人,必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毕竟是你自己主动来到了人家的地盘,起码要礼让在前。在自己的家或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你尽可能一味地强调过去生活环境所养成的习惯,但在公共环境中,就必须入乡随俗。

  以我在美国东南西北开车跑了十几年的经验来说,如果见到有摩托车从后面来,我首先就会礼让靠边一点,让摩托车先通过。一是因为摩托车与汽车有共享道路的权利,二是汽车大过摩托车,大让小的是常理,三是摩托车是人肉包铁车,无论是谁的过错,受伤最重的还是摩托车手。为避免发生人受伤的事故,遇到摩托车时,开汽车的就要主动让摩托车先行。而每当我礼让一个摩托车后,总会得到摩托车手伸出两手指以示谢意,这种文明互为友好的行车礼仪,使我从未与摩托车发生过冲突。

  在路上,我也见过多次变道的摩托车大部队,感觉他们很有组织纪律,当摩托车队要变道时,最后的一辆摩托会首先亮转弯灯,然后会变道压住此道的汽车车速,接着,前面的摩托车会从后往前依次打灯变道,如同一条蛇一样蠕动身躯,很是好看。当见到纽约这摩托视频中的骑手在“路虎”SUV车头旁想让其靠边的镜头时,我很理解该骑手的用意,实际上他是要维护整个摩托车队能安全地通过,并不是想要刻意去挑战SUV司机。

  但我不理解的是,SUV司机难道是个见到大群摩托车队不懂得避让的新移民? 如果他是ABC,难道他不懂礼让摩托车的美国风俗? 要不然,只能觉得他是个二楞子的刺头,以为自己开了一辆“路虎”SUV就很牛皮,为在摩托车队面前逞能,不顾自己车上孩子老婆的安全,不识时务地与摩托车斗,为随后发生撞倒摩托车手的事故埋下了隐患,实属不智。撇开被摩托车手殴打值得同情外,他也要为他自己仗着“路虎”马力强劲而肆意地压伤摩托车手而负法律责任。

 

   “LIVE To RIDE是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族的经典名句,只有每年驾驶摩托车行驶2万英里的里程记录,才能成为摩托车俱乐部的成员,所以,美国大小公路上总会出现摩托车的身影。只要你开车上路,就要与摩托车友好相处。

在美国的城镇和乡村,常常可见公路上有成队成群的摩托车队风驰电掣般地隆隆驶过。

美国文化中的进取与自由精神,在“摩托文化”中凸显得尤为突出。这也许是承传了美国开发西部时的牛仔风格。

自由、粗犷、奔放、洒脱和狂放不羁,甚至带有浓郁野性的作风,可能与我们一些循规蹈矩的移民作风格格不入,所以很多华人对美国的摩托车“党”有很严重的偏见。

哈雷摩托车的特点就是体积硕大,外观庄重,装备整齐,给人一种突出的强悍感。

在黄石公园,遇到了由十几辆重型哈雷摩托车组成的自驾游团队。

这些“哈雷”摩托车的前避震架上都贴有招贴纸,仔细看,原来这些“哈雷”摩托车是租赁来的。

在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今日,唯有哈雷摩托车是由美国本土制造,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整车组装,全由美国人自己亲手打造。是美国人为之自豪的产品,它创造了一种凝聚年轻人梦想、反叛精神、尽情宣泄、奋斗意识的“摩托文化”,现在也为很多年青华人所追随。

在欣赏这批重型哈雷摩托车时,遇到了摩托车的主人。当他们走近时,我才发觉这班华人骑士说满腔国语。

在美国开车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众多的华人摩托车爱好者组团骑重型摩托车来旅游。带着敬佩与好奇心,咱主动上前与几个骑士攀谈。他们自我介绍来自台湾,都是哈雷摩托车的忠实拥趸,在家乡都拥有自己的哈雷摩托车,这次结集了三十多位志同道合的哈雷迷一起来美国旅游,在犹他州哈雷摩托车俱乐部租借了重型哈雷摩托车,从盐湖城顺15号高速一直开到黄石公园。

骑绿色“哈雷”摩托车的领头很自豪地对咱说,这个摩托车不是租的,是他自己在美国所拥有的,跑了十几万里了。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们这次骑摩托车在美国旅游,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美国摩托车文化的一点滋味,也实打实地领略了一番当美国牛仔的味道。

几乎每个摩托车后座都带了个妹妹,彼此之间的交流都通过头盔上的耳机。

从外表看这些摩托车爱好者的打扮,从头到脚完完全全是用“哈雷”行头武装了全身,十足的“哈雷”迷。

临走时,漂亮妹妹友好地与咱道别。

重型哈雷摩托车确实太重,骑士一人还得借助妹妹往后拖的力,才能将车倒出。

很多华人对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很反感,但也有很多华人爱结队成群地骑摩托。

1903年,诞生在美国小伙子戴维森兄弟威斯康星州家后院的哈雷摩托车,在经历了一个世纪多的磨练后,已不仅仅是一个驰名世界的摩托车品牌,它早已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不计其数的摩托车爱好者赋予其新的精神含义:追求创新、张显个性、自由奔放。有摩托车团体更将它演变为一种宗教式的群体信仰,将其视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个性的图腾和生活方式。

哈雷摩托车比一般的汽车都要贵,骑哈雷的骑士遇到前方的车不让路时,一般多会以加大油门曾大轰鸣声来提醒前面的汽车。

路遇摩托车车队时,尽量与他们保持一些距离。要超越他们,也要在双车道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再超车,以避免使他们产生被冒犯的错觉。

其实,摩托车团队除了成群结队时发出强大的轰鸣声,引起喜欢安静的人反感外,现在的摩托车团队在路上行驶还是比较文明的时。

在三藩市渔人码头,开车跟在一群摩托车队后面,感觉他们很有礼貌,也遵守交通法规。

这些摩托车都是“哈雷”重型摩托车,汽缸容量都在750CC以上,强劲的马力、大排气量产生的独特轰鸣声带来的快感,炫目的色彩、硬朗独特的造型,金属排气管等部件,都令哈雷摩托车迷疯狂。

如果你开车按原道超越了摩托车队,摩托车队也会按交通规则变换车道。

但凡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团队都是有头头指挥,开上公路也是有组织纪律,在通过狭窄的通道时,一般汽车都会主动避让摩托车。

在街头,时常也可见到帮派组织“地狱天使”的摩托车队。

周末及节假日,在三藩市街头也常常看到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大部队的摩托车上路,通常队中会有负责安全的骑手挥手示意汽车靠边,以保证摩托车队的成员能安全通行。

在市区开车等红绿灯时,常会遇到摩托车从车后窜到你的车头前,这些骑日本牌摩托车的骑士多为年青人,速度及车技是这班年轻人最爱炫要的。看这些人都身着背部保护护甲,就知道这些人自己都明白高速行车会带来的危险。

可是,年轻人谁又曾经没有张狂过?!想当年,八零年重庆嘉陵摩托车刚推出市场时,老豆就骑上了嘉陵牌70cc的小缸量摩托车(后来农民最爱用此摩托驮生猪)。不多久,骑在走私的日本摩托车面前时,就很觉得“自愧形秽”,便赶忙用外汇券在免税店买了一辆日本“铃木”牌125cc俗称“刀仔勾女”摩托,一双玉手紧搂着腰,一团暖热的身躯俯压在后背,前胸匍伏在油箱上,风一样的飘在路面,那种洒脱的滋味,有谁能体会得到?!再之后,又换了一辆“本田”400cc的摩托,从此后,恶梦接二连三。因车胎纵横面都呈半圆形,车轮接触地面实际只有半平方寸的面积,加之车体重,速度快,一遇紧急情况再刹车时,往往就人车同时倒地,以手臂脚足突出的肘踝关节破皮刮肉流血收场。有过多次血的教训,所以,现在每当遇到摩托车时,总是会自觉地先礼让。

在洛杉矶华人密集居住的“阿凯迪亚”城,摩托车警察可是带全自动步枪巡逻的!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8

拍砖
3

支持
20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91 个评论)

3 回复 xqw63 2013-10-10 11:26
年轻的时候,玩过国产摩托,现在再也没这个胆子了
3 回复 thethunder 2013-10-10 11:27
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不可否认。但是具体到这件事,目前看不是种族问题。人和人不同,换了你,我,都会让摩托车队。
希望车主出来说他们有没有让。录像里看到的是车子四周都是摩托。当然车主应该早减速,让摩托过去。
总之,同意你说的让。另外希望听到车主的解释,包括他有无向车外丢水瓶。摄像人说车主向车外丢水瓶,才开始录像的。
5 回复 ahsungzee 2013-10-10 11:29
好文好图。特别是文中的开导和解释,善意合理实用。值得一顶!~
4 回复 病枕轭 2013-10-10 11:37
文章太长没看完~楼主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现在这个事升级了~
4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0-10 11:46
三丫说的好。我看到录像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SUV为什么没有让。有人说碾过去是为了保护家人。我觉得正相反。他不但伤害了别人,也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你对美国摩托车文化的赞誉我觉得非常到位。我们在反对暴力的同时,也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SUV让摩托车才是文明之举。
5 回复 天涯看客 2013-10-10 11:48
这帮混混和你看到的骑海雷的决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我的邻居也是骑哈雷的的,都很有礼貌、有修养的人。而这帮骑便宜小摩托的小混混就不同了,以其哪个开车门的那个为例,他曾被逮捕、控罪21次,几乎啥坏事都干过!!!
4 回复 天涯看客 2013-10-10 11:52
   曾几次,看见这帮混混从我和邻车的车缝中横穿,我真想稍动一下方向盘把他挤瘪! 这群害人之马,早晚会葬身于车轮之下!!!
5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04
xqw63: 年轻的时候,玩过国产摩托,现在再也没这个胆子了
63当年也是个勾女的主啊 , 骑摩托车比开汽车更过瘾更刺激
5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06
thethunder: 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不可否认。但是具体到这件事,目前看不是种族问题。人和人不同,换了你,我,都会让摩托车队。
希望车主出来说他们有没有让。录像里看到的是 ...
俗话说的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争一时之长短,来日方长
4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08
ahsungzee: 好文好图。特别是文中的开导和解释,善意合理实用。值得一顶!~
我就觉得要入乡随俗,才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
4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10
病枕轭: 文章太长没看完~楼主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现在这个事升级了~
我这是卖瓜婆的裹脚布,又臭有长
4 回复 xqw63 2013-10-10 12:12
三Y老豆: 63当年也是个勾女的主啊 , 骑摩托车比开汽车更过瘾更刺激
那个年代,没钱啊
4 回复 thethunder 2013-10-10 12:13
天涯看客:    曾几次,看见这帮混混从我和邻车的车缝中横穿,我真想稍动一下方向盘把他挤瘪! 这群害人之马,早晚会葬身于车轮之下!!! ...
息怒   你在纽约,黑人多?
4 回复 thethunder 2013-10-10 12:14
三Y老豆: 俗话说的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争一时之长短,来日方长
就是嘛,不要年轻气盛
4 回复 yulinw 2013-10-10 12:15
   不仅美国,澳洲也一样,在国内总觉得飞车党和3K党划等号,真的接触到了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这些爱好者里有医生,律师,经纪人,他们和不同工作的骑友们相处融洽和乐于助人,~~俺自己是让字当先,人家一个group的,当然希望在一起了呀,就是婚礼,葬礼的车队,大家都约定俗成让一下的~·不知道是不是这只摩托队伍比较鱼龙混杂,希望能有比较公平的裁定~~
5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16
千年等一回: 三丫说的好。我看到录像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SUV为什么没有让。有人说碾过去是为了保护家人。我觉得正相反。他不但伤害了别人,也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你对美 ...
很多人忽略了SUV车主碾压摩托车手的行为,不能因他受到了暴力对待,就对他采用的碾压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忍与让,也是种美德。
4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20
天涯看客: 这帮混混和你看到的骑海雷的决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我的邻居也是骑哈雷的的,都很有礼貌、有修养的人。而这帮骑便宜小摩托的小混混就不同了,以其哪个开车门的那个 ...
轻骑摩托车车也不便宜。
不能否认任何团体中都有害群之马。但面对大群的摩托车蜂拥而来,SUV车主理应大度地礼让。
6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26
天涯看客:    曾几次,看见这帮混混从我和邻车的车缝中横穿,我真想稍动一下方向盘把他挤瘪! 这群害人之马,早晚会葬身于车轮之下!!! ...
你说的这种摩托车在汽车缝中横穿现象在美国加州是被允许的,加州汽车驾驶人与摩托车骑士似乎达从了一种默契,只要是见到摩托车从后面上来,开车人都会主动靠边让位,摩托车手也会友善地伸出手臂回礼,所以大家都相安无事。
4 回复 三Y老豆 2013-10-10 12:29
xqw63: 那个年代,没钱啊
那个年代,青春就是财富
4 回复 xqw63 2013-10-10 12:30
三Y老豆: 那个年代,青春就是财富
不要命
123... 10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三Y老豆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2.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3.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4.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5.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6.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7.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8.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9.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10.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11.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12.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13.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14.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15.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16.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17.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18.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19.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20.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21.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22.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23.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24.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25.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26.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27.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08: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