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理解才能有真正的爱

作者:belleville  于 2011-10-5 18: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子女教育|已有1评论


         成为妈妈,改变了我的生活。孩子的行为常引发我思考, 让我更深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我想说,身为父母,我们在没有争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首先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感到安全, 这样我们才不欠他们的。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应受到应有的尊重

         孩子虽小,但他们如成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兴趣和欲求。从法律来讲我们应尊重他们如同成人。固然孩子的行为能力有限,对事物的判断,预测,以及对危险的意识还欠缺,这是他们需要帮助和保护的原因。但在其他方面,孩子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因为他们常比父母更知道自己身体需要什么。我们应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决定,如穿什么衣,吃什么饭。他们能力的有限决定了他们对我们的依赖,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决定他们的一切。我们的职责是适当地帮助和保护,而非决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将心比心,我们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应该自己也这样对待孩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处处以孩子为中心。应让孩子懂得尊重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被尊重,不被干涉,及快乐的权利。

         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绝对服从父母,而当孩子不接受时,冠以“不懂事”或“叛逆”的帽子。很多时候,孩子的反抗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不合适宜。有些父母常不允许孩子干扰自己或自己的安排,但却任意地不加思索地干扰孩子,不顾及孩子的状态和感受。有人认为若事事征求孩子的意见,乞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谁又不是被自己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呢?大人和孩子实质上都是充满欲望的肉体,只不过成人有能力实现愿望,并且懂得计划和等待。而孩子只能依赖于大人去实现。有些人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有命令,没有商量,那么何以希望孩子长大后与自己交流,听取父母的建议呢?有些父母对孩子非打即骂, 何以希望孩子将来对自己孝顺呢?很多人强调让孩子尽早独立,但又不尊重孩子的愿望,这是自相矛盾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当我要你独立的时候,你不要依赖我;当我要你听我话的时候,你就必须听我的话;(言外之意)一切我决定”。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发点是自己,而不是孩子,他们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愿望,方便和省心,而牺牲孩子的快乐。

         若孩子正常的欲望总是被压制,或心灵常受到伤害,如父母忽视孩子的善意,恐惧和痛苦,孩子会产生外壳,将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自己。孩子的心开始硬化,情感变得封闭,冷漠,甚至敌意,或者变得过于委曲求全,唯唯懦懦。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的意见,信任我们,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当孩子发现自己好的表现得到别人的重视后,他们会更努力的做好。理解,信任, 鼓励和宽容更易引导他们走上追求自尊,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

 

          孩子需要自由,释放能量

         孩子需要自由,需要放纵。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孩子个体成长的过程,即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结构建立的过程。它如同化合反应,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孩子需要足够的玩耍,释放出这些能量。因此应经常给予孩子一个时间一个空间去任意放纵,任意奔跑,任意狂笑。现在不比从前,50年前,100 年前。那时候没有那么多马路汽车,没有那么多房子。孩子可以任意在房前屋后玩耍;那时候,孩子也不需要整天坐在教室学里学这学那。所以现在的孩子能释放的空间越来越小。另外,孩子也有不舒适,不开心的时候,但他们有限的表达能力使他们无法如成年人一样通过言语来宣泄。那么给他们机会放纵,释放这些不满,如允许他们撕纸,乱涂, 或在床上蹦等等。相信有了这样一个释放空间,孩子在其他时候会比较安静,也会愿意合作。不要强调孩子一定要按部就班,和跟随大人的步伐。孩子和大人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孩子还没有清晰的时间概念,孩子对“计划” “等待”还不能理解,孩子每天见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孩子的身体状况常有变化。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要让他们慢慢理解,慢慢适应。

 

          对于孩子,探索比吃饭更重要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是以前没有见过的,在他们眼里都充满了神奇。对于他们,探索比吃饭更重要。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手,通过尝试,来了解其中的奥秘。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这是天性,再自然不过。孩子都喜欢糖果,我相信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想吃很多糖,只是想看一看那五颜六色的糖纸里面包着怎么样颜色的糖果,那不同颜色的糖果里又有着怎么样的不同味道,如此而已。透明玻璃杯子里的水对成人来说只是喝的,但在孩子眼里,它是那么神奇:为什么水多水少,水总是在下面?在杯子里洗手是什么感觉?为什么当手进去,水会上来甚至溢出?为什么还能看见我的手?手怎么变大了?  所以对孩子的探索行为要理解。不要因为浪费一点水,或弄脏了桌布而过度谴责。想想孩子重要还是桌布重要?

         成人是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成人也愿意去探索未知,包括看新闻,购物,看电影,去旅游。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只要不过分,不危险,不涉及侵害他人的利益,就让他们去探索。他们会有厌烦的时候,到时候会停止,自觉自愿的。要想让孩子对某事物不再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接触耐受”,让他们看够玩够吃够。不要总是强行阻止或中途打断,这会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欲望。若真正有危险的东西,就最好不要让他们看见。千万不能总是诱惑,让他们看见却又不让他们得到。否则他们会产生极其强烈的好奇,在你不在意时,急不可待的抓取,那将会更加危险。比如吃太多,或抢别人的东西。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贪婪,甚至不择手段。另外,如果有时在他专注于某事时一定要打断,最好的办法是转移他的兴趣,比如给他一个棒棒糖。有人会说这样带孩子乞不太辛苦?辛苦是暂时的,当孩子懂得交流和合作后, 自然就变得容易起来。等待成长, 急不得!

         当然,对孩子可以与不可以做的事情要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例如,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有,危险的,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和影响他人的。但要想让孩子清晰地理解这个界限,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事事阻止孩子。否则他们会混淆,将来对别人的忠告也不敏感。

          警惕拔苗助长,让需要自由探索的孩子去规规距距地“读书学习”,强求孩子做父母认为所谓正确的东西,那些成人才懂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首先是感知世界,然后才是抽象世界。身心的成长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过快成熟的东西往往长成简单的东西。成长相慢对的个体,它有机会吸取更多的信息,发育会更完善,更有潜力。

 

         孩子也需要愉快地生活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处于“心理顺应”的状态,而不只是强迫性地“锻炼”他们,或“过早”地要求他们独立。我们应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不过分的愿望。生存就是斗争,对于成人,我们会在工作学习上经受很多压力,身心常处于不舒适的状态,但是我们会计划在工作之余去放松,比如热浴,睡觉,与朋友畅饮,发牢骚。否则会生病,失去一切能力。孩子还不懂得计划,表达能力有限,而且很多事情是控制在成人手中。父母很多的时候不懂得孩子内在的需求,那么至少满足他们已表达出来的需求,而且鼓励他们积极表达他们的需求。在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吃他们爱吃的东西,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当他们需要时尽可能地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到爱感到安全。陪伴并不等于事事包办,或不让其独立。是要鼓励其独自做事,但要了解孩子的状态,适当地帮助引导,而不是强迫。一些他们不情愿的但又必须做的事情,父母可以告诉他们,事情很快会结束,或者过后会有奖励。这样,虽然做不情愿的事情,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愉快的。

         强迫饮食强迫做事,如成人一样要求他们,只会引起孩子反感,变得更加不情愿(内在的), 结果事与愿违。很多孩子的“顺从,听话,安静”,是出于恐惧,你希望你的孩子总是处于恐惧之中吗?成人不愿接受别人的强迫,何以希望孩子总是接受自己的强迫?当孩子的基本需求(物质的和心理的)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会变相获取,从而变得贪婪,自私。自恋或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不是爱的结果,而是心理(精神)需求被忽视,得不到心理关心的结果。很多青少年犯罪缘于这种“补偿”的病态心理。相反,当我们适宜地满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随着成长,被满足的物质欲求会逐渐降低,孩子会 把主要兴趣转入内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去读书,思考,探索。当他们的快乐不再依赖于外在物质时,他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心灵富有的人才能懂得分享和给予。引导孩子对生命对生存的理解比强求孩子独立更重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将来,但是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多少,与其说取决于孩子是否拥有技能,不如说取决于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心态。这里良好的心态是指,能正确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自己的位置和局限,从而正确地面对问题,做到对人对己都不强求。良好的心态引导人们诚实做人,表现爱心,宽容和进取。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不是靠强迫灌输,而是要靠孩子的观察理解得来。人类个体自有怕孤独的天性,因为群居更好地保障了每个个体的生存。这种怕孤独使得人们自愿地与别人和谐,与别人合作,希望获得信任和尊重。那么信任和尊重从何而来呢?来自你对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所以要让孩子有机会体会,只有对别人友善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友善和尊重。不应冒犯别人,应尊重别人的兴趣,选择和决定。友善还意味着,有同情心,以大局为重,理解别人的好意,别人的困难。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肯定。如此正性循环, 孩子逐渐建立成就感,责任感和进取心。

 

         拥有观察想象的乐趣,孩子将受益终身

         孩子都喜欢观察,耐心地等待他们!允许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做各种想象--建立事物间符合现实或不符合现实的联系;鼓励他们通过再观察,找到符合现实的联系,从中引导他们正确的逻辑思维。并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成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于学习,但关键是要做到,在他们观察思考时,尽可能地不打搅他们,并且鼓励他们做任意想象。有些孩子总喜欢东张西望,或时常发呆,而不能很快投入一件事情,别担心, 孩子是在观察或想象;有些孩子常喜欢一个人坐着, 而不能很快融入小集体,别打搅,孩子是在思考。培养孩子对人对环境的兴趣和关爱, 让他们体会到探索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发现其中的和谐,是何等的充满乐趣。不要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父母,老师和所谓的权威,及只学习书本知识。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很多矛盾就是缘于人们有太多的想当然,而其实并不然。很多认识和行为只是习惯,而非有根有据。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

         让孩子理解,纵然世界充满危险,但家总是温暖的安全的;纵然父母爱他,但他要慢慢学会独立生存;若他关心别人,会有更多的人爱他;虽然有不如意的地方,生活还是美好的,因为有那些美好的憧憬,因为有那些未知的奥秘。

         如果我们爱孩子,就给他们自由吧,自由的玩耍,自由的探索,自由的选择。孩子不仅要有将来,更要有现在。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首先重要的,也是父母唯一能做得到的。当然这一切要付出无限的耐心和等待。但只要试图去理解孩子,你会多一份耐力。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alittlesmart 2011-10-19 04:49
支持!让孩子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18: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