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六百年》

作者:liuguang  于 2012-2-21 06: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大话影视|已有9评论

     

   第一次接触昆曲是小时候看戏剧电影《十五贯》,觉得好玩又好看,并不知道那就是昆曲;第二次接触是小时候读《红楼梦》,林黛玉听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几句,感叹戏里也有好文章。那时候《红楼》都读得半懂不懂,更看不出《游园》的唱词有什么好。这几年不知怎么就听入耳了。

    《昆曲六百年》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人物访谈言之有物,舞台实录溢彩流光,情景再现也还算不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同名的书,但我还是更喜欢纪录片的活色生香。里面刘欢谈到昆曲为什么现在这个状况说的太好了:我们(观众)水平没到,欣赏不了。他还谈到现在社会节奏快,一首歌三五分钟就解决了,一般人坐不下来那么长时间欣赏昆曲。其实还有一点,一个昆曲演员需要从小开始多少年历尽艰辛的培训,而唱通俗歌曲一夜成名的好多音都唱不准,字也吐不清。这样一来谁还肯送孩子去学昆曲!只是近年来昆曲似乎成了上流社会的标签了,北京两处常年上演昆曲的场所的票价让人咬牙切齿,曲高和寡之外,还有价高和寡,呜呼!

 以下为摘录笔记: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周秦:(昆曲)就像苏州园林的那个池塘那样,看起来是一潭死水,但是里面鱼能活,荷花能长出来,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结构,在水池的里面有很深的井,这个井一直通着地下水,这个池塘的水通着太湖,通着长江和大海。昆曲还靠着自己的文化的因素支撑着,还绵绵若存。

      园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一一化入中,由此导演出许多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难怪苏州人常说,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园林和昆曲,一起构成了中国人几百年来共同拥有的一处精神家园。

     陈丹青:就是梦游的感觉。因为文化需要亲历,所谓亲历就是你必须在那个情境中,你必须在庭园里,你在湖边,在楼榭回廊当中走。你会有想像力,一个回顾性的想像力。

     陈丹青:要论张力,感动人,震撼人,那这是西方(艺术)厉害。你要论精致,要论颓废,然后,要论雅,我所知道的世界上的艺术都比不过中国。

     丛兆桓:咱们东方的民族和西方的民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戏剧)是先综合,比如说希腊悲剧里头也有唱歌、歌队也有舞蹈,最后就都分分分,分成了话剧就只用说话,歌剧就只站在那唱,舞蹈舞剧(比如)芭蕾就是没有声音。中国是由各个单项逐渐综合最后成为戏曲的时候就是唱念做舞什么都有。这些艺术因素发展到明清时期,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它们都被昆曲吸收到自己的肌体里,把它们综合起来,表现在舞台上,展示在舞台上。

     昆曲如同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一次次的场景变换,一年年的人物更迭,转眼间就是六百年。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三百年前,两部传奇巨作长生殿桃花扇先后唱响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二百年前,在一代代昆曲艺人的努力下,昆曲折子戏已日臻完善,为刚刚萌芽的各地方剧种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近代中国戏曲蓬勃发展的大幕就此缓缓拉开。八十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传字辈艺人演出新编十五贯,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今天,古老的昆曲焕发了青春,迎接着下一个百年。在这狭小而又广阔的舞台上,六百年的昆曲演绎着属于全人类的永恒经典。台下,是一个民族的唱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4 回复 卉樱果 2012-2-21 07:52
现在的年轻人还听昆曲京剧吗?   
3 回复 liuxiaoyu 2012-2-21 08:07
写得好!!!我一定要把我画的苏州园林找出来发给您看呢!!
2 回复 liuxiaoyu 2012-2-21 08:08
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

深以为然~~~
7 回复 liuguang 2012-2-21 09:01
liuxiaoyu: 写得好!!!我一定要把我画的苏州园林找出来发给您看呢!!
期待!我也找找我早前一个张大千画谱读后感给你看。你喜欢张大千吗?我很喜欢他。
2 回复 liuguang 2012-2-21 09:07
卉樱果: 现在的年轻人还听昆曲京剧吗?    
现在的年轻人有福了,昆曲进校园,京剧进校园,我们那会儿可没赶上这好时光。
1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21 10:35
谢谢好介绍!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2-21 12:45
每个年代都会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一个需要抢救的艺术注定是走不远的。与其抢救,倒不如吸收其精华,用现代人的审美形式去表达。所谓的古典也只不过是当年的流行艺术而已。
1 回复 liuguang 2012-2-22 03:03
香林坐久: 每个年代都会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一个需要抢救的艺术注定是走不远的。与其抢救,倒不如吸收其精华,用现代人的审美形式去表达。所谓的古典也只不过是当年的流 ...
如果是河清海晏的日子里自然消亡的艺术大概没了也就没了,昆曲几次频临灭绝是在连年战乱中,再有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时岂止是昆曲,中国的文脉都几乎断了。加上后来90年代一切向钱看时的低潮期。昆曲继承了宋词元曲,综合了中国的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如果消亡了实在太可惜了,现在国民渐富,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发现自家后园的文化瑰宝。
1 回复 trunkzhao 2012-2-22 19:08
liuguang: 如果是河清海晏的日子里自然消亡的艺术大概没了也就没了,昆曲几次频临灭绝是在连年战乱中,再有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时岂止是昆曲,中国的文脉都几乎断了。加上后 ...
其实,消失的和将要消失的瑰宝太多了。可惜是可惜,没有那环境,培养不了观众,谁也无力回天。不过,也许会峰回路转,你看相声不也缓过来了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7 21: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