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作者:他乡异梦人  于 2012-7-31 15: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1评论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
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
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
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
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
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
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
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
”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
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
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
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
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
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
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
。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
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
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
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
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
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
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2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2-7-31 23:00
好文. 中国在近代史上没有能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 但饮食文化却是例外. 中国人关注饮食, 创造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菜系, 这是西方任何一个国家无法相比的. 民以食为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8 15: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