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手时间》

作者:杨立勇  于 2018-5-23 06: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评论

杨老师读书笔记:
《二手时间》,作者:(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

苏联解体,俄罗斯崛起。奔驰汽车和游艇取代了镰刀和铁锤。但是,苏维埃共产党虽然下野了,“苏维埃人”依然顽强地存在着。“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有着共产主义记忆的人,因为同样的记忆而惺惺相惜。”

俄国人民获得了自由。但是,在自由的面前,他们却陷入了空前的迷茫:自由是什么?

"父亲说 : 自由就是去除恐惧 ; 八月的那三天我们战胜了政变;一个人在商店里有上百种香肠可以挑选,就比只能选择十种香肠的人更自由;不被鞭挞就是自由,可是我们永远等不到不被鞭挞的后代们了;俄罗斯人不理解自由,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哥萨克和鞭子。

儿子说:自由就是爱;内心的自由就是绝对价值;当你不担心自己的欲望时,你就是自由的;当你有很多钱的时候,你就会有一切自由;当你不需要思考自山也能活下去时,你就是自由的;自由应该是司空见惯的。"

而当许多苏维埃共产党员在一夜之间纷纷变成了东正教的虔诚信徒,俄罗斯联邦是否只是换汤不换药?

“执政党就是复制版的苏联共产党。总统大权在握,如同当年的总书记,拥有绝对权力。而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东正教. . . . . . ”

《二手时间》 就是俄国版的“伤痕文学”。它通过采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俄罗斯众生相的浮世绘。

作为有着十分惊人的类似记忆的中国读者,我很容易就被作者带进那个火红的年代:
"告别了苏联时代 , 我们也告别了自己的一种生活 。 我试图听到这出社会主义大戏所有参与者的真实讲述一我们的共产主义 , 本来有个疯狂的计划 : 要把亚当以来的旧人类改造为新人类, 而且也付诸实施了 , 这算是它唯一做过的事情。七十多年间,在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验室里,制造出了一种另类的人:苏维埃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剧的人物,另一些人把他们称为“苏联分子"。我觉得我懂得这种人,熟悉这种人,我和他们共同生活了多年。他们就是我自己,是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父母。几年来,我为此游历了整个前苏联地区,因为苏维埃人不仅是俄罗斯人,还有白俄罗斯人、土库曼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 · “现在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我们不会和其他人类混淆。 在芸芸众生中 , 你会立刻发现我们这类人 ! 我们这类人, 全都有社会主义基因 , 彼此相同 , 与其他人类不一样。 我们有自己的词汇 , 有自己的善恶观 , 有自己的英雄和烈士。" 

虽然是“伤痕文学”,但《二手时间》的叙事有着独特的“东欧语言”的深刻与睿智。光从它的小标题就可略见一斑:

"专政之美和水泥中的蝴蝶之谜

施舍的回忆和欲望的感觉

苦难中的甜味和俄罗斯精神的焦点

一面小红旗和斧头的微笑

与幸福很相似的孤独

上帝把外人的不幸放在了你家门口

生活就是婊子,白色小瓶中的一百克粉末"

不过,全书最震聋发聩的,却是在扉页上引用的德国哲学家费德勒斯特潘的语录: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记住:若恶势力在全世界获胜,要被追究的首先不是恶方的驯服执行者,而是善方的清醒服务者。"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2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2018-5-23 08:11
好书!

“In any event, we must remember that it’s not the blind wrongdoers who a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n the world, but the spiritually sighted servants of the good.”

只要有一丝可能,避免读中文译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1: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