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3)

作者:sanmiwu  于 2022-5-13 06: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luantanqin|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我从爷爷的笔记里看到他5岁的时候家乡闹蝗灾,漫山遍野的蝗虫呼啸而过,留下颗粒无收的庄稼地,加上土匪横行,日子过得不容易。

我也听奶奶讲三年自然灾害,讲她如何把坏的红薯和村口青石凉挖来的土和在一起烙成饼充饥,得了浮肿病,腿上一摁一个坑。

奶奶还说哥哥两岁的时候一天到晚站在老宅的院子里喊着饿了,要吃鸡蛋。

我是幸运的,没有遇上蝗灾,我从地里捉来的蚂蚱用狗尾巴草串起来带回家是喂老母鸡的。

饭是上天赐的,我们怕旱不怕涝。

伊河,洛河泛滥,水淹龙门街,商店里进水,东西泡水了,爸爸跑几十里山路去讨便宜货。

我是觉得喜马拉雅山的雪都化了,也淹不到我们。

雨是宝,春雨贵如油。

我喜欢细如牛毛的春雨,大地一夜间变绿,黄花苗,香椿叶,槐花都是可以采来了做菜的。

我也喜欢夏天的暴雨。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彩虹我们不叫彩虹,叫它虹(Jiang),哥哥说Jiang吃了雨,雨就下不来; 

雨吃了Jiang,就要大雨瓢泼了,准备好脸盆接水。

玉米苗上午还耷拉个叶子,中午一场大雨,马上变得精神抖擞,大人高兴,孩子也高兴。

雨过天晴,被雨洗过的不仅是绿的树,蓝的天,远处的万安山,还有我的小脚丫。

跑出门外,雨水还在顺着山谷往下流,哗哗的响。

老宅通往村外的山路已经被冲得露出了大青石,要修了。

挽起裤腿,小脚丫子踩在石头上,水花四溅。

低洼的地方变成一个个小水塘,那是小蝌蚪的家。

老家种小麦,还有五谷杂粮,红薯,玉米,小米,棉花,芝麻,花生,大豆。

玉米棒子编成串,像是大姑娘的辫子,挂在房檐下,也挂在院子里的枣树上。

红薯产量高,是主食。

秋天的红薯从地里运回家,储藏在地窖里。

地窖家家有,像是井,井底往两边挖,新鲜的红薯整整齐齐摆在里边,那是我的工作。

老宅有两个地窖,一个我家的,靠近西窑; 一个叔叔家的,在二门的廊坊下。

乡下人辛苦,一年到头忙,日子过得紧巴巴,爸爸妈妈却从没有让我饿过肚子。

春天的捻馔,夏天的红薯叶,秋天的玉米,红薯,花生,都是再新鲜不过的。

奶奶种的西红柿不施肥,是我用小便浇大的。

现代人崇尚的有机食品,素食主义,瘦身主义,环保主义,我5岁以前差不多99%已经做到了。

如果不是马钉刺的老婆婆,我就想当然地以为农村里大家都是这样了。

皂角树的籽是天然的肥皂,摘下来裹进要洗的衣服,水塘边石板上用棒槌敲打,会出来像是洗衣粉一样的白泡泡,奶奶,妈妈一直是这么洗衣服的。

那年夏天,村里来了个老婆婆,背着麻袋,手拿一根长长的挠钩。

外乡人的口音我听不懂,妈妈却不知道怎么跟她成了朋友。

老婆婆大概是我奶奶的年纪,家里闹水灾,粮食欠收,夏天一家分到二十几斤粮食,没有办法,村里人结对出来讨饭。

听说皂角树上的刺是中医药材,便做了这个长长的挠钩,她麻袋里装的就是皂角刺。

皂角刺我知道,孩子们叫它马钉刺。

村里皂角树有不少,我从不知道钉刺能卖钱。

老婆婆晚上回来很晚,把采来的马钉刺放在西窑大平房的房顶。

我们佩服老婆婆一大把年纪还能爬树。

妈妈有时候给她留一碗饭,老婆婆从来不在家里住。

马钉刺越堆越多,蜻蜓也越来越多,落在马钉刺上。

大平房成了我的好去处。

夏天的傍晚,爬上去,一玩就是小半天,直到妈妈喊我吃饭,我手里捏着一把蜻蜓。

后来,老婆婆的家人托人带信让她回去,说是孙子生病了。

我后来没有再见到过她。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26 04: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