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恩出私门 ——报恩道德的批判(一)

作者:沙鸥  于 2020-12-17 03:1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假公济私,恩出私门

——报恩道德的批判(一)


道德是一个社会的“非正式的公共机制”(维基百科)。合理的社会道德,通过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利益总是具体的,有些社会道德,虽然能够维护社会一定范围内成员的利益;但放在一个长远的时间段考察,它会侵害其他人的利益,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这样的道德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只是非智者不能觉察、指明。

       什么是“恩”?《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对“恩”字的解释是“惠也,从心因声。”《广韵》的注释是:“隐也,私也”。从这两个解释看“恩”是私人的恩惠,是社会中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与“恩”相对,《康熙字典》对“义”的解释则是:“仗正道曰义”,“众所尊戴曰义”。“与衆共之曰义”、“至行过人曰义”。在线《汉语字典》对“义”的解释也是”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正义或公益的行为“。 由此可见,“义”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尚品行。 

        从字典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恩”,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义”,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在现实社会中,这两者有的时候是一致、统一的,有的时候是矛盾、对立的。说到“报恩”,就要分析“恩”的具体内容和来源。

        一种情况,给予他人的利益属于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资源,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行善”。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给予他人的利益是一种公共资源,属于社会财富,如果这种利益是对方应得的,将这种利益归为个人的“恩”,是公器私用,廉者不为。晋朝羊祜每次向朝廷推荐人才后,都会将推荐的奏章焚烧掉,羊祜病危时,晋武帝司马炎亲自去探望他。羊祜向他推荐杜预接替自己的职位,完成伐吴事业。武帝问道:“ 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羊祜回答说,“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第三种情况是,给他人的利益是对方不应得到的社会财富,公共资源。比如发放不合条件的补助,选择不规范的投标,提拔不合格的人选……这种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和他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实质是徇私枉法。今天中国政治和商业生态中,说到 “恩”,大多是指这种与公共利益矛盾对立的个人利益。它是不法之徒互相勾结的纽带,是结党营私的方式和途径。

        以报恩为名,河北政法系统各级官员官官相护,使聂树斌无辜被杀,沉冤难雪。

        为了报恩,江泽民可以阻挠朱令中毒案的调查,使真凶至今逍遥海外。

        一个政治黑暗的社会,就是公权力无法约束、制衡私权的社会,是一个“恩”凌驾“法”,道德践踏法律的社会。社会秩序不是通过法律来维持,而是通过“恩”结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集团中的个人唯利是图,唯恩是从,正常的社会秩序被破坏,既定的社会规则被践踏,造成社会价值观的紊乱,最后的结果就是潜规则盛行下私恩爆表,社会陷入无序、互害的混乱状态。

        不问“恩”的具体内容,不问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盲目倡导报恩道德观,是中国社会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之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10: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