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日志
还没 登录?仅显示部分内容。  |  博客书架
分享 [ 文史杂谈 ]:晚清重臣左宗棠的故事 发明左宗棠鸡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6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着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转而留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着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清朝末年铁道部长盛怀宣的故事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5
 盛宣怀,出生于江苏常州,清末的一个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逝世距今还不到一百年。据史家回忆,1917年移柩时队伍途经上海的大马路(南京路)、广西路、四马路(福州路),直到外滩的金利源码头(十六铺码头),一路人头攒动,电车公司甚至不得不停驶了相关路段的车辆。当年如有“中国富豪榜”,盛宣怀必在前排。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摄政王多尔衮的声色犬马生活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4
在崇德八年(1643年)年幼的福临继承了皇帝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可是不久之后,多尔衮在政治上的权利越来越大,“摄政王”逐渐成为了他一人的专号。  因为福临还年幼,所以无论制定帝国的大政方针,还是率领满洲八旗行军作战。真正稳操实权的还是“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我们不得不承认,运筹帷幄的多尔衮还是非常出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清朝最有名词人却英年早逝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3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着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英勇殉国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2
邓世昌把妻子和刚满月的儿子送回广东番禺老家后,连夜就往威海赶。    他不愿在家耽搁半天,因为他知道日本人已占领了朝鲜汉城一带,而中国的海军舰队就驻扎在朝鲜牙山口外,日本舰队咫尺相望。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向中国舰队发动袭击。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他怎么能呆在家里呢!他所在的北洋水师就驻在威海对面的刘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揭秘李鸿章后人 后代子孙分散世界各地
八旗遗少 2015-5-21 16:00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进退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雍正的反腐奇招
八旗遗少 2015-3-30 15:00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并非全是吹捧。    历朝历代,像雍正朝这样清官遍地的,极为少见。说起来,这并非那个年代的人觉悟特别高。反腐这事儿,光靠个人觉悟显然是不够的,还得靠手段。    雍正的反腐手段,层出不穷,令人大开眼界。其中,有一招叫“即时候补”。    “候补”,在古代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2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咸丰:清朝中命运最不幸的皇帝
八旗遗少 2015-3-30 15:00
咸丰,即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清朝第8位皇帝,公元1850年-1861年在位。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继位以后,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这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乾隆一生收藏了多少奇珍异宝?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9
收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里面的道道多了是了,但凡收藏家都会知道的。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收藏爱好者也与日俱增,要不也不会有央视《王刚鉴宝》这档栏目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爱好收藏的大多是商人或古玩爱好者,然而在古代的藏家里却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收藏大腕,绝对让你意想不到,他就是满清王朝的第六任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乾隆皇帝迷恋西洋自动玩具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9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帝传旨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说:“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后似此样好看者多觅几件,再有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进贡几件来!”皇帝如此直接地向臣下索贡,有清一代并不多见。    看得出皇帝确实是“喜欢得紧”。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清朝官吏的“座右铭”:清、慎、勤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8
 “清、慎、勤”三个字,在清代出现的频率应该是最高的,它实际上就是清朝,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为官之道,也就是清代官吏的“座右铭”。    《四库全书总目·吏部·官职类》:“《官箴》一卷,宋吕本中撰。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乾隆反腐: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7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    雍正三年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康熙清除鳌拜的真正幕后推手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6
康熙清除鳌拜的真正幕后推手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  玄烨继位后,四辅臣“擔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则别无可否,惟唯诺而已。”可见孝庄放手使用,四辅臣权力很大。加之缺乏监督、约束的机制,辅臣中个别人逐步走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同治和光绪为什么没有后代?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5
同治帝载淳,十九岁驾崩,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满洲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驾崩于(官方记载死于天花,野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4
清朝第十个皇帝同治即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坐了十三年龙椅,匆忙走完十九年人生。人们说他是幸运的。生为皇储,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没有有所作为,却有一个“同治中兴”的雅誉。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没有兄弟跟他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2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康熙皇帝儿子们的结局
八旗遗少 2015-3-30 14:53
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
分享 [ 文史杂谈 ]:“份儿”最大的铁帽子王——和硕礼亲王
八旗遗少 2015-1-28 13:31
“份儿”最大的铁帽子王——和硕礼亲王
满清一代,无论朝廷庆典、岁时节令、诸王议政,还是呈折上奏,均已礼亲王为先,这规矩是太祖爷努尔哈赤定下的,从太宗皇太极到宣统帝溥仪全都严格遵守,无一违例。 爱新觉罗·代善(1583-1648),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军功勋诸王之首”,礼亲王始封者。16岁时跟随父亲参加统一女真诸战役,论军功封贝勒;1612年,联合弟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4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出来混站错队——雍正爷的“手足情”
八旗遗少 2015-1-22 12:34
出来混站错队——雍正爷的“手足情”
康熙爷生育能力远超常人,先后共有35个儿子,序齿24位,孙子辈儿超过百人,据听说老人家都认不全。皇子众多是好事,却也避免不了相互排挤争皇位。雍正爷继位后,那些站错队的兄弟手足下场可谓凄凉,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吧! No.1:爱新觉罗·允祉(1677-1732),康熙爷第三子,雍正帝异母兄。允祉打小儿无论文学、书法还是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13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甄嬛传》里读史实(三)——慎靖郡王允禧
八旗遗少 2015-1-18 14:55
《甄嬛传》里读史实(三)——慎靖郡王允禧
爱新觉罗·允禧(1711-1758),康熙帝二十一子(并非《甄嬛传》里排行的老十九),自幼便淡泊名利,无心政治,专心于笔墨丹青的文人雅事。善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笔致超逸,画风清淡”,山水得力倪瓒,时人评为“本朝宗藩第一”;亦能诗,乾隆爷列其诗“国朝诗别裁之首”;现存于世的北京恭亲王府“天香庭院”匾额为其 [ ...阅读全文 ]
6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命中注定得“铁帽”——庄恪亲王允禄
八旗遗少 2015-1-9 17:59
命中注定得“铁帽”——庄恪亲王允禄
爱新觉罗·允禄(1695-1767),康熙十六子,雍正元年(1723)过继至庄亲王博果铎(皇太极孙),承袭庄亲王爵位(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元年(1736)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乾隆四年(1739)因与弘皙(即弘皙逆案)往来“诡秘”,停双俸;乾隆十八年(1753)复授议政大臣,乾隆三十二年(176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14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甄嬛传》里读史实(二)——果毅亲王允礼
八旗遗少 2015-1-8 18:11
《甄嬛传》里读史实(二)——果毅亲王允礼
爱新觉罗·允礼(1697-1738),康熙十七子,雍正异母弟,母纯裕勤妃(17世纪-1753,康熙三十六年生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册勤嫔,雍正四年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薨,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甄嬛传》里舒太妃原型), “在诸王中较为殷富”。雍正评价允礼:“实心为国”、“尽心竭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8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甄嬛传》里读史实(一)——雍正爷的阿哥
八旗遗少 2015-1-7 13:23
《甄嬛传》里读史实(一)——雍正爷的阿哥
我对清宫戏并不感冒,总觉着除了旗人的辫子和发髻,其他的都是杜撰。但我欣赏《甄嬛传》,不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也不是因为夸大其词的艺术效果,而是出于它巧妙地将故事与史实柔和到一起,真亦假来假亦真,这类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实不多见。剧中的人物、故事、习俗,值得一探究竟。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大清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11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忠心为国得“铁帽儿”——怡贤亲王胤祥
八旗遗少 2015-1-5 13:03
忠心为国得“铁帽儿”——怡贤亲王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圣祖仁皇帝康熙爷十三子,清世宗宪皇帝雍正爷亲密战友,一生忠心为国,敬谨廉洁,克尽儿臣、臣弟之道,从不居功自傲,为子孙后代赢得了铁帽子王的副国级世袭待遇。雍正八年,胤祥积劳成疾,壮年早逝,他的儿孙们也大多寿命不长。 大事记 1698年,12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爷去盛京谒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15 个评论
分享 [ 文史杂谈 ]:复辟狂人赤子心——小恭王溥伟
八旗遗少 2014-12-31 16:09
复辟狂人赤子心——小恭王溥伟
爱新觉罗·溥伟(1880-1936),清末政治人物,恭忠亲王奕訢之孙,宣统帝溥仪堂兄弟,一心妄图复辟清室,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主张整兵一战,是清皇族中的复辟派。前清部分遗老对他评价颇高,“尽毁家业为大清”,“旗人的楷模”,“要是多几个这样的王爷大清不会亡”。。。 家庭关系 祖父爱新觉罗·奕訢(1 [ ...阅读全文 ]
个人分类: 清史白话|6 个评论
12下一页

[八旗遗少] 的日志

最新更新书架
热门博客书架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0 09: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