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和要求子女的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2-6-7 21: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92评论

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和要求子女的



毛泽东说:“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毛泽东由于战争等原因所限,除次女李讷外,其他子女都未能一直在他身边生活,因而他对子女们格外关爱,常常为能够见到他们甚至收到他们的来信而高兴不已。尽管如此,他对子女关爱而不溺爱,总是以其革命家和政治家的高远视角,把对子女的关爱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相联,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他们。他要求子女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认真读书学习,掌握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而且从自己及其子女的特殊身份出发,要求子女加强自我修炼,确立平民意识,绝不能享特权、搞特权。

毛泽东在给子女的信中不仅屡屡提及“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勉励他们趁年纪尚轻,专心学习,刻苦读书,而且要求他们读书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自然科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地理、古典文学、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笔记小说、诗歌等。

在教育子女们刻苦读书的同时,毛泽东十分注意为他们指出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一,由浅入深,锲而不舍,不断积累。李讷1959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不仅要认真学习课内必读书籍,而且还利用课余读一些大部头的历史著作,这就难免感到压力巨大。毛泽东知悉后,于1959年12月专门致信李讷:“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1963年1月,他再次告诫李讷“读浅,不急”。就是说,读书学习要由浅入深,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收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这是做学问的最好途径,也是做好学问的基本规律。

要善于思考,而不要读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历来提倡读书学习必须独立思考,消化理解,而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只是机械地背诵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掌握真才实学,增强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他要求孩子们“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对于子女,教育他们“不要急,知识需要积累,最重要的是要把书读活,切忌读死书,死读书,要勤动脑,要善于思考”。当二儿媳邵华告诉他自己的《中国通史》取得了高分时,他当即要邵华解释刘邦、项羽兴衰的原因。邵华虽然回答得有条有理,但均是教科书上提到的,而没有融入自己的见解。毛泽东借机对其指点:“这是死记硬背,算是知道了点皮毛,但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要多读史料,多思考,能把‘为什么’都说清楚,这一课才算学好了。”

重视孩子的社会实践。1946年春,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在父子久别重逢的情形下,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让毛岸英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他对毛岸英说:“你在苏联长大,在苏联大学读书,读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就是劳动大学。过些时候,我给你找个校长,上劳动大学去。”不久,他便给毛岸英找来了“校长”——边区劳模吴满有。临行前,他教导毛岸英:“你要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要从开荒干起,一直到收获。这样你就会有切身感受到的艰辛,懂得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先后安排没有农村劳动经历的大女婿孔令华和李讷分别到北京郊区黄土岗公社、井冈山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

毛泽东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希望他们加强自我修炼,成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正如李敏和李讷所回忆:“爸爸要求我们政治上要积极进步。要为人民做工作,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就可以了。”“他不希望我们做什么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不是的。他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他说,你们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为人民服务”,既是人民领袖毛泽东对子女的起码要求,又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因为只有信念坚定、奋发向上而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并时刻注意从各个方面修炼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些。

毛泽东在教育子女认真读书学习的同时,总是告诫他们“学成为国服务”“学成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要求他们将个人的学习同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46年1月,他致信仍在苏联学习的毛岸青:“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1947年10月,他致信毛岸英:“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1955年8月,他复信准备去苏联学习的大儿媳刘思齐:“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1956年2月,他复信在苏联学习的刘思齐:“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希望刘思齐关心祖国时政特别是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热爱祖国,刻苦学习,学成为国效力。1957年8月,他再次复信刘思齐:“全部精力,应当集中在转学后几年的功课上,学成为国服务。”1960年1月,他致信刘思齐:“要立雄心壮志,注意政治、理论。”1962年6月,他致信邵华,希望她“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

即使是子女们的恋爱和婚姻问题,毛泽东也总是从革命事业出发,要求他们寻找具有共同理想的伴侣,而不能以貌取人,更要摒弃“门当户对”的偏见。毛岸英回到延安后,结识了一位来自北平的女大学生傅小姐。对于这位既有文化又非常漂亮的傅小姐,毛岸英很是钟情。但毛泽东得知后郑重提醒毛岸英:“除了漂亮,你还了解她什么?理想、品德、性格你了解吗?她刚从北平来,我们都不了解。婚姻对你来讲,既是终身大事,也关系着我们的革命事业。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一定要慎重,不能轻率从事。”在这里,毛泽东既要求儿子把爱情和婚姻建立在理想、品德、性格的了解上,建立在对革命事业的志同道合上,又要求儿子要注意自己的特殊身份,慎重从事,以免被别人利用。事实上,这位傅小姐不久就因为受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而跑回北平,并且还在报纸上撰文辱骂延安。毛泽东于是借此进一步教导毛岸英说:“看来漂亮靠不住,还得靠理想哟。”在解决毛岸青婚事的过程中,毛泽东依然坚持严格要求。他对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俄文翻译的毛岸青说:“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你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不是很好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在毛泽东的教育影响下,毛岸英和毛岸青先后与革命烈士家庭出身的刘思齐、邵华结为连理。

为了培养子女们的坚强意志,毛泽东不仅要他们参加劳动锻炼,而且利用一切机会启发引导他们。1960年12月25日,他在和李敏、李讷、毛远新、汪东兴、叶子龙、吴旭君、林克、李银桥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吃晚饭时,特意讲了一个“汉口人不怕油锅烫”的故事。他说,从前有个8岁的小孩子,到了阎王老爷那里。阎王把他丢入烧得滚滚的油锅中,他却不仅毫发无损,反而在油锅里游来游去,看样子舒服得很。阎王就问他,你是哪里人呀?他说,我是汉口人。阎王听后说,怪不得,你是汉口人噢,不怕油锅烫。原来汉口的夏天是很热的,汉口人是热惯了的,经受了锻炼。阎王拿他没有办法,只好说,算了吧,放他回去。看来人就是要锻炼,不要怕锻炼。毛泽东接着又讲了一个历史故事。他说,战国时的苏秦、张仪都是鬼谷子的高徒,但后来苏秦当了六国的宰相,张仪去投靠他,却受到冷遇。张仪气得直骂苏秦无情无义,一点也不给老同学面子,于是跑到秦国,后来也当上了宰相。这时张仪终于明白,苏秦之所以怠慢他,是因为他知道张仪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如果把他留在自己身边,顶多当个科长;不留张仪是逼他更加发愤图强,做出更大的成就。说到这里,毛泽东话锋一转,“人就是要压的,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我就受过压,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掉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那时,给我戴的帽子就多了。……人就是要锻炼,不要怕”。“到农村去锻炼。我看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在这里,毛泽东利用“汉口人不怕油锅烫”、张仪遭“冷遇”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教育在座的人必须经受各种锻炼,尤其是要到最艰苦的实践中去,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增长才干,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即使是子女们患病,毛泽东也将其看作锻炼意志的机会,鼓励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疾病。1958年2月,他致信当时住院连续做了两个外科手术,并且手术后伤口感染引起发烧的李讷:“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常常如此。病情好转,心情也好转,世界观又改观了,豁然开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这里有意志。知道吗?”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泽东一直身体力行,而且也是他教育子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1927年离开故乡韶山后,尽管他从未忘记家乡父老亲朋,总是千方百计打听他们的情况并同他们取得联系,但毕竟关山远隔,战事频仍,音讯难继,更不要说回乡探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毛泽东党务政务军务繁忙,仍然无暇回乡,只好派毛岸英代他回乡看望父老乡亲。1950年4月,他分别致信毛岸英的外婆和舅父舅母:“向老太太尊鉴: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小儿岸英回湘为老太太上寿,并为他母亲扫墓,同时看望你们,请你们给他以指教为荷。”与此同时,他还以韶山的乡风民俗教育毛岸英要尊敬长辈,不得怠慢乡亲。他叮嘱毛岸英:“见了乡亲们,辈分大的男人北京叫爷爷,我们韶山称阿公,长辈喊伯父叔叔婶婶阿姨,同辈的以兄弟相称,或者喊同志,不要没大没小的。再一点,要入乡随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欢摆资格的人。”他还交给毛岸英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皮包,“这里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积蓄,是我资助你的,看到真正困难的乡亲,你就见机行事吧”。其后,他又先后委派毛岸青、邵华等回乡看望向老太太,照顾其生活。除了教育子女们孝敬老人,尊重乡邻以外,毛泽东还教育子女们要尊重他人,感恩他人,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960年,他致信在大连治病的毛岸青:“听说你的病体好了很多,极为高兴。仍要听大夫同志和帮助你的其他同志们的意见,好生静养,以求全愈。……对于帮助你的大连市市委同志,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们,一定要表示谢意,他们对你是很关怀的,很尽力的。此信给他们看一看,我向他们表示衷诚的谢意。”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子女千万别沾染上一些干部尤其是高干子女的通病——骄娇二气,总是及时地给他们敲响警钟,要求他们必须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并且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确立平民意识,坚决不搞特权。毛泽东严格要求子女确立平民意识,绝不允许他们享有任何优越感,享受任何特权。毛泽东从不允许子女们打他的旗号,以他的名义、地位和权势享受特权、谋取私利。“工作了,对同志们说时,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毛泽东要求子女们:“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2 个评论)

1 回复 浮平 2022-6-7 23:01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及效果大致分为两方面 ---

第一个方面是依据一些客观事实和参数参考(包括成就和贡献);第二个方面是孩子们成人后自己的选择和观点与父母影响的实例进行相关的描述,自身体会的直接表达,从中看到教育理念,信仰,方法和效果。普通人更容易具有说真话实话,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去认知,包括问题所在的能力和条件。有些方面只有孩子们自己有资格说出来,哪些是被强迫的,违背己愿的,产生不良后果的父母之令。

不同于其他人写领袖人物家庭教育这类政宣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奥巴马和川普总统对孩子们的教育是其他人通过政宣,夸捧,打造集权领袖的完美形象,搞个人崇拜,cherry-pick 等目的和方式写出来,啊哈,看得就有点不自然吧?

Serving for the political figure more than educational values and methodology。
1 回复 浮平 2022-6-7 23:24
对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呢,则通过对他夫人和儿子的部分访谈内容一个劲的作为依据往批评他们丈夫和父亲上面扯;啊,批判大工贼,大内奸,大叛徒的轰轰烈烈文化大革命都是正确的,手段残忍也是罪有应得的,连刘少奇的亲人都说他有错误。而且后面为他摘帽平反的邓”走资派“们也自然不应该了。即批刘又批邓,一举多得?

对毛主席呢,他家人后代的访谈依据在哪里?

显然是一种缺乏公正态度,带偏见,狭隘,派性观的政宣贴金式操作,一打一捧的政治手段。

是不是这回事?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3
哈哈, 又来"教"别人如何写博文了。还带来不少帽子"礼物"。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3
刘少奇妻子儿子是告诉人们不要借他名来反文革反毛泽东。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3
不懂不要装!  想反谁就自己写文章。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4
每个博主写博文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用不着站在"高处"指指点点。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4
毛泽东说:“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5
毛泽东由于战争等原因所限,除次女李讷外,其他子女都未能一直在他身边生活,因而他对子女们格外关爱,常常为能够见到他们甚至收到他们的来信而高兴不已。尽管如此,他对子女关爱而不溺爱,总是以其革命家和政治家的高远视角,把对子女的关爱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相联,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他们。他要求子女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认真读书学习,掌握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而且从自己及其子女的特殊身份出发,要求子女加强自我修炼,确立平民意识,绝不能享特权、搞特权。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6
毛泽东在给子女的信中不仅屡屡提及“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勉励他们趁年纪尚轻,专心学习,刻苦读书,而且要求他们读书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自然科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地理、古典文学、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笔记小说、诗歌等。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6
在教育子女们刻苦读书的同时,毛泽东十分注意为他们指出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一,由浅入深,锲而不舍,不断积累。李讷1959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不仅要认真学习课内必读书籍,而且还利用课余读一些大部头的历史著作,这就难免感到压力巨大。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6
毛泽东知悉后,于1959年12月专门致信李讷:“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7
1963年1月,他再次告诫李讷“读浅,不急”。就是说,读书学习要由浅入深,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收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这是做学问的最好途径,也是做好学问的基本规律。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7
要善于思考,而不要读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历来提倡读书学习必须独立思考,消化理解,而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只是机械地背诵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掌握真才实学,增强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8
毛泽东要求孩子们“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8
毛泽东对于子女,教育他们“不要急,知识需要积累,最重要的是要把书读活,切忌读死书,死读书,要勤动脑,要善于思考”。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29
毛泽东重视孩子的社会实践。1946年春,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在父子久别重逢的情形下,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让毛岸英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他对毛岸英说:“你在苏联长大,在苏联大学读书,读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就是劳动大学。过些时候,我给你找个校长,上劳动大学去。”不久,他便给毛岸英找来了“校长”——边区劳模吴满有。临行前,他教导毛岸英:“你要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要从开荒干起,一直到收获。这样你就会有切身感受到的艰辛,懂得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先后安排没有农村劳动经历的大女婿孔令华和李讷分别到北京郊区黄土岗公社、井冈山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30
当二儿媳邵华告诉他自己的《中国通史》取得了高分时,他当即要邵华解释刘邦、项羽兴衰的原因。邵华虽然回答得有条有理,但均是教科书上提到的,而没有融入自己的见解。毛泽东借机对其指点:“这是死记硬背,算是知道了点皮毛,但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要多读史料,多思考,能把‘为什么’都说清楚,这一课才算学好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31
毛泽东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希望他们加强自我修炼,成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正如李敏和李讷所回忆:“爸爸要求我们政治上要积极进步。要为人民做工作,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就可以了。”“他不希望我们做什么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不是的。他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他说,你们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为人民服务”,既是人民领袖毛泽东对子女的起码要求,又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因为只有信念坚定、奋发向上而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并时刻注意从各个方面修炼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些。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33
毛泽东在教育子女认真读书学习的同时,总是告诫他们“学成为国服务”“学成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要求他们将个人的学习同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6-8 01:34
1946年1月,他致信仍在苏联学习的毛岸青:“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
123... 5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6.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7.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8.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9.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0.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1.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质疑病毒外泄 美国民众要求白宫公布化武基地关闭原因 [2020/03]
  14. 从军长到伙夫都是一样苦但胜了 [2021/11]
  15. 毛泽东的方向,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 [2020/04]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5-23 19: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