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李克强的"紧日子":内外双重压力 持久战备战动员

京港台:2019-5-29 05:06| 来源:多维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李克强的"紧日子":内外双重压力 持久战备战动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专题)北京时间5月20日至22日考察江西并释放一系列政治信号之后不到3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现身山东,号召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这显然是在外有美国围追堵截、内有经济动力不足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南海对外释放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打持久战”信号之后,向内对官员系统的一次“备战”动员。

  “紧日子”基调早定

  作为中共政治权力结构中的“二把手”、中国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李克强5月24日在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地方减税降费工作座谈会。在这场召集了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和河北省长许勤、江苏省长吴政隆、福建省长唐登杰、河南省长陈润儿、贵州省长谌贻琴的区域会议上,李克强陈述中国经济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外部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增多,强调“各级政府过紧日子决不能说说而已”,要求“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尤其是要确保农资价格稳定”。

  

  2019年5月24日至25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图为5月24日,李克强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部分地方减税降费工作座谈,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是2019年中国政府减税降费政策的一大特点(图源:中国政府网)

  

  2019年5月24日至25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图为5月25日,李克强在考察途中临时停车走进一家水果店,询问水果涨价情况和原因,随着中美贸易战战火重燃,中国大陆水果的价格近日持续飙升,中国民众叫苦纷纷(图源:新华社)

  

  2019年5月24日至25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图为5月25日,李克强来到齐鲁银行调研,齐鲁银行原名济南市商业银行,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图源:新华社)

  

  2019年5月24日至25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图为5月24日,李克强来到歌尔公司了解企业研发和生产情况,歌尔公司是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导厂商(图源:新华社)

  

  2019年5月24日至25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图为5月24日,李克强来到潍柴集团了解企业减税降费和研发生产情况,潍柴集团是山东制造业的龙头之一(图源:新华社)

  这并非中国地方政府首次收到中央政府这样的号召,中南海相关基调早在2018年年底就已经开始——2018年12月27日至28日的中国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公开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稳定等任务,中国政府将在2019年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府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等。

  到了2019年1月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小微企业减税,政府部门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这是继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之后,李克强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宣布地方政府要过“紧日子”。

  2019年3月1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回答记者提问,期间李克强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李还承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由此可见,对于正在到来的“紧日子”,中南海早有所料,中共内部应早有讨论并认知到形势的严峻性,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近期中南海打出的一张张政治牌便是答案。比如习近平5月20日之22日江西之行释放的“新长征”信号、中国政府宣布的“减费降税”,中国财政部宣布的对芯片以及软件行业免税等等,不过中南海的排并不仅止于此。

  另一件“国家大事”

  此番考察山东之前的5月13日,李克强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涉及就业工作的会议上指示地方政府,特别是制造业大省,要尽可能把失业人员留在当地,防止出现民工大规模返乡潮,以守住不发生大规模失业的底线。李克强同时强调,当前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就业事关社会大局稳定。

  可见,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紧日子”不仅是财政开支的压缩,还包含就业率底线的维持。对于中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就业率不仅是经济数据中的一环,更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底色。

  实际上,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开始不久,中共高层就把“稳就业”排在“六稳”之首。当年8月,习近平访非归来下车伊始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8年下半年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这“六个稳”指向中国内部的经济民生,但了解中国政情的人却都看出其矛头却是对外。为什么强调“六稳”?新华社当时的会议报道称,因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这样的描述虽然包含中国内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但是更多指向中美贸易战以来引发的世界情势的新变化。就业显然是中共高层思考要素中的重中之重。

  2018年8月,英国媒体路透社曾发出独家报道称,中国财政部长刘昆表示其更担心贸易战对中国国内就业带来冲击。作为事关稳定大局的工作,李克强在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彼时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指出中国当下就业存在的固有问题——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还提及“新的影响因素在增加”。而所谓“新的影响因素”更多指向中美贸易战。可见,中共高层对于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早有预料。

  5月22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宣布自2018年12月31日计算优惠期,前两年免征,随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同一天,中国国务院办公厅(简称国办)还发布一项标明“38号”文的通知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就业领导小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任小组长。

  胡春华在2018年3月调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之后,已经分管扶贫工作。而扶贫,曾被中共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的国家战略工程。显然,“稳就业”已经成为中南海重点应对的另一个“国家大事”。

  李克强的“做活”角色

  收紧财政支出和稳就业,原本是两个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的政策导向,如何平衡对于中国的执政党中共来说是个难题。不过4年前的中国全国两会上,李克强的讲话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

  善于解读中国政治的观察人士,当时已经从李克强的讲话中觉察到中共高层权力体质的一种新趋势——总书记“谋势”,总理“做活”的分工合作方式。

  不同于中共传统的“总书记负责政治、总理主管经济”的分工方式,习近平成为中共总书记之后,中共的权力结构已经明显调整,尤其是2018年3月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之后,新华社的解读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诞生记》开篇一句“(机构改革)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和首要任务”,已经点出个中共党政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党的领导”将成为未来中国政治运行的主轴。

  前方冲锋陷阵,后方军、马、草、粮——和中共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平衡政局、政策落实的政治角色类似,在如今的中共政治结构中,李克强扮演的正是保证改革正常、稳定运作的高级执行者角色。在外有美国全线施压、内有经济增长乏力的交困之下,李克强的“紧日子”如何过?“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4年前对的表态,或可一窥这位中国总理的执政思路。

相关专题:李克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8: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