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KuToo”运动席卷日本 女性竟对它如此“仇恨”

京港台:2019-6-21 02:57| 来源:南方周末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KuToo”运动席卷日本 女性竟对它如此“仇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

  对高跟鞋“说不”,这是对鞋子本意的回归。最初,鞋子只是为了保护脚部,但逐渐发展出魅力、权力与地位等复杂的社会功能。

  

  石川优美日前发起了一场名为“#KuToo”的拒穿高跟鞋运动,并向日本(专题)劳动省提交了请愿书。(IC photo/图)

  一场名为“KuToo”的签名活动正席卷日本社会。截至2019年6月12日,已有两万多名日本女性在线联署一份请愿书,她们强烈要求政府禁止企业将高跟鞋纳入职员着装规范。

  “像男性一样穿平底鞋”

  “我希望这次运动能改变社会观念:当女性像男性一样穿平底鞋时,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日本作家石川优美(Yumi Ishikawa)是“KuToo”运动的发起者。

  在殡仪馆做兼职工作时,石川优美曾被要求必须穿着不舒服的高跟鞋。她还在请愿书中写道,日本企业普遍要求女性员工穿高跟鞋,尤其在应聘面试时高跟鞋更是标配。

  不过,高跟鞋不仅带来行走的不便,还有诸如背部疼痛、拇囊炎和起水疱等健康影响。一些医学研究也表明,脚部和腿部的肌肉和骨骼损伤与穿高跟鞋有关。

  一些支持者还在社交媒体上声援这场运动。“KuToo”的“Ku”可谓一语双关,它来自两个日文词汇“kutsu”(鞋子)与“kutsuu”(痛苦)的前缀。

  “KuToo”运动已得到日本女性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据共同社报道,一名国会女议员尾辻加奈子(Kanako Otsuji)公开表示,强制女性穿高跟鞋上班这样的规定“过时了”。

  日本一向被视为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2018年8月,东京医科大学一桩丑闻曝光:过去七年间,该校一直在篡改女考生的入学成绩,故意令她们落榜,以限制录取的女生人数。

  所以,倡导“像男性一样穿平底鞋”的“KuToo”运动,还被赋予追求男女平等的积极社会意义。

  一些日本商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笔者发现,东京的一些商场开始销售一种名为“不累人”的高跟鞋,它在脚底、脚跟和脚尖等负担最大的部位加入一种低反弹内垫。

  商家的宣传还说,它能够让脚“感受到仿佛被棉花糖包裹般的柔软触感”。

  “不累人”高跟鞋的价格并不高,大约在25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专题)150元)。这类鞋子的畅销并没有消弭“KuToo”运动的影响力。据共同社报道,石川优美发起的联署签名,已经提交到日本厚生劳动省。

  “礼仪标准”正在变革中

  这场“KuToo”运动热情高涨之时,日本厚生劳动大臣根本匠(TakumiNemoto)泼来一盆冷水。

  “社会上广泛接受此事,这在职场上来说是必要且合适的。”2019年6月5日,根本匠在日本国会会议上回应“KuToo”运动。

  职场女性必须穿高跟鞋?又有怎样的礼仪标准?在近日的国会答辩中,根本匠把“球”踢给了企业和社会。他狡黠地说,“参照社会一般观念,以业务上需要且在适当范围内。”

  日本企业界没有明确的高跟鞋标准。东京一家银行的礼仪标准规定,“女性员工原则上需要穿黑色的高跟鞋,鞋跟高5厘米左右为宜”;大阪一家整容医院则只要求高跟鞋颜色以白色为主。

  尽管日本厚生劳动省仍站在了企业主的阵营,坚持要求女性在工作场所穿高跟鞋并坚持这种着装标准是必要的。但是,一场社会自发的职业着装改革已不可避免。

  早在2005年,日本政府就鼓励企业关掉办公楼的空调以节约用电。当时,日本经济深陷通货紧缩和衰退之苦,但原本节俭之举却逐渐改变了长达数十年的男性职员必须打领带的规范。

  日本社会的礼仪标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日本经济新闻》2019年6月13日文章透露,日本廉价航空公司“ZIPAIR Tokyo”设计的空姐服装已不搭配高跟鞋,而是运动鞋,该公司的理念是“我们更重视减轻疲劳和行动的便捷”。

  一些日本企业还推出“便装日”,员工可着便装上班。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一家名为住友生命的保险公司将“星期五便装日”改为“每日便装日”,他们认为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只是依靠高跟鞋、丝袜或领带。

  受“足部解放”的冲击,原本搭配高跟鞋的鞋垫、长筒丝袜、紧身裤等“互补品”的销量逐渐减少,而与运动鞋搭配的“船袜”则迅速上升。

  根据日本袜子行业协会的统计,2017年长筒丝袜和紧身裤袜的国内供应量约为2.77亿双,比六年前减少了13%。无独有偶,美国2017年的运动鞋销量增幅高达37%,而高跟鞋的销售额则大跌12%。

  来自IBM的研究员特雷夫·戴维斯博士曾提出“高跟鞋理论”。他发现,女人在经济萧条时期更爱穿高跟鞋,而且经济越糟糕鞋跟越高;经济繁荣之际,女人反倒爱穿平底鞋。

  不过,随着女性追求平等意识的崛起,“高跟鞋理论”已没那么灵验。

  回归本意

  日本的高跟鞋运动来得似乎迟了一些,它早已席卷欧美世界。2016年12月,英国女演员尼古拉·索普(Nicola Thorp)发起请愿活动,呼吁英国政府制定法律,以确保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强迫女性穿高跟鞋去上班。

  索普发起的“对高跟鞋说不”运动,一度获得15万人的签名支持。

  她自称是高跟鞋的受害者。从影之前,索普曾在位于伦敦金融中心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做临时接待员,但她的临时主管要求“穿平底鞋是不可接受的”“公司规定需要穿至少2英寸(约合5厘米)的高跟鞋”。

  当索普断然表示拒绝时,她也被这家会计师事务所断然辞退。这场“对高跟鞋说不”的运动在加拿大(专题)取得最大进展。2017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做出规定,禁止雇主强制要求女性员工穿高跟鞋上班。

  这是对鞋子本意的回归。最初,鞋子只是为了保护脚部,但逐渐发展出复杂的社会功能。

  据纽约(专题)历史学会首席历史学家瓦莱丽·佩利(Valerie Paley)介绍,最初的高跟鞋属男鞋,它是古代波斯人发明的,专门用于骑兵,把高跟鞋固定在脚蹬上。

  这样,骑兵的双腿在夹马肚子时可以更平稳,而不至于出现蹬滑。

  一种名为“路易斯跟(Louis heel)”的鞋跟款式至今仍在流传,现代高跟鞋则来自王朝的虚荣。1660年,一个鞋匠为“太阳王”路易十四设计了一双高跟鞋,以弥补他身高只有一米六的缺陷。

  自此,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穿上了高跟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则把鞋跟抬得更高,至少有两百多年的时间不论男女都可穿高跟鞋。

  进入现代世界后,高跟鞋逐渐成为现代女性美丽的“枷锁”,更是魅力乃至身份地位的象征。2002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美国女演员劳拉·哈林(Laura Harring)出席颁奖仪式时,她脚上的鞋子镶有464颗钻石。

  一些明星、政客为鞋子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敛鞋成癖”,曾拥有过三千多双名贵的鞋靴,这个家庭最终以腐败落马。

相关专题:日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0 09: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