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为招揽美国人才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使出浑身解数

京港台:2019-6-21 06:21| 来源:华尔街日报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为招揽美国人才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使出浑身解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欲开拓全球市场的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正从美国一线制药企业延揽人才,它们向高管和首席医学官开出丰厚的报酬,许诺给他们更具创业精神的工作环境,而且不需要他们改变在美国的生活。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在美国的员工人数已经扩大到400多人。该公司的三种试验性药物在美国已进入后期测试阶段。 图片来源:GILLES SABRIE/BLOOMBERG NEWS

  欲开拓全球市场的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正从美国一线制药企业延揽人才,它们向高管和首席医学官开出丰厚的报酬,许诺给他们更具创业精神的工作环境,而且不需要他们改变在美国的生活。

  近年来,从大波士顿(专题)到硅谷,至少有六家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创业公司在美国设立了办公室,希望自己的疗法能在美国这个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品市场实现商业化。

  来自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和礼来公司(Eli Lilly& Co.)等医药企业的前高管正在领导这一行动,主抓中国新药在美国的临床试验,并指导这些新药通过监管审批。

  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 Inc.)前医学总监艾瑞克·亨德里克(Eric Hedrick)从未去过中国,他在2015年成为总部设在北京的百济神州(BeiGene Co.)的第一位美国雇员。当时这家公司成立只有五年,名气也不大。

  

  在加入百济神州之前,亨德里克曾在基因泰克公司与他人共同负责知名抗癌药物安维汀(Avastin)的开发。 图片来源:百济神州

  亨德里克曾在基因泰克公司与他人共同负责知名抗癌药物安维汀(Avastin)的开发,后来他加入百济神州担任顾问,之后被任命为首席医学官。54岁的亨德里克说,他当时想站在中国生物科技浪潮的第一线,但又不想把三个孩子从美国带过来。

  亨德里克表示,他说服了基因泰克的一些同事离职,这让百济神州在美国的员工队伍扩大到目前的400多人,办公室遍及马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和新泽西(专题)州。百济神州的三种试验性药物在美国已进入后期测试阶段。

  亨德里克说,在百济神州找到他之前,他“不知道中国公司的创新速度居然这么快。”百济神州表示,计划最早在今年获得监管批准,将某种白细胞恶性肿瘤疗法用于癌症病人的治疗。

  这种疗法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简称FDA)的批准,将开创中国公司创新药或原研药打入美国市场的先河。

  百济神州的迅速扩张凸显出瞄准(电视剧)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是如何通过在美国设立办事处的方式吸引当地人才的,如果不在当地安营扎寨,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科技行业,中国企业都难以吸引美国人加盟。

  当地人才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药品只有在美国进行试验才能获得FDA批准。

  大型制药公司承认,随着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向海外扩张,对高端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强生公司一位发言人在邮件中写道,“就像任何成长型行业一样,有经验的领导者自然会越来越抢手。”

  一些在美国招聘的中国公司不愿对本文发表评论,担心被美国政府盯上。美国近期对中国科技公司实施了种种限制,指责他们是商业间谍,造成了美国人才和技术外流。

  对员工来说,从效力于一家美国的跨国公司,到成为一家中国初创公司的雇员,这种转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公司高管们则说,他们很难留住那些不能身兼多职或是愿意冒险的人。

  百济神州首席执行长欧雷强(John Oyler)表示,加入初创公司的员工往往会发现更多不确定性,为一线职能提供支持的行政人员也更少。他说,“很多大公司出来的人都不太适应这一点。”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癌症会议上,FDA卓越肿瘤中心(Oncology Center of Excellence)主任理查德·帕兹德(Richard Pazdur)鼓励中国公司将他们的疗法引入美国市场,称更多的竞争会促使西方竞争对手降低在美国的价格。卓越肿瘤中心致力于促进癌症药物的研发。

  香港(专题)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Hutchison China MediTech Ltd, 简称:和黄中国医药)首席执行长贺隽(Christian Hogg)表示,比起把整个药品开发放在海外,在中国开发新药然后拿到美国去试验成本更低,因为中国研究人员薪资通常更少。

  贺隽称,和黄中国医药去年聘请了礼来公司副总裁马利克·卡尼亚(Marek Kania)负责在美国的试验工作。在他的监督下,和黄中国医药正在对两种试验型药物进行试验,并已收到FDA对其再测试两种药品的批准。和黄中国医药计划明年将20人的美国团队扩大一倍。与百济神州一样,该公司的药物开发工作也主要集中在中国。

  多年来,大量受西方教育的中国科学家进入美国制药行业工作,帮助设计了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药物。现在他们有很多人跳槽到中国创业公司。

  总部位于上海的再鼎医药(Zai Lab)成立只有四年,该公司驻旧金山(专题)的首席运营长是一位在中国出生的高管,曾担任强生公司制药业务全球并购主管。自从去年年底上任以来,他已在硅谷聘用了10名研究人员来协助再鼎医药上海方面的药物研发工作。

  

  再鼎医药的美国团队,其中包括彼得·布拉姆斯(右二)。 图片来源:再鼎医药

  去年年底,曾在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任职近十年的分子生物学家彼得·布拉姆斯(Peter Brams)加入再鼎医药,领导美国研发团队。他表示,有机会为一家新生代公司工作,意味着“能赤手空拳地开创激动人心的事业,并且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布拉姆斯表示,大型跨国公司的职位更精简,很多药品的推出并非来自公司内部研发,而是收购小公司的结果。百时美施贵宝的畅销药纳武单抗(Opdivo)就来自于布拉姆斯之前在Medarex Inc.的团队,百时美施贵宝2009年收购了这家公司。

  再鼎医药计划今年寻求FDA批准,在美国进行其首个试验性药物的试验。

  究竟有多少美国制药公司的高管跳槽到规模更小的中国竞争对手,这方面的数据虽然无从获得,但预计还会增加。

  总部设在苏州的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 Co.)正在硅谷打造一个基地,去年聘请诺华制药(Novartis AG)前全球医药总监Zane Yang担任其美国业务首席医学官。信达生物正在美国测试两种试验性抗癌药,近期又获得再测试两种药物的FDA许可。

  信达生物首席执行长俞德超(Michael Yu)透露,该公司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将目前10个人的美国团队扩大一倍。他说,已经通过许诺给潜在员工发放股票加大了薪酬的吸引力。

  百济神州的亨德里克称,他觉得自己的赌注正带来回报。一开始有些朋友还嘲笑他,包括他将新泽西的家搬到加州(专题)拉斐特这件事。但随着中国试验性药物在美国大型医疗会议上越来越受欢迎,“现在认同我选择的人多得多了。”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20: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