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鼠疫你怕了吗?——北京肺鼠疫患者首诊医生有话说

京港台:2019-11-13 10:09| 来源:医点工作室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鼠疫你怕了吗?——北京肺鼠疫患者首诊医生有话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市朝阳区网站11月12日发布公告,称当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对此,“医点工作室”公众号11月13日发表署名“朝阳医院 李积凤”的文章称,“没错,姐就是通告中那两例肺鼠疫患者的首诊大夫。先向大家报个平安,我很好。”

  

  事件始末

  11月3号,周日,我值班,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外二线医师,急诊是我负责的地盘之一,也就是,如果急诊大夫遇到了需要呼吸专科大夫协助解决的呼吸系统疾病就会给我们打电话。 晚上快半夜的时候,急诊大夫呼叫,说来了俩比较重的肺炎患者,让我下去看。我去看了,一例为中年男性,发热伴呼吸困难10天了,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当地医院的大夫推荐患者到我们医院来。另一例为他的爱人,在他发烧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照顾患者,几天后也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于是一起来到了我们医院。 经过这么多年的专科培训,对于绝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我已驾轻就熟。但是这一次,我看了又看,完全推测不出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只觉得是少见病,仔细问了接触史,并没有问出异常。 第二天,患者病情加重,收入我科ICU(RICU),在RICU,虽然并不知道患者是什么病,但是对于我们RICU的大夫来讲,大多数的病人都是重病人,如大家所熟知的SARS、甲流、禽流感等,我们RICU都很有经验。因此,患者在RICU得到了积极的检查和治疗,并于1周后明确诊断为肺鼠疫。

  肺鼠疫是甲类传染病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一例或一例以上病例需要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之一就是鼠疫。 按照我国的传染病法,鼠疫和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就是需要管理最严格的传染病。因此,很多人问的“为什么不早点发通告?”的问题,事实是,对于这类传染病,各个机构都在加班,但需反复核实、调查、上报等。官方通告必须准确、严谨,因此,不能随便发。

  甲类传染病,采取哪些措施?

  所有疾病基本上都是在医院诊断的,传染病当然也不例外。当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如鼠疫患者时,需要做的事情有: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4)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所以,大家看,在大家惶恐之前,医疗卫生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已经落实了这么多工作了。

  为什么隔离这么重要?

  这得从传染病的三要素说起。所有传染病的传播都包括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核心都是类似的: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等)、保护易感人群。

  鼠疫是怎么发生的?

  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 传染源主要为染疫啮齿类动物和肺鼠疫病人。 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杀死鼠疫杆菌?

  事实上,你可能不敢相信,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热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阳光直射或100℃煮沸1分钟均可致细菌死亡。这么一说,就没那么害怕了吧? 但是细菌在脓液和痰液中科存活10-20天。现在大家知道医疗垃圾为什么需要单独处理了吧?

  鼠疫的临床特征

  鼠疫分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可以人传人的是肺鼠疫,也是死亡率非常高的类型,也是常常引起大家惶恐的原因,也是大家听说过的历史上传说中的“黑热病”。 肺鼠疫的临床特征一般包括:(1)全身症状:起病急,恶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促迫、发绀等;(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粘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或胸膜摩擦音;(3)重症情况:可以导致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个人如何防控鼠疫

  (1) 首先,必须强调一点,在鼠疫的防控方面,医疗卫生单位和政府比个人更尽心尽力,更希望防控好,也更专业,所以,发生疫情的时候,一定要听专业人员的。 (2)个人记住传染病的三要素,就知道如何防控了。 1)  万一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 2)  没事少去人多的地方。 3)  注意个人卫生。 4)  作息规律,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是关键。

相关专题:北京,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3: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