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贸易谈刘鹤碰软钉子 中国制造2025 2.0版横空出世

京港台:2019-11-22 11:36|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27 )  | 我来说几句


贸易谈刘鹤碰软钉子 中国制造2025 2.0版横空出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资料图片:2019年7月31日,美中两国官员在上海举行贸易谈判。(美联社)

  美中贸易谈判似乎再陷僵局。《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官方近来邀美国谈判代表赴北京磋商,美方却给软钉子,不愿前往。与此同时,中国不顾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关切,上周宣布要投入一千四百多亿人民币(专题)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使得人们怀疑中国是否有诚意解决美国在谈判时所关注的问题。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上周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及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通电话的消息,美方并没有公布相关资讯。《华尔街日报》则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刘鹤邀请两人在感恩节假期前走一趟北京,面对面会谈,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却没有这么做的意愿。

  报道说,美国方面虽然愿意与中国会谈,但如果中国无法在保护知识产权、取消强制技术转移及农品采购上做出明确承诺,美国不认为有大老远飞到中国“为开会而开会”的必要。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来也说,重点不是在中国想不想要达成协议,他的态度才最关键,而他对中国现在付关税给美国“很满意”,并重申中国作不到让他满意的协议,他就会继续开征关税。

  

  美国前贸易副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美联社)

  中国为什么在谈判上显得主动?过去在谈判桌上和中国打交道经验丰富的前美国贸易副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日前在一场研讨会上说得明白。

  卡特勒:“ 中国想要和美国达成协议,当然有自己的考量,中国的经济因美中贸易战受创,制造业产能也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处境艰难。显然,美国采取的关税措施,已经让中国在经济成长与就业等数据上受到影响。”

  不只内部经济下滑,外部环境给中国的压力也不小,尤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接连通过《香港(专题)人权及民主法案》后,外界预期特朗普总统会签属生效。从中国政府抗议的强度来看,这个法案对中国以及香港的打击将会是深重的。

  

  中国制造(昵图网)

  中国不会放弃“中国制造2025

  但是中国政府在这个时候,仍然毫不避讳地提出了可能让美国感到不快的新的政策。

  中国媒体《新京报》报道,以中国财政部为首,至少有十八家国营企业,如中国中车组成国家队股东,近来成立“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规模达一千四百多亿元人民币。

  而这个基金将重点投资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力装备等领域。外界分析,这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要扶持的十大重点产业不谋而合。

  中国经济观察人士秦鹏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在美中贸易战开打后官方绝口不提“中国制造2025”计划,但对北京而言,不说并不代表不做。

  秦鹏:“作为中国政府来讲,实际上是不可能放弃‘中国制造2025’以及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他是不会放弃的,而且,不只不可能放弃(对国营企业的)补贴,他也不可能放弃盗窃知识产权。”

  秦鹏还指出,以国家基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中国产业想真正走出转型的康莊大道是短多长空。

  莱特希泽上任以来就多次说过,中国在改革上总是说得很多,承诺满满,但做得有限。从“中国制造2025”,到成立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北京显然有自己坚持的道路要走,这也就不难解释,美国官员对相约北京见面谈判的兴趣缺缺。

相关专题:中国制造2025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4 09: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