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揭秘:洋教授休妻中国女富豪 背后的英式清规戒律

京港台:2019-12-20 06:34| 来源:冷眼奢华观察站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揭秘:洋教授休妻中国女富豪 背后的英式清规戒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身价16亿美元的中国女富豪戴秀丽与英国教授霍肯离婚,这看似不可思议的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作为地道英国人的霍肯,宁愿放弃20年的婚姻生活,也要坚持自己朴实的节制的中产阶级生活。

  多数人追寻荣华富贵,但已经57岁的霍肯却偏偏反向而行,与身价16亿美元的富豪老婆戴秀丽离婚,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厌倦有钱人的人生,过不惯太富裕的生活。而他更喜欢呆在自己位于伦敦郊区的小住宅里,偶尔开着自己的旧尼桑轿车,去小镇的酒吧吃饭喝酒。

  

  英国教授厌倦中国女富豪奢侈生活

  21年前,当时担任数学教授的霍肯,通过相亲认识了在英国学英文的戴秀丽。20多年过去,51岁的戴秀丽,创办的“人和商业”,在中国已有22家购物中心,也是中国职业足坛首位女老板,至今身家坐拥16亿美元。

  其实早在2011年,霍肯在《泰晤士报》中说到,自己的生活因妻子的财富剧增而受到巨大影响。无论是150万英镑的豪宅,还是一台55寸的电视机,这都让霍肯感到“不舒服,不习惯”。

  他说,有一次与戴秀丽及亲戚到中国,全家坐游艇出海游玩,戴秀丽带了一批每瓶价值约900英镑的高档酒和大家分享。这对于满足于10磅的平价酒,不喜欢铺张奢侈生活的霍肯而言,更像是心理上无奈的折磨:“我不喜欢大手笔花钱,这让我感到不舒服,我是被迫被带入到这种生活当中的。”

  

  的确,霍肯生来就不属于这样的生活,但有另一种生活却是他热爱(电视剧)的。

  属于霍肯的舒适生活方式

  对于英国人而言,英国动画片小猪佩奇的生活里体现了以霍肯为典型的中产阶级青睐生活方式。比如热爱声乐,擅长小提琴,开着自己的私人小艇在河上航行,购买各种贵族式的礼帽,满足自己出门参加传统活动的需求。尽管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但我们不用担心佩奇一家负担不起这样的生活开销。有人推算,虽然英国地图上找不到“佩奇镇”,但从故事的描绘上来看,小猪佩奇一家是住在伦敦西区的高级中产阶级生活区,所住的房子至少价值400万英镑;从猪爸爸从事的工作看,年薪至少有15万英镑,而从猪妈妈可以说着一口流利法语,在家处理各种财务报告来看,她的年薪可以达到7万英镑。因此,佩奇一家的20多万的收入是可以保证佩奇一家中产阶级的丰富生活的。

  

  除了英国的中产阶级,许多位于金字塔顶端有钱的英国人也不会无节制的消费。凯特王妃是出了名的重复穿衣,一双靴子可以穿13年,一些平价的裙子也可以换着花样,穿个五六次。就算是贝克汉姆一家,爸爸穿过的衣服会给儿子穿,一家人出门住的酒店价格也是相当可观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更愿意把钱投入到维系家人情感以及家庭基础建设上,比如有游泳池和BBQ的院子野外露营设备以及昂贵的橄榄球套票等。而购买奢侈品,他们觉得并不会感到很快乐~

  所以,其实也能理解,厌倦奢侈生活的霍肯,向身家12亿英镑的戴秀丽仅要了100万英镑的赡养费。只要省着点花,100万英镑可以足够他过下辈子的了。正如他所说:“因为我没有奢侈的生活,我只用认真地工作。”

  中国女富豪的“朴实”生活

  尽管老公反对铺张奢侈,但生活在中国富人圈里的戴秀丽依然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她在香港(专题)中环的公司有专属的地下车库,停的车也没有很贵,只是宾利、劳斯莱斯这种级别的而已:)

  除了有地上开的,她还不满足,她还喜欢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她的一艘大型豪华游轮,也没有很贵,几个亿而已;私人飞机也没有很多,就两台大的而已。

  戴秀丽虽然不算是传说中那种高调炫富的中国式土豪(专题),但其实在中国的名利圈内,勤俭低调并不被鼓励,也不符合“有钱人”的习惯。

  

  清教徒的“拼命三连”: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

  话说回来,其实这两人的本身就存在很多差异。一个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男教授,而另一个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中国女富豪。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了两人对于财富的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态度,这也使得两人的生活方向,目标越来越远。但我们先聊到的,宗教差异只是一方面。

  英国的清教,是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17世纪以前,由于英国社会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奢侈之风盛行,满大街据说都是昂贵的服装和首饰。但17世纪兴起的清教运动以后,清教主义在英国扎根。宗教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奢侈铺张的社会风尚发生了极大转变。并且17世纪——清教出现的时间,恰好与更多人开始为了金钱而努力工作的时间相一致。

  德国有位叫做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解释了这一现象:"一方面,在工业、商业、贸易等职业中拼命劳动,在增进财富上荣耀上帝;另一方面,又有一个终生的目标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理性和秩序:服从上帝的诫命,从而战胜了自然的原始的冲动和享乐”。简单来说。他认为,对于清教徒而言,人赚钱的主要动力来自信仰(电视剧),是一种信仰要求的苦行,而不仅仅是为养家糊口、为孩子更好的教育。因此,许多英国人把赚钱当作一种与身俱来的使命,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

  

  清教不仅影响了英国人赚钱的决心和动力,还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禁欲主义。”由于赚钱是一种苦行,许多新兴的工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都表现出延迟享受、忍耐节制的品格。并且他们反对奢侈品,反对炫耀性消费。无论他们拥有再多的财富,也绝不会无节制地挥霍金钱,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挥霍是罪孽,节制才是美德。

  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赚钱当然是为了花钱。但韦伯所描述的宗教改革后的欧洲社会,恰好与当下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简单来说,清教徒的想法就是: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因此,我们可以越来越能理解霍肯。虽然看似荒谬,但作为清教徒的霍肯选择的不仅是离婚后的自由,更是一种清教徒对享乐世俗的拒绝,以及对自身教义,对真实自我的坚守。

  拳打贫民,脚踢贵族,英国中产“上位之路”

  作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霍肯,反对铺张,提倡节俭简朴的生活,除了与宗教背景有极大关联以外,也与其所处阶级的历史发展有极大关系。

  自18世纪以后,由于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日渐富裕的中产阶层很容易就购买到一些奢侈品,所以,社会地位与购买水平之间也不再是从前的一一对应关系。但这就让霸道的贵族们开始不高兴了。所以他们果断开始反过来批判奢侈,拒绝物质享受,以此来巩固其地位的特殊性。

  然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也想要获得更大的政治话语权,于是他们“借刀杀人”,借助贵族曾经“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谦虚精神的人才有资格参政”的理论,试图将自己以上的贵族阶层,以下的工人阶层排除在政治领域之外。他们是这么说的:“贵族容易被一些不切实际的奢侈品所累,而下层的民众又整日为生计所累,他们都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为国家利益出谋划策”。

  

  因此,对于中产阶级的英国人而言,为了提升政治地位,一方面,会刻意避免奢侈铺张的暴发户作风,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一些微妙的方式来利用金钱,例如以慈善捐款的方式,来换取政治地位。许多出身工人阶级,随后白手起家的英国富豪们,都试图通过经济地位的上升来突破贵族上层的压制。随后他们通过模仿和学习贵族上层的教养规范,以显示高于工人阶级的身份地位。

  但其实反过来看,身处在中产阶级也是挺幸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爸爸对鲁滨逊的谆谆教诲:“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才是最理想的,不用像下层人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衣食无忧,也不会因为上层人的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幸福无比,人人羡慕”。

  

  因此,这位深受英国阶级伦理影响的中产阶级老教授,虽然与不必要的财富难以相容,也与奢侈暴发户作风极力划清界限。但这更多像是一种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坚守。

  也许霍肯的后半生不会像前半生一样精彩,但他可以平静地度过,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也会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相关专题:教授,揭秘,土豪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00: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