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她一直没有抛弃医生的身份

京港台:2020-2-2 20:30| 来源:新民晚报 | 评论( 21 )  | 我来说几句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她一直没有抛弃医生的身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图说:郑杰和母亲李兰娟院士的合照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妈,等你回来。”

  2月1日,郑杰发了一条朋友圈。

  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抗疫之战打响以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员备受社会关注。被网友称呼为“李奶奶”的李兰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疑问,我们专访了李兰娟院士的儿子郑杰先生,希望从他的视角里,阅读到一些关于李院士的别样片段。

  从视野里消失了整整六天的母亲

  “日历上,她自1月17日后,就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整整六天……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郑杰写在个人公号中写道。

  尽管文字中透露出不舍,郑杰谈及母亲此次出征却显得淡定。“我们虽然担心,但更多的是相信。”郑杰说,“她做事有一股‘倔’劲。”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这一代人视作本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而且祖国确实需要她,所以我们只能在后面默默地支持她。”郑杰说。

  快节奏的生活,对李兰娟来说可能是一种常态。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李兰娟每天6时左右起床,8时开始门诊。“她已经形成习惯了,晚上睡得再晚,早上起床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这点也是我佩服她的地方。”

  

  图说:李兰娟院士留言板界面

  郑杰早年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熬夜加班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但在和母亲共事创立医院的时候,他才真实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时候比IT行业要大得多。面对疫情或重难症患者,三班倒的值班制度,医院开诊后陆续到来的患者,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不断根据情况去调配自己的时间。

  “包括节假日的安排,医院的节假日安排也和一般的互联网企业不太一样。”郑杰说,“他们常常要处理一些即时突发的情况。”

  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后续希望减少一些媒体的采访,她确实是太累了。近期真正的工作在疫情防控上,对此,她还想多花点精力。另外,还有一些病毒相关的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工作。”郑杰说,“作为儿子,我希望能够在背后支持母亲,当然也希望她不要太累。然而现在这个时候,百姓很希望能够听到一些专家的声音,希望对最新情况有一些准确的理解。他们必须出来说话,也希望媒体传能准确地传达给百姓。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小班子通宵开发‘ 李兰娟院士留言板 ’这么一个小工具。它能给武汉前方的百姓和一线医护人员一个传递心声的渠道。”

  您在背后为母亲做了这么多。那么,是否可以将你称为李兰娟后援团团长?郑杰闻言哈哈大笑。“她现在有好几个后援团,包括她在浙大一院感染科以及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我们树兰集团旗下的医院和各个部门、几个公益基金会,和一些兄弟公司的大数据团队等。总之,有很多的后援团在支持李院士为祖国效力。如果说我是总团长,那可能还是不称职的,我只能做到我力所能及的事。”

  常不在家的她其实为家里牺牲很多

  “李兰娟不在家。”外婆音色洪亮。

  这样的片段常常浮现于郑杰的童年记忆。诞生于双院士家庭,郑杰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陪伴。“我基本上是由外婆带大的。”他说。郑杰的父亲郑树森是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兰娟与郑树森这对院士伉俪,也被人传为佳话。

  李兰娟院士本人曾在媒体采访透露,她一直珍藏着病人的感谢信,还曾把这些与病人交流的记录会汇编成书。“是的,病人的信有很多。团队一直都帮她保留着。”郑杰肯定。

  然而当谈及“母亲曾送给自己什么珍贵的礼物”时,郑杰却沉吟了许久才回答:“母亲给我的礼物,我想了想。好像还真的不多。”

  说着他又有点笑了:“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她对我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而是她和父亲两个人的一些行为,无形中对我传达和教育了什么。”

  郑杰从小觉得母亲做每件事都非常认真,“今日事今日毕”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她一直觉得小孩不仅要学习成绩好,人品也要好。”郑杰说。尽管他从小成绩优异,李兰娟对郑杰要求依旧严格。“我小时候最怕的是如果成绩不好了,学期末的时候要怎么办?” 郑杰说,“平常从身心角度,她对我们是很关爱的。”

  李兰娟求学时期,大家主要学习俄语。所以直到工作多年后,才开始学习英语。“我印象中母亲和父亲,听着磁带重新从一个个单词开始学起的。”郑杰说。此时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我小时候的印象,经常深夜的台灯下,看到他们一边补学英语,一边看国外论文。”郑杰说。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40岁左右那年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毕业后李兰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专题)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母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四口。这应该是我还在念中学的阶段。”郑杰回忆,“当时我爷爷在老家生病了,我母亲也没有和我父亲说,就自己带着我,抱着弟弟去老家给爷爷挂吊针。一直到治好,这件事她也没和父亲提。小时候我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般,一直到我父亲那个时候从香港回来,我们家才有了彩色电视机。”

  冷静是传染病学家基本的自我要求

  “她一辈子对职业的这种进取心,让我很受鼓舞。”郑杰说。不仅是丈夫不断求学的坚强后盾,李兰娟自己在求学进取方面也一直很努力,直到当上院士也没有放弃。

  “这是一种拼搏精神,我后来才慢慢感受到。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父亲当上院士后,偶尔看看电视,也会被我母亲督促去看论文。”郑杰说。

  “就是这种可能稍稍有点过的努力和严格。”郑杰说着笑了。

  李兰娟求学期间曾经面临选择。一个是做老师,一个是赤脚医生。老师当时的工分回报比医生还高,然而李兰娟还是选择了做赤脚医生。“她觉得做医生还是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服务父老乡亲的意义也很大。”

  因为工作认真,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所以当时就有句名言——进门狗不叫。就是说赤脚医生和百姓已经熟到你进他家门,他家的狗都认识你了。”

  率先提出武汉“封城”,郑杰认为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直果敢冷静。

  “作为传染病学专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是吧?所以她和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他们去看了现场,然后连夜回到北京汇报。”郑杰说。

  在抗击SARS时期,浙江省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李兰娟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因为对职业的坚持,即使在担任政府领导岗位期间,李兰娟依旧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和医学科研。“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郑杰说。

相关专题:院士,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19 11: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